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嘴山市政府工作报告(2020年1月5日 张利)

2020年03月07日 14:38   来源:石嘴山市人民政府网站   

  2020年1月5日在石嘴山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市人民政府代市长 张利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9年工作回顾

  2019年,市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凝心聚力、迎难而上、奋力拼搏,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进展。预计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左右;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口径增长3.2%;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增长8%,完成了市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

  (一)突出政治担当,任务落实有新成效。旗帜鲜明讲政治,自觉将党的全面领导贯穿政府工作全局。高标准高质量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把突出实效贯穿始终,推动党中央和区市党委各项重大决策部署落实落地。自觉接受并全力配合中央和自治区巡视、督察、督导、巡查,全面抓好问题整改。中央巡视反馈意见年度整改任务全面完成;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反馈意见年度整改任务基本完成;国4务院大督查反馈6项问题全部整改到位;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强化14个行业领域专项整治,打掉涉黑涉恶团伙15个。自治区党委巡视、环保督察、安全生产巡查反馈意见整改有序推进。

  (二)突出转型升级,质量效益有新提升。扎实推进“项目建设提质增效年”“高质高效招商引资年”活动,重大产业、工业技改、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分别增长7%、20%、9%;招商引资实体项目到位资金131亿元,同比增长8.7%。深入推进全国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建立“四长”联动助推转型机制,确定18条主产业链链长,成立装备制造等5个产业联盟、3个重点行业协会,落实7家驻地金融机构帮扶责任,重点行业企业市场竞争力明显提升,预计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左右。加快开发区整合优化,实施低成本化改造项目11个,56家企业享受电价补贴,淘汰落后产能78.1万吨,处置“僵尸企业”115家,盘活闲置土地5166亩。生态工业文化旅游重点项目全面启动,大沙湖旅游区建设稳步推进,龙泉村列入首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全市旅游接待人数、收入分别增长10.4%和5.1%,预计服务业增加值增长8%。稳步推进农业产业化,打响“珍硒石嘴山”区域公用品牌,现代畜牧、瓜菜、制种三大特色优势产业占农业总产值的58%,我市被列入首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

  (三)突出创新驱动,发展动能有新突破。建立“四个一”行动加快转型机制,实施100个科技合作项目,与79家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协同创新关系,新增各类创新平台19个,新获批科技创新团队4个,助力企业突破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天地奔牛超重型智能控制刮板输送机、中色东方钠还原钽粉入选国家第四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维尔铸造高速动车铝合金枕梁、贝利特化学“硝酸胍生产催化剂新工艺研究”等技术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科技创新“双倍增”行动计划成效显著,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6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7家,全职引进各类人才458人。预计R&D投入强度达到1.6%,科技创新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日益凸显。

  (四)突出生态立市,环境质量有新改善。坚持以绿色发展为引领,稳步推进资源综合利用,成功获批全国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扎实推进国家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77个项目加快建设,治理成效明显,国务院大督查予以充分肯定。深入开展贺兰山综合整治,关停退出煤矿及非煤矿山34家,完成治理面积13.2万亩。加大崇岗、长胜煤炭集中区等重点区域环境整治,取缔煤炭加工企业409家,整治工业园区“散乱污”企业338家。全面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完成大气污染治理项目245个、水污染治理项目19个,2个工业固废处置场建成投运。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通过验收,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黄河石嘴山段平均水质保持Ⅱ类,沙湖、星海湖平均水质达到Ⅳ类,PM2.5、PM10平均浓度分别下降2.6%、8.1%,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0.8%。

  (五)突出统筹发展,城乡面貌有新变化。着力打基础、提品质,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通过复检。推进城市特色建设,实施北武当河生态公园等八项工程,建设农副产品、旅游产品等特色街区,义乌中国小商品城西北(宁夏)批零中心建成运营。实施都市圈建设重点项目40个,完成110国道拓宽改造,京藏高速改扩建顺利推进,红崖子黄河大桥建成通车。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实施城区雨污分流项目,改造管线19公里。推进国有企业“三供一业”分离移交,改造老旧小区21万平方米、棚户区住房588套,规范提升30个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水平,城市环境更加宜居。全面完成公交国有化改革,230辆新能源公交车上线运营,开通大武口至平罗、惠农城际公交,实现公交“一卡通”全国通用。农村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建成农村公厕71座、改造户厕1.6万户,整村推进131个行政村生活垃圾治理,整治退出“空心村”12个,新改建农村公路40公里。

