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自贸区】感受海南开放加速度

2020年09月02日 15:59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海口9月2日电(张瑜 黄欣湄)2020年6月1日,《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公布,三个月来,从海南传出的好消息一个接着一个。随着系列政策陆续落地并释放效应,海南全面开放新格局,正从“规划图”加快变成“实景图”。

  8月25日至27日,“行走自贸区”网络主题活动在海南开展,由12家中央主要新闻网站记者编辑组成的采访团近距离体验海南自贸港建设新面貌,感受海南开放加速度。

  海口江东新区是海南自由贸易港11个重点园区之一,目前正是一片忙碌的“大工地”,骨干路网包括江东大道、琼山大道、白驹大道、临空经济区配套路网等已全部启动建设。海口市委常委、副市长、江东新区管理局党委书记鞠磊说,围绕区域内的海口美兰国际机场二期将要带来的人流、物流优势,江东新区已在机场周边规划了一个近51平方公里的临空经济区。

  “筑好巢,引凤栖。目前江东新区已经吸引了15家世界500强企业落地。”鞠磊表示,按照海南自贸港政策的要求,江东新区正在大力推进制度集成创新,在行政审批改革等方面积极探索,优化园区服务,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形成江东样板。

  8月26日,在三亚国际免税城,前来购物的游客络绎不绝,为保障购物体验,三亚国际免税城设置限流接待,尽管如此,一些品牌店门前的游客仍排了几米长队。中免集团三亚市内免税店有限公司市场部总监助理赵晶介绍,目前免税城日均客流量在三万人左右,已经成了三亚旅客必打卡的“景点”。“之前暑期最高客流量能够达到四万人,比往年春节期间的客流量还要多。”赵晶表示,三亚国际免税城实实在在感受到了政策带来的红利。

  海口海关数据显示,7月1日至8月18日,海南4家离岛免税店销售额突破50亿元,同比增长2.5倍,日均销售额超1亿元。海南正充分利用离岛免税政策“金字招牌”,多措并举激发市场活力,进一步释放旅游消费潜力。

  开放政策引领下,疫情后海南客流量率先复苏。数据显示,7月份进出三亚的航班量超过去年同期。三亚海棠湾区酒店入住率在离岛免税新政带动下更是节节攀升,“一房难求”的情况屡见不鲜。近半数游客在三亚的停留时间由往年三四天延长至五天以上。

  在零关税、低税率等政策吸引下,国内外企业纷纷抢滩海南。6月以来,海南市场主体新增量急升,6月海南新增市场主体2.33万户,平均日增市场主体近800户。此外,海南吸引外资的能力也越来越强,今年前7个月,全省新设外资企业288家,同比增长52.38%;实际使用外资3.3亿美元,同比增长18.6%。

  “7月洋浦港单月集装箱吞吐量首次突破10万标箱,同比增长58%。”洋浦经济开发区交通运输和海洋局副局长邵晋宁说,随着自贸港诸多利好政策的加持,洋浦港的竞争力越来越强,目前洋浦港基础设施也正在抓紧扩建,已经开工的小铲滩扩建工程将于明年完工,届时洋浦港集装箱年通过能力将达到220万标箱。还有3个5万吨至20万吨级泊位正在做建设前期准备工作,预计能在2024年建成,届时洋浦港的集装箱年通过能力将达到480万标箱。

  市场主体、人才和游客纷至沓来,海南正在利用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优势,优化旅游服务体验,提升企业营商环境,全力打造宜居、宜学、宜养、宜业的良好环境,自贸港建设正在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责任编辑:石兰兰)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