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宋翠茹
“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
回眸2021年,青海经济社会发展收获满满,省委、省政府坚持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推动全省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党中央改革部署,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担当实干,大力推进重要领域、关键环节和“接地气”改革,攻克了一批重点难点改革任务,形成了一批有特色、有分量的改革成果,为推动青海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2022年,我省“两会”期间,如何全面深化改革、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民生,成为代表委员们的热议话题。
激发活力
科技创新领域改革多点开花
盐湖老卤制备无水氯化镁“卡脖子”技术难题面向全国“揭榜挂帅”;
三江源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观测研究站获批建设;
国家青藏高原科学数据中心青海分中心正式成立运行;
……
一项项技术难题的突破,一件件技术成果的获得,过去一年,我省充分发挥创新引领作用,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工程,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跑出了青海科技创新的“加速度”。
近年来,青海奋力拼搏,科技创新发展走过了一段爬坡向上的赶超之路。1月24日,记者从青海省科技厅了解到,截至2021年底,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234家(预计);科技型企业543家,科技企业培育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而今,青海以建设创新型省份为目标,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为推动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2021年,青海圣诺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再创佳绩!据公司总经理助理张成荣介绍,青海圣诺光电新开发了氧化铝抛光液产品和研磨介质球产品,目前两种产品性能已能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从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里,我们读到了青海改革体制机制和激发科技创新活力的决心,让我们也有了新的期待。”张成荣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道出了他的第一感受。
省政协委员、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研究员吴昆仑说,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强化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是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动青海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个个“青海造”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高质量发展优势……我省的青海中利光纤技术有限公司深耕科技创新认真、专业的劲儿,从一根根透明光纤上就能体现出来。“新兴产业是培育发展新动能、获取未来竞争新优势的关键领域。为此,必须大力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创造更多的‘政策红利’加大对企业发展的支持力度。”省人大代表、青海中利光纤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骏说。
实现宏伟目标,就必须直面困难和问题。尽管青海的科技发展已经有了比较好的基础,但依然存在综合实力不强,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不高,基层科技创新力量薄弱,区域科技发展不均衡等问题。
吴昆仑认为,未来的任务还很艰巨:要不断推进科技成果项目化研发,推动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应用,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完善科技人员考核评价机制;进一步优化科技项目的经费管理办法;健全科技成果转化的管理制度,制定可操作的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政策;加强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精准对接,引入一批科技成果并实现高质量转化。
不忘初心
政务服务领域改革普惠百姓
民生所向,施政之要。记者注意到,政府工作报告在提及2022年工作重点任务时强调,“聚焦聚力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坚定不移增进民生福祉。”
“12345,有事找政府”。在青海,12345是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群众只要记住这个号码,有需要拨打这个号码就能解决多项诉求,办事少走弯路、省时省力、方便快捷。
不久前,12345热线接到常住四川的退休人员黄女士的来电。
“你好,我是2021年10月份办理的退休,异地安置到了成都市,退休前缴纳的是青海省的社保,想问下这样需要更换社保卡吗?”
“可以的。关于更换社会保障卡问题,需要您到社保卡发放地的社保中心办理换卡业务。”电话这头,工作人员仅用几分钟时间就为黄女士解答了她的疑问。
据省政府信息与政务公开办公室副主任何华智介绍,12345热线于2019年6月开通试运行以来,聚焦企业群众急难愁盼,成功打造了便捷、高效、规范、智慧的青海政务服务“总客服”。截至2021年底,12345热线共受理诉求20万件,即时办结率100%,问题解决率97.6%,综合满意率98%,汇聚热线数据近3万余条。目前,12345热线群众诉求平均办理时长缩短至少1个工作日,服务满意率提升了2个百分点,群众诉求办理实现提速提质。
当一个个诉求汇聚起来,就形成了贴近百姓、符合实际、有温度的民生数据库。
2021年,西宁市城东区大众街街道办事处积极打造“15分钟党建服务圈”,形成群众有呼、组织有应的高效服务治理网络,凝聚党建引领合力。
“今年的两会上,我分享了‘15分钟党建服务圈’的故事,这是党员心系群众,做好服务群众工作的前提。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听民声解民忧,围绕群众所盼,从细微处入手,把群众身边的‘小事’做细、做实、做好,解决好辖区群众的实际困难,提升群众幸福感。”省人大代表、西宁市城东区大众街街道办事处党建办公室主任鹿红英说。
“每年抓好一批民生工程、办好一批民生实事,全力做好政务服务,扎实推进‘一网通办、一事通办’,不断提升政务服务工作质效,优化政务服务环境,切实增强企业、人民群众对政务服务的满意度和获得感。”省人大代表、海南藏族自治州同德县县长项秀说。从政府工作报告中看到2022年的工作重点时,他说,同德县将持续深化体制改革,加强政务服务监管,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多办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实事。把群众呼声和需求作为决策的主要依据,做到应收尽列,让政务服务改革惠及更多人民群众。
聚焦重点
“放管服”关键领域改革纵深发力
减事项、减资料、减证明、减审批……以政府“减法”换取企业效益的“加法”和市场活力的“乘法”。
2021年,青海市场监管系统不断优化企业开办服务。其中,从办事群众和企业所需所盼出发,持续加强部门业务协同和信息共享共用,2021年7月1日正式上线运行的企业开办微信小程序,实现企业开办“掌上办”,不断提高市场监管效能,进一步优化市场监管领域营商环境。
同时,强化标准引领作用。积极引导企业进行企业标准自我声明公开,按照“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工作要求,组织开展企业标准随机抽查检查工作,进一步落实企业标准主体责任。截至2021年12月底,全省有450家企业公开1600余项标准,涵盖2215种产品。并邀请相关领域专家来青开展企业标准“领跑者”实务培训和技术指导,夯实企业标准“领跑者”工作基础。
如今,“放管服”改革在青海持续深化,“证照分离”改革实现全覆盖……青海营商环境便利度持续提升。2021年,全省市场主体日均新增200余户,历史性突破50万大关,累计达53.11万户。
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马骥说:“当前我省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放管服’改革。2022年,我们将着力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活力、创新活力和质量提升动力。”
那么,新形势下“放管服”改革还应如何取得更大进展与成效?省人大代表、西宁市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民建西宁市委专职副主委李宏说:“青海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快打造市场化、法制化的营商环境,提高政、企、银对接成效,着力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具体问题,强化服务意识,深化‘放管服’改革,切实形成招商、爱商、亲商、安商的良好局面。”
“优化民营企业的营商环境,需要把各项政策落到实处,重视市场主体,这对树立企业家的信心很重要。”省人大代表、青海天桥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郑永建建议,政府应经常性地入企问需、入企解困,通过考察、调研,深度掌握企业实际情况,这样制定出来的政策才能更对路。
改革永远在路上。一个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新青海,必将逐步从蓝图化为现实,改革发展成果将更好地惠及全省人民群众。
(责任编辑:石兰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