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贸区烟台片区聚焦制度创新 “试验田”里好风光

2020年08月21日 13:32   来源:烟台日报   记者 刘洁 通讯员 马双军 王聪 朱先俊

  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是新时代全面推进改革开放的一项战略举措,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去年8月31日,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烟台片区正式挂牌。运行近一年来,自贸区烟台片区按照《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赋予的试点任务,大胆探索、积极创新、勇于突破,形成了一批改革创新成果,充分发挥了全面深化改革的试验田作用。为全面展示自由贸易试验区烟台片区的建设进展和成就,第一时间传递片区推进的创新探索和改革实践,讲述发生在29.99平方公里土地上的改革创新故事,即日起,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与烟台日报社联合开设“自贸新闻”专版,全景式展现自贸区烟台片区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探索新路径、积累新经验,高起点创新、高标准建设和高品位发展的气势、态势和声势。敬请关注。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300多天的稳健运营后,自贸区烟台片区在挂牌一周年之际交出了一份不俗的“试验答卷”:

  这一年,推出制度创新案例23项、实践创新成果30项,创新案例中全国或全省首创率超60%,制度创新的“良种”已然播下;

  这一年,新增注册企业4500多家,同比增长1.5倍,这“满天星辰”成为自贸区发展的活力之源;

  这一年,“亚洲单体规模最大、装备水平最高、综合效益最好”的烟台经海海洋渔业有限公司项目落地,智慧自贸重点项目全力推进,为自贸区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

  也是这一年,自贸区让开发区、让烟台与世界深度融通。作为面向亚太地区全方位开放合作的重要门户,身处“一带一路”沿线、环渤海经济圈的烟台,以自贸区为棋眼,在开放发展大棋局中沉稳落子,走出了一条奋力赶超跨越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主动融入国家战略

  以拼抢之姿定格片区建设

  时间的指针拨回2019年8月30日上午9点15分,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在济南山东大厦金色大厅正式揭牌,济南、青岛、烟台三个片区揭开神秘面纱。烟台正式入列“自贸之城”,加入自贸区“朋友圈”。

  几个小时后,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烟台片区政策推介会在北京举行,面向全球推介片区亮点、特色与重点载体。

  第二天上午,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烟台片区在烟台开发区管委正式挂牌,标志着烟台片区全面启动。

  主动融入国家战略,以拼抢之姿推进建设的铿锵行动,源于烟台对这一新机遇的新期待。

  “对烟台来说,这一次山东自贸区烟台片区的设立是第三次大的发展机遇。”市委书记张术平曾这样评价自贸区获批对烟台的重要意义。

  机遇来临,只有紧紧抓住,才能变机遇为实力。在烟台,无论是各级领导还是普通市民,都倍加珍惜这一难得的机会,人人争当自贸区“推销员”。

  2019年10月10日至12日,张术平书记带队赴上海开展招商系列活动,“自贸区”成为推介的“王牌”。10月19日至20日,在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系列活动中,张术平书记、陈飞市长积极推销“自贸区”,以吸引更多跨国公司来烟投资兴业。2019年12月1日至8日,烟台开发区工委书记、管委主任,自贸区烟台片区管委主任牟树青率队随省、市代表团先后赴韩国、日本开展“双招双引”和自贸区推介活动,成功签约重点项目5个,推进重大在谈项目、合作事项8个,实地拜访世界500强及跨国知名公司10余家,取得了丰硕成果。

  马不停蹄的踏实行动、紧锣密鼓的招引活动、纷至沓来的新项目,正是自贸区烟台片区构筑开放发展新格局的全力奔跑。

  瞄准制度创新

  多领域实现“零”的突破

  自贸区是创新的高地,不是政策的洼地,建设的关键是制度创新,不是享受红利。

  “烟台片区要从实际出发,以更新的改革理念、更大的改革魄力、更硬的改革举措,根据特色和定位进行独创,努力在自贸区建设中闯出新路、创出特色,走在前列。”论及如何抢占制度创新的先机,牟树青如是说。

  一年时间运行下来,烟台片区在改革创新的“深水区”积极探索,在制度创新、流程再造等方面实现了一系列“零”的突破。

  去年10月17日,韩国首尔。山东米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韩方投资者白娟寿拿到了公司的营业执照,“在韩国,就可以申请注册自贸区烟台片区的企业,太方便了!”

  这是自贸区烟台片区在海外颁发的首张营业执照,也是政务服务走出国门,实现跨国审批的首创性探索。这一破题正得益于烟台片区勇当“探路者”,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的努力。

  以“跨国办”为起点,“走出国门”的服务不断延伸。截至目前,烟台片区已为来自韩国、日本、马来西亚、匈牙利的9家企业提供了跨国审批服务。

  用流程再造“砸实”制度创新,烟台片区推出《关于促进自贸区建设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的20条意见》,喊出“全国最快”口号,设置企业开办“集成式”服务、“证照同办、多证联办”等多项政务服务提速内容,推进一系列制度创新。

  “不做盆景,做苗圃”,一年来,烟台片区提炼总结上报了一大批制度创新案例,其中全省或全国首创率超过60%。

  政策更开放、投资更便利,最直观的效果就是,越来越多的企业竞相入驻。据统计,烟台片区新增注册企业4500多家,同比增长1.5倍。

  立足优势与特色

  “深水区”里成功“突围”

  做任何事,从0到1不容易,从1到100更难,而难上加难的,是这100都经得起检验。自贸区烟台片区的建设面临的就是从1到100的成长考验。

  自贸区烟台片区获批之前,全国已设立了12个自贸区,初步形成了制度性优势。好改的都改了,好走的路都趟出来了,剩下的都是“硬骨头”。烟台片区的建设,既面临前面发展相对成熟的自贸区,还面临上海临港新片区这个升级版新标杆,更面临同时获批的其余5个自贸试验区以及济南、青岛片区的激烈比拼。

  在这种形势下,烟台片区迅速找准定位,全力打好“特色牌”,成功实现“突围”。

  叠加中韩(烟台)产业园,是烟台片区独一无二的优势。烟台片区持续深化中日韩区域合作,在打造中韩贸易和投资合作先行区这一目标上已是硕果盈枝。

  4月3日,与韩国法务法人温大地律师事务所“云签约”,引进首个外资律师事务所。

  4月9日,山东省首家韩资独资职业技能培训机构落户烟台片区,在全国首创性开辟了引进外商独资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的新路径。

  数据显示,一年来,烟台片区新落户韩资项目同比增长2倍以上,成为国内韩资企业集聚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

  对日合作也日益深入,中日产业园已启动建设,落户外商投资企业20多家,实际利用外资约6亿美元。

  在“经略海洋”上谋求更大突破,是烟台片区拥有的巨大资源优势。聚焦“打造现代海洋产业基地”的任务,烟台片区在全国率先提出建设现代化海洋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在全国首创政企社科四方联动,构筑海洋生物资源“大养护”格局……

  站上新起点,自贸区烟台片区正以更高水平的开放、更深层次的改革,探索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为全面深化改革、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注入更多的动力和活力。

(责任编辑:石兰兰)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