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方经济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地方两会折射农民工需求“与时俱进”

2022年02月11日 03:17   来源:工人日报   

  【打工前沿】地方两会折射农民工需求“与时俱进”

  邓崎凡

  地方两会是观察各地改革步调、政策走向的一个窗口。从年初起,各地陆续进入省级两会时间,根据《工人日报》记者的统计,截至目前,全国已有30个省区市召开了两会。

  在已举行的会议上,与农民工相关的话题屡被提及,许多代表委员也都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建议。从最初的“饭碗”问题,到如今的“发展”问题,两会这个窗口折射出农民工的境况在“与时俱进”。另一方面,随着这种变化,农民工群体在发展中又有了许多新的需求,大家期待政策也能随着这种新变化而有所调整。

  2008年,三名农民工首次当选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来自上海的朱雪芹是其中之一。此后,她又当选为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工资拖欠、阴阳合同、单位不购买社保等问题,朱雪芹都曾带到全国两会上进行讨论。

  梳理今年地方两会上代表委员的建议,这些前些年事关农民工“生存”的话题,更多地被“新市民”“技能培训”“更好就业”等“发展”话题取代。

  比如,重庆市政协委员刘一在谈到“招工难和留工难”时就提出,进一步完善职业技能等级评价体系和技能人才激励措施,提高制造业从业人员个税起征点等建议。

  这条建议背后有这样一个背景:现在,农民工已经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主体。根据国家统计局1月1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全年农民工总量超2.9亿。这个庞大的队伍,越来越希望得到诸如技能培训、晋升通道等方面的政策关注。

  去年,《工人日报》参与发布的《2021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调研报告》就显示,受访的95后新生代农民工中,69.1%的人渴望获得职业技能培训机会。

  这个截面反映出农民工自身境况和需求的变化。近年来,新生代农民工群体日益成长并已逐渐成为主体。有人曾用一串形象的对比,描绘了一幅新老农民工的群像差异:老一代是拉着蛇皮袋进城的,新生代是带着拉杆箱;老一代是进城挣钱回乡花钱,新生代是融入城市发展;老一代要求支付工资,新生代要求参加保险;老一代呼吁改善劳动条件,新生代希望分享发展成果……

  这些变化在地方两会的意见建议中得到体现。各地代表委员的建议富有时代特点,与农民工就业相关的建议举措和乡村振兴紧密联结,“家门口就业”“新业态经济”等被广泛热议;多地建议中均强调加强职业教育布局,给予技术人才应有的补贴与重视,建立具有地方特色的劳动人才队伍;针对融入城市、异地就医、劳动保障等细节,各地代表委员都提出更多有温度、有深度、有厚度的建议。

  我们有理由期待,随着农民工自身情况的变化,政策在继续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同时,也将在职业技能培训、就业创业及职业发展等方面助力农民工更好发展。

 

 

(责任编辑:秦宇雯)

分享到: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地方两会折射农民工需求“与时俱进”

2022-02-11 03:17 来源:工人日报

  【打工前沿】地方两会折射农民工需求“与时俱进”

  邓崎凡

  地方两会是观察各地改革步调、政策走向的一个窗口。从年初起,各地陆续进入省级两会时间,根据《工人日报》记者的统计,截至目前,全国已有30个省区市召开了两会。

  在已举行的会议上,与农民工相关的话题屡被提及,许多代表委员也都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建议。从最初的“饭碗”问题,到如今的“发展”问题,两会这个窗口折射出农民工的境况在“与时俱进”。另一方面,随着这种变化,农民工群体在发展中又有了许多新的需求,大家期待政策也能随着这种新变化而有所调整。

  2008年,三名农民工首次当选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来自上海的朱雪芹是其中之一。此后,她又当选为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工资拖欠、阴阳合同、单位不购买社保等问题,朱雪芹都曾带到全国两会上进行讨论。

  梳理今年地方两会上代表委员的建议,这些前些年事关农民工“生存”的话题,更多地被“新市民”“技能培训”“更好就业”等“发展”话题取代。

  比如,重庆市政协委员刘一在谈到“招工难和留工难”时就提出,进一步完善职业技能等级评价体系和技能人才激励措施,提高制造业从业人员个税起征点等建议。

  这条建议背后有这样一个背景:现在,农民工已经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主体。根据国家统计局1月1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全年农民工总量超2.9亿。这个庞大的队伍,越来越希望得到诸如技能培训、晋升通道等方面的政策关注。

  去年,《工人日报》参与发布的《2021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调研报告》就显示,受访的95后新生代农民工中,69.1%的人渴望获得职业技能培训机会。

  这个截面反映出农民工自身境况和需求的变化。近年来,新生代农民工群体日益成长并已逐渐成为主体。有人曾用一串形象的对比,描绘了一幅新老农民工的群像差异:老一代是拉着蛇皮袋进城的,新生代是带着拉杆箱;老一代是进城挣钱回乡花钱,新生代是融入城市发展;老一代要求支付工资,新生代要求参加保险;老一代呼吁改善劳动条件,新生代希望分享发展成果……

  这些变化在地方两会的意见建议中得到体现。各地代表委员的建议富有时代特点,与农民工就业相关的建议举措和乡村振兴紧密联结,“家门口就业”“新业态经济”等被广泛热议;多地建议中均强调加强职业教育布局,给予技术人才应有的补贴与重视,建立具有地方特色的劳动人才队伍;针对融入城市、异地就医、劳动保障等细节,各地代表委员都提出更多有温度、有深度、有厚度的建议。

  我们有理由期待,随着农民工自身情况的变化,政策在继续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同时,也将在职业技能培训、就业创业及职业发展等方面助力农民工更好发展。

 

 

(责任编辑:秦宇雯)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