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政府工作报告(2022年2月22日 张新伟)

2022年03月03日 15:51   来源:太原日报   

  ——2022年2月22日在太原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市长 张新伟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1年和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在市委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再现“锦绣太原城”盛景的殷殷嘱托,认真落实省、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按照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目标要求和工作矩阵,强化使命担当、狠抓任务落实,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效,“十四五”实现良好开局。

  坚持稳中求进,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和各种困难风险挑战,我们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攻坚克难、真抓实干,经济高质量发展呈现良好势头。抢抓机遇开新局。举全市之力推动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太原区)强势起步,大盂产业新城正在成为投资热土。狠抓工业促转型。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连续6个月保持在15%以上,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4576亿元、净增1193亿元,创历史新高。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10.9%。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制造业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均达到30%左右。太钢、富士康成长为千亿级旗舰企业。优化环境育主体。营商环境得到进一步提升,获得信贷、劳动力市场监管两项指标成为全国标杆,全市市场主体新增13.56万户、达到64.56万户。扩大开放强外贸。成功举办中博会,入选B2B出口监管试点城市,二手车出口业务试点工作实现破零,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速达52.9%,居中部六省省会城市首位。

  一年来,我们直面房地产市场持续下行、土地出让收益减少的压力,在煤炭行业增加值全年增速下降4.5%的情况下,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5121.61亿元,历史性突破五千亿元大关,实际增速9.2%、居全国省会城市第三位,名义增速23.3%、排名全国省会城市第一,太原发展实现里程碑式的跨越!

  坚持自立自强,科技创新实现新突破。持续加大政策供给和资金投入,把科技专项资金从10亿元提高到20亿元,支持各类主体创新创业。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基于超冷费米气体的量子调控”“煤矸石煤泥清洁高效利用关键技术及应用”等9个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市场化矿山修复治理“太原西山模式”亮相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在2021年可持续发展论坛上向全球发布。人才环境持续优化。建设市级人才公寓1000余套,发放各项人才补助(贴)5.4亿元,吸引100余所高校3.4万人来并就业创业。创新平台增多做强。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山西)揭牌成立,太原第一机床厂更新改造为第一实验室。获批建设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打破了我市连续6年国家重点实验室零增长局面。创新氛围日益浓厚,创新高地正在隆起!

  坚持品牌强市,现代服务业增添新活力。充分发挥省城服务业集聚优势,挖掘市场潜力、扩大服务供给,全市新增限额以上批零住餐单位1217个,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873.9亿元、增长13.2%。“品牌强市”行动深入实施。在太原日报、太原电视台等媒体开设专版专栏,对183个特色品牌进行专题宣传报道,累计刊发549个专版、播出时长366个小时。六味斋、双合成、宁化府等本土品牌成为新的消费热点,传统品牌焕发出新生机。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毕马威、安永等国际顶尖会计师事务所落户太原,太原加工贸易产业园进入首批国家认定名单,我市入选全国物流枢纽建设和智慧物流配送示范城市,获批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城市,荣获“中国最具竞争力会展城市”称号。消费市场持续提振。开展“晋情消费·嗨购龙城”城市购物节等活动,持续掀起消费热潮。大力发展直播带货、生鲜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互联网零售保持高速增长态势。支持连锁零售企业增点扩能,便利店发展指数位列全国第三。文旅产业深度融合。方特、晋阳里正式开业,太原古县城、双塔公园建成开放,天龙山石窟佛首回归故里,千年古街钟楼街繁华归来,柳巷商圈荣列全国国庆消费热门商圈第二名!

  坚持生态优先,“四治”一体取得新进展。东、西山环城森林公园提质扩容,完成营造林46万亩,绿化覆盖率、绿地率分别达到44.77%、39.64%,绿色遍染并州大地。完成雨污分流改造149.3公里,汾河四期工程建成投用,6个国考断面水质全部达标,碧水荡漾重回视野。推动美锦等焦化企业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农村地区清洁取暖覆盖率达到91%。全年市区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同比下降11.3%,蓝天白云成为常态。迎泽大街东延、千峰路南延等道路建成通车,五一广场、工人文化宫完成改造。太原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建成投运,5G建设进入全国第一方阵。棚户区住房改造新开工1874套、基本建成5097套,老旧小区改造开工717个,新增公共停车位1.3万余个,更换纯电动公交车529辆,获批“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城市更加宜居宜业!

