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方经济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中国所有贫困县"清零"!这不是奋斗的"休止符"

2020年11月24日 08:40   来源:半月谈   

  11月23日,贵州省宣布最后9个贫困县脱贫摘帽?至此,我国所有贫困县“清零”?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扶贫工作捷报频传,脱贫事业稳步推进?这次各地摘掉贫困县“帽子”后,没有敲锣打鼓?声势浩大的庆祝仪式,不少奋战在一线的扶贫干部表示,消息公告的那一刻,最直观的感受是微信朋友圈刷屏,工作群里“大拇指满天飞”?除了欣慰,他们心中五味杂陈?

  有的地方体恤干部辛苦,安排了轮休,而大家基本只干了一件事:回家看看?短暂调整后,他们仍将坚守岗位,继续提高脱贫的成色和质量?

  消除绝对贫困不是终点,而是新奋斗?新生活的起点?为这种清醒认识以及永远在路上的勤勉点赞!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即将开启,后面的路还很长,要做的事还很多,更好的日子也还在后头?

  不少扶贫干部认为,贫困县虽然“清零”了,但脱贫成果还需巩固与夯实?一方面,脱贫群众可能未“站稳脚跟”,新的返贫致贫风险不容忽视;另一方面,城乡差距?区域差距需严肃对待,相对贫困问题仍要着力攻坚?

  如何求解这些问题?唯有接续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具体来看,至少可从三方面加强?

  首先是盘活用好扶贫资产?产业扶贫不是造一片基地,建一些圈舍就完了,关键要找准特色和定位,在产销对接?利益联结上下功夫,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在经营中不断唤醒乡村沉睡的资源?

  其次,要增强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扶上马?送一程,最终还得自己走?这需要村支两委将本土致富带头人和产业工人培养起来,打造一支“永不离开”的工作队?

  最后,还要不断消除精神贫困顽疾?在已脱贫群众中,仍有部分内生动力不足?如何啃下这块“硬骨头”,长远来看,仍要靠教育?提升人口素质?改变思想观念,人们才有动力?也有能力,真正远离贫困的困扰?

  半月谈评论员 向定杰

(责任编辑:杨淼)

分享到: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中国所有贫困县"清零"!这不是奋斗的"休止符"

2020-11-24 08:40 来源:半月谈

  11月23日,贵州省宣布最后9个贫困县脱贫摘帽?至此,我国所有贫困县“清零”?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扶贫工作捷报频传,脱贫事业稳步推进?这次各地摘掉贫困县“帽子”后,没有敲锣打鼓?声势浩大的庆祝仪式,不少奋战在一线的扶贫干部表示,消息公告的那一刻,最直观的感受是微信朋友圈刷屏,工作群里“大拇指满天飞”?除了欣慰,他们心中五味杂陈?

  有的地方体恤干部辛苦,安排了轮休,而大家基本只干了一件事:回家看看?短暂调整后,他们仍将坚守岗位,继续提高脱贫的成色和质量?

  消除绝对贫困不是终点,而是新奋斗?新生活的起点?为这种清醒认识以及永远在路上的勤勉点赞!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即将开启,后面的路还很长,要做的事还很多,更好的日子也还在后头?

  不少扶贫干部认为,贫困县虽然“清零”了,但脱贫成果还需巩固与夯实?一方面,脱贫群众可能未“站稳脚跟”,新的返贫致贫风险不容忽视;另一方面,城乡差距?区域差距需严肃对待,相对贫困问题仍要着力攻坚?

  如何求解这些问题?唯有接续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具体来看,至少可从三方面加强?

  首先是盘活用好扶贫资产?产业扶贫不是造一片基地,建一些圈舍就完了,关键要找准特色和定位,在产销对接?利益联结上下功夫,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在经营中不断唤醒乡村沉睡的资源?

  其次,要增强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扶上马?送一程,最终还得自己走?这需要村支两委将本土致富带头人和产业工人培养起来,打造一支“永不离开”的工作队?

  最后,还要不断消除精神贫困顽疾?在已脱贫群众中,仍有部分内生动力不足?如何啃下这块“硬骨头”,长远来看,仍要靠教育?提升人口素质?改变思想观念,人们才有动力?也有能力,真正远离贫困的困扰?

  半月谈评论员 向定杰

(责任编辑:杨淼)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