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服务业
服务业主引擎作用突出。服务业实现增加值37640.2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GDP)比重为53.0%,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8.2%。
服务业新动能增势强劲。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8.0%。其中,战略性新兴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和高技术服务业分别增长10.8%、10.1%和10.8%;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商务服务业分别增长51.4%、19.7%和16.9%。
全域旅游蓬勃发展。旅游总收入11087.3亿元,比上年增长12.1%;接待国内外游客93809.3万人次,增长8.6%。新建改建旅游厕所2033座。新获国家评定5A级旅游景区1家,A级旅游景区1229家。旅行社2630家,星级饭店637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4家,省级旅游度假区42家。全国工业旅游创新单位3家。国家、省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分别为1家和20家。国家级、省级工业旅游示范点分别为39家和337家。青岛崂山区、潍坊青州市、济宁曲阜市获评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邮政电信快速增长。邮电业务总量6499.7亿元,比上年增长55.5%。其中,电信业务总量5781.7亿元,增长59.0%;邮政业务总量718.0亿元,增长35.9%。快递业务量28.9亿件,增长32.1%。光缆线路总长度241.4万公里,增长3.2%。年末固定电话用户1185.2万户,比上年末增长40.0%;移动电话用户10785.5万户,增长2.0%。电话普及率为每百人119部,比上年增加5部。(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3186.1万户,新增301.3万户。
交通运输形势稳定。铁路、公路、水路共完成旅客运量6.7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1%;货运量36.5亿吨,增长4.3%。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16.1亿吨,增长8.9%。年末民用汽车拥有量2351.0万辆,比上年末增长9.4%。其中,私人轿车1364.7万辆,增长9.3%。

七、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结构持续优化。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年下降8.4%。三次产业投资构成为1.7∶30.1∶68.2,服务业投资比重比上年提高9.4个百分点。国有投资增长8.4%,占全部投资的24.5%。重点领域中,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占工业投资的比重为38.7%,比上年提高4.9个百分点。基础设施投资增长3.9%,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增长32.8%,航空、道路和铁路运输业投资分别增长63.9%、40.5%和27.9%。
房地产市场稳健发展。房地产开发投资8614.9亿元,比上年增长14.1%。其中,住宅投资6672.2亿元,增长16.7%。商品房施工面积75767.4万平方米,增长9.7%。其中,住宅施工面积55942.0万平方米,增长10.1%。商品房竣工面积10179.2万平方米,下降3.2%。其中,住宅竣工面积7734.7万平方米,下降4.0%。商品房销售面积12727.3万平方米,下降5.4%。其中,住宅销售面积11429.0万平方米,下降2.8%。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积2433.8万平方米,比上年末下降7.8%。
八、消费市场
消费市场运行平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770.6亿元,比上年增长6.4%。其中,餐饮收入4128.9亿元,增长9.7%;商品零售31641.7亿元,增长6.0%。城镇零售额28386.7亿元,增长6.2%;乡村零售额7383.9亿元,增长7.2%。
新兴消费潜力释放。智能商品高速增长,可穿戴智能设备、新能源汽车分别增长37.8%和63.2%,能效等级1、2级商品增长9.2%。服务型餐饮增势强劲,限额以上餐饮配送、外卖送餐服务营业额分别增长24.0%和89.5%。
网络零售拉动有力。网上零售额4109.0亿元,比上年增长15.8%。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3445.0亿元,增长19.6%;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9.6%,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贡献率为27.5%。
九、开放型经济
对外贸易稳旧拓新。货物进出口总额20420.9亿元,比上年增长5.8%。其中,出口11130.4亿元,增长5.3%;进口9290.6亿元,增长6.4%。出口商品中,机电产品出口4162.3亿元,增长4.5%;纺织服装出口1558.1亿元,增长2.4%;农产品出口1234.5亿元,增长7.3%。服务贸易进出口2379.4亿元,增长8.9%。其中,出口1182.6亿元,增长14.2%;进口1196.9亿元,增长4.1%。

利用外资较快增长。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517家,比上年增长16.7%;实际使用外资146.9亿美元,增长18.6%。其中,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98.6亿美元,增长36.7%。新设立高技术外商投资企业473家,增长24.2%;实际使用外资20.8亿美元,增长14.2%。
对外合作稳步有序。实际对外投资423.1亿元,比上年下降9.0%。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791.9亿元,下降1.8%;派出各类劳务人员6.3万人,增长8.4%。
“一带一路”深度融入。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进出口6030.9亿元,比上年增长15.9%。其中,出口3286.2亿元,增长16.3%;进口2744.7亿元,增长15.3%。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实际投资134.6亿元,增长5.6%;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510.1亿元,增长5.1%。
十、财政金融
财政收支保持稳定。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526.6亿元,比上年增长0.6%。其中,税收收入4849.2亿元,下降 1.0%,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74.3%。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0736.8亿元,增长6.3%。其中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为79%。
信贷规模持续扩大。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04738.9亿元,比年初增加8271.1亿元。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86325.6亿元,比年初增加8149.4亿元。其中,涉农贷款余额26980.4亿元,增加972.4亿元;县域贷款余额22647.9亿元,增加1820.1亿元;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6174.6亿元,增加889.8亿元。
资本市场表现活跃。年末上市公司310家,新增18家。其中,境内上市公司211家,股票总市值2.3万亿元。“新三板”、齐鲁股权交易中心、青岛蓝海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企业分别为549家、4045家和1735家。证券公司代理买卖证券交易金额12.4万亿元,比上年增长28.7%。期货公司代理成交金额8.2万亿元,下降19.8%。私募基金管理机构587家,增加55家;管理基金规模2154.0亿元,增长12.8%。
保险业健康发展。保险保费收入3238.9亿元,比上年增长9.4%。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790.8亿元,增长5.5%;人身险保费收入2448.1亿元,增长10.8%。承担各类风险责任金额190.2万亿元,增长46.6%。支付各类赔款与给付903.4亿元。农业保险保费收入36.0亿元,增长27.7%,为1767.2万户(次)农户提供944.7亿元的风险保障。
十一、民生保障
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597元,比上年增长8.2%;人均消费支出20427元,增长8.8%。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329元,增长7.0%;人均消费支出26731元,增长7.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775元,增长9.1%;人均消费支出12309元,增长9.2%。全省居民人均现住房建筑面积39.9平方米,其中城镇居民、农村居民分别为37.1平方米和43.5平方米。



