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方经济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香港首次禁止餐厅晚间堂食 餐饮界同心抗疫

2020年07月15日 21:43   来源:中国新闻网   

  香港疫情严峻,特区政府“限聚令”再度加码,首次规定禁止食肆晚6时至翌日清晨5时开设堂食,仅允许外卖。对此,多家餐饮店铺负责人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理解,作为短期内应对疫情所设政策,餐厅会尽力支持配合。

  15日为新政策实施的第一天,中新社记者走访了港岛中心商业区的数间不同类型餐厅,发现大多餐厅严阵以待。

  尽管餐厅午间仍允许堂食,湾仔地铺的茶餐厅、冰室等均在餐桌之间增加隔板。华嫂冰室的老板邓先生正在湾仔分店帮手,他对禁止晚间堂食的规定表示理解和赞成。“虽然对生意上有影响,但是疫情现在比较严重了,大家应该注重健康。”他指出,因为是中心工作区,湾仔店这边中午和下午茶生意还可以,晚市却不如下午。对于7天的限制时间,他认为可能不够,因为只限制晚市的效果并不显著,如果有必要应该全部关停餐厅,尽管这样带给商家和政府的压力都会太大。邓先生提到,前两个星期因为政策放松,生意有好转,午市都可满座。最新香港特区政府限聚要求除了不允许晚上6点后设堂食外,餐厅内食客“在任何时间均不得超过该处所通常座位数目的一半,并不得有多于四人同坐一桌”。

  由于部分市民仍然需要每日工作,不少餐厅午餐堂食生意依然火热。湾仔区小店佳记美食因性价比超高而出名,备受食客欢迎。记者走访时正值午市繁忙时段,虽然每两桌之间都有隔板,上座率基本达到政府要求的上限,即50%,买外卖的顾客像往常一样排成长龙。

  香港是人们眼中的不夜城。大到国际金融公司的运作,小到市井百姓的夜生活,众多街区商场食肆林立,灯红酒绿,常开到深夜。而15日晚上6点,铜锣湾常常需要排队上电梯的金百利中心门口只有两个派发外卖菜单的员工,之前为排队长龙设置的隔离带中并无人排队。在珠城大厦1层的美食广场,所有餐厅在营业,门口醒目位置放有外卖展示菜单,没有食客入内,仅有一两名市民从前台处提走外卖袋。

  与之不同的是,一些大型酒楼和私房菜馆15日起不得不处于停业状态。海港荟位于湾仔海港商场3楼分店门口贴出通告称,按照特区政府防疫政策,酒楼从15日起停业一周,暂定22日营业。这间分店的负责人邓先生表示,停止营业是前一日集团内部讨论的结果,但其他分店均正常营业。因为湾仔分店餐厅主要做宴会和围餐,场地也大,房租和员工开销可观,上周的营业额已经比去年同期减少了六至七成,而且中午客源不足,4人一台的限制更会增加经营成本,故选择暂时关闭。他认为疫情当前,餐厅禁止晚间时段堂食是应该的,企业会密切关注政策变化,看情况选择营业时间。但是他也希望政府能尽快推出能够帮助餐饮界度过难关的措施,避免造成业界恐慌。

  另外一家未设外卖的中式私房菜馆顺联荟也在15日宣布暂停营业。其店长关先生表示支持新政策,认为企业遵守是原则性问题。他表示,该餐厅顾客文化程度和社会地位都属于中高层,所以对自身健康和卫生都很重视,餐厅也将卫生健康放在第一位,并会和食客解释停止运营的原因,希望他们理解。关先生说,短期内、暂时的抗疫措施虽然会对餐饮界造成极大甚至致命的影响,但他们会尽力配合。对于特区政府此前提供的纾困稳岗措施,“这是我们乐于见到的,虽然杯水车薪,但是我们看到了诚意,我们也很感激。”长期而言,他希望有关部门能够找到社区感染的源头,尽快平复疫情,这样餐饮界才有望逐渐恢复。(完)

