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 走进经济特区国家级新区】南京江北新区:“创新之城”跑出加速度
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讯(记者 丁小玲)在国家级新区和自贸区南京片区双区联动的新时期,创新变成了南京江北新区的代名词。获批以来,南京江北新区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创新引领、搭建平台等为着力点,重点打造以“芯片之城”“基因之城”和“新金融中心”即“两城一中心”为代表的现代产业体系,持续推动各类创新资源在新区集聚,更多创新成果在新区转化。
4月27日,由中央网信办传播局主办、江苏省委网信办承办的“续写更多春天故事 走进经济特区国家级新区”网络主题宣传活动采访团走进南京江北新区,实地探访了北京大学分子医学南京转化研究院、南京集成电路大学等企业,见证了“江北新主城”科技创新的强大力量。
产学研相结合 探索产教融合新模式
南京集成电路大学一所以学员为中心,以“做中学”为特色,是一个衔接企业与高校的开放学习平台。学校以任务型学习、分享式学习为特征,实现终生教育的目标,培养热爱集成电路事业、拥有良好职业操守、具备扎实专业知识、较强实践能力、有强烈创新意识的集成电路复合型产业人才。
“案例课程、研讨课程、项目实训依次推进完成培训,这是从入门到进阶再到高阶的过程。各阶段也可以独立完成学习。”南京集成电路大学相关工作人员介绍,项目实训成果既可以丰富研讨课程的内涵,也可以成为案例课程分享的来源。“我们的老师有三分之二都是企业师资,拥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和实战经验,均具备硕士以上学历。同时在学习过程中,学员可以采用机动灵活的时间安排,通过实践考核完成结业。”
作为传统高校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的补充,南京集成电路大学时刻紧扣产业对人才的需求,实践“C(案例课程course)—W(研讨课程workshop)—P(项目实训project)”人才培育模式,案例课程以知识技能为基础,研讨课程以优化创新为特征,项目实训以实践作品为标志,最终培养集成电路复合型产业人才。
“全景式”揭秘大脑 打造“未来脑园”
位于南京江北新区的北京大学分子医学南京转化研究院于2019年5月揭牌成立。该研究院汇聚了一批成像技术、药物研发、心脏再生等多个领域专家,围绕产业发展需求,搭建以高通量脑成像和新药研发为主体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将研究所团队潜心研究的创新成果在南京落地转化。
记者了解到,研究院揭牌成立不到两年的时间,已取得了多项研究和产业进展,其中一款大分子生物靶向药在缓解脱发的同时,能有针对性地治愈秃顶、再生毛发。而且该药还可以规避其他脱发类药物的诸多副作用,自身毒性非常小。该研究院的新药研发平台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未来,脱发也许不再是一个烦恼。”
此外,该研究院还在此建立了南京脑观象台,该平台通过高科技成像技术,可以更细微地观察到大脑神经元的变化,将为脑科学重大项目研发提供技术支撑,助力南京打造生命健康产业地标。在实验室里,小老鼠头上戴着特制“头盔”,通过数条连接线,小老鼠自由活动时大脑神经元的变化情况便会实时显示在电脑上。
“我们不仅感知到小白鼠的想法,还能解读出它在想什么。”北京大学分子医学南京转化研究院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通过连接小白鼠的“头盔”,就能在电脑屏幕上实时看到其脑成像信息——这是世界上首次实现在动物自由行为条件下观测大脑神经元和突触的活动。目前,南京脑观象台已汇集我国科学家原创独有的三大高精尖成像装备,将“立足江北,面向国内,服务全球”,为脑科学研究者们提供技术交流与融合平台,为南京江北新区生命健康产业发展提供脑科学领域的尖端创新支撑。
“互联网+科技” 全面构建票据新生态
银承网络成立于2012年,旗下运营同城票据网和汇承两大票据服务平台,满足企业不同的票据融资需求。平台依托金融科技,利用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数字技术,保障平台交易的稳定性和顺畅性,对平台票据信息撮合的业务模式、流程等方面进行科技创新,为中小微企业匹配安全、低成本的资金,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问题,帮助供应链条上的任一中小微企业实现安全、高效、普惠、绿色的承兑汇票融资,助力实体经济发展。
“传统线下票据流通领域体量庞大,但资产方和资金方中间拥有很多痛点,银承网络从创立之初,就明确了运用互联网和科技的手段赋能票据行业,改善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多年来,银承网络始终坚持创新的平台化模式,不断在产品、技术和市场端进行投入,伴随电票的普及和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完善,线上票据流通渗透率快速提升,团队依托敏锐的市场嗅觉和强大的执行力快速占领市场,构筑门槛极高的网络效应壁垒。”银承网络创始人兼CEO曹石金表示,未来,银承网络将不忘初心,以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为己任,全面满足实体经济对票据综合化服务的需要。
(责任编辑:石兰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