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市政府工作报告(2022年1月23日 樊成华)

2022年02月10日 13:48   来源:邯郸日报   

  ——2022年1月23日在邯郸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邯郸市人民政府市长 樊成华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和列席同志提出意见。

  一、2021年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2021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也是邯郸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一年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统筹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打赢了一场又一场硬仗,较好完成市十五届人大七次会议和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

  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克服疫情防控、经济下行、粗钢压产量等罕见的诸多困难,多措并举扩内需、畅循环、稳增长,经济保持平稳健康发展。全市生产总值完成4114.8亿元,增长6.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14.1亿元,增长9.1%,税收占比66.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3%,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0.8%,进出口总值增长30.6%,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增长8.8%左右,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坚持以高质量项目引领高质量发展,强化“两新”导向,建立“四调度、三推介、两观摩”机制,实施重大项目建设升级加力行动,经济技术开发区美的智能厨电、冀南新区运达风电装备、广平县北奔重汽新能源重卡等一批大项目、好项目落户我市,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

  产业转型取得新成效。持续加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不断增强产业发展竞争力。传统产业提档升级。武安市太行一期、冀南一期减量升级项目竣工投产,全市钢铁冶炼企业整合重组到9家。争列省“千项技改”项目160项,新增国家级“小巨人”企业8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61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89家。丛台区阿里飞雁等工业互联网企业达到33家,新增上云企业2000余家。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7.3%,占规上工业比重提高2个百分点。新兴产业加速成长。峰峰矿区恒耀电子、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光耗材产业园、肥乡区718所电子气体二期等项目竣工投产,认定扶持成安县隆海生物、馆陶县东汝阿胶、冀南新区中材风电叶片3家高成长性企业,曲周县晨光生物、永年区恒永防护用品、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兴能源装备等9家企业入选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百强企业。现代服务业繁荣活跃。成功承办第六届省旅发大会,太行红河谷成为文旅融合新地标,太行山旅游风景大道等竣工投用,全市旅游总收入增长21%。邯山区美的悦然广场、峰峰矿区沪达铁路物流园等开业运营,新建88家品牌连锁便利店、9家便民市场,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增长8.9%。

  生态建设实现新突破。统筹山水林田湖一体治理修复,责任主体灭失矿山迹地修复治理26处,关闭固体矿山38个。滏阳河全域生态修复进展顺利,实现沿岸环境和行洪能力双提升,滏阳河流域入选国家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与可持续发展试点。地表水优良断面比例提高到69.2%(较2016年提高60个百分点),关停取水井1.4万眼,新增江水置换人口117.7万人,压减地下水超采量1.02亿立方米。完成营造林面积89.7万亩,成功争取国家太行山区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特别是围绕空气质量综合指数“退后十”,开展源解析,靶向定措施,八大攻坚战有效实施。邯钢老区、邯电退城搬迁加快建设。全市关停20座高炉、19座转炉、4座焦炉,退出106家砖瓦窑企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削减煤炭消费289万吨,完成7.27万户清洁取暖改造,平原地区实现清洁取暖全覆盖。空气质量综合指数4.81,下降19.8%,综合指数和PM浓度改善率均居全国第一。优良天数245天,重污染天数减少到15天,一举甩掉十大污染城市的“帽子”。面对“退后十”攻坚硬仗,各级各部门铁肩担责不懈怠,广大企业绿色转型勇担当,全市人民勠力同心作贡献,拼出了更多的蓝天白云,绿色已成为邯郸高质量发展最靓丽的底色!

