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瑶”是我国瑶族的稀有支系。广西贺州市平桂区“土瑶”世代聚居在鹅塘镇明梅、大明、槽碓和沙田镇金竹、新民、狮东6个行政村的24条山冲之中,其中“土瑶”人口8500人。2015年底,6个“土瑶”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262户7075人,未脱贫户1091户6212人,贫困发生率高达61.42%,是贺州贫困程度最深的地区。
自然环境恶劣、交通闭塞是“土瑶”致贫的重要因素。对于“土瑶”人民来说,以前靠走路出去一趟需要花费4个多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出行及其困难;近年来政府加强道路建设,2019年投资5180万元建设的土瑶地区与外界联通的3条“经济通道”已基本建成通车,不仅解决人们出行难的问题,还为村民打开了致富路。
竹编、养茶也能脱贫致富
“我最快可以40分钟编好一个竹篓,除去成本,按照每个9元计算,一个月下来可以收入1000多元。”平桂区沙田镇狮东村“土瑶”凤求姑说,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
平桂区积极开展产业扶贫确保土瑶贫困群众增产增收,实施“人均一亩茶,户均两亩姜、村均万亩杉”产业发展思路,创新以“公司+基地+工厂+农户”为一体的“扶贫车间”发展模式,探索形成土瑶茶“种、管、采、养+竹编包装”的全产业链。
狮东村地处大桂山腹地之中,盛产楠竹,竹质优良,加之土瑶群众有竹艺编织技术,竹编是一个好的扶贫项目。狮东村积极探索建设“大冲瑶寨竹编扶贫车间”,为村民提供新的收入方式,也改变了凤求姑的生活。
凤求姑家里有7口人,与丈夫盘满保育有3个孩子,还有两个老人。以前每年家里收入来源靠种植生姜、八角、杉树和夫妻二人出去打零工。3个孩子上学,两个老人常年需要看病吃药,给原本就贫困的家庭带来更重的负担。2015年凤求姑家被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之后在医疗保障、教育、住房、产业等方面享受政策补贴,“现在老人看病可以报销,医药费减少了,孩子每个学期都有补助。”
2018年凤求姑开始学习竹编工艺,随着编织技术的提高,现在她每天最多可以编织20个竹篓。2018年通过编竹篓凤求姑获得6000多元的收入。此外,凤求姑家还参与“养茶”,是村里12户养茶户之一,2019年养茶400件,共收入12000元。
“土瑶”聚居区创新实施“寄茶于民”脱贫政策,企业扶贫车间按照每户100至400件茶标准委托贫困户养护黑茶,除了每件每年养护费30元外,还能参与企业分红、养茶贫困群众每户每年可增收约4000元至15000元。
“今年扩大养茶规模,养了500多件,初步计算养茶收入有15000多元。”凤求姑说。通过竹编、养茶等产业扶贫,凤求姑家2019年成功脱贫,现在日子越过越好,除了种植生姜、八角、杉树之外,盘满保在2019年开始学习养殖黄蜂技术,并通过小额贷款于2020年1月开始养殖黄蜂,凤求姑闲暇之余仍坚持编织竹篓贴补家用。
据悉,大冲瑶寨竹编扶贫车间正常经营生产,可以解决87户129人的务工就业,一年为村民增收63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6万元,土瑶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
家门口开起特色菜馆
槽碓村地处大桂山腹地,四周与山岭相邻,自然环境保存完好。独特的区位条件孕育着独特民族文化习俗,被专家认证为保存的最为完好也最具有代表性的瑶族传统聚落之一,为发展乡村民族特色旅游具备了先天性条件。
2019年12月平桂区鹅塘镇槽碓村槽碓片区土瑶风情旅游区开工建设,立足本地资源特色,编制“秀美槽碓,幸福土家瑶”风情旅游区专项规划,有重点、有步骤推进乡村旅游发展,着力形成“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
面对乡村旅游发展机遇,平桂区鹅塘镇槽碓村“土瑶”邓春引在村干带动和帮助下,2020年率先开设土瑶农家菜馆,为土瑶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增收,由脱贫走向致富树立了榜样。邓春引是槽碓村贫困户之一,以前家庭经济来源靠种植生姜、杉树和外出打零工等。2016年邓春引通过小额贷款5万元开起了小卖部,并不断加大种植生姜、杉树,在2018年成功脱贫之后,继续寻找致富路。
“虽然现在景区还没有对外开放,但是也有不少游客到这来玩,很多游客都会到我家餐馆吃饭。”邓春引说。2020年5月1日,在槽碓村委的帮助下,邓春引的农家特色菜馆“香满瑶”正式开张营业,平均下来每天有500元至600元的收入。2019年邓春引家庭稳定年人均收入达6300元。
随着景区建设不断完善,前来参观的游客人数也在增加。邓春引的农家特色餐馆食材多半是当地的食材,餐馆每天对于鸡肉需求很大。“我最近在动员村民多养鸡”邓春引说,养鸡开始成为槽碓村村民一个新的增收方式,可以帮助贫困群众增加收入。
村民的日子越过越好
公路修到家门口,楼房建起来,瑶寨建设越来越漂亮。盘青兰是沙田镇狮东村土生土长的村民,见证了狮东村的发展变化。“看到村里的变化,我感到非常幸福。”盘青兰嘴角掩不住喜悦之情。
据了解,近年来狮东村大部分村民已经购买冰箱等电器。盘青兰家里也陆陆续续增添电视机、冰箱、洗衣机等电器。“现在网上购物很方便,村里很多年轻人都会在网上购物。”2019年盘青兰在女儿的帮助下学会使用微信、如何进行网络购物,平时她会买一些便宜的衣服。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这是盘青兰2017年盘王节去平桂区最大的感受。盘青兰平时会通过电视、手机了解外面的信息,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她希望自己有机会能够多去走走,了解外面的世界。
“以前住的房子都是树皮屋,哪里想到能够住上这么好的房子。”狮东村“土瑶”凤观青一家是易地扶贫搬迁的受益者,于2019年8月住进了“文华家园”安置点,圆了凤观青的走出大山并在城里安家的梦想。
“文华家园”是平桂区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占地面积529.05亩,可容纳407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21662人口,完全按照城市小区标准进行建设和管理,同时配套建设路网、学校、医院、扶贫创业园等基础设施。
有地方住,还要让群众安心住下来,有融入感和归属感。据了解,平桂区“文华家园”,有劳动能力且有就业意愿搬迁户4383户,已实现有劳动力且有就业意愿搬迁户每户1人以上稳定就业,4383户10855人。如今,凤观青做一些建筑工,妻子在一电子厂工作,家庭每个月收入基本达到5000元左右。
在脱贫攻坚中,贺州市平桂区通过加强产业扶贫、易地搬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扶智等措施,加大对“土瑶”聚居地区的扶贫力度,取得显著效果。6个“土瑶”贫困村贫困发生率从2017年底的52.94%降至4.50%。
据悉,2019年,6个“土瑶”村集体经济平均收入达10.03元,是2017年底1.65万元的6倍;人均纯收入达9454元,是2017年底2607元的3.6倍。(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周仕兴通讯员李雪群 )
(责任编辑:石兰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