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方经济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人民日报海外版:民进党当局"倚美抗中"极其危险

2020年08月07日 13:48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民进党当局“倚美抗中”极其危险(望海楼)

  美台勾连又要“搞事情”了。

  据报道,美国卫生与公共服务部长亚历克斯·阿扎计划在未来几天率团访问台湾,和民进党当局领导人蔡英文及部分官员会面,强化所谓“美台防疫及医卫合作”。

  在中美关系十分敏感、两岸关系复杂严峻的背景下,美台之间这个动作充满挑衅的意味。

  消息传出,民进党当局和绿营舆论一片“欢欣鼓舞”,再次吹起“美台关系新突破”等陈腔滥调。绿营媒体大篇幅报道阿扎将访台的新闻,拼命煽乎这次访问的所谓“意义”。蔡英文办公室、台外事部门恬不知耻声称,这次访问的促成“是台美关系的友好见证”“足证近年在台美共同努力下,双方互信基础稳固,沟通顺畅”云云。甚至有民进党籍“立委”高分贝鼓噪“台美关系”走向正常化,认为未来台当局高阶官员公开访美已是“指日可待”云云。

  近年来,美国频频打起“台湾牌”,炮制了一系列粗暴干涉中国内政的涉台“法案”,其中就包括鼓噪美国与台湾各层级官员互访的所谓“台湾旅行法”。这次美台勾连继续搞小动作,美国意图在于借台湾问题攫取政治私利,掩盖国内疫情防控不力、经济社会发展停滞的窘境。美方此举向民进党当局和“台独”势力发出错误信号,鼓励其进一步挑衅大陆、升高两岸对立,将严重危害台海和平稳定。

  众所周知,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中最重要、最敏感的问题。一个中国原则是中美关系的政治基础。美方应该恪守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规定,停止一切形式的美台官方往来,慎重妥善处理涉台问题,不向“台独”势力发出任何错误信号,以免严重损害中美关系和台海和平稳定。需要强调的是,一个中国原则为国际社会所公认。任何无视、否定或者挑战一个中国原则的企图都将以失败而告终。

  民进党当局挟洋自重、甘当棋子,与美方勾连,获取政治私利,损害两岸同胞共同利益,是十分危险的,也是不可能得逞的。一些民进党政客和绿营分子天真地认为,美国通过几个涉台“法案”、派高阶官员访台,就代表“美台关系”日渐巩固,若真如此,那也未免想得太简单了。既然是“棋子”,那“弃子”也是分分钟的事情。

  台湾问题事涉中国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事关中国的核心利益。中国绝不允许任何人、任何组织、任何政党、在任何时候、以任何形式、把任何一块中国领土从中国分裂出去。“台独”是一条走不通的死路、绝路,只会给台湾民众带来深重灾难。民进党当局自我膨胀,逆势蠢动,罔顾广大台胞的福祉安危,只会碰得头破血流。

  (柴逸扉 作者为本报评论员)

(责任编辑:宋雅静)

分享到: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