  改革创新释放新活力。更加注重改革推动、开放带动、创新驱动,积极培育发展新动能。各项改革蹄疾步稳。承接133项省改革任务和52项自主改革事项落地见效。八大系统73家市属国企改革全面完成,彻底解决了3.9万名职工累积多年的社保、医保等安置问题,市级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深化“放管服”改革,市县两级政务事项网上可办率100%,建成80个乡级、715个村级示范行政综合服务中心(站),把更贴心的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为企业减税降费107.4亿元,新设市场主体12.2万户、总量达89.4万户。“金融顾问”暖心助企促融资,新增贷款835.2亿元、增长11%。邯郸银行连续3年获评全省城商行服务实体经济第一名,平安银行邯郸分行开业运营。8家企业跻身中国企业500强,13家企业跻身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数量均为全省第一。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全力服务“三件大事”,高标准建成雄安郊野公园邯郸园、邯郸林,冬奥会张家口赛区签约饭店结对帮扶扎实有效,鸡泽县中石油产业园生产基地、曲周县中节能工业余热循环利用等90个京津产业转移项目落户邯郸,新兴铸管集团总部由北京迁回我市。新增省级外贸转型示范基地4家、省级外贸综合服务企业2家、出口实绩企业97家。预计全市开发区营业收入8000亿元、增长35%。科技赋能创新发展。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49家、科技型中小企业780家、省级以上创新平台28家,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星创天地实现县域全覆盖,河钢邯钢2个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全市技术交易额总量连续4年全省第一,我市列入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名单。

  城乡统筹迈出新步伐。坚持均衡性、整体性发展,进一步优化空间布局,加快城乡融合。城市建设扩容提质。“四个新城”建设全面推进,东湖新城率先突破,市新闻传媒中心、职工活动中心、客运中心二期等基本竣工,闽商大厦、中央商务区中心湖等一批项目开工,人气商气加快聚集。打通了城市东南路网,107国道绕城项目加快实施,赵王大街跨支漳河大桥主桥合龙。加快老城改造提升,在全省率先开展城市体检,“四改两清一通”年度任务超额完成,全市705个老旧小区、31条商业风情街(城市综合体)完成改造提升,44个城中村全部启动改造,棚户区改造新开工818套、基本建成14224套,主城区542条背街小巷、298座旱厕全部完成改造,19个“烂尾楼”项目复工,7条“断头路”成功打通。县城建设亮点纷呈,实施城建项目495个,完成投资475亿元,馆陶县、鸡泽县、广平县、磁县成功创建省森林城市,馆陶县获评省卫生县城,临漳县获评省生态园林县城。乡村振兴纵深推进。粮食总产537万吨,总量全省第一。新增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3家、省级14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华裕农业科技公司、大名县五得利面粉集团荣获省政府质量奖。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新改造户厕18万座,新建省级美丽乡村251个,集体经济收入超5万元的村达95.7%,武安市、广平县获评“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魏县、邱县荣膺省人居环境进步奖。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535个脱贫村实现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民生福祉获得新提升。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50件惠民实事全部完成、取得实效,主城区公有泊位免费停车、义务教育学校午餐供应和课后服务等惠民举措广受好评,全市财政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0.5%。保障水平持续提升。城镇新增就业12.8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95.5%,城镇职工慢性病医保待遇扩面提质,城乡居民高血压糖尿病常用药品降价69.4%。培育星级养老机构48家,建成社区日间照料站点145个。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清零。“米袋子”“菜篮子”充足可靠。社会事业加快发展。新改扩建中小学和幼儿园172所,新增学位12.04万个,市第五中学建成投用,补上了市区西部高中教育短板。市第一医院新院区、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复兴院区开工建设,优质医疗资源布局渐趋均衡。市文史馆、市美术馆、市方志馆挂牌开放,武安磁山遗址、临漳邺城遗址及磁县北朝墓群入选全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市体育中心、综合体育馆等场馆基本完工,结束了我市没有大型现代化体育场馆的历史。市人民纪念堂建成投用。平安邯郸建设成效显著。扫黑除恶斗争常态化开展,非法集资陈案、信访积案化解步伐加快。深化违法违规占用土地、违规违建项目等6个重点领域清理规范,一批历史遗留问题有效化解,社会治安、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形势总体平稳。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不断增强,科学应对处置“2·20”邻省过境武安市山火、历史罕见的汛期多轮强降雨等急难险重任务,有力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疫情防控有力有效。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严格落实“十个常态化”30项措施,健全8支队伍、7套信息化系统,疫苗接种率90.65%,疫情防控成果持续巩固。

