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底市政府工作报告(2021年12月30日 曾超群)

2022年02月22日 13:05   来源:娄底日报   

  ———2021年12月30日在娄底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娄底市人民政府市长 曾超群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查,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和2021年工作回顾

  过去五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环境、艰巨繁重的发展改革任务,特别是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大力实施“三高四新”战略,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胜利完成了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历史性任务,较好实现了市五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主要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860亿元(预计数,下同),年均增长7.4%,人均GDP迈上4万元台阶。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5.7%,增速保持全省前列,总量实现赶超进位。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分别增长10%、7.6%、8.8%,均高于全国全省增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8%、10.3%,增幅居全省前列。

  脱贫攻坚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54.22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3个贫困县全部摘帽、498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完成6.85万人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双峰县获评全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成效明显县。建设扶贫车间430家,改造农村危房4.48万户,建设集中农村供水工程2647处,通村通组公路全面提质,行政村实现4G网络全覆盖,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达标率100%,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达到1.22万元,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

  产业转型步伐提速。全力打造钢铁新材和工程机械先进制造业“双引擎”,集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78家,对规模工业增加值贡献度达到90%,钢铁新材产业集群产值突破千亿。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超过1000家,企业利润年均增长23.9%。10条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产值占规模工业比重提高到86.7%。全市税占比达到68%,五年提升8.6个百分点。先进结构材料产业集群纳入国家首批战略性产业集群,湖南中部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连续两年获评全国优秀,娄底经开区综合实力跃升至全省第7名。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分别增长14.4%、21.1%,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86家,先进钢铁材料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华中分中心落户娄底。粮食生产工作获评全国先进,粮食播种面积保持在365万亩以上,年出栏生猪稳定在300万头以上,水稻生产机械化率达到76.6%,五年提升9.5个百分点,农产品加工销售收入年均增长12%,休闲农业企业达到1803家。旅游人数、旅游总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5.4%、22%。新经济新业态快速发展,万宝新区移动互联网产业园获评“湖南省大数据产业园”、“湖南省互联网产业园”,区块链技术应用走在全国前列。

  生态环境持续好转。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五年投入129亿元,完成环境治理项目216个。中央、省环保督察和长江经济带警示片披露反馈的127个问题,已整改完成85个,其余均达到序时进度。在全省率先对采(碎)石场全面清理整顿,131家关闭采石场“两断三清”到位。扎实推进长江十年禁渔、资江水域禁捕退捕,深入落实“河长制”,常态化治理河流180公里,完成山塘清淤1.92万口。全面打好锡矿山、涟钢周边等重点区域环境综合治理攻坚战,砷碱渣无害化项目通过省级验收,冷水江锑煤矿区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入选中国生态修复典型案例。省控以上地表水断面和县级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改革开放纵深推进。部署落实1105项改革任务,“放管服”和“一件事一次办”改革成效明显,赋予娄底经开区1659项管理权限,93.7%的政务服务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企业开办“5小时办结”,296件“一件事”实现全省无差别办理,新增市场主体15.3万户。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农村承包地确权颁证、驻娄国有企业“三供一业”分离移交等改革全面完成。国有资产管理、行政复议、园区体制、农业综合水价等改革积极推进。“互联网+村级小微权力监督”、油溪桥村“两山转化”等多项改革成果获得国省表彰。市属国有企业总资产五年增长3.5倍。金融机构贷存比达到64%,五年提高8.3个百分点。深入实施“娄商返娄”行动,每年一届“湘博会”成功举办,在中国(长沙)自贸试验区设置娄底馆,娄底海关开关运行。引进“三类500强”企业41家,内联引资、利用外资、进出口总额年均分别增长14.3%、18%、24.9%。全面搭建招才引智平台,引进全日制硕士以上研究生576名。

