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方经济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2022年1月17日 蓝天立)

2022年01月24日 10:40   来源:广西日报   

  (九)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牢记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打好稳就业保民生攻坚战。

  强化就业优先导向。实施提升就业服务质量工程,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以及农民工、残疾人等重点群体就业,促进退役军人创业就业,加强公益性岗位统筹开发,实现城镇新增就业30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9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3.5万人。开展“技能广西行动”,加强新时代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深化“八桂系列”劳务品牌建设。切实做好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

  推进教育提质振兴。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优质发展,实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计划,新建中小学幼儿园85所,持续做好控辍保学工作,巩固“双减”成果,提高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读公办学校比例。稳步推进高考综合改革。加快建设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和19所职业教育“双高”学校,推进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拓宽职校毕业生职业上升渠道。加快南宁教育园区、桂林高校集聚区建设,支持广西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医科大学建设一流学科。实施边境地区教育提升工程。推进强师惠师计划,保障教师待遇。推进实施家庭教育工作。深入开展校园安全专项整顿,让孩子们平安快乐成长,让老师专心上课、家长安心工作。

  深入实施健康广西行动。深入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区域公共卫生中心、民族地区妇幼健康示范区建设。开展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示范建设,推进医疗服务价格等改革。加快“县域紧密型医疗共同体”建设。壮大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确保乡村医疗服务“空白点”动态清零。力争获批国家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推进疾控体系改革,加快补足短板弱项。促进中医药壮瑶苗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探索构建主动健康服务体系。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强食品药品全过程监管。落实三孩生育政策和配套支持措施,完善普惠托育服务体系。以居家养老为基础提升社区养老服务能力,推进智慧养老院建设,加强养老服务综合监管、精准服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我们要尽心尽力做好老龄工作,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都能享有健康幸福晚年!

  着力解决群众住房问题。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6.1万套,切实解决新市民、青年人,特别是城市基本公共服务人员等群体的住房困难。改造城镇老旧小区12万套,推进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加快发展长租房市场,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健全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强化社保基金监管,依法加强社保基金征缴,确保社会保险待遇按时足额发放。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推进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做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实施工作,保障被征地农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实施失业保险自治区级统筹。健全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新业态就业人员参加社会保险制度,建立完善劳动争议多元调解机制,维护好卡车司机、快递小哥、外卖配送员等群体合法权益。

  繁荣发展文体事业。持续推进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和服务水平。实施文化名家培养、文艺精品创作登高原攀高峰、文物保护利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等工程,推出一批献礼党的二十大的文艺精品。深入挖掘长寿文化、健康文化和民族文化等文化资源。深入实施“壮美广西·智慧广电”乡村工程、固边工程。加强科普工作。推进新时代体育高质量发展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补短板,加紧筹备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筹办好广西第十五届运动会等重大赛事活动。

  筹措资金730亿元以上,继续实施十大为民办实事工程。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机制和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切实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强化对农村孤儿、农村留守人员、困境儿童等特殊群体的关爱服务。继续做好社会福利、慈善、志愿服务等工作,依法保障妇女儿童、青少年和残疾人的合法权益,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开展工作。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我们要把人民利益举在头顶,把群众冷暖挂在心上,把民生工作抓实做好,为壮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奋斗!

  (十)统筹好发展和安全,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落实国家安全战略,加快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广西、平安广西,打好稳大局保平安攻坚战。

  依法科学高效抓好疫情防控。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动态清零”总方针,紧紧围绕“做严一线、做实二线、做强全线”的要求,切实提升流调溯源、隔离管控、大规模核酸检测、信息化运用、医疗救治与院感防控等应急处置能力。推动大数据赋能精准疫情防控,深化网格化防控机制。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建立完善“三级包保”和“五包一”制度。加大打击“三非”力度,有效阻断非法入境(走私)通道。坚持人物同防,强化进口冷链食品监管。统筹疫情防控和对外开放,强化口岸运行防控,提升智能化管边控海水平。加强边境地区公共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应急处置场所、隔离场所建设。

  毫不放松抓好安全生产。深入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突出源头防范,健全防范处置机制,有效遏制安全生产事故,深入开展重点场所消防安全治理,提升自然灾害监测预警预报能力,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加快建立自治区、市、县、乡四级应急指挥中心,推动应急管理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推进北部湾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基地等建设,加快形成与人民群众安全需求相匹配的应急救援体系。

  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健全城乡社区治理和服务体系,加强网格化管理,大力发展社会工作,妥善化解处理各类矛盾纠纷,推进治理重复信访、化解信访积案专项工作。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深入开展“亮剑”系列专项行动。进一步加强人民调解工作。全力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落实好国防动员体制改革和兵役制度,加快打造智慧边海防体系,巩固和维护边海防安全稳定,做好新时代双拥工作,加快健全退役军人工作体系和保障制度,巩固军政军民团结。

  各位代表,“广西是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要继续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我们的褒扬和殷切期望。我们要积极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引导全区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营造各民族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社会氛围。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巩固深化,加快少数民族聚居区发展,持续开展固边兴边富民行动,建设边境地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长廊,让各民族群众和睦相处,推动实现共同富裕。

  各位代表,我们要始终牢记“国之大者”,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守护人民幸福安康、守牢社会稳定安全、守卫边疆稳固安宁,在巩固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边疆安宁上彰显新担当!