  过去的一年,我们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四史”宣传教育和“三重四创五优化”“转作风、提效能、比担当、作贡献”活动,“邯郸发展我尽责、我出力、我奉献”成为全市上下的自觉行动。倾心尽力为群众排忧解难,优化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受理反映问题120.7万件,群众满意率达93.3%。认真做好省委巡视“回头看”、市委巡察反馈意见整改,切实抓好市人大联动监督反馈问题整改。坚决贯彻全面从严治党战略部署,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深化纠正“四风”和作风纪律专项整治,全力支持纪检监察机关工作,强化审计监督,严格财政资金监管。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726件人大代表建议、630件政协提案全部办复。依法行政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进展。国防动员和双拥共建扎实开展。民族宗教、新闻出版、广播电视、邮政通信、外事侨务、人民防空、气象地震、援藏援疆、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慈善、关心下一代等工作,都取得了新进步。

  各位代表!回望过去的一年,我们凝心聚力、主动作为,众志成城、克难奋进,取得的成绩实属不易。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向各位老领导、老同志,向驻邯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政法干警和消防救援队伍指战员,向中直、省直驻邯各单位,向所有关心支持邯郸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产业结构依然偏重,发展质量效益不高;新旧动能转换不快,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生态环境治理任重道远,巩固空气质量“退后十”成果还需付出艰苦努力;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有待提高,民生保障、疫情防控还有薄弱环节;改革开放仍需加力,营商环境有待改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同程度存在,个别政府工作人员不作为乱作为等。我们一定坚持问题导向,紧盯不放,下大气力加以解决。

  二、2022年主要目标任务

  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加快建设富强文明美丽的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的提速加力之年,特别是“六个中心”建设全面铺开,我们邯郸人多年的夙愿变成实实在在的“施工图”和“作战图”。只要我们锚定目标不松劲,持续加力抓落实,就一定能够行稳致远、进而有为,在新一轮发展中抢占先机、勇立潮头。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省第十次党代会、省经济工作会议、市委十届三次全会精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快绿色转型,优化产业结构和生态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当前和长远,有效扩大投资、扩大消费、扩大就业,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持续改善民生,优化营商环境,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保持社会大局稳定,加快建设富强文明美丽的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市生产总值增长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左右,实际利用外资增长7.5%以上,进出口总值增长6%以上,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5%左右,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控制在3%左右。PM平均浓度、单位GDP能耗下降率完成省定目标。这些目标的设定,充分体现了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重要要求,充分考虑了我市的支撑条件,积极有为、切实可行,有利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保持社会大局稳定。

  做好今年各项工作,需要我们坚持以稳促进、进中求快,把抓投资上项目促发展摆到更加突出位置,进一步强化总量意识、突出晋位争先,能快则快、量质齐升,确保主要指标增速位居全省前列、经济总量进入第一方阵;坚持站位全局、重点突破,融入全省“两翼两区三群六带”发展布局,把“六个中心”建设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紧紧盯住一批大事要事,以重点突破带动和活跃发展全局;坚持干字当头、实字为先,把抓深入、抓具体作为自觉行动,强化实干实绩导向,以项目化理念推进落实,确保定下的事按期交账、承诺的事办成办好;坚持人民立场、人民至上,自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尊重民意、汇集民智、凝聚民力、改善民生,加快补齐民生短板,促进共同富裕;坚持系统观念、底线思维,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主线,坚决不碰环保政策红线,时刻坚守安全生产底线,统筹推进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全力推进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建设迈上新台阶。

  重点做好九个方面工作:

