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方经济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英媒爆料台隔离条件“像监狱” 岛内网友吵起来了

2020年03月30日 09:30   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一对英国情侣在台湾接受检疫,因家人向英国广播公司(BBC)爆料“生活如监狱”,顿时在岛内引起论战。

  BBC 上周报道称,一名英国母亲爆料,她的女儿及其男友到台湾度假时,被告知需隔离14天。结果两人被分开,“只有一人固定带给他们三餐,但是质量很差且量少”,“房间很脏,连热水也没有,也没地方洗衣服”,“像是被关在监狱”。BBC称,这对情侣本预计前往澳大利亚,3月先在台湾停留;但随着疫情恶化,澳洲行不得不取消。

  BBC的这篇报道在周末引起岛内网民的激烈争论。不少人表示,“台湾不欠他们的”,认为是英国人“优越感作祟”,纷纷到BBC 相关脸书页面抗议。另一方面,也有人指女子的抱怨没错,“错的是BBC没有客观报道”。同时也有很多人反驳称,是台湾媒体“小题大做”,只是抱怨一句隔离条件差,就被“提升到伤害国际形象的程度”。

  台“中央流行疫情指挥中心”指挥官陈时中回应称,“我们没有亏待人”。花莲县卫生局公布居家检疫房间,一人一间约26平方米的房间,提供床铺、书桌、衣柜及梳妆台等设备。台湾联合新闻网称,两人在花莲县政府的安排下到检疫隔离所,不收住宿费,只收取每天250元(新台币,下同)餐费,还有专人送三餐、处理垃圾等。

  27日,花莲县卫生局表示,当事女子深夜发短信道歉,表示对母亲向BBC投诉一事并不知情。BBC也将报道从网站下架。不过,这对情侣是否可申领防疫补偿金又掀起又一波论战。依照台湾规定,在一定条件下,被隔离或检疫者在隔离或检疫期间可以请领防疫补偿金。岛内网上反对的声音大骂:“凭什么外国人也能领补助”“羞辱完还有钱拿”。陈时中27日晚间定案,两人造谣“有损台湾形象,不给防疫补偿金”。对此台大法律系教授李茂生称,补偿办法规定只要接受隔离且未违反法规,就可领补偿金,未规定隔离原因或国籍,“当局说不给就不给?”也有网民表示支持,认为如果补偿金一事被“炒大”就“太丢人了”。

  29日,这对情侣解除隔离后悄悄离开花莲。花莲县卫生局局长朱家祥说,英国女子隔离10天共2500元餐费(有几天安排在居家检疫场所),英国在台办事处已经协助处理。(余潞)

 

(责任编辑:秦宇雯)

分享到: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