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成都3月11日讯(记者 陈淋)2020年,成都电子信息产业规模突破万亿元,成为成都首个产值破万亿的产业。3月11日,记者获悉,作为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重要承载区,成都高新区正聚焦职住平衡,加快建设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助力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再迈新台阶。
目前,成都高新区已形成了以英特尔、京东方、富士康、华为等企业为代表的“芯、屏、端、网”优势主导产业,在全球产业格局中具有重要影响力,约占全球一半的笔记本电脑芯片及70%的IPAD电脑在园区内装配和生产,拥有京东方第一条6代柔性AMOLED屏幕生产线以及华为与电子科大联合打造的全球第一个5G实验外场。
“围绕电子信息主导产业,我们以人城产协同发展为核心,着眼产业生态圈、创新生态链、高品质城市功能三大方向,策划实施一批产业生态链、高品质科创空间、三生融合项目和新基建项目,致力于打造创新驱动、产业高端、国际品质的电子信息产业高地,全面提升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显示度和示范效应。”成都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局相关负责人说。
高品质科创空间激发产业活力
IC设计产业园加快建设
在位于成都高新西区的IC设计产业园项目工地上,记者看到,这里塔吊林立、机器轰鸣,项目建设如火如荼。目前多层楼栋主体结构已经封顶,部分高层楼栋正在进行基础施工。据悉,该项目预计于明年8月全部竣工。
IC设计产业园是一个专业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园区,总投资约13.14亿元,总建筑面积约22万平方米,位于天润路和合顺路路口。园区以构建IC设计产业生态圈为战略,聚焦5G、微波、物联网、功率半导体、MEMS、IP、人工智能等特色领域,融合孵化器、5A级办公及产业、商业多元配套为一体,将建设成为基础设施完善、产业高度聚集、自主创新活跃、推动区域发展的新一代综合性智慧+产业创新园区。
“科创空间不是孵化器的简单升级版,而是聚焦产业链创新链,提供‘一站式’科技服务和高品质生活服务配套。”成都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IC设计产业园聚焦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装测试三大环节,将推动研发形态的设计企业聚集,并形成与晶圆制造项目的良性互动,努力补齐产业链条、推动产业融合、构建产业生态,让孤立分割的产业形成有机联系,激发产业活力。
项目建成后,还将联动电子科大进行校企合作,协同周边封测、制造等配套产业, 构建中国西部“创芯谷”, 成为IC产业“示范区”。
引入多样化消费新场景
打造“未来科技+生态”理想社区
在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的建设中,成都高新区在生活配套方面下足功夫,按照“人城产”逻辑,坚持“强功能、补短板”的原则,以生活城市标准打造“产业+生活+文化”相融合的主题城市区域,推动产业经济向城市经济、产业园区向城市社区的转型。
初春时节,走进清水河公园,可进入、可参与的生态绿道与缓缓流淌的河水相映成趣,绿道两边的植物与芳香的花朵形成错落有致的景观体系,展现出清水河湿地公园的独特韵味。据成都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围绕清水河环电子科大区域,这里正在呼应新城市形态,打造智慧活力的生态绿道公园,一期示范段将于今年7月底完工。
该项目以场景营城的方式,将清水河公园打造成为“未来科技+生态”综合绿道公园。未来,这里将依托现状空地,打造京东方互动屏幕艺术馆;串联滨河绿道,增加智能夜光跑道;以企业共建方式,打造5G技术、人工智能及大数据等前沿科技场景,拓展户外办公交流空间……生态为底的清水河公园将不再是一个单纯的生态绿道公园,而是集户外运动打卡地、美食街、音乐主题节庆广场、文创集市等多样化消费场景于一体,将成为高新西区一个全新的工作与生活交
同时,成都高新西区还将围绕打造15分钟生活圈,推进上锦颐园社区用房、天骄西路社区用房等6个社区综合体项目;建设高品质人才公寓36万平米、专家公寓9万平米,完善多层次居住供给;建立以中小学为主的优质基础教育配套体系,解决产业人口子女教育后顾之忧;以交通规划为指导策划一批交通优化项目提升区域宜居宜业品质,以合庆里、阳光地带等项目实施及“大运会”系列改造工程落地建设为契机,带动集中居住片区城市空间环境提升。
“我们秉持‘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理念,力争85%的产业配套和85%的生活需求在产业功能区内解决,满足社区各类人群的购物、休闲、文化等‘全龄全时’消费需求,营造良好的休闲、消费应用场景,提升片区人群居住生活品质,提升产城融合质量,让产业高端人才留得下、住得好。”该负责人说。
(来源:四川新闻网 记者 陈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