  (一)坚定不移抓投资上项目,着力增强高质量发展动力支撑。坚持产业项目和实体企业一起抓,以高质量投资和项目建设,推动增量崛起和存量变革。

  突出重点项目带动。千方百计扩大有效投资,实施省市重点项目620项,突出抓好永年区赛迪永洋冶金备件、经济技术开发区晋潞注塑、武安市新金万利高端家电用板等220项新开工项目,武安市钜兴精密铸造、成安县鼎正重机、肥乡区金五星特种高端紧固件等100项续建项目,峰峰矿区中冶炉衬新材料、大名县君乐宝乳业、涉县津东光热热媒新材料等100项保投产项目,魏县北京中车重工、肥乡区华冀智能节能生产基地、永年区康士柏汽车检测设备制造等200项前期项目,完成投资1000亿元以上。

  注重招商引资实效。编制全市产业功能区规划和各开发区(园区)产业招商规划,搭建招商大数据平台,完善产业资源库、招商企业库、客商信息库、项目信息库。坚持内商外商一起招,“有中生新”做优存量,给予本地企业和外来企业同等政策待遇,支持现有优势企业扩能改造、转型创业。“无中生有”做大增量,围绕“532”市域主导产业和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大力开展精准招商、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年内签约亿元以上项目360个,加快推进肥乡区东方雨虹新型建材、馆陶县三一筑工、临漳县海尔防爆特种电器产业园等项目落地建设,提高签约项目履约率。

  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发挥政府投资引导带动作用,适度超前安排一批交通、水利、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项目。推进309国道和104省道邯郸绕城段等项目前期工作,107国道改建等项目竣工通车,早日实现主城区大外环闭环合龙。加快长邯聊高铁、石邢邯城际、京武高速、邯邱高速等项目前期工作,规划建设邯郸机场临空经济区,开工建设市郊铁路线路,谋划一批重大交通接续项目,加快建设区域交通枢纽中心。推动涉县茅岭底水库、永年区龙泉缓洪、鸡泽县洺河治理、跃峰渠修复等水利项目开工建设,加快永年区娄里水库、东洺阳缓洪、冀南新区牤牛河东延、涉县匡门口水库等工程前期工作,优化水资源配置,提升防汛排涝能力。加快建设18个110千伏及220千伏输变电工程,积极推进2个特高压、3个500千伏工程前期工作。新建5G基站3550个,实现产业园区全覆盖。

  (二)坚定不移推进新旧动能转换,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坚持调旧和育新并重,加快延链补链强链建链,推动产业全链条发展。

  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突出抓好钢铁、焦化行业整合重组,推进武安市冀南二期、太行二期等4个钢铁整合项目,开工建设峰峰矿区新彭楠、涉县鑫森等6个焦化减量置换项目。抓好邱县韬之翼智慧建造中心、冀南新区新富新能源专用车等项目建设,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实施新一代信息技术三年“倍增”计划,建设市级工业互联网综合平台、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实施20项数字化改造提升项目,力争1000家企业上云。开展新一轮技术改造,争列省“千项技改”项目90项以上,新增国家级“小巨人”企业5家以上、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5家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00家左右。

  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围绕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健康以及安防应急、电子信息和网络等产业,滚动实施10项高技术产业化示范项目,打造20家高新技术重点龙头企业,加快推进肥乡区718所电子气体三期、临漳县点击新能源、复兴区新兴际华应急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力争“邯郸·中国气谷”产值达到25亿元,创建国家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达到17%。