  城乡面貌明显变化。综合交通枢纽加快形成,二广、娄益衡、龙琅高速和娄底大道建成通车,春田机场、桥头河通用机场建设有序推进,完成干线公路改造327公里,农村公路提质改造1005公里,新开通城乡公交线路373.9公里,娄星区获评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市政基础设施日益完善,7个城市防洪圈完成达标闭合,新增日供水能力14万吨,涟-冷-新天然气长输管线建成完工。中心城区全面提质,拉通断头路36条,建成小游园12处。城乡环境持续改善,在全省率先完成农村墙体广告清零、整市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建成乡镇污水处理厂36个,整治城市、乡镇建成区黑臭水体26个。创建4A级景区3家、特色小镇4个、省级以上美丽乡村示范村39个。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复审顺利通过,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4个县市创成省级文明城市。

  社会治理有效加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扎实开展,建成覆盖全市的网格化管理服务体系,反电诈工作退出全国重点市域通报名单,创新推进“雪亮乡村”市场化运作,“一村一辅警”、“智慧矫正”建设不断加强。深化信访“三无”创建,探索“阳光信访”平台,“村(居)民议事会公开评议信访事项”、“屋场会”等基层治理模式获国省推广。民间融资风险处置取得进展。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响应能力体系不断健全。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防灾减灾救灾有序有效,防汛抗旱、森林防灭火实现“零伤亡”目标。食品安全连续两年进入全省A级市州行列。

  民生福祉显著改善。持续办好民生实事,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超过70%。累计新增城镇就业18.4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9.1万人。新建学校41所,其中7所芙蓉学校建成使用,新增学位12.2万个,消除大班额4203个,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比例达到52.9%,建成教师周转房3106套。娄底幼儿师范成功升格为高等专科学校,娄底职业技术学院成功创建国家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实现应保尽保,新增养老服务床位1万张。每千人常住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由3.9张增加到7.6张,在全国率先推行健康快车下基层服务,全科医生驻村全覆盖工作提前完成2030年国家规划目标,新化县远程医疗获评国家“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典型案例。建设保障性住房10391套,老旧小区改造53924户,棚户区改造60432户,27个中心城区安置基地项目全部启动建设,17个已交付使用,完成“无籍房”办证7.6万本。电商进村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农村户用厕所改(新)建9.3万户。文化体育事业不断繁荣,“四馆一中心”投入使用,涟源湘剧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竞技体育实现全运会金牌“零”的突破,成功举办省第四届中学生运动会和首届中非少年足球友谊赛,“足球+英语”直播公益课堂获得全国体育事业突出贡献奖。

  政府效能不断提升。全面加强政府系统党的建设,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出台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十条规定,加强审计监督,推动建章立制,娄底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经验在全国推广。“三公”经费支出压减31.8%,政府债务风险控制在全省二类地区。政府机构、撤乡并村改革和县市区、乡镇、村支两委换届全面完成。法治政府建设成效明显,孙水河保护条例、农村住房建设管理条例、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等8部地方性法规颁布实施,依法行政能力不断提高。主动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政协民主监督、社会舆论监督,创新开发建议提案网上办理平台,率先在全省实现“一网通办”,五年办结市人大代表议案2件、建议594件、政协提案779件,办结率、满意或基本满意率均为100%。接听12345市民来电22.4万件,办结率、满意率分别为97.3%、98.5%。坚决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持续整治“四风”,通报典型案例77起,党纪政务处分1119人。

  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不断加强,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全民国防教育普及深化,退役军人事务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成功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娄底民兵映湘中”在中央电视台专题推播,驻娄解放军、武警、消防、公安和民兵预备役遂行任务能力持续提升,参建参治作用不断显现。统计、党史、公积金、人民防空、档案、保密、邮政、气象、水文、移民、供销、外事、侨务、民族宗教、对台、工商联、贸促、工会、共青团、妇联、关工委、老龄、科协、社科联、文联、红十字会、慈善、残联、计生协等各项工作均取得新的进步。

  特别是面对世纪疫情,全市上下齐心协力,众志成城,坚决打好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实现了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战双赢”。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后,始终绷紧防控之弦,筑牢防控屏障。尤其是广大医护工作者、志愿者、基层网格员,以及各层级各领域各方面的参与人员,闻令而动,逆风而行,把党旗插在抗疫一线,用生命的坚守换来全市的平安,充分彰显了“坚韧、勤奋、尚德、自强”的娄底精神,让我们为之“点赞”!