  (六)突出改革开放,发展活力有新提高。深化“放管服”改革,大力实施优化营商环境“1+16”行动计划。推行相对集中许可权改革、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12个部门81项审批事权统一划转、集中行使,实现了“一枚公章管审批”,企业开办、不动产登记、社会投资项目施工许可分别控制在3个、4个、50个工作日内,政务服务标准化试点通过国家验收。推进开发区赋能扩权,下放审批事项36项。减税降费落地见效,全年减免税费14亿元,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4.8亿元。巩固提升“双创”试点成果,新增各类市场主体9422户,高新区获批首批全国“双创”升级示范区,经开区获批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平罗工业园区获批自治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文化旅游投资公司。国家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全面完成。区域合作、对外交流成效显著,借助中阿博览会、宁商大会等平台扩大经贸合作,签订项目28个,总投资191.5亿元。设立石嘴山海关,开通中欧国际货运班列,促进对外贸易发展,外向型经济不断增长,净出口额20.1亿元,增长42.2%。

  (七)突出民生福祉,社会事业有新发展。面对财政收入增速放缓、支出压力持续加大的困难,依然将75%的财力用于民生领域,十件民生实事基本完成。脱贫攻坚精准有力,2076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退出,庙庙湖村、红瑞村脱贫出列。突出抓好就业创业,城镇新增就业1.4万人。深入推进“互联网+教育”,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试点初具成效。推进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专项治理,义务教育、高中阶段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不断扩大,宁夏工业学校列入教育部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规划。稳步推进健康石嘴山建设,“互联网+医疗健康”加快发展,城市医联体建设列入国家试点,乡镇卫生院实现远程医疗全覆盖,县域内就诊率提高到90%以上。社会保障扩面提标,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达到98.6%。出台公共服务机构优待退役军人办法,退役军人权益得到有效保障。深化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新改建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站)91个,打造智能化、便捷化养老服务圈。精心举办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活动,在自治区十五届全运会上取得较好成绩。成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新化解政府隐性债务6.9亿元,区域性系统性行业性风险总体可控。生产安全死亡人数、环保投诉、信访总量分别下降27.9%、32.5%和21%。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双拥共建工作扎实开展,工会、青年、科协、人防、供电、通讯、气象、统计调查、外事侨务、妇女儿童、史志档案、老龄、残疾人等各项事业取得新成效。

  (八)突出转变职能,自身建设有新气象。全面完成政府机构改革,深化市场监管、生态环保、文化市场、交通运输、农业五大领域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政府部门职能配置更加科学优化、协同高效。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舆论和群众监督,办理人代会议案1件、人大代表建议76件、政协提案195件,办复率达到100%。推进依法行政,完善政府法律顾问制度,认真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政府决策科学化、规范化、法治化水平不断提升。强化重点领域重要环节审计监督,节约政府投资1284.6万元。“基层减负年”成效明显,政府会议、文件数量分别同比下降40%、37%。

  各位代表,去年以来,我们经受了严峻考验,战胜了诸多困难,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市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政协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团结一心、不懈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各条战线的广大干部群众,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向驻石中央和区属单位、驻石部队、武警官兵、公安干警,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全市转型发展已经到了爬坡过坎、滚石上山的窗口期、机遇期、关键期,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是:传统产业改造提升难度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慢,服务业水平偏低,结构调整任务艰巨;支撑发展的产业项目偏少,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发展后劲仍然不足;环保治理历史欠账多,重点区域整治任务依然繁重,节能降耗形势严峻;城市能级偏低,聚集产业、吸附人口的能力不强;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质量不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有差距和短板;一些干部担当作为的精神和能力还不足。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直面问题,采取精准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2020年重点工作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我市建市60周年,做好各项工作意义重大。我们要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兴市富民作为第一目标,整装出发,二次创业,重振雄风,再创辉煌,努力走出一条具有石嘴山特色的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之路。

  各位代表,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自治区党委十二届八次、九次全会和市委十届五次、六次、七次全会精神,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始终抓住“三个着力”重点,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持续实施三大战略,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守好三条生命线,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振奋精神、兴市富民,加快建设创新型山水园林工业城市,确保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为建设好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环境优美人民富裕的美丽新宁夏作出新贡献。

