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政府工作报告(2020年1月16日 张伟文)

2020年04月11日 16:28   来源:兰州市人民政府网站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20年1月16日在兰州市第十六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兰州市市长 张伟文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9年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兰州发展历程中意义非凡的一年。习近平总书记时隔六年再次视察兰州,称赞“黄河之滨也很美”,给全市人民极大的鼓舞与鞭策,为兰州加快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一年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紧紧围绕现代化中心城市建设总目标,全力打好三大攻坚战,着力做好“六稳”工作,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较好地完成了市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经济运行总体平稳。我们面对复杂多变的内外部环境,克服经济下行压力带来的不利影响,全力以赴稳增长。预计实现生产总值2895亿元,增长6%左右,其中一产、二产、三产增加值分别增长5.5%、6.7%和5.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3%。就业、物价、收入三项指标表现较好,新增城镇就业9.36万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3%以内,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8%和10%,连续跑赢经济增速,有效保持了经济运行基本面稳定。

  ——脱贫攻坚连战连捷。我们集中力量持续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永登县、榆中县脱贫摘帽,皋兰县、七里河区脱贫成果持续巩固,减少贫困人口3638户10562人,贫困发生率由上年的1.22%下降到0.32%,历史性解决了区域整体贫困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出关键一步。

  ——城市布局不断优化。我们按照“一心两翼”发展布局,加快推进城市副中心建设,高标准编制完成榆中生态创新城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和总体规划,绿化造林、基础配套、项目建设等重点工作有序推进,为城市长远发展开辟了新的空间。

  ——生态产业快速发展。我们积极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推动绿色发展崛起的部署要求,主攻十大生态产业,谋划凝炼重点项目264个,建成77个,预计生态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2%左右,占全省生态产业增加值的35%以上,现代产业体系正在加快构建。

  ——精致兰州精彩开篇。我们启动实施“提升城市品质、打造精致兰州”三年行动,全面推进“十大精致项目”创建活动,精细精微建设品质之城成为全市上下共同的价值追求,城市环境质量、特色风貌、形象品位不断提升,市民对城市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日益增强,兰州被评为2019年度“中国最佳表现城市”之一。

  ——“黄河文章”成效初显。我们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着力做好“黄河文章”,编制完成《黄河(兰州段)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全方位改造提升黄河风情线和南北两山生态景观,实施核心段亮化工程,举办首届黄河之滨音乐节等系列活动,兰州成为全国最火的旅游热点城市之一,生态保护与城市发展相得益彰。

  ——重点改革取得突破。我们扎实推进服务承诺“四办四清单”管理制度,被国务院第六次大督查作为典型经验通报表扬,并在全国推广。率先在全省实施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审批时限总体压减到77个工作日以内,大幅提高了项目审批效率。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兰州荣获“2019中国最具投资吸引力城市”称号。

  ——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我们久久为功治理大气污染,全年环境空气质量达标296天,同比增加39天,达标率81.1%,同比提升10.7个百分点,兰州稳定退出全国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排名后20位,创国家实行新标评价以来最好成绩。

  一年来,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致力加快经济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坚持质量和效益并重,制定实施重振“兰州制造”、发展新能源、高铁经济、“夜经济”等政策措施,按照“思想过硬、工作过硬、作风过硬、结果过硬”的要求,坚决树牢“三条线”目标,压实责任,精准调度,推动经济加快转型、提质增效。创新驱动能力不断增强,兰白自创区、兰白试验区建设稳步推进,新增国家级创新示范企业1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4家、行业技术中心5家,高新技术企业占全省总数的54.6%,全市科技进步贡献率预计达到58.8%。产业升级步伐持续加快,聚力发展“四千七百”和十大生态产业,实施工业和信息化项目183个,创建智能工厂11户,成立先进制造业发展促进中心,与华为、浪潮等35家企业构建产业联盟,高分子防水新材料产业基地等项目建成投产,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5.3%。推动现代服务业扩量提质,通道物流、电子商务、会展经济、文化旅游等产业增势强劲,兰州成为全国首批城乡高效配送试点城市,电商交易规模和展会交易额均增长20%,预计全年接待游客和旅游总收入分别增长23%和29%。坚持“两真四有”精准招商,组织参加中国绿公司年会、沪浙招商、新加坡招商等重点活动,新引进项目280个,总投资1944.78亿元,执行省外招商引资项目607个,到位资金877.51亿元,增长24.4%。深入开展项目建设大比拼活动,项目团队管理规范运行,新建项目开工率达到97.1%,为历年最高。发挥“三区”产业发展主战场、经济增长主引擎作用,兰州新区新引进产业项目136个,投资660亿元,高标准规划建设全产业链绿色化工园区,以新材料等九大产业为主体的现代新兴产业框架基本形成,预计生产总值增长18.5%,增速继续位居国家级新区前列,被评为“2019绿色发展优秀城市”。高新区突出“高”“新”发展主调,加快推进“一谷五园”建设,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08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到生产总值的三分之一。经济区统筹推进“一区六园”发展,编制完成皋兰生态修复与产业发展示范区起步区控详规划,用地指标争取工作积极推进,北拓发展步伐全面加快。预计高新区和经济区生产总值分别增长7.5%和7%。