(责任编辑:杨淼)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香港首次禁止餐厅晚间堂食 餐饮界同心抗疫

2020-07-15 21:43 来源:中国新闻网

  香港疫情严峻,特区政府“限聚令”再度加码,首次规定禁止食肆晚6时至翌日清晨5时开设堂食,仅允许外卖。对此,多家餐饮店铺负责人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理解,作为短期内应对疫情所设政策,餐厅会尽力支持配合。

  15日为新政策实施的第一天,中新社记者走访了港岛中心商业区的数间不同类型餐厅,发现大多餐厅严阵以待。

  尽管餐厅午间仍允许堂食,湾仔地铺的茶餐厅、冰室等均在餐桌之间增加隔板。华嫂冰室的老板邓先生正在湾仔分店帮手,他对禁止晚间堂食的规定表示理解和赞成。“虽然对生意上有影响,但是疫情现在比较严重了,大家应该注重健康。”他指出,因为是中心工作区,湾仔店这边中午和下午茶生意还可以,晚市却不如下午。对于7天的限制时间,他认为可能不够,因为只限制晚市的效果并不显著,如果有必要应该全部关停餐厅,尽管这样带给商家和政府的压力都会太大。邓先生提到,前两个星期因为政策放松,生意有好转,午市都可满座。最新香港特区政府限聚要求除了不允许晚上6点后设堂食外,餐厅内食客“在任何时间均不得超过该处所通常座位数目的一半,并不得有多于四人同坐一桌”。

  由于部分市民仍然需要每日工作,不少餐厅午餐堂食生意依然火热。湾仔区小店佳记美食因性价比超高而出名,备受食客欢迎。记者走访时正值午市繁忙时段,虽然每两桌之间都有隔板,上座率基本达到政府要求的上限,即50%,买外卖的顾客像往常一样排成长龙。

  香港是人们眼中的不夜城。大到国际金融公司的运作,小到市井百姓的夜生活,众多街区商场食肆林立,灯红酒绿,常开到深夜。而15日晚上6点,铜锣湾常常需要排队上电梯的金百利中心门口只有两个派发外卖菜单的员工,之前为排队长龙设置的隔离带中并无人排队。在珠城大厦1层的美食广场,所有餐厅在营业,门口醒目位置放有外卖展示菜单,没有食客入内,仅有一两名市民从前台处提走外卖袋。

  与之不同的是,一些大型酒楼和私房菜馆15日起不得不处于停业状态。海港荟位于湾仔海港商场3楼分店门口贴出通告称,按照特区政府防疫政策,酒楼从15日起停业一周,暂定22日营业。这间分店的负责人邓先生表示,停止营业是前一日集团内部讨论的结果,但其他分店均正常营业。因为湾仔分店餐厅主要做宴会和围餐,场地也大,房租和员工开销可观,上周的营业额已经比去年同期减少了六至七成,而且中午客源不足,4人一台的限制更会增加经营成本,故选择暂时关闭。他认为疫情当前,餐厅禁止晚间时段堂食是应该的,企业会密切关注政策变化,看情况选择营业时间。但是他也希望政府能尽快推出能够帮助餐饮界度过难关的措施,避免造成业界恐慌。

  另外一家未设外卖的中式私房菜馆顺联荟也在15日宣布暂停营业。其店长关先生表示支持新政策,认为企业遵守是原则性问题。他表示,该餐厅顾客文化程度和社会地位都属于中高层,所以对自身健康和卫生都很重视,餐厅也将卫生健康放在第一位,并会和食客解释停止运营的原因,希望他们理解。关先生说,短期内、暂时的抗疫措施虽然会对餐饮界造成极大甚至致命的影响,但他们会尽力配合。对于特区政府此前提供的纾困稳岗措施,“这是我们乐于见到的,虽然杯水车薪,但是我们看到了诚意,我们也很感激。”长期而言,他希望有关部门能够找到社区感染的源头,尽快平复疫情,这样餐饮界才有望逐渐恢复。(完)

(责任编辑:杨淼)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