  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7%;固定资产投资持平;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左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5%和8%;完成自治区下达的节能降耗、污染减排、安全生产等约束性指标;完成“十三五”规划各项目标。

  做好今年政府工作,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和鲜明导向,做到“五个始终坚持,五个加快推动”:

  一是始终坚持创新发展不动摇,加快推动转型升级。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突出抓好调整优化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增强发展动能三个关键环节,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模式创新、业态创新,加快优化产业结构、产能结构、产品结构,着力打造新引擎、增强新动能、培育新优势,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是始终坚持协调发展不动摇,加快推动城乡融合。统筹推进城乡建设,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城市内涵发展,打造城市特色,建设美丽乡村,促进城乡要素双向流动,加快缩小城乡差距,构建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三是始终坚持绿色发展不动摇,加快推动生态治理。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围绕“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着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培育美丽经济,努力走出一条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共赢之路。

  四是始终坚持开放发展不动摇,加快推动改革开放。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着力深化市场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努力营造“市场有效、政府有为、企业有利”的营商环境。坚持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并举、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着力提高引进来的质量和水平,积极稳妥扩大走出去的步伐,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

  五是始终坚持共享发展不动摇,加快推动民生改善。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着力促进富民增收。进一步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织密织牢民生保障网,切实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让全市人民享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重点抓好以下八个方面工作:

  (一)聚焦产业转型,厚植高质量发展根基。坚持“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全国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推动产业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发展,着力构建支撑石嘴山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经济体系。

  大力推动工业提质增效。启动实施技术、智能、绿色“三大改造”,加快推进“互联网+先进制造业”行动计划,开展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示范试点,实施40个两化融合项目,新增机器人30台以上。加快实施传统产业提升工程,抓好100个工业技改项目,工业技改投资增长15%以上。推进工业对标转型,支持企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规模以上企业对标面达到80%以上。充分发挥“四长”联动助推转型作用,发展壮大四大产业集群,重点打造建龙钢铁和大地循环2个百亿元企业、晟晏实业和日盛集团2个50亿元企业,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

  大力推动服务业提档升级。实施现代服务业提档工程,加快培育发展新经济新业态新产业,大力发展假日经济和夜间经济,服务业增加值增长7%。加快发展大数据、物联网、电子信息等数字产业,电商交易额增长5%以上。大力发展生态工业文化旅游,加快大沙湖旅游区建设,推进石炭井工业旅游小镇、大武口洗煤厂工业遗址开发等9个项目建设,努力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市,全市旅游接待人数、收入分别增长15%和11%以上。加快陆港现代物流集聚区建设,推进西北矿产品交易中心等项目建设,现代物流业增加值增长5%以上。

  大力推动开发区提升发展。严把开发区产业发展定位,依托维尔铸造打造智能制造产业园,依托恒力生物打造聚酰胺产业园,依托杉杉能源打造锂电池产业园,推动开发区特色化、差异化、集聚化发展。三个开发区投资强度、经济密度、亩均税收贡献率均增长8%以上,实现总产值900亿元以上。落实亩产效益综合评价,强化要素差异化配置,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化解过剩产能,处置“僵尸企业”70户。实施绿色发展行动,新增绿色工厂4家。加快建设20个低成本化改造项目,完善开发区绿化、道路、污水管网、固废处置等基础设施,降低企业用汽、用电、物流成本,着力提升综合承载能力。

  大力推动项目提速建设。深入实施招商引资“一号工程”,成立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招商联络处,围绕建链、补链、延链、强链,紧盯中国500强、民营500强和行业领军企业,开展委托招商、以商招商、园区招商、产业链招商,着力招大引强、聚新培优,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增长8%以上。全力推进102个重点项目建设,完成投资128亿元。围绕转型发展、绿色发展、特色发展,着力优化投资结构,生产性领域、制造业、工业技改和民间投资分别增长9%、8%、15%和5%。围绕统筹大局、着眼长远、打牢基础,做好“十四五”重大项目谋划。加大“三争”力度,争取资金增长15%以上。

  (二)聚焦科技创新,增强高质量发展动力。支持企业开展“四个一”行动,积极构建区域创新共同体,集聚创新要素,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建立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配置、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科技创新体系。

  突出创新平台建设。加快3个开发区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推进重点企业“两站两中心”建设,支持企业建立研发机构,新增自治区级以上各类创新平台10个。发挥好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等产业联盟和活性炭、氰胺等行业协会作用,建立企业协同创新机制,支持企业与各类主体融通创新,实施科技合作项目60个。力争R&D投入强度达到2%。

