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方经济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一张清单,描绘美好新图景

2022年01月18日 09:51   来源:浙江日报   

  十方面民生实事落地落细清单引发代表委员热议——

  一张清单,描绘美好新图景

  本报讯 (记者 李攀 施力维 钱祎) 这是一个美好的约定——每年省人代会公布的省政府民生实事,格外令人期待。和以往不同,今年的省政府十方面民生实事项目,首次以政府工作报告之外的清单形式,单独列出“十方面民生实事落地落细清单”。参加两会的代表委员表示,这一创新之举,充分彰显深厚的为民情怀和强烈的责任担当,也让浙江共同富裕的幸福图景愈加清晰。

  新增150个乡镇(街道)建有托育机构;建设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30万套;建成“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8000个……翻看政府工作报告,十方面民生实事让代表委员们倍感温暖。更让人欣喜的是,在十方面民生实事落地落细清单中,政府工作报告列出的每一方面民生实事,在清单中一一对应,分别被赋予“浙有善育”“浙里优学”“浙派工匠”“浙文惠享”等10个具有“浙江味”的名字。

  记者发现,清单不仅对民生实事项目提出量化目标,而且对任务进行层层细化,分解到各市、县(市、区),明确了开工和完工时间以及项目的建设地点。比如,今年我省要新改扩建规范化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500个,杭州上城区分到两个建设任务,且必须于今年2月动工,6月完工。再比如,全省新改扩建公办中小学100所,这些项目的所在地点,在清单中也有精准“定位”。

  省政协委员、杭州市儿童医院副院长盛文彬说,以往的民生实事项目只列出总体任务目标,但具体落地在哪里、何时建成,这些信息并不清楚,“这一变化,更能让群众感受到政府为民办实事的细心、真心和诚心。”

  在代表委员们看来,这张清单不仅是民生实事的细化分解任务书,更是一张节点明确的时间表、进度清晰的路径图,能倒逼相关责任单位真抓实干,保质保量完成项目。

  省政府督查室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依托清单详细列明的时间、空间等信息,不仅能精准掌握各地、各部门办理民生实事的进度和成效,还便于代表委员和社会各界通过“浙里督”等渠道,对民生实事项目开展评价和闭环监督,进一步推动民生实事办快办好,真正办到群众心坎里。

  “以清单的方式层层分解民生实事项目,细化推进工作,犹如企业开展的KPI管理模式。”省人大代表、浙江卫星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卫东说,去年他所在的企业投资一个大型项目,正是因为有了项目化推进、清单式管理,使得原本30多个月的工期被压缩到20多个月,“相信这张清单会让政府绩效管理更有实效。”

  目标已明确,关键在落实。省人大代表、江山市大陈乡党委委员汪衍君在清单中找到了多个落在江山的民生实事项目,“这些项目,都是乡亲们热切期盼的。”汪衍君代表备感欣喜,在开会间隙,他就急着给村干部打电话,“我们要配合建设好项目,扎实推动共同富裕,让群众更有获得感和幸福感。”

(责任编辑:石兰兰)

分享到: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一张清单,描绘美好新图景

2022-01-18 09:51 来源:浙江日报

  十方面民生实事落地落细清单引发代表委员热议——

  一张清单,描绘美好新图景

  本报讯 (记者 李攀 施力维 钱祎) 这是一个美好的约定——每年省人代会公布的省政府民生实事,格外令人期待。和以往不同,今年的省政府十方面民生实事项目,首次以政府工作报告之外的清单形式,单独列出“十方面民生实事落地落细清单”。参加两会的代表委员表示,这一创新之举,充分彰显深厚的为民情怀和强烈的责任担当,也让浙江共同富裕的幸福图景愈加清晰。

  新增150个乡镇(街道)建有托育机构;建设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30万套;建成“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8000个……翻看政府工作报告,十方面民生实事让代表委员们倍感温暖。更让人欣喜的是,在十方面民生实事落地落细清单中,政府工作报告列出的每一方面民生实事,在清单中一一对应,分别被赋予“浙有善育”“浙里优学”“浙派工匠”“浙文惠享”等10个具有“浙江味”的名字。

  记者发现,清单不仅对民生实事项目提出量化目标,而且对任务进行层层细化,分解到各市、县(市、区),明确了开工和完工时间以及项目的建设地点。比如,今年我省要新改扩建规范化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500个,杭州上城区分到两个建设任务,且必须于今年2月动工,6月完工。再比如,全省新改扩建公办中小学100所,这些项目的所在地点,在清单中也有精准“定位”。

  省政协委员、杭州市儿童医院副院长盛文彬说,以往的民生实事项目只列出总体任务目标,但具体落地在哪里、何时建成,这些信息并不清楚,“这一变化,更能让群众感受到政府为民办实事的细心、真心和诚心。”

  在代表委员们看来,这张清单不仅是民生实事的细化分解任务书,更是一张节点明确的时间表、进度清晰的路径图,能倒逼相关责任单位真抓实干,保质保量完成项目。

  省政府督查室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依托清单详细列明的时间、空间等信息,不仅能精准掌握各地、各部门办理民生实事的进度和成效,还便于代表委员和社会各界通过“浙里督”等渠道,对民生实事项目开展评价和闭环监督,进一步推动民生实事办快办好,真正办到群众心坎里。

  “以清单的方式层层分解民生实事项目,细化推进工作,犹如企业开展的KPI管理模式。”省人大代表、浙江卫星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卫东说,去年他所在的企业投资一个大型项目,正是因为有了项目化推进、清单式管理,使得原本30多个月的工期被压缩到20多个月,“相信这张清单会让政府绩效管理更有实效。”

  目标已明确,关键在落实。省人大代表、江山市大陈乡党委委员汪衍君在清单中找到了多个落在江山的民生实事项目,“这些项目,都是乡亲们热切期盼的。”汪衍君代表备感欣喜,在开会间隙,他就急着给村干部打电话,“我们要配合建设好项目,扎实推动共同富裕,让群众更有获得感和幸福感。”

(责任编辑:石兰兰)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