当前位置     地方经济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岳阳市政府工作报告(2020年1月6日 李爱武)

2020年02月04日 15:19   来源:岳阳市政府网   

  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乘势而上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必经阶段,全市上下要拿出“与时间赛跑”的决心、“向目标冲刺”的勇气,大力实施“全面小康决胜年”攻坚行动,确保美好蓝图变成美丽现实。

  决战决胜全面小康,我们既要主动应对挑战,更要主动抢抓机遇。当前,岳阳发展正由“高速度增长”向“高质量发展”深刻转变,已经到了攻坚突围、闯关升级,愈进愈难、非进不可的关键期。我们面临全球经济增长放缓、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压力,外向型经济发展形势不容乐观;也面临国内宏观经济下行趋势日渐明显、稳增长日渐艰难的压力,市域经济发展不确定性因素增多;还面临金融风险特别是政府债务风险防控的压力,扩大有效投资渠道逐步收窄;更面临区域竞争你追我赶、不进则退的压力,加快大城市建设和巩固全省经济总量第二的地位仍然任重道远。在清醒看到挑战的同时,我们更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新变化的必然要求,牢牢把握发展机遇:一是中央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高度重视中部地区崛起,支持中部地区打造制造业高地,为岳阳承接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和振兴实体经济带来了更多机遇;二是中央加快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更优美、交通更顺畅、经济更协调、市场更统一、机制更科学的黄金经济带,为岳阳践行绿色发展带来了更多机遇;三是中央强力推动基础设施补短板,更加注重加强战略性、网络型基础设施建设和提高中心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为岳阳放大区位优势、加快大城市建设带来了更多机遇;四是中央推动更大力度的对外开放,降低关税和进出口成本,实行通关便利化改革,为岳阳打造开放崛起“桥头堡”和创建湖南自贸试验区(岳阳片区)带来了更多机遇;五是中央深挖国内市场需求潜力,强调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农村消费和服务消费成为政策发力点,为岳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建设全域旅游示范区带来了更多机遇。总体来看,我市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我们要把应对挑战、抢抓机遇的过程加快转变为推动岳阳高质量发展的过程。

  决战决胜全面小康,我们既要明确总体要求,更要明确发展目标。2020年政府工作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及中央、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入践行“一三五”基本思路,以大城市建设为总揽,全面做好“六稳”工作,抓住重点,打造亮点,防范风险点,聚焦关键点,强力推动岳阳高质量发展,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奋力谱写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的岳阳篇章。

  2020年主要经济指标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8%左右,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7.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一般公共预算地方收入增长4%,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5%。同时,聚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突出高质量发展导向,从六个层面细化工作目标:

  综合质量效益指标。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11.2万元/人。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8.6:40.2:51.2;制造业增加值占第二产业比重同比提升0.8个百分点,达到81.1%;产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同比提升1个百分点,达到65%。新增“四上企业”460家,其中规模工业企业100家。民间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同比提升2个百分点,达到60%。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下降8%。

  创新发展指标。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增长30%左右,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3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5家,总数突破400家。

  协调发展指标。城镇化率同比提升0.5个百分点以上,达到60%以上;精准脱贫实现应脱尽脱。

  绿色发展指标。万元GDP能耗下降3.66%;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80%;“国考”“省考”断面地表水水质年均值考核达标率达到96.8%;全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6.5%,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开放发展指标。进出口总额增长30%;实际利用内外资分别增长12%和10%;营商环境便利度指数保持全省先进。

  共享发展指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控制在3.5%以内;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

  决战决胜全面小康,我们既要把握时间进度,更要把握质量标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经进入了收官期,我们要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进度与质量相统一,团结带领全市人民阔步迈进全面小康社会。必须把握好整体目标和个体目标的关系。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把注意力集中到解决各种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上来,聚焦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加快建成惠及全体领域、全体人民、全体区域的全面小康社会。必须把握好绝对标准和相对标准的关系。严格对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标体系,决不在绝对标准上打折扣,也不在相对标准上一刀切,因地制宜推动工作落地落细,持续提高老百姓的富裕程度和生活质量。必须把握好定量分析和定性判断的关系。坚持把群众满不满意、认不认可作为评判依据,坚决杜绝“数字达标”和“被动小康”,确保全面小康经得起实践检验、人民检验和历史检验,高起点开启现代化强市建设新征程。

(责任编辑:伊一)

共(4)页 首 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末 页  
分享到: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