  突出创新成果转化。围绕主导产业、优势产业,发挥好龙头企业引领创新作用,以产业链布局创新链,促进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三链”融合,实施科技创新项目80个。培育发展科技型企业集群,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0家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16家以上。发挥好“科技大市场”线上线下服务作用,精准开展技术对接,提高科技成果交易成功率,实现交易额1亿元以上,转化科技成果25项以上。

  突出创新人才集聚。深化科技奖励制度改革,激发科研单位、科研人员创新创业活力。健全人才培养、吸引、使用、激励政策,集聚支撑高质量发展的人才队伍。落实“科技支宁”合作机制,深化与中科院、上海交通大学等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科技合作,柔性引进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30名以上,引进专家团队46个。组织实施好企业高管培训计划,培训企业高管300人次以上。

  (三)聚焦城市特色,强化高质量发展支撑。围绕传承特色、塑造特色、打造特色,着力提升城市品质,完善城市功能,推动城市发展由外延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增强城市发展活力。

  促进区域特色发展。开展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科学布局生产、生活、生态功能空间,形成优势互补、特色鲜明的区域发展格局。落实银川都市圈协调发展规划,加强与宁东装备制造、能源化工等产业协作,协调推进包银高铁、京藏高速改扩建,实施西线供水工程等项目建设,积极融入自治区沿黄经济发展区域规划。支持县区培育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加快大武口区全国“双创”升级示范区、惠农区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平罗县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建设,推动县区走特色化、差异化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打造城市特色景观。紧扣生态、文化,抓好12个城市特色项目建设,打造独具特色的城市品格。突出文化特色,建设北武当河“煤城记忆”文化长廊、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加快推进主题公园改造。突出景观特色,实施水系连通湿地生态长廊工程,做好重点区域、关键节点生态绿化,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6.4%。突出风貌特色,强化建筑色彩、建筑立面规划管控,营造层次分明、特色鲜明的城市形象。

  加快建设特色街区。推进划行归市,打造好特色街区、核心商圈。加快农副产品、名小吃、旅游产品等特色街区建设,改造建设适宜女性、儿童、年轻人消费需求的“潮街”“宝街”“乐街”。支持传统商贸企业优化经营结构、创新服务体验,培育建设一批社交体验、购物休闲、餐饮美食等多业态汇集的商业圈,聚集人气,提升活力。

  持续优化城市环境。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做好城市精细化管理,推进城市文明行动,确保顺利通过新一轮“国检”。实施城区排水防涝、星海湖国家湿地公园(北区)生态修复工程,改造老旧小区15万平方米、棚户区住房600套,全面完成“三供一业”移交改造。推进主街道立面、背街小巷、路灯、路面、公交站点、智慧消防设施改造,建设城市生活垃圾综合处置项目,逐步推进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市辖区建成区道路机械化清扫率达到70%,县城达到60%。

  (四)聚焦生态保护,守牢高质量发展底线。深入实施生态立市战略,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力开展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市创建,开创黄河石嘴山段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推进环境问题整治。坚决抓好中央、自治区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年度任务全面销号。打好新时代黄河保卫战,严格落实河(湖)长制,全面提升重点流域区域水质,黄河出入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到100%。深化贺兰山一体化综合整治,抓好崇岗、长胜、红果子、西大滩等重点区域环境治理,实现“散乱污”企业动态清零。强化大气污染联防联控联治,扎实开展工业排放、扬尘、柴油货车、秸秆焚烧、散煤用户污染治理5个专项行动,PM2.5、PM10年均浓度比2015年分别下降12%、11%以上,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0%以上。

  推进生态保护修复。深入开展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和修复,实施矿山生态综合整治修复、黄河流域水环境保护、湖泊水体治理修复等项目,统筹推进森林、湿地、流域、农田、城市五大生态系统建设。持续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实施贺兰山东麓防风林带等生态工程,完成营造林面积3.2万亩、草原修复面积3万亩,引黄灌区土壤盐碱化治理10万亩。统筹推进“五水同治”,工业污水全部实现集中处理。