  各位代表!

  2021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是本届政府的收官之年。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稳中趋优态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8%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左右,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1%以上,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突出抓谋划、筑根基、增后劲,发展路径更加清晰。推动“十四五”规划落地落细落实,编制完成科技创新等44个专项规划,扎实推进国土空间规划、村庄规划编制。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在全省率先出台乡村振兴工作领导、调度和督查机制。突出抓项目、兴产业、强实体,发展动力不断累积。举办产业项目建设、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推进会,先后分三批推动196个重大项目集中开(竣)工,总投资576亿元,省重点项目投资超年度计划45%。强力推进“双引擎”重点项目32个,以VAMA二期为代表的一批重大项目顺利开工,三一路机灯塔工厂、浙湘新材等项目竣工投产,华菱安赛乐米塔尔铁路专用线建成通车。突出抓创新、促改革、优环境,发展活力日益增强。全力推动科技创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6%。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出115项便民办税举措,“拿地即开工”、“交房即交证”、“准入即准营”等改革积极推进。全面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攻坚年行动,有序推进融资增信工作,设立全省首个企业家日———“娄商日”。组建娄底市城发控股集团并顺利获评AA+信用评级。出台关于创建“五好”园区推动新发展阶段园区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园区错位特色发展加快形成,技工贸收入达到2800亿元,增长11.1%。突出抓底线、保民生、提品质,发展成果更加惠民。理顺十二个安全生产专业委员会工作职能,出台煤矿安全监管八项制度,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实现“双下降”。市本级隐性债务化解成效突出,获省3亿元政府债务限额奖励。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受到国务院表彰。持续推进县域社会治理,社会大局保持稳定。深入开展环境治理,常态化抓好“夏季攻势”,娄底生态治理光伏项目快速推进,“河长制”工作获得全国先进。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19件省重点民生实事全部完成,12件市重点民生实事已完成10件,农村中小学教师周转房建设可于明年6月全面完成,中心城区二水厂改扩建已完成水源地环境综合整治和勘察设计等前期工作,预计明年上半年正式开工。

  各位代表!

  过去五年,是我市发展史上砥砺奋进的五年。经过五年的接续奋斗,我们同全国人民一道,步入了全面小康社会,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娄底进入了明显的上升曲线阶段和新一轮快速发展期,高质量发展态势逐步呈现。这是娄底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动实践,是市委坚强领导,市人大、市政协监督支持,全市广大干部群众顽强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向在脱贫攻坚、疫情防控、抢险救灾等急难险重任务中付出艰辛努力、作出奉献牺牲的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向驻娄人民解放军指战员和武警官兵、政法干警、消防救援队伍指战员和民兵预备役人员,向中央、省驻娄单位,向所有关心支持娄底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多种因素影响,地区生产总值增速等少数指标没有实现预期目标,特别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还比较突出,经济总量不大,质量效益不高,创新能力不强;项目储备和要素保障不足;环保、安全和民生等方面历史欠账较多;全面脱贫成果尚需巩固;县域之间发展不平衡,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短板,等等。对此,我们必须切实强化问题导向、忧患意识、底线思维,以绝不回避、绝不推诿的态度和作风,竭尽全力担负起发展之责。

  二、未来五年总体要求和2022年重点工作

  未来五年,是全面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市第六次党代会为今后五年发展擘画了蓝图,指明了方向。立足新的发展方位,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要以全新的发展姿态、更强的使命担当,全力推动各项决策部署落实落地。

  今后五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决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和市第六次党代会精神,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努力建设“四个城市”,奋力谱写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娄底新篇章,全面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娄底。

  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是: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取得明显成效,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迈出坚实步伐。经济发展全面提质,质量效益明显提升,力争到2026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7万元;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创新生态更加优化,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12%以上;重点领域改革取得突破,高水平对外开放不断拓展;文明程度明显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体系更加健全;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得到优化,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民生福祉更有保障,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治理效能全面提升,安全保障更加有力。

  实现上述目标,必须坚定不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必须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全力办好发展经济这个最大实事,聚力打造“三个高地”,加快娄底“材料谷”建设,不断壮大实体经济,推动产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必须坚定不移释放改革开放活力。进一步优化资源要素配置,强化科技创新引领,加快融入国省重大区域战略,全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不断提高创新力和竞争力。必须坚定不移推进共同富裕。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化就业优先导向,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全面实施乡村振兴,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发展成果更好惠及全市人民。必须坚定不移统筹发展和安全。落实重大风险常态化排查、防范、化解机制,牢牢守住安全生产、疫情防控、社会稳定、环境保护、金融秩序、群众关切、依法诚信底线,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动态平衡。

  各位代表!

