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方经济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这份报告很‘薄’,但亮出的成绩单很‘厚’!”

2022年01月07日 10:31   来源:北京日报   

  来源标题:“这份报告很‘薄’,但亮出的成绩单很‘厚’!”

  “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超过4万亿元,同比增长8.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和全员劳动生产率保持全国第一;细颗粒年均浓度每立方米33微克,空气质量明显改善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誉为‘北京奇迹’……”昨天下午,出席市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的政协委员分组讨论了当天上午出炉的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内展现的一串串数字让委员们格外振奋。“这份报告很‘薄’,但亮出的成绩单很‘厚’!”市政协经济界别委员,中国人民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王辉感叹道。

  说成绩

  语言平实像是“拉家常”

  “报告拿在手里很‘薄’,但展现的成绩真的很‘厚’。”在经济1组的讨论中,王辉委员一上来就直言自己对政府工作报告的感受:“在疫情、首都减量发展等背景下,北京去年依然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交上了一份亮眼的答卷,这让我们备受鼓舞。”

  除了篇幅缩短、言辞精炼,王辉还认为报告里没有官话、套话,用语朴实、关注细节,“感觉像在跟老百姓聊家常”。王辉格外关注民生保障领域内容,这次参会也带来了一份关于推出长期护理保险的提案。让他惊喜的是,“全面推行长期护理保险”这一内容已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22年的工作任务当中。“这说明报告非常全面,并且做到了从细处着眼。”

  来自医药卫生界别的李鸿泓委员也认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言简意赅,内容详实。作为医务工作者,他认为报告中有关医药卫生的工作总结内容精炼,“概括起来就是三个‘全’一个‘完成’:三个‘全’是指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公共场所自动体外除颤器实现全覆盖、‘一村一室’建设短板全面补齐;一个‘完成’是完成了院前医疗急救资源整合。”

  谈未来

  重点领域希望有新突破

  除了为北京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感到振奋外,委员们还积极围绕“五子”联动、四个中心建设、大气污染防治等重点领域展开讨论、建言献策。

  在九三学社、无党派界别小组会上,市政协委员、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文化标准研究中心主任闫贤良的目光聚焦在加强文化中心建设和“五子”联动融入新发展格局上。“文化科技是关于艺术、人文的科学,北京的文化传统深厚悠久,发展文化科技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他建议,要加大科研投入,推动文化和科技融合。重视新文科实验室,建设文化科技国家重点实验室,加强政策支持和特殊人才的引进,以智慧型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造新需求。

  “2021年空气质量改善创造了‘北京奇迹’,我觉得非常不容易!”来自农工党界别的市政协委员李隽对报告中的这一成绩印象深刻。他说,除了户外空气质量的提高,室内空气质量更应该得到关注,建议有关部门提高室内空气质量标准,对室内家具、装修材料等产品严格监管,充分利用最新科学技术成果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受鼓舞

  线上线下热烈讨论畅所欲言

  特邀3组是本次政协会议上委员人数最多的一个小组,共有63名委员,还有港澳台侨工作顾问19人。尽管该组有很多委员身在港澳地区,无法亲临现场,但通过线上、线下结合方式,委员们围绕政府工作报告展开了热烈讨论,畅所欲言。

  通过视频连线,黄永光委员表示学习了政府工作报告后,自己很受鼓舞。报告从7个方面总结北京市去年完成的主要工作,可谓是求真务实。2022年工作重点明确,让委员们对北京的未来发展充满了信心。

  对即将召开的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黄永光非常期待,他坚信北京将为世界奉献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奥运盛会,全面彰显“双奥之城”的独特魅力。冬奥会是展现中国软实力、讲好中国故事的良好机会,黄永光鼓励身在海外的华人、中国企业在世界各地积极宣传北京冬奥会,让更多的人真正了解到中国筹办冬奥会的实力、信心、决心。他也将身体力行,为北京冬奥会摇旗呐喊。

(责任编辑:石兰兰)

分享到: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这份报告很‘薄’,但亮出的成绩单很‘厚’!”