  三、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踏上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政府重任在肩。必须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百折不挠、矢志不渝,“致广大而尽精微”,奋勇争先走好新的赶考之路。

  (一)坚持和捍卫“两个确立”。深刻认识“两个确立”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忠诚核心、拥戴核心、维护核心,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用政治眼光观察和分析问题,从讲政治的高度谋划和推进各项工作,确保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不偏向、不变通、不走样。

  (二)从严从紧推进清廉政府建设。永葆自我革命精神,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依法依纪行使权力,克己奉公、以俭修身,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狠抓中央巡视等各项巡视反馈问题整改落实。实施追加预算审核负面清单,落实政府过紧日子要求。

  (三)深化法治政府示范创建。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忠诚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严格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决定,依法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自觉接受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高质量办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主动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强化审计监督、统计监督。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行政立法。深化行政执法改革。加快推进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推进政务公开。深入开展“八五”普法。

  (四)持之以恒加强作风建设。大兴狠抓落实之风,坚持系统观念,加强统筹协调,深入调查研究,带头抓落实、善于抓落实、层层抓落实,稳扎稳打、靠前赶早、紧抓善干、谋实做成、终端见效。大兴攻坚克难之风,勇于直面问题、敢于动真碰硬、善于解决矛盾,奋力实现既定目标。大兴改革创新之风,坚持创新思维,勇于求变、敢于求新、善于求质,在变局中抢新机,在变革中闯新路。

  (五)持续提升政府效能。深入推进“提质效促落实”专题行动。建立健全减负常态化机制,深化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新官不理旧账”行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政府督查,强化追踪问效。提高经济工作的专业能力,发挥政府参事等建言咨政作用。强化容错纠错和正向激励,巩固发展比学赶超、争创一流的良好局面。

  各位代表,大道如砥,行者无疆。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自治区党委的坚强领导下,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凝心聚力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责任编辑:宋雅静)

共(3)页 首 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末 页
分享到: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2022年1月17日 蓝天立)

2022-01-24 10:40 来源:广西日报

  (九)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牢记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打好稳就业保民生攻坚战。

  强化就业优先导向。实施提升就业服务质量工程,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以及农民工、残疾人等重点群体就业,促进退役军人创业就业,加强公益性岗位统筹开发,实现城镇新增就业30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9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3.5万人。开展“技能广西行动”,加强新时代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深化“八桂系列”劳务品牌建设。切实做好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

  推进教育提质振兴。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优质发展,实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计划,新建中小学幼儿园85所,持续做好控辍保学工作,巩固“双减”成果,提高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读公办学校比例。稳步推进高考综合改革。加快建设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和19所职业教育“双高”学校,推进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拓宽职校毕业生职业上升渠道。加快南宁教育园区、桂林高校集聚区建设,支持广西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医科大学建设一流学科。实施边境地区教育提升工程。推进强师惠师计划,保障教师待遇。推进实施家庭教育工作。深入开展校园安全专项整顿,让孩子们平安快乐成长,让老师专心上课、家长安心工作。

  深入实施健康广西行动。深入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区域公共卫生中心、民族地区妇幼健康示范区建设。开展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示范建设,推进医疗服务价格等改革。加快“县域紧密型医疗共同体”建设。壮大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确保乡村医疗服务“空白点”动态清零。力争获批国家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推进疾控体系改革,加快补足短板弱项。促进中医药壮瑶苗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探索构建主动健康服务体系。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强食品药品全过程监管。落实三孩生育政策和配套支持措施,完善普惠托育服务体系。以居家养老为基础提升社区养老服务能力,推进智慧养老院建设,加强养老服务综合监管、精准服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我们要尽心尽力做好老龄工作,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都能享有健康幸福晚年!