  加快建设现代化新娄底,是全市人民的共同愿望,更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民之所盼,政之所向。我们一定要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工作作风,以“功成不必在我,建功必须有我”的责任担当,一步一个脚印走、一棒接着一棒干,确保美好蓝图逐步变成生动现实!

  2022年,是全面实施“十四五”规划、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的关键之年。做好2022年工作,必须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加强统筹协调和预期引导,继续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按照中央、省委和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力抓好贯彻落实,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明年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以上,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8.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城镇新增就业3.4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9.5%以上,粮食产量158万吨以上。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突出抓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聚焦推动产业发展,致力在打造先进制造业高地上有新作为

  全力抓好“两大产业”发展。以打造娄底“材料谷”为总揽,充分发挥钢铁新材和工程机械两大产业的引擎作用,抢抓硅钢产业快速发展的窗口机遇,围绕“延链、成网、优环境”,加快产业集聚,做大产业集群,构建产业生态。深入开展“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行动,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5%以上。重点抓好硅钢产业园建设,大力推进三一娄底产业园、薄板深加工产业园、重卡零部件产业园综合体建设。突出抓好“两大产业”32个在建项目投产达效、VAMA三期等27个在谈项目引进落地,确保华菱涟钢产品结构升级、VA鄄MA二期、宏旺新材等重大项目竣工投产。加强钢铁产业产能整合、产品提质,实现华菱涟钢技术改造升级,支持冷钢研发高端高强度紧固件铆螺钢。以“两大产业”为主导,统筹推进其他8条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协同发展,全力打造世界最先进的汽车板供应基地、全球最大的液压油缸基地、亚洲最大的高强钢基地、全国重要的硅钢、路机生产基地。

  充分发挥创新驱动作用。坚定不移依靠创新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落实科技体制改革三年行动方案,强化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梳理科技创新重点清单,围绕重点产业,实施和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揭榜挂帅”。加强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推动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大力培育“小巨人”企业,全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50家以上。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动先进制造业与“大智移云”新技术融合发展,促进产业智能化升级、绿色化改造、服务化发展、品牌化提升。深化产学研合作,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与运用,提升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率,争取设立省市自然科学联合基金,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15%。完善创新发展激励政策,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增长12%以上。深化娄底人才行动计划,健全人才培养体制,加大高端人才引进力度,培育一批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打造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智力引擎。

  积极创建“五好”园区。以娄底经开区进全省五强和娄底高新区创建国家高新区为统揽,以提高园区吸引力和落地力为抓手,实施好“十四五”产业园区发展规划和产业链规划,加快园区调区扩区,狠抓“1+3”政策落实,推动资源要素向园区集聚。强化规划引领,找准产业定位,加快国家级园区“两主两特一新”、省级园区“一主一特一新”产业发展。坚持“三生融合”、“三态协同”,支持园区服务综合体建设,提升园区内涵和品质。推进园区管理体制、亩均税收、融资创新、建设运营、土地供给等改革,赋予园区更多政务服务事项管理权限,增强园区发展活力,把园区打造成为经济发展的主阵地、县域经济的主支撑。

  (二)着力扩大有效内需,致力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有新气象

  狠抓项目建设。聚焦“两新一重”、民生、能源、物流等重点领域,优化中央投资、专项债、融资需要三类项目库,谋划和推进一批重大项目。实施扩投资“六大行动”,着力开展产业项目建设行动,大力推动“五张网”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抓好官新高速、新新高速、醴娄高速扩容、呼南高铁益娄段前期、春田机场、桥头河通用机场等一批交通项目,娄底生态治理光伏项目、邵东—双峰输气管道、城市配电网巩固提升等一批能源项目,大中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城市防洪圈闭合和堤防提质达标、城乡供水保障提升等一批水利项目,娄底西货站场、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等一批物流项目建设,新建5G基站1700座,确保省、市重点项目完成年度投资450亿元以上。