  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积极推动产业绿色化改造、资源循环化利用、企业清洁化生产,着力培育绿色经济,发展绿色产业。健全完善节能减排指标体系和环境安全保护倒逼机制,重点排放企业实现在线监测全天候。深入推进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建设,创建4家自治区级资源综合利用示范企业,稳步提高固废利用率。

  (五)聚焦乡村振兴,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实施脱贫富民工程,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着力提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色。

  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充分发挥产业扶贫的治本作用,着力增强内生动力,提升脱贫质量,确保剩余158户735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退出。落实教育、金融、电商等精准扶贫举措,加大技能培训和就业帮扶,发挥扶贫车间带动作用,促进贫困人口稳定增收。建立稳定脱贫和防范返贫长效机制,实行“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动态清零,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全面推进农业转型发展。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围绕现代畜牧、优质瓜菜、特色制种三大特色优势产业,推进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抓好6个万头奶牛场建设,打造以河东灌区为核心的优质奶源基地。高质量办好宁夏第七届种业博览会,打造全国区域性蔬菜良种繁育基地。进一步培育壮大农业农村社会化服务组织,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新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30家。扩大“珍硒石嘴山”区域公用品牌知名度、影响力,建设富硒农产品生产基地10万亩。推进农村电商全域化,农产品线上销售额增长15%。

  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开展村庄规划编制试点,加快星海镇、红果子镇、陶乐镇3个中心镇建设,强化产业支撑,完善基础设施,提升镇域经济自我发展能力。推动龙泉村、硒有田园、大地天香等美丽乡村扩规模、上水平,大力发展民宿游,新培育四星级以上休闲农业企业4家、休闲农业示范点4个。持续开展“五清一绿一改”村庄清洁行动,突出长效机制建设,打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10个,整合改造“空心村”10个,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5%左右,农村生活垃圾得到治理的村庄达到90%左右,农村污水处理覆盖面进一步扩大。

  (六)聚焦改革开放,激发高质量发展活力。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进一步简政放权,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市场要素自由流动、高效配置,着力释放潜力、增强动力、激发活力。

  持续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打造“石好办”政务服务品牌,企业开办、不动产登记、社会投资项目施工许可分别控制在2个、3个、40个工作日内。稳步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着力优化职能配置。深化开发区管理体制改革,推进事权匹配、有效承接、运行通畅,实现“企业的事园区办、园区的事园内办”。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规范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文化旅游投资公司管理,提高国有资本配置和运营效率,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深化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制度和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不断增强农村经济发展活力。

  持续扩大对外交流合作。深入推进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深化陆港口岸、保税物流中心(B型)贸易便利化改革,推动与天津港、曹妃甸港、乌力吉口岸联动发展,在经开区开展自贸试验区改革试点,发展货物集散、保税加工等口岸经济,打造对外贸易新高地。持续深化东中西部合作交流,积极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地区对接,扩大朋友圈、发展合作群。支持重点企业与海外联姻,开拓国际市场,大力发展跨境电商,贸易净出口增长8%。推动中阿博览会、宁商大会成果落地,落实各项战略合作协议,形成项目、投资、产业批次跟进梯队。

  持续提升优化营商环境。认真落实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深入开展优化营商环境“1+16”行动计划,持续推进减税降费,按期完成民营企业中小企业拖欠账款清欠工作,着力为民营企业减负松绑、降本增效。完善“金融+平台”运行机制,强化政银企对接合作,积极创新融资模式,切实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问题。强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强互联网金融、民间融资市场、企业资金链风险排查防控,积极稳妥化解政府性债务,切实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树立重商、亲商、护商、安商的理念,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提振企业发展信心。

  (七)聚焦民生改善,共享高质量发展成果。积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着力抓好就业和社会保障。落实就业优先政策,抓好重点群体就业,实施援企稳岗,城镇新增就业1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实施职业技能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开展各类职业技术培训1万人次以上。落实小微企业创业创新扶持政策,提升30个创业基地孵化能力,办好创业创新大赛,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深入推进全民参保计划,加大社会救助力度,落实退役军人优待办法,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着力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互联网+教育”,深化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试点,设立石嘴山教育发展基金,努力打造“学在石嘴山”品牌。推动学前教育普惠发展,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提高到50%以上,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0%以上。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推动普通高中教育特色发展、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建好石嘴山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加快宁夏理工学院发展。

