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方经济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京津冀连线:防控疫情“一盘棋”体现协同优势

2020年05月25日 08:54   来源:天津日报   周志强 北京日报范俊生 河北日报方素菊

  2020全国两会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急救中心南区分中心副主任医师班宇侠

  “一盘棋”作战

  加强区域联防联控

  “加强京津冀区域联防联控,对于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和全面复工复产有重要意义。”全国人大代表、北京急救中心南区分中心副主任医师班宇侠说,在疫情防控中,京津冀加强互助、互补和相互协作,才能联手构筑严密的防控网络。

  疫情发生后,京津冀三地迅速建立联防联控联动工作机制,出台联动机制方案,构建三省市政府层面协调机制、各专业部门对接机制和协同统筹协调机制。在班宇侠看来,京津冀加强疫情防控的沟通、会商和信息共享,促进诊疗方案共享和危重症病例会诊,不仅体现了三地在地域上的紧密相连,也真正做到了“一盘棋”作战,体现了协同发展的优势。

  作为急救行业从业者,班宇侠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她说,院前急救是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她和同事们奋战在防控第一线,负责新冠肺炎确诊、疑似病例和密切接触人员的急救转运,在机场、口岸、火车站等重要交通枢纽24小时值守,将一个个发热人员转运至定点医疗机构进行筛查。

  在这个过程中,班宇侠切切实实感受到一个统一指挥调度系统的重要性。她坦言,在从机场转运过程中,确实出现过信息不对称、衔接不顺畅等问题。如果放在更大的京津冀区域内考虑,信息实时共享的问题则更要高度关注。她建议,利用5G技术,针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建立实时指挥调度系统,同时加强各相关部门应急联动,探索形成统一、高效的联防联控机制。

  北京市委十二届十三次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强首都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其中就强化京津冀三地重大应对策略和措施联动等作出了明确部署。班宇侠说,京津冀三地要进一步树立“一盘棋”思想,既各司其职又着眼全局,实现三地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更高水平的协同发展。

  她还建议,在应对突发重大疫情中,高度关注慢性重症患者、孕产妇、儿童、血液透析患者等的医疗需求,在做好防疫的前提下,通过建立闭环管理、远程会诊等体制机制,加强京津冀医疗救治力量协作,满足他们的医疗需求。

  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副院长张智龙

  调动三地资源

  实现救治效果最大化

  “近年来,京津冀协同发展在包括医疗卫生在内的各个领域深入推进,为三地疫情防控中联防联控联动并取得积极成效奠定了坚实基础,提供了有力支持。”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副院长张智龙表示。作为天津市名中医,疫情防控期间,他担任市新冠肺炎中医药防治专家组副组长。

  张智龙说,京津冀协同发展深入人心,无论在交通、产业这些有形的领域,还是在制度、规则、意识这类无形的领域,都产生了融合效应、整体效应,有效提升了区域整体发展水平。

  “三地是一家,是一个共同体。大家越来越自觉地站在大局中来考虑局部的问题,不断推进三地一体化。”张智龙举例说,近年来三地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合作日益密切,通过医保药品医用耗材集中采购以量压价、推进医学检验结果和影像资料互认共享、打造京津冀医学专科联盟等,方便了三地群众看病,也提升了区域医疗卫生整体实力。

  “病毒无界限,联防联控对于传染病的防控至关重要。”张智龙说,只有在全国范围内、区域范围内有效做到联防联控,才能遏制病毒蔓延势头,并最终消除疫病威胁。这次疫情防控,三地快速建立联防联控联动机制,共同应对疫情挑战,根据形势发展需要,津冀机场分流北京入境航班防疫压力,把三地的防疫资源都充分调动起来,形成合力,有效遏制住了区域的疫情蔓延。

  “这次疫情防控,中医药全程参与,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张智龙介绍,中医讲究结合地理气候条件辨证施治,京津冀地缘相接、人文相通,三地中医药介入方案有许多可供借鉴参考的地方。“作为中医人,我们三地在疫情防控工作中一些资料是共享的、治疗方案也是共享的,实现了医疗救治能力和效果的优化、最大化。”

  张智龙认为,随着疫情防控常态化,今后京津冀应继续完善联防联控联动机制,进一步加强医疗合作,搭建三地医疗健康和公共卫生大数据平台,利用互联网便利条件实现科研成果、诊疗经验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的及时共享,把各自的资源变为三地共同的资源,更好地惠及百姓。

  全国人大代表、邢台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陈树波

  利用5G机遇

  加强医疗资源共享

  “在这次疫情防控中,公共卫生医疗机构的重要性充分显现,建议京津冀三地医疗机构进一步深化合作,协同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全国人大代表、邢台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陈树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陈树波介绍,京津冀协同发展6年来,三地医疗卫生领域协同发展不断深入,开展了多项富有实效的合作项目,目前京津冀三地就医已实现医保直接结算,京津冀医学临床检验结果互认项目达到36项,176家医疗机构的20余项医学影像资料实现共享,医疗机构之间人才培育、远程会诊等合作也日益紧密,这些为三地医疗机构携手战“疫”,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疫情防控中,京津冀三地齐心协力同战“疫”,建立了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实现了信息共享、互联互通、协调联动。“三地医疗机构也紧密合作,互相分享抗疫的治疗经验,完善本地治疗措施,指导危重症患者救治活动,为三地疫情防控作出了重要贡献。”陈树波说。

  在疫情防控中,由于人员流动受限制,很多过去需要到北京、天津看病的患者都留在了当地。为方便患者就医,邢台市人民医院利用互联网技术,与京津多家医院开展远程医疗服务。截至目前,该院与北京肿瘤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等11家医院、4000多名专家建立了远程会诊网络,使患者不用去京津也能得到很好治疗。

  陈树波建议,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三地医疗机构应继续发挥协同优势,进一步加强合作,及时分享疫情防控方面的研究成果。

  疫情期间,京津冀三地医疗机构之间利用互联网技术尤其是5G网络开展了许多远程医疗、远程学术会议活动,既促进了学术交流,也减少了人员流动。当前,以5G为代表的新基建正在加速建设,陈树波建议,京津冀三地医院应抓住5G网络建设的机遇,大力发展远程医疗,加强医疗卫生资源共享,推动三地医疗水平迈上新台阶。(津云新闻编辑刘颖)

(责任编辑:杨淼)

分享到: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