  着力解决群众住房问题。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6.1万套,切实解决新市民、青年人,特别是城市基本公共服务人员等群体的住房困难。改造城镇老旧小区12万套,推进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加快发展长租房市场,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健全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强化社保基金监管,依法加强社保基金征缴,确保社会保险待遇按时足额发放。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推进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做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实施工作,保障被征地农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实施失业保险自治区级统筹。健全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新业态就业人员参加社会保险制度,建立完善劳动争议多元调解机制,维护好卡车司机、快递小哥、外卖配送员等群体合法权益。

  繁荣发展文体事业。持续推进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和服务水平。实施文化名家培养、文艺精品创作登高原攀高峰、文物保护利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等工程,推出一批献礼党的二十大的文艺精品。深入挖掘长寿文化、健康文化和民族文化等文化资源。深入实施“壮美广西·智慧广电”乡村工程、固边工程。加强科普工作。推进新时代体育高质量发展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补短板,加紧筹备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筹办好广西第十五届运动会等重大赛事活动。

  筹措资金730亿元以上,继续实施十大为民办实事工程。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机制和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切实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强化对农村孤儿、农村留守人员、困境儿童等特殊群体的关爱服务。继续做好社会福利、慈善、志愿服务等工作,依法保障妇女儿童、青少年和残疾人的合法权益,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开展工作。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我们要把人民利益举在头顶,把群众冷暖挂在心上,把民生工作抓实做好,为壮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奋斗!

  (十)统筹好发展和安全,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落实国家安全战略,加快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广西、平安广西,打好稳大局保平安攻坚战。

  依法科学高效抓好疫情防控。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动态清零”总方针,紧紧围绕“做严一线、做实二线、做强全线”的要求,切实提升流调溯源、隔离管控、大规模核酸检测、信息化运用、医疗救治与院感防控等应急处置能力。推动大数据赋能精准疫情防控,深化网格化防控机制。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建立完善“三级包保”和“五包一”制度。加大打击“三非”力度,有效阻断非法入境(走私)通道。坚持人物同防,强化进口冷链食品监管。统筹疫情防控和对外开放,强化口岸运行防控,提升智能化管边控海水平。加强边境地区公共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应急处置场所、隔离场所建设。

  毫不放松抓好安全生产。深入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突出源头防范,健全防范处置机制,有效遏制安全生产事故,深入开展重点场所消防安全治理,提升自然灾害监测预警预报能力,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加快建立自治区、市、县、乡四级应急指挥中心,推动应急管理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推进北部湾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基地等建设,加快形成与人民群众安全需求相匹配的应急救援体系。

  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健全城乡社区治理和服务体系,加强网格化管理,大力发展社会工作,妥善化解处理各类矛盾纠纷,推进治理重复信访、化解信访积案专项工作。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深入开展“亮剑”系列专项行动。进一步加强人民调解工作。全力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落实好国防动员体制改革和兵役制度,加快打造智慧边海防体系,巩固和维护边海防安全稳定,做好新时代双拥工作,加快健全退役军人工作体系和保障制度,巩固军政军民团结。

  各位代表,“广西是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要继续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我们的褒扬和殷切期望。我们要积极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引导全区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营造各民族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社会氛围。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巩固深化,加快少数民族聚居区发展,持续开展固边兴边富民行动,建设边境地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长廊,让各民族群众和睦相处,推动实现共同富裕。

  各位代表,我们要始终牢记“国之大者”,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守护人民幸福安康、守牢社会稳定安全、守卫边疆稳固安宁,在巩固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边疆安宁上彰显新担当!

  三、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踏上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政府重任在肩。必须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百折不挠、矢志不渝,“致广大而尽精微”,奋勇争先走好新的赶考之路。

  (一)坚持和捍卫“两个确立”。深刻认识“两个确立”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忠诚核心、拥戴核心、维护核心,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用政治眼光观察和分析问题,从讲政治的高度谋划和推进各项工作,确保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不偏向、不变通、不走样。

  (二)从严从紧推进清廉政府建设。永葆自我革命精神,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依法依纪行使权力,克己奉公、以俭修身,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狠抓中央巡视等各项巡视反馈问题整改落实。实施追加预算审核负面清单,落实政府过紧日子要求。

  (三)深化法治政府示范创建。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忠诚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严格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决定,依法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自觉接受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高质量办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主动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强化审计监督、统计监督。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行政立法。深化行政执法改革。加快推进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推进政务公开。深入开展“八五”普法。

  (四)持之以恒加强作风建设。大兴狠抓落实之风,坚持系统观念,加强统筹协调,深入调查研究,带头抓落实、善于抓落实、层层抓落实,稳扎稳打、靠前赶早、紧抓善干、谋实做成、终端见效。大兴攻坚克难之风,勇于直面问题、敢于动真碰硬、善于解决矛盾,奋力实现既定目标。大兴改革创新之风,坚持创新思维,勇于求变、敢于求新、善于求质,在变局中抢新机,在变革中闯新路。

  (五)持续提升政府效能。深入推进“提质效促落实”专题行动。建立健全减负常态化机制,深化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新官不理旧账”行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政府督查,强化追踪问效。提高经济工作的专业能力,发挥政府参事等建言咨政作用。强化容错纠错和正向激励,巩固发展比学赶超、争创一流的良好局面。

  各位代表,大道如砥,行者无疆。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自治区党委的坚强领导下,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凝心聚力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责任编辑:宋雅静)

查看余下全文
上一页  1 2 3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证1405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