  激发消费潜力。实施流通消费“五大工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左右。建强城市和县域消费中心,巩固传统和大宗消费,实施农村市场提升工程,加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加快推进农村电商入户,激活农村消费。培育壮大新零售、“互联网+医疗健康”、文化旅游、体育休闲等新业态。帮助餐饮、住宿等服务行业解决经营中的实际困难,加快发展咨询、业务代理、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适应“后疫情”时代文旅产业发展新趋势,谋划好休闲旅游、城郊周边游、研学游等旅游业态,继续组织“乐享湘中·幸福娄底”消费季等促消费活动,激发文旅市场消费潜力。

  提升城市品质。以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为引领,按照宜居宜业宜游标准,坚持精明增长、精致管理、精美建设、精算平衡,优化资源配置,开展城市体检,统筹推进城市更新行动,完善城市功能,增强综合承载能力。持续加强城市“双修”,推进城市管网雨污分流,加快城市棚户区、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和“绿色社区”建设,抓好控违拆违和城市危房隐患整治。加大城市主干道路网建设,打通断头路,推进背街小巷改造,实现甘桂北路、乐坪东街、环保路、长宁路等建成通车。全面做好垃圾分类工作,推进公厕和垃圾站建设改造,全力抓好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运营管理、燕子岩生活垃圾填埋场封场建设。加快“公交都市”创建,完善停车设施、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加强交通秩序管理。建设新型智慧基础设施,加快“智慧娄底”建设,促进技术平台与应用场景有效衔接,提高城市智能化管理水平。

  促进区域协调。着眼打造长株潭都市圈拓展区辐射区的规划定位,立足“一核一廊”市域经济格局、“一体两翼”市域发展格局,拓展优化城镇空间布局,有序推动娄涟融合发展。科学编制国土空间规划,全面启动市县两级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严格落实“三条控制线”,以高质量规划引领高质量发展。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做好“特色+坚持”文章,支持引导各县市区因地制宜、突出特色、错位发展,培育壮大特色产业,夯实县域财源,提升县域综合实力,支持娄星区加快产城融合发展、冷水江市打造先进制造业强市、涟源市建设“一区三基地”、双峰县发展新型建材产业和推进农机产业转型升级、新化县做大做强先进陶瓷与现代文印产业。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抓好特色小镇和特色城镇建设,提升城镇的辐射力和带动力。

  (三)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致力在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上有新进展

  促进农业高质高效。毫不松懈抓好粮食安全,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强力推进农村乱占耕地建房和其他违法用地问题整治,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推动建立“田长制”,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坚决整治耕地抛荒,强化“菜篮子”责任制,确保粮食稳产增效。落实“六大强农”行动,加大农业品牌培育力度,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推动创建一批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培育壮大湘村黑猪、水云峰黄桃、桥头河蔬菜、永丰辣酱、新化红茶、新化黄精等国家地标和优势特色品牌。深入实施湘中黑牛等种业振兴行动,促进生猪产业提档升级,加大农业技术推广应用,不断扩大种养规模,加快双汇等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项目落地见效,壮大农产品加工业。推动农机全产业链发展,加快全国丘陵山区先进农机装备研发和制造基地建设,打造智能智慧农机新高地。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农业产业组织化水平,实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精品工程,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统筹县域城镇和村庄规划建设,加快推进“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加强村庄风貌引导,保护传统村落、传统民居和历史文化名村名镇,因地制宜建设特色乡村。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农村公路提质改造252公里,积极创建城乡客运一体化示范县。扎实推进“百村美丽、千村整治”工程和“美丽乡村”建设,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年行动计划,加快推动“空心房”综合治理,持续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厕所革命,加快乡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加强农村水、电、气、通信和物流等基础配套,实施山塘清淤1200口。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小型水库管理体制和供销社综合改革,稳步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促进土地有序流转。加强农村专业人才培训,发挥农村致富带头人作用,培育新型农民群体,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加强乡风文明建设,健全村规民约,注重发挥乡贤作用,充分尊重社情民意,推进移风易俗,推动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对标国家巩固脱贫成果后评估要求,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加强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持续做好农村供水保障及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抓好脱贫人口稳岗就业,加大兜底保障力度,全面健全扶贫资产后续管护长效机制,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接续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抓好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和示范创建工作,发挥好驻村帮扶作用。积极引导能人回乡、资本下乡,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振兴。