  实施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工程。健全物流体系。围绕建设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做大做强邯山区河北之江物流园等3家省级智慧物流园区,谋划实施成安县水发国际物流园等58个重点商贸物流项目。深化文旅融合。实施涉县常乐小镇、馆陶县永济水镇、大名县明清古城复建等28个文旅项目,高标准打造太行红河谷文化旅游经济带、大运河文化带,抓好肥乡区赵都水镇、广平县非遗水城等项目,办好第六届市旅发大会。促进消费回补。精心组织“幸福邯郸欢乐购”等活动,发挥丛台区回车巷历史文化街区、磁县开河马头景区等示范引领作用,积极申报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加快复兴区唯品会中原运营总部、临漳县韵达河北快递电商总部等电商园区发展,规范发展直播带货、社交电商等新业态,全年网络零售额增长10%以上。全市新增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290家以上,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0%以上。

  (三)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着力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围绕建设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增创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开展重大平台创新资源集聚行动,支持冀南新区创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抓好精品钢材、装备制造等6个产业技术研发基地建设,新增省级创新平台15家以上。实施创新型企业“十百千”工程,省级科技领军企业及培育企业达到15家以上,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00家,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1000家。

  加速多领域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北大邯郸创新研究院、北科院邯郸分院等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深化与京津高校院所合作。支持718所特种气体、氢能制备和邯钢高品质钢轨申报国家重大专项,转化重大科技成果30项以上,完成技术合同成交额100亿元以上,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增长10%以上。落实基础研究行动计划,设立市级基础研究专项,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

  畅通全方位引才引智渠道。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落实创新人才政策,通过柔性方式引进院士、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团队带成果带项目来我市转化,新增院士合作企业5家以上、国际科技合作基地3家以上。

  加快建设质量强市。开展质量提升专项行动,主导或参与制修订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10项以上。实施知识产权创造和提升工程,以高质量保护激励高质量创造。

  (四)坚定不移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着力提升区域中心城市发展能级。落实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建新城、优老城、提能级、上水平,致力建设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区域中心城市。

  持续推动“四城共建”。谋划实施总投资1530.5亿元的158个重点项目,推动“四个新城”建设全面提速。东湖新城加快推进华润万象汇、城发广场、五得利大厦等重点项目,赵王大街跨支漳河大桥、磁山路地下综合管廊等项目竣工投用,开工建设新兴财富广场、东渐河二期、东湖等项目,全力打造高品质核心城区。南部滏阳新城加快推进运达风电装备等项目,规划区“两纵三横”主干路网全部贯通,科创城组团基本建成,促进产教城融合发展。西部生态新城加快实施园博园改造提升、水系连通、群众文化艺术中心等项目,谋划邯钢老区搬迁后开发,打造城市“双修”示范区。北部产业新城加快推进邯郸七彩文化城、路网和配套公共设施建设,谋划邯电搬迁后开发,建设产城一体的滨水新城。

  持续推动城市更新。围绕清理散乱污、整治脏乱差、改造老破旧,开展“三拆四治五提升”行动。拆非正常施工围挡、拆违规建筑、拆私搭乱建。整治老旧小区、老旧建筑、老旧管网、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全市完成728个老旧小区改造,主城区启动实施18个城中村改造,棚户区改造新开工6373套、基本建成3366套,全部整治D级危房,排查整治城镇老旧管网、农村气代煤管网安全隐患,主城区剩余的10个烂尾楼项目全部复工建设。谋划建设1条高架路(东环路)、2座立交桥(滏东大街与南环路交叉口立交桥,果园路跨京广铁路立交桥)、3条快速公交线路(浴新大街、滏河大街、丛台路)、4条快速路(邯肥线及其延长线、邯永线、邯峰线、复兴区建设大街至永年区永洋大街)、2条生态旅游大道(溢泉湖至紫山、紫山至广府),打通13条断头路,提升道路通行能级;主城区打造12个城市主题公园,新建85个口袋公园,提升园林绿化品位;实施主城区17个易积水风险点改造,提升排水防涝能力;打造10条商业街、风情街,提升特色街区品质;对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和施工工地扬尘精准管控,及时清除垃圾,提升环境卫生水平。推进智慧社区和智慧交管建设,全面整治电动车违规行驶、违规充电,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持续推动县城提质。深入实施县城建设提质升级三年行动,对标主城区,开展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宜居环境等七大专项行动,完成18个生活垃圾填埋场治理,完善城乡交通网络,创建更多文明县城、卫生县城、生态园林县城、森林县城、节水县城、洁净县城。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1%以上。

