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 记者 高蓉杰】作为海南自由贸易港11个重点园区之一,洋浦经济开发区承担了海南自贸港“先行先试”的重任,将按西部陆海新通道航运枢纽、先进制造业基地、大宗商品集散交易基地、国际贸易创新示范区等发展定位,为全岛自贸港建设积累实践经验。近日,“行走自贸区”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走进了洋浦。
《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指出,对以洋浦港作为中转港从事内外贸同船运输的境内船舶,允许其加注本航次所需的保税油;对其加注本航次所需的本地生产燃料油,实行出口退税政策。对符合条件并经洋浦港中转离境的集装箱货物,试行启运港退税政策。
“相关细则落地后,光在燃油成本上,航运企业就能省下很大一笔钱。”洋浦经济开发区交通运输和海洋局副局长邵晋宁给采访团算了笔账,在航运企业的生产成本中,油料成本占比高达40%。而按测算结果预计,像’天盛河’号这样的货轮,跑一趟锦州至洋浦航线,可加注553吨保税油,单航次就能节省约几十万元。未来更多相关市场主体落户洋浦,形成良性竞争后,航运企业加油成本预计会更低。
在零关税、低税率、出口退税等多项利好政策的叠加影响下,截至目前,今年洋浦经济开发区新增水运行业市场主体十余家,预计到年底新增水路运输周转量达1400亿吨公里,自贸港政策带给洋浦地方经济贡献效果会比较明显。洋浦内外贸航线也不断加密,港口集装箱作业量飙升。
“去年洋浦的内外贸航线只有22条,而现在已经增加到31条,5月以来就新增了4条外贸航线,1条内贸航线。”邵晋宁告诉记者,今年7月,洋浦港单月集装箱吞吐量首次突破10万标箱,同比增长58%。下一步,洋浦将通过不断加密内外贸航线,加快航运要素集聚、为打造区域国际集装箱枢纽港夯实基础。
(责任编辑:石兰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