  (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致力在深化改革开放上有新突破

  扎实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积极推动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全面推进“一件事一次办”“跨域通办”“跨省通办”“掌上办”落地落实,加快一体化平台在线政务服务迭代与应用,不断提高政务服务水平。大力支持和培育企业上市,建立辅导名单、问题清单和政策工具箱,加快实现企业上市“破零”,提升企业直接融资能力。加大金融机构发展支持力度,做强政府融资担保机构,更大力度引导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积极组建“金融超市”,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任务,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积极推进“三项制度”改革,分类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增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能力,支持国有企业做大做优做强。

  促进更高层次开放合作。实施外贸多元化战略,有序发展跨境电商等外贸新业态,依托农机、电力安装、劳务输出等产品和服务的竞争优势,拓展“一带一路”新兴市场,加快形成外贸发展新格局。推动制度型开放,积极复制运用湖南自贸区建设制度创新成果,助力“非禁即入”普遍落实。发挥“娄商”和“链商”优势,吸引更多娄商回乡投资兴业,引进更多关联配套企业全链条式发展。坚持培优培强、招大引强,充分发挥友好城市、驻外联络处、异地商会等平台作用,面向“三类500强”企业,注重本土企业成长性,完善招商优惠政策,加快出台实施细则,构建现代化招商体系。大力承接长三角地区和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转移,用好新时代推进湘西地区开发政策,建设先进制造配套区和长株潭现代物流服务区。推进海关监管区建设,进一步完善开放平台功能,提升海关对产业发展的服务能力。加快会展经济发展,谋划建设娄底会展中心,继续办好“湘博会”“文印博览会”“娄商大会”“娄商日”等活动。预期内联引资、利用外资分别增长12%、10%以上,出口总额增长20%以上。

  全面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发挥好民营经济发展“六个一”机制作用,依法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搭建政策服务平台,继续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抓好降本减负,主动实施一批中小微企业获得感强的政策措施,让惠企政策应享尽享,切实为企业纾困增效。紧扣“三化三全四环境”,持续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攻坚年行动,全面落实“十个严禁”,实施“不主动服务即一票否决”,强化契约精神,打造诚信政府,让投资兴业“来者悦、来者安、来者赢”,真正将娄底打造成为发展的高地、投资的洼地和创业的热土。

  (五)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致力在生态文明建设上有新成效

  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持续开展“夏季攻势”,协同开展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抓好钢铁、水泥、焦化行业企业超低排放改造,加强建筑工地和道路扬尘治理,着力消除重污染天气,确保城市空气环境质量达标。落实“河长制”任务,实施好长江十年禁渔,推进资江水域禁捕退捕。抓好河库系统治理和河湖突出问题整治,开展黑臭水体治理,全面推进城镇、农村、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开展污染土地普查,加强耕地治污工作,有效管控农用地、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推进城市固体废物精细化管理。加快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全面推行“林长制”,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提升生态系统整体功能。

  持续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加强水污染防治和水生态、遗留矿山生态保护修复,推进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试验区建设,解决区域性、流域性污染问题,确保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安全达标。切实抓好中央和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推进锡矿山区域环境综合治理,实施资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行动计划。突出抓好关闭煤矿矿井废水、采(碎)石行业等专项治理,重点实施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和冷水江市锡矿山独立工矿区提升改造工程。