  着力推进健康石嘴山建设。实施健康石嘴山行动,深入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加快城市医联体试点建设,促进优质资源互联共享。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强“三医联动”,构建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抓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发展“旅居式”养老,促进医养康旅深度融合,培育壮大健康产业。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创建“活力石嘴山”品牌,继续办好贺兰山大峡谷汽车越野拉力赛、骑跑嘉年华等赛事活动。

  着力繁荣和发展文化事业。巩固提升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成果,推动文化惠民工程扩面提质,加强文化阵地建设,开展文化志愿者下基层活动,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统筹抓好精品文艺创作、文化产业发展,着力挖掘地方文化特色,打造一批具有较高艺术水准的文化精品。

  着力办好建市60周年庆祝活动。聚焦群众所盼所需所愿,实施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建市60周年项目,让群众实实在在享受到改革发展成果。坚持隆重热烈、简朴务实、突出政治性的原则,精心举办主题鲜明、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系列文艺活动、群众活动,充分展示60年来石嘴山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大力弘扬“五湖四海、自强不息”的石嘴山精神,激发全市人民热爱石嘴山、建设石嘴山、振兴石嘴山的热情。

  (八)聚焦社会治理,增强高质量发展保障。健全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体系,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健全完善矛盾纠纷调处机制。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着力推行“专业+行业+X”石嘴山版“枫桥经验”调解模式,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工作体系,努力实现矛盾依法就地解决。优化“12345”便民服务热线功能,健全完善网上受理信访体制机制,加大信访积案化解与依法治访力度。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全面完成“七五”普法。

  健全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深化“平安石嘴山”建设,坚持打防管控建并举,推进各类警务资源集约整合,健全完善预防打击犯罪新机制,着力构建立体化、法治化、专业化、智能化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深化禁毒人民战争,推进全国禁毒示范市创建。推进扫黑除恶重点行业、重点领域专项整治,巩固深挖根治成果,建立长效常治机制。巩固提升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创建水平,保持社会和谐稳定。

  健全完善公共安全体制机制。加强应急管理能力体系建设,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立公共安全隐患排查和安全预防控制体系,引入市场化社会化参与机制,加强道路交通、危险化学品、食品药品、煤矿等重点领域安全生产隐患治理,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落实“四个最严”要求,全力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同时,立足石嘴山发展实际,深入研究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科学编制“十四五”规划,让规划成为引领发展的项目库、路线图、任务书。

  各位代表,今年我们将继续办好十件民生实事。同时,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开展工作,重视做好双拥共建、人民防空、防震减灾、统计调查等工作。

  三、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各位代表,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高效率的机制、高水平的服务、高素质的队伍。我们将始终把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作为干好一切工作的基础性工程,以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为己任,着力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坚持政治引领。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自觉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坚定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到政府工作的全过程、各领域,认真贯彻中央和自治区党委、政府以及市委的决策部署,确保政令畅通、执行有力。

  (二)坚持依法行政。严格依照宪法法律行使职权、履行职责。进一步健全依法决策机制,加强合法性审查,规范决策程序,推进政务公开。依法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和工作监督,自觉接受市政协的民主监督,全面接受监察监督,主动接受新闻媒体和社会各界监督,认真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的意见,办好人代会议案、人大代表建议意见和政协提案。

  (三)坚持担当实干。突出实干实绩实效,敢于走进矛盾,善于破解难题,实施项目化管理、责任制落实、时序化推进,切实增强执行力。牢记初心使命,坚决兑现承诺,为群众福祉担当,真心实意为群众干实事、办好事、解难事。健全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支持和鼓励政治坚定、奋发有为的干部,警醒和惩戒慢作为、不作为、乱作为的行为。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进一步为基层减负,把精力集中到抓落实上。

  (四)坚持廉洁勤政。始终把纪律挺在前面,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市委有关规定,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守牢廉政底线。强化过“紧日子”意识,严控“三公”经费,压减一般性支出,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加强重点部门、重点岗位、重点环节和公共资金的审计监督。规范公共资源交易,完善政府采购制度。坚决整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政府形象。

  各位代表,石嘴山60年的发展,筚路蓝缕,玉汝于成,是一部创业史、是一部奋斗史、是一部创新史,我们将在历任建设者打下的基础上,继往开来、砥砺前行,积极响应“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伟大号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振奋精神、兴市富民,为加快建设创新型山水园林工业城市,确保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好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环境优美人民富裕的美丽新宁夏而努力奋斗!

(责任编辑:魏敏)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