  (二)致力推动“都会城市、精致兰州”建设,城市面貌呈现崭新气象。启动编制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着力优化空间功能布局。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开通运行,2号线一期工程进展顺利,兰州迈入“地铁时代”。中通道等重大项目开工建设,东岗立交桥重建、青白石互通立交、川海大桥等工程建成通车,新建兰州东、兰州北收费站并撤销5个收费站,打通疏解路20条,建成公共停车泊位5000个。新水源地项目建成通水。清理空中线缆121.2公里。城区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覆盖率达到64.5%,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奥体中心、万达文旅城等新地标开工建设,兰州中心、名城广场、砂之船奥特莱斯等综合体开业运营。新型智慧城市加快建设,5G商用全面推开,兰州荣获“中国智慧城市建设进步奖”,“市民城管”项目获得“中国城市治理创新奖”优胜奖。

  (三)致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整合投入扶贫资金12.87亿元,扎实开展“3+1”冲刺清零行动,贫困家庭子女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100%,新建“扶贫车间”40个、“百千万”就地转移劳务基地28家,农村四类重点对象存量危房全部清零,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年度任务全面完成。优化“九区十带”农业产业布局,建成“互联网+”现代农业示范点5个,新改扩建规模养殖场62个,特色产业种植面积达到109.4万亩。永登县苦水镇成功入选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开展特色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兰州高原夏菜直供粤港澳大湾区。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西北分中心投入运营。全面推进农村“三变”改革和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新评定省级合作社示范社24家。压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做好重要农产品生产保供稳价工作。实施美丽乡村示范行动,扎实推进农村厕所、垃圾、风貌“三大革命”,新改建农村户厕5.4万户、公厕474座,创建清洁村庄578个。建设“四好农村路”300公里。

  (四)致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发展动力活力得到有效激发。市县两级政府机构改革任务全面完成,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进一步优化。“放管服”改革实现新突破,审批事项减少要件3982个,“金城办”APP开通运行,97%以上政务服务事项实现网上办理。实行企业开办“三零”模式,注册登记时间平均1.6个工作日,新增市场主体4.8万户。国资国企产(股)权改革持续深化,42户市属国有企业重组整合为24户,营业收入和利税分别增长7.6%和7.1%。投融资体制改革取得新进展,兰州金控公司挂牌运营,政府债务还本付息纳入预算管理,超额完成隐性债务化解任务。兰州新区获批建设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落实更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全年减免税费70亿元。在国内首次承办国际田联路跑会议,成功举办2019兰州国际马拉松赛、国际篮联三人篮球U23世界杯等重大赛事。兰州新区获批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兰州陆港型物流枢纽列为首批国家物流枢纽,兰州南亚班列被命名为“国家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国际货运班列发运264列11883车,增长36.2%。新开行国际货运航线6条,中川机场年旅客吞吐量突破1500万人次。进境粮食口岸、汽车整车进口口岸、有色金属交割库建成。白俄罗斯格罗德诺市甘肃兰州特色商品展览中心、跨境电商公共服务平台和丝路跨境电商产业园投入运营。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7家,合同利用外资1.23亿美元。预计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18亿元,兰州逐步成为“一带一路”向西、向南开放的重要支点。

  (五)致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开展大气污染专项整治行动,实施兰铝电厂超低排放改造、燃气锅炉低氮改造试点等项目,改造居民小火炉9.6万台。扎实推进“携手清四乱·保护母亲河”等专项行动,整治河洪道262公里,黄河兰州段干支流主要水质考核断面和县级以上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均100%达标。湟水流域红古段、黄河干流榆中段水污染综合治理项目稳步推进,西固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完工,七里河安宁污水处理厂扩容工程开工建设,城区污水处理率达到96%。深入推进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行动,清理垃圾458万吨,处置危险废物13.6万吨。巩固提升国家园林城市创建成果,新增改造城市绿地114.16公顷,新改扩建小游园16个,彭家坪中央生态公园西园建成开放。有序实施大规模国土绿化,完成营造林12.68万亩,建设生态镇4个,绿化重点村14个。