  (五)坚定不移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着力加快农业农村农民现代化。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加大对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支持力度,深化产业、就业、科技帮扶和易地搬迁后续扶持,深入开展“千企兴千村”行动,确保脱贫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于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落实教育医疗等民生保障普惠性政策、兜底救助政策,抓好“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问题排查整改,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新建高标准农田30万亩以上,确保粮食面积稳定在1167万亩、产量515万吨以上。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蔬

  菜总产达566万吨,生鲜乳产量达23万吨,生猪存栏量达232万头。严格落实储粮政策,稳定保持1年以上储粮库存。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绿色化、品牌化,设施蔬菜面积稳定在34万亩以上。培育壮大强筋小麦、道地中药材等10个优势产业集群,实施大名县天麦然挂面等100个农业产业化项目,培育1—2个省级区域公用品牌。加快馆陶县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推动邯郸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曲周、鸡泽)争创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家庭农场达到5600家以上,农业生产社会化托管服务组织达到4450家以上。

  深化乡村建设行动。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改造农村户厕6.8万座以上、建设公厕1500座以上,完成剩余230个村庄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新建改造农村公路600公里,争创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市。打造2—4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专项项目县,全市三分之二以上的村庄完成清洁行动示范村创建,力争新增省级美丽乡村260个以上,村集体收入10万元以上的村达到50%以上。加快创建东风渠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区,培育20个市级特色小城镇。

  加强改进乡村治理。健全“五位一体”村级组织体系,抓好乡村治理试点县、示范乡镇、示范村创建。峰峰矿区、馆陶县开展宅基地三权分置试点,鸡泽县、丛台区开展二轮土地延包试点。深化乡村法治、德治建设,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推进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六)坚定不移改善生态环境,着力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减污降碳修复协同发力,厚植生态底色,提升发展成色。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持绝对减排、精细管控、严格执法,稳步消除重污染天气,巩固提升空气质量“退后十”成果。开展工业污染治理提档升级专项行动,巩固重点行业超低排放改造成效,有序关停7座1000立方米以下高炉、3座100吨以下转炉,再退出砖瓦窑企业19家,邯钢老区退城整合项目6月底前建成投产,邯电退城搬迁项目取暖季前竣工投产、老机组关停。开展重型柴油车清洁替代专项行动,全面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汽车,力争5条铁路专用线建成投运。开展挥发性有机物治理专项行动,谋划建设魏县、广平县、涉县等集中喷涂中心。严格落实河湖长制,统筹抓好城市黑臭水体、农村生活污水、工业污水管控治理,确保13个国省考核断面、63个入河排污口水质全部达标。全市新建3座污水处理厂,改造提升5座污水处理厂,启动主城区6座污水处理厂提标外迁工作。强化土壤污染和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和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稳定达到100%,推进危险废物、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置,争创全国无废城市。

  统筹生态治理修复。大力推进“全域治水”工程,完成滏阳河全域生态修复工程,还“母亲河”秀美容颜。加强磁县溢泉湖综合开发利用,打造文旅康养新高地。深化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压减地下水超采量1.1亿立方米,完成11个县区97.04万城乡居民饮用水源江水置换。推动矿山综合治理三年攻坚行动圆满收官,年底全市固体矿山数量减少到60个左右。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工程,全面推进林长制,完成营造林面积60万亩以上,争创国家森林城市。

  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制定碳达峰碳中和“1+N”行动方案,开展将碳排放评价纳入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项目环评、规划环评试点,支持低碳试点、近零排放试点建设。建立以碳排放、污染物排放、能耗总量为依据的产量约束机制,对钢铁、焦化、建材等高碳行业实施绿色低碳改造,规范发展光伏发电项目,加快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实施全面节约战略,加快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

  各位代表!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只要我们坚定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就一定能够打造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家园!