  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落实国家碳达峰碳中和行动要求,编制碳达峰行动方案和分领域分行业实施方案,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全方位贯彻“四水四定”原则,推进国家节水行动娄底实施方案,筑牢水安全网。持续淘汰落后产能,把好企业入口关,坚决遏制“两高”项目,全面推行重点行业和领域绿色化改造。谋划好“双控”与产业发展需求相协调的能源消费计划安排,充分利用绿色清洁能源、省级重大项目单独配额等政策措施,大力发展绿色金融,统筹推进光伏、生物质发电、风电及抽水蓄能能力建设,加大清洁能源并网消纳工程建设。增强全民节约意识,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积极创建绿色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

  (六)全面加强社会治理,致力在建设更高水平平安娄底上有新进步

  着力防范金融风险。坚持在推进金融改革中防范化解风险,完善金融风险处置机制,贯彻实施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持续推进民间融资风险陈案化解和资产处置攻坚行动,稳妥处置金融机构不良贷款风险,加大地方金融机构监管,有效治理恶意拖欠账款和逃废债务行为,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守住不发生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稳步推进政府债务化解和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坚持举债有度、用债有方、化债有源,确保资金链不断裂、负债率不上升、政府综合债务率处在安全区间。

  牢牢守住安全底线。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坚持常态化防控,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措施,全面加强疫情防控应急能力建设,扎实推进疫苗接种,切实做到“四个最”,实现“三个零”。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贯彻落实新安全生产法,强化“隐患即事故”的原则要求,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持续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抓好煤矿安全监管八项制度落地落实,统筹做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加快湖南矿山救援娄底基地和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建设,完善基层应急体系,全面提升本质安全水平。

  加强县域社会治理。全面构建现代化县域警务,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坚决打击电信诈骗,打好新时代禁毒人民战争。持续深化信访“三无”创建,加快群众信访县级“终点站”建设,健全网格化管理体系,推进政府治理、社会调解、居民自治有机结合,形成共建共治共享良好局面。加强和规范村(社区)综合服务平台建设,积极引导社会组织参与城乡社会治理,构建市县乡村四级社会工作服务体系,提升社会工作服务能力和水平。落实基层依法自治事项、依法协助政府工作事项和减负工作事项清单,切实为基层减负、松绑、赋能,提高基层治理能力。

  (七)深化文明创建成果,致力在建设文明幸福城市上有新高度

  不断提升社会文明程度。以建设更高水平全国文明城市为主线,坚持常设常态长效,推进全面全民全程创建,构建全域创建新格局,以文明创建提升全社会文明素养。深入实施社会文明程度“七大提升”工程,力争实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全覆盖。全面实施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持续擦亮“娄底红”、“微心愿”等志愿服务品牌,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网络文明建设,以时代新风塑造和净化网络空间。加大文明宣传力度,讲好娄底故事、传播娄底声音、树立娄底形象。

  切实加强公共文化服务。加快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娄底段建设,全面推进蔡和森红色教育基地、锡矿山工矿红色文化旅游、红二军团长征司令部旧址、李聚奎故居、贺国中故居改造升级,着力打造一批红色经典旅游景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持续加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推动市文体公园升级改造。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加快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强化文艺资源整合,加大文艺精品创作力度,深入开展文化惠民和群众性文化活动,推动文学艺术事业高质量发展。

  健全完善文化产业体系。坚持文化产业正确发展方向,加强文娱领域综合治理,规范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探索推进文化企业社会效益量化考评,努力实现“两个效益”统一。大力实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六大行动”,做强文化市场主体,加强地域文创产品研发设计生产,培育“文化+”特色消费市场。全面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推动媒体深度融合,建强用好市县融媒体中心,加快市广电传媒大厦等传媒领域重大项目建设。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打造精品旅游线路,支持紫鹊界梯田、曾国藩故里、湄江国家地质公园争创国家5A级景区,积极推进国家森林公园、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发展赛事经济,打造娄底“足球运动城市”品牌。

  (八)突出抓好民生建设,致力在改善人民生活品质上有新提升

  坚持就业优先发展。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全面推进“互联网+公共就业服务”,加快创业孵化基地建设,推进创业带动就业,加大重点群体就业扶持,抓好公益性岗位开发和就业困难群体安置。围绕“产教融合”城市目标,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实施中等职业教育达标工程,擦亮楚怡品牌,大力推进技能中国行行动,广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着力提升居民就业能力。