城市建设日趋完善。城市建设投资1502.8亿元,比上年增长4.8%。累计建成城市地下综合管廊735.1公里,新增104.3公里;累计建成海绵城市面积1325.2平方公里,新增366.4平方公里。改造合流制管网757.6公里,设区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全部完成。累计建成运行城市污水处理厂319座,垃圾无害化处理厂(场)127座;新增城市污水处理能力65万吨/日,新增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1.32万吨/日。新增城市(县城)清洁取暖面积9774万平方米。
社会保障更加有力。年末职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2868.0万人、2173.8万人、1366.0万人、1710.7万人和1298.8万人。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4560.3万人和7395.8万人。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月人均2852.5元。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为每人每月118元,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贴标准由490元提高至520元。省内异地就医联网即时结算医院2069家。失业保险金标准平均增长14.3%,1至4级工伤职工伤残津贴平均增长4.5%。城镇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3.3万人,年人均保障标准6900元,比上年提高492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17.8万人,年人均保障标准5196元,比上年提高613元。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14105个,养老床位64.4万张。
保障安居工程顺利推进。棚户区改造开工22.4万套、基本建成18.7万套,完成率分别为104.7%和172.9%。入选全国老旧小区改造试点省,开工改造老旧小区935个、21.6万户。发放城镇住房保障家庭租赁补贴4.1万户,完成率135.9%。
安全事故防控有效。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1430起、死亡883人,分别比上年下降41.1%和21.0%。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0.0124,十万人工矿商贸企业就业人员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0.46,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1.27,煤矿百万吨死亡率0.034。
十二、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蒸蒸日上。新建改扩建幼儿园5537所,新增学位59.7万个。新补充中小学教师3.5万人、公办幼儿园教师1.0万人。基本消除66人以上超大班额。小学教育、初中教育、高中教育专任教师分别为44.3万人、29.3万人和14.3万人。中等职业学校专任教师4.8万人,普通高等学校专任教师11.8万人。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群)创建计划,15所高职院校入选。新设立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尼山世界儒学中心,筹建康复大学。ESI综合排名上榜高校达到21所,其中6所高校进入内地高校综合排名前100位。

文化事业产业繁荣兴盛。成功举办第三届文化惠民消费季、国际孔子文化节、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中国画作品展、全国第十二届书法篆刻展览篆书篆刻刻字展等文化活动。推出大型民族歌剧《沂蒙山》,累计完成各类演出86场。年末广播人口、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分别为99.13%和99.10%。城市影院575家,票房28.8亿元。公有制艺术表演团体105个,艺术表演场馆93个,博物馆575个,公共图书馆154个,群众艺术馆和文化馆157个,美术馆55个,文化站1819个。出版各类图书17130种,报纸84种,期刊杂志264种。国家级、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分别为17个和171个。国家级、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分别为173项和751项。国家、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分别为226处和1711处。
卫生服务水平持续提升。年末医疗卫生机构8.4万所。其中,医院2615所,比上年末增加36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8.0万所,增加0.2万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乡镇卫生院中医药综合服务区设置率分别为91.0%和93.9%。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由55元提高至69元。组建家庭医生服务团队3.0万个,签约居民3710.4万人。
体育事业全面推进。举办第九届全民健身运动会赛事活动5235项次。举办参赛规模5000人以上的马拉松比赛29场。体育社会组织8234个,新增2283个;村级体育总会37046个。农村健身设施覆盖率超过90%。10名运动员在9个项目上获世界冠军。全国第二届青年运动会获金牌115枚。年度全国最高水平比赛获金牌57枚。
气象地震服务能力增强。启动重大气象灾害应急响应732次,人工作业增加降水15.2亿立方米,减少雹灾损失2.5亿元。妥善应对显著性有感地震25次。
注:
1.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影响,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情况。
2.全省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人均生产总值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依据第四次经济普查资料,国家统计局和各地区统计局共同修订2018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地区生产总值的初步核算数。修订后我省2018年生产总值为66648.9亿元。
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企业。
4.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一是指辖区内年营业收入1000万元及以上或年末从业人员50人及以上服务业法人单位。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以及物业管理、房地产中介服务、自有房地产经营活动和其他房地产业等行业。二是指辖区内年营业收入500万元及以上或年末从业人员50人及以上服务业法人单位。包括: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5.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包括城镇和农村各种登记注册类型的企业、事业、行政单位以及城镇个体户计划总投资500万元及以上的建设项目投资,全部房地产开发经营业法人单位开发项目投资。
6.限额以上批发业企业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企业,限额以上零售业企业指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企业,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饮业企业。
7.软件业务收入统计范围:一是在我国境内注册(港澳台地区除外),主要从事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务,且主营业务年收入500万元以上,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软件企业;二是在我国境内注册,主营业务年收入在1000万元以上,有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收入,且该收入占本企业主营业务收入30%以上的独立法人单位;三是在我国境内注册,主要从事集成电路设计的企业或其集成电路设计和测试的收入占本企业主营业务收入60%以上,且主营业务年收入500万元以上的独立法人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