2022-01-07 10:31 来源:北京日报

  来源标题:“这份报告很‘薄’,但亮出的成绩单很‘厚’!”

  “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超过4万亿元,同比增长8.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和全员劳动生产率保持全国第一;细颗粒年均浓度每立方米33微克,空气质量明显改善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誉为‘北京奇迹’……”昨天下午,出席市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的政协委员分组讨论了当天上午出炉的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内展现的一串串数字让委员们格外振奋。“这份报告很‘薄’,但亮出的成绩单很‘厚’!”市政协经济界别委员,中国人民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王辉感叹道。

  说成绩

  语言平实像是“拉家常”

  “报告拿在手里很‘薄’,但展现的成绩真的很‘厚’。”在经济1组的讨论中,王辉委员一上来就直言自己对政府工作报告的感受:“在疫情、首都减量发展等背景下,北京去年依然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交上了一份亮眼的答卷,这让我们备受鼓舞。”

  除了篇幅缩短、言辞精炼,王辉还认为报告里没有官话、套话,用语朴实、关注细节,“感觉像在跟老百姓聊家常”。王辉格外关注民生保障领域内容,这次参会也带来了一份关于推出长期护理保险的提案。让他惊喜的是,“全面推行长期护理保险”这一内容已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22年的工作任务当中。“这说明报告非常全面,并且做到了从细处着眼。”

  来自医药卫生界别的李鸿泓委员也认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言简意赅,内容详实。作为医务工作者,他认为报告中有关医药卫生的工作总结内容精炼,“概括起来就是三个‘全’一个‘完成’:三个‘全’是指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公共场所自动体外除颤器实现全覆盖、‘一村一室’建设短板全面补齐;一个‘完成’是完成了院前医疗急救资源整合。”

  谈未来

  重点领域希望有新突破

  除了为北京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感到振奋外,委员们还积极围绕“五子”联动、四个中心建设、大气污染防治等重点领域展开讨论、建言献策。

  在九三学社、无党派界别小组会上,市政协委员、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文化标准研究中心主任闫贤良的目光聚焦在加强文化中心建设和“五子”联动融入新发展格局上。“文化科技是关于艺术、人文的科学,北京的文化传统深厚悠久,发展文化科技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他建议,要加大科研投入,推动文化和科技融合。重视新文科实验室,建设文化科技国家重点实验室,加强政策支持和特殊人才的引进,以智慧型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造新需求。

  “2021年空气质量改善创造了‘北京奇迹’,我觉得非常不容易!”来自农工党界别的市政协委员李隽对报告中的这一成绩印象深刻。他说,除了户外空气质量的提高,室内空气质量更应该得到关注,建议有关部门提高室内空气质量标准,对室内家具、装修材料等产品严格监管,充分利用最新科学技术成果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受鼓舞

  线上线下热烈讨论畅所欲言

  特邀3组是本次政协会议上委员人数最多的一个小组,共有63名委员,还有港澳台侨工作顾问19人。尽管该组有很多委员身在港澳地区,无法亲临现场,但通过线上、线下结合方式,委员们围绕政府工作报告展开了热烈讨论,畅所欲言。

  通过视频连线,黄永光委员表示学习了政府工作报告后,自己很受鼓舞。报告从7个方面总结北京市去年完成的主要工作,可谓是求真务实。2022年工作重点明确,让委员们对北京的未来发展充满了信心。

  对即将召开的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黄永光非常期待,他坚信北京将为世界奉献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奥运盛会,全面彰显“双奥之城”的独特魅力。冬奥会是展现中国软实力、讲好中国故事的良好机会,黄永光鼓励身在海外的华人、中国企业在世界各地积极宣传北京冬奥会,让更多的人真正了解到中国筹办冬奥会的实力、信心、决心。他也将身体力行,为北京冬奥会摇旗呐喊。

(责任编辑:石兰兰)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