  全面发展社会事业。深化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教育评价改革,加快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稳步推进高中阶段教育,规范民办义务教育,扎实完成年度“双减”任务,加大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公办学位供给,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强中小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培育优良师德师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推进新的生育政策落地见效,完善托育、幼教服务体系。全面建设“健康娄底”,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加快补齐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短板,持续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提升乡镇卫生服务能力。加快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支持公立医疗机构等级晋升,支持娄底市第一人民医院创建国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娄底市康复医院创建国家三级精神病专科医院,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提高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启动市传染病防治医院建设。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优化住房多元化供给,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加大食品药品监管整治力度,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持续办好民生实事。在扎实办好省重点民生实事基础上,继续抓好十件市重点民生实事,新建农村中小学教师周转房466套,新增城区公办学位1.3万个左右,新生儿遗传性耳聋基因筛查2万例以上,老旧小区改造2.4万户以上,中心城区新增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小区各100个,完成中心城区居民用水直供改造3万户以上,中心城区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100台,完成农贸市场食用农产品监督性快速检测26万个批次,建成“明厨亮灶+互联网”指挥中心并正常运行,农村公路安防工程建设完成省下达任务。

  完善社保体系建设。深化社保制度、社会救助制度改革,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推进社保转移接续,落实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待遇水平调整工作,完善失业保险金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稳步提高社会保险待遇水平。部署推进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和失业保险省级统筹。建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丧葬补助金制度,健全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提高城乡低保和残疾人两项补贴标准。推进无障碍设施建设和适老化改造,加快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抓好儿童、妇女、残疾人关爱保护。加强基金监管,加快构建“1+N”政策监管体系,守护好人民群众的“养老钱”“保命钱”。

  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坚定支持国防和军队改革,务实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稳步推进后备力量建设调整转型,巩固提升双拥共建成果,积极做好退役军人转业安置和就业工作,健全退役军人工作体系和保障制度,着力加强人民防空和民兵基层建设,促进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

  三、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强化政治引领。始终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摆在首位,全面落实第一议题制度,认真执行市政府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制度,不断用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持续深化以党史为重点的“四史”教育,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贯穿政府工作全过程,不断提升政府执行力和落实力。

  坚持人民至上。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切实在勤勉履职中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奉献。坚持正确的政绩观,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始终做到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在决策中充分尊重民意、汇集民智。坚持落实落细落小,用心用情解决好群众牵肠挂肚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干一件、成一件,持之以恒,久久为功,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奋力争先创优。把争先创优作为政治要求,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以“跳起来摘桃子”的勇气,向先进看齐,朝一流努力。强化“负责思维”,落实“我”的责任,坚决摒弃“得过且过、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思想,坚决整治不落实、不研究、不作为、不在状态等突出问题,心无旁骛促发展抓落实。构建助推高质量发展的“四大工作体系”,积极发挥绩效考核“指挥棒”作用,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担当,对勇于负责的干部负责。

  严格依法行政。深学笃行习近平法治思想,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强化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严格依法依规依制度办事,建设法治政府。用法治给行政权力定规则、划界限,规范行政决策程序,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提高依法行政水平。认真执行人大决议决定,主动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自觉接受政协的民主监督,加强审计监督、舆论监督,强化统计监督,让监督覆盖到权力运行的全过程和各方面。

  恪守清正廉洁。始终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加强制度规范,严格制度落实,推动党政机关工作质量实现新提升。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驰而不息纠“四风”改作风,坚决整治不正之风和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弘扬清廉文化,厚植廉政根基,营造清廉氛围,让清正廉洁成为干部的思想自觉,着力打造廉洁政府,建设清廉娄底。

  各位代表!

  进入新时代,奋斗新征程。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埋头苦干、勇毅前行,为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加快建设现代化新娄底而努力奋斗!

(责任编辑:石兰兰)

精彩图片

娄底市政府工作报告(2021年12月30日 曾超群)

2022-02-22 13:05 来源:娄底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