  (六)致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群众生活更加幸福美好。市级财政的80.5%用于民生支出,7件省列和10件市列为民办实事全部办结。实施普惠性人才政策,继续放宽落户条件,设立驻外人才工作站,赴北京等地引进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1662人,新增人口14.5万人。持续推进创业带动就业,发放创业担保贷款、求职创业补贴、就业补助资金4.71亿元,新增创业企业1.22万户。基础养老金标准持续提高,养老、工伤、失业三项社会保险缴费费率降低,减轻企业负担8.6亿元。城乡低保标准提高8%,城乡特困供养标准分别提高到11107元和5226元。棚户区改造开工1.33万户、建成1.44万户,改造老旧楼院40处,加装老旧小区电梯270部。教育资源供给不断扩大,新聘同工同酬教师982名,新建和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20所,新增学位1.64万个,公办园幼儿占比从上年的29.2%提高到40.7%,义务教育学校超大班额完全消除,大班额比例下降为7.32%。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分级诊疗制度更加完善,居民电子健康卡全面推广,县级以上综合医院远程会诊实现全覆盖。建成医养结合示范点50家,新增城乡社区日间照料中心55个,市养老服务平台投入运营。积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扎实开展“一月一主题”和“十大突破”行动,精心组织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庆祝活动,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不断提高。集中解决房屋产权登记发证历史遗留问题,化解涉企历史遗留问题50个。排查调处矛盾纠纷1.67万件,调解成功率达到99%。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打掉黑恶势力犯罪团伙及村霸57个,“两抢”案件首次实现100%全破,命案现案连续三年100%全破,命案积案破案数、破案率和库存逃犯降幅均居全国第1位。消费品和食品药品安全形势总体平稳,安全生产、防灾减灾、应急管理工作推进良好。民族团结、宗教和顺局面进一步巩固。成功蝉联全省双拥模范城“九连冠”。兰州在2019全国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民生发展指数排名中位列第11位、西部第1位。

  (七)致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行政服务效能有了新的提升。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增强了政府系统干部守初心、担使命、解难题、促发展的本领。不折不扣落实中央和省市委重大决策部署,扎实推动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国家脱贫攻坚成效考核、环保督察、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督导等反馈问题整改落实。强化学习型政府建设,组织干部有针对性地赴外学习考察,借助全国市长研修学院等高端力量,培训提升广大干部专业能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深入开展“七五”普法宣传,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地方性法规3件,制定修订政府规章4件、废止7件,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全面实施。自觉接受市人大依法监督、市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办结市人大代表意见建议232件、政协提案403件。推行督查问责、“双清零”等工作机制,对7个突出问题启动“管理清零”。审计监督作用有效发挥,促进增收节支15.8亿元。我市在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中受到国家表彰。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坚决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和省市相关规定,积极开展“基层减负年”“四察四治”专项行动,“三公”经费执行数压减6.24%,全市性会议、文件分别减少47.8%和47.3%。

  同时,人防、气象、地震、档案、供销、慈善、公积金、机关事务、项目评审、退役军人事务、公共资源交易等工作扎实推进,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残联等群团组织桥梁纽带作用充分发挥,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科学指引的结果,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的结果。这里,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奋战在全市各条战线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广大干部群众,向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离退休老同志,向驻兰部队、武警官兵、公安民警、中央省属驻兰单位和新闻媒体,以及所有关心、支持和参与兰州发展建设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兰州发展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部分经济指标增速有所回落,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实体经济不强,民营经济不活,稳增长还需付出艰苦努力。新旧动能转换不足,创新能力还不够强,新的增长点不够多,营商环境还需持续优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比较突出,乡村振兴任务艰巨,城乡融合发展还需进一步提升。城市建设历史欠账较多,交通拥堵、停车难等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教育、医疗、养老等社会事业还有不少短板。一些干部本领素质还不够过硬,担当精神和工作作风与新时代新形势还不相适应。对此,我们将既不畏难,也不回避,以更大的决心、更有力的举措加以解决,让广大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

  二、2020年工作安排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要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为“十四五”发展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打好基础,政府工作责任重大。当前,兰州发展既面临着诸多的挑战,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从挑战来看,世界经济依旧处于深度调整之中,不确定性因素增多,增长持续放缓,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受国际国内大环境影响,我市稳增长、防风险、促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从机遇来看,随着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全面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一带一路”建设纵深推进,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深入实施,现代化中心城市建设步伐持续加快,“一心两翼”城市框架不断拉开,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等政策利好充分释放,兰州高质量发展未来可期、大有可为。只要我们趋利避害、扬长避短,乘势而上、顺势而为,就一定能够迎来美好的前景,取得更大的成绩。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坚决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全面做好“六稳”工作,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进一步强化省会城市责任担当,加快建设现代化中心城市步伐,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为努力谱写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不断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时代篇章贡献兰州力量。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6%;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5%;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4.8%,其中工业增加值增长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建筑业增加值增长7%;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6.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5%;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控制在3.5%左右;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完成国家和省上下达的控制目标。

  围绕实现上述目标,我们要做好打硬仗的充分准备,发扬斗争精神,全力以赴确保各项任务落地见效。在具体工作中,必须把握以下六个方面:

  ——必须牢记嘱托,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越是形势严峻,越要坚持用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统揽全局,以强烈的担当意识和奋进姿态,埋头苦干,争创佳绩,不辜负习近平总书记的厚爱和期望。

  ——必须坚定信心,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稳字当头、以稳求进,着力扩大有效投资、激发消费潜力、拓展外贸空间,确保经济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

  ——必须补短强弱,坚决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坚持问题导向,对标全面小康指标体系,持之以恒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确保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必须加快转型,大力推进高质量发展。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实“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以创新驱动和改革开放为两个轮子,切实增强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必须精准施策,全力打好三大攻坚战。扭住精准脱贫关键点,狠抓环境保护不放松,下好防控风险先手棋,确保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确保实现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确保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

  ——必须坚守初心,自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持续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不断提高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群众。

(责任编辑:魏敏)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