  (七)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着力营造一流发展环境。坚持以改革破难题、增动力,以开放汇资源、添活力,不断集聚高质量发展新势能。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全方位承接、高质量完成上级重点改革任务,推出一批自主改革事项,探索实行集中供热分户计量、养老托育服务等改革试点。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任务,清仓历史遗留问题,做好市级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后续工作,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行“阳光审批”“容缺后补”等办事模式,大力实施政务服务就近办、网上办、自助办提升工程,实现建设项目审批在线办理,打造200个村级综合服务站融合共建示范点。实施上市“蝶变计划”,争取成安县恒工机械等3家企业上市、肥乡区派瑞特气等3家企业辅导备案。

  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支持武安B型保税物流中心、鸡泽海关特殊监管区、永年紧固件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邯郸国际陆港发展壮大。提升武安精品钢材、曲周自行车(童车)等9个国家和省级外贸转型示范基地能级水平和规模。争创国家级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成邯郸进出口产品展示展销中心,继续开行“中欧班列”,新增出口实绩企业100家,构建外贸发展新格局。统筹推进开发区调区扩区和整合提升,支持武安工业园区创建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力争营业收入超2000亿元。推动丛台产业新城创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现省级开发区县域全覆盖。全市开发区营业收入增长10%。

  更大力度优化营商环境。实施市场、政务、法治、金融、信用环境提升工程,围绕市场主体需求制定政策,不折不扣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持续降低企业用电、用水、物流等成本。经常性开展银企对接,促进中小微企业融资增量、扩面、降价,全年新增贷款力争突破1000亿元。建立营商环境投诉举报和常态化监测服务机制,严厉打击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行为。加强社会信用和企业诚信体系建设,积极创建国家信用示范城市。着力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完善包联帮扶机制,用好“政企同心谈”“政企会客厅”平台,多倾听企业家意见,多理解企业家不易,多帮助企业家解困,让企业家舒心经营、安心发展、专心创业!

  (八)坚定不移保障改善民生,着力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品质。持续实施民生工程和民生实事,补短板、兜底线、优服务,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市人民。

  全面提高就业质量。实施就业促进工程,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城镇新增就业11.25万人以上。开展就业服务质量提升行动,培训各类技能人才10万人次。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持续推进全民参保,扩大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加强医保社保基金监管,依法打击骗保行为,确保基金健康运行。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培育星级养老机构45家,完成特殊困难家庭居家适老化改造1511户;落实三孩生育政策和配套措施,全面推行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建设市儿童福利院,解决好“一老一小”问题。加快建设市精神卫生福利中心。落实“房住不炒”定位,加快发展长租房市场,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筹集保障性租赁房2080套,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合理住房需求。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推进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加快行政村幼儿园全部有效覆盖。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完成中小学幼儿园建设三年攻坚行动任务,新改扩建学校182所,新增学位15.3万个,解决好学位短缺和大班额等问题。加大民办义务教育专项整治力度,进一步规范办学秩序。推进高中教育优质特色发展,持续提升普通高中教育质量,加强职业教育骨干特色专业建设,支持30万人以上县(市、区)规划建设技工院校。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统筹职普协调发展。推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支持河北工程大学争创“双一流”和科信学院转设,支持邯郸学院升级为邯郸师范大学。深化教育改革,认真落实“双减”政策,规范整治校外培训,强化教育治理,创建平安校园。

  推进健康邯郸建设。深入开展健康中国·邯郸行动,深化“四医联动”改革,抓好医联体提标扩能,构建15分钟就医圈。加快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扩大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范围,着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推动市中心医院东城院区、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新建、市传染病医院迁建等项目开工建设,做好市第二医院和市人民医院联合迁建等项目前期工作。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市中医院门诊综合楼竣工投用,建设“国医堂”20个。加强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引进,培育名医、名院、名科,不断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加快建设区域医疗中心。积极创建国家卫生城市。

  繁荣发展文体事业。完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推进中华成语典故馆、太极文化馆、革命文物博物馆建设,争取赵王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挂牌,使“成语之都、太极之乡,邯郸——一座等了你三千年的城”城市品牌更具支撑。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举办各类文化演出1000场以上,让邯郸文化看得见、摸得着,可欣赏、能体验。高水平承办省第十六届运动会、省第十届残运会,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大力发展冰雪运动,加大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力度,加快建设体育强市。

  (九)坚定不移统筹发展和安全,着力打造更高水平的平安邯郸。认真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树牢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坚决守好首都政治“护城河”南大门。

  毫不放松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严格落实“快、准、全、严、实、好”要求,抓细抓实“十个常态化”30项措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加快实现疫苗接种人群全覆盖,形成坚固免疫屏障。持续做好疫情排查检测预警,完善应急响应机制,确保主动发现、科学应对、果断处置,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有效防范重点领域风险。按照稳定大局、统筹协调、分类施策、精准拆弹的方针,加强金融机构、政府债务、国资国企、房地产、非法集资等领域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压实市县(市、区)政府、金融监管、行业主管等各方责任和企业自救主体责任,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底线。

  全力维护社会安全稳定。完成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任务,抓好生产安全、消防安全、森林草原防火、食品药品安全、防汛救灾等工作,不断提升人防物防技防和防灾减灾、应急救援能力,严防各类事故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有效化解信访积案,健全扫黑除恶斗争常态化机制,强力开展“风雷”行动,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让人民群众更有安全感。

  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深化全民国防教育,强化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不断巩固发展军政军民团结良好局面。多措并举推进妇女儿童事业全面发展,落实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关工委等人民团体桥梁纽带作用。统筹做好民族宗教、新闻出版、广播电视、邮政通信、外事侨务、史志档案、人民防空、气象地震、援藏援疆等各项工作。

  三、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各位代表!民之所望,政之所向。我们一定铭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始终同全市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持续深化“转作风、提效能、比担当、作贡献”活动,扎实开展深化纠正“四风”和作风纪律专项整治,践行初心使命,忠诚履职尽责,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一)强化政治建设,坚定正确方向。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把绝对忠诚贯穿政府工作全过程,把捍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体现到实际行动上,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确保党中央和省委、市委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见效。

  (二)强化法治建设,严格依法行政。持续开展法治政府示范创建活动,提高政府决策质量,推动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全覆盖。实施“八五”普法规划。深入推进政务公开。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政协民主监督、社会舆论监督,强化审计、统计监督,切实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三)强化能力建设,锤炼过硬本领。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厚植文化底蕴,强化生态观念,提高驾驭经济工作本领。坚持“三严三实”,深入调查研究,谋划时善抓大事,操作中精当细致,提高推动工作落实能力。发扬斗争精神,奋力攻坚克难,全面提升

  政府工作质效。

  (四)强化作风建设,勇于担当作为。投身经济社会发展一线,比拼作风,展示作为,以实干实绩践行“邯郸发展我尽责、我出力、我奉献”。完善担当作为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为干事者撑腰,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建设数字政府。多做化解民忧之事、多行便民暖心之举,让政务服务“送上门”,群众办事“少跑腿”。

  (五)强化廉政建设,永葆清廉本色。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战略部署,深入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为基层松绑减负。坚持勤俭节约,严肃财经纪律,带头过紧日子,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

  各位代表!新使命重任在肩,新征程催人奋进。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锚定目标、坚定信心,埋头苦干、勇毅前行,奋力开创加快建设富强文明美丽的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新局面,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责任编辑:石兰兰)

精彩图片

邯郸市政府工作报告(2022年1月23日 樊成华)

2022-02-10 13:48 来源:邯郸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