  坚持生命至上,防汛救灾彰显新担当。面对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强秋汛,我们坚决扛起防汛救灾政治责任,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科学决策、果断处置,出动救援人员5万余人次,调集救援设备5000余台,紧急转移安置受灾群众1.6万余名,未发生人员伤亡。加快灾后重建,带领群众用勤劳双手重建美好家园,1113户因灾受损房屋完成修缮重建,107.35万亩秋粮全部抢收,所有受灾群众全部迁入新居、安全过节、温暖过冬。在这场汛情大考中,我们向人民群众交出了合格答卷!

  坚持改善民生,群众福祉得到新提升。我们始终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市财政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稳定在80%左右,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9.6%。一次性增配救护车45辆、重症床位128张,救护车配置标准居中部六省省会城市前列。采取托管方式建设10所康乐幼儿园分园,新改扩建公办幼儿园28所,新增学位5000余个。累计建成3岁以下婴幼儿托育机构169家、托位7550个。市疾控中心、市人民医院新院区一期先后投用,我市成功入选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第二批国家级示范城市。新建改造社区食堂140个,建成全国老年友好型示范社区7个,城乡低保标准每人每月提高30元。政府承诺的12件民生实事全部兑现,用民生温度彰显了高质量发展成色!

  坚持安全发展,平安太原建设取得新成效。严格落实金融风险防控责任,规范政府性债务管理,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底线。深入开展信访积案专项攻坚,全市信访形势平稳可控。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扎实开展安全生产领域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治集中行动暨严厉打击盗采矿产资源专项行动,31个消防站加快建设,应急避难场所布局优化完善,本质安全水平进一步提升。全市各类生产安全亡人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分别下降13.63%、26.22%,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在全省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目标责任考核中排名第一!

  过去一年,我们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准确把握“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目标要求,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汲取智慧力量,广大党员、干部受到了一次全面深刻的政治教育、思想淬炼、精神洗礼。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开发区“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改革全面铺开,市级政务服务事项全部实现“一网通办”,90%以上实现“全程网办”。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工作水平不断提升。机关事务集中统一管理有序开展。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在全省率先完成市县两级政府行政复议体制改革示范任务,被列为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依法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222件、政协委员提案472件。我们以狠抓落实的鲜明导向,对市委市政府部署的重点工作、重大工程,实施从立项到督办到问效的闭环管理,政府执行力、落实力、战斗力进一步提升!

  各位代表!回顾过去五年,我们始终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扛起历史责任、强化政治担当,主动作为、开拓创新,圆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为我市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这五年,综合实力快速提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8.4%。被列入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点城市。转型发展成果丰硕。非传统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比传统产业高8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年均增长10.9%。获批设立国家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入选首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发展活力竞相迸发。获批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中科院山西先进计算中心等一批国字号创新载体落地运行,手撕钢、笔尖钢等核心技术攻关实现重大突破,县乡医疗机构一体化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经验在全国推广。城市魅力充分彰显。地铁2号线开通运营,通达桥、晋阳桥、迎宾桥等连接汾河两岸,“九河”快速路四通八达。成功举办二青会等重大活动,太原知名度、影响力进一步提升。民生事业持续改善。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2%。55992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阳曲县、娄烦县高质量摘帽,我市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社区养老服务“太原模式”向全国推广,就业、医疗、教育、社保等民生服务水平大幅提升。

  各位代表,五年来,我们无惧风雨、不懈努力,取得了优异成绩。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生动实践的结果,是省委、省政府及市委正确领导、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有力监督、大力支持的结果,也是全市人民勠力同心、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驻并部队、公安干警和中央、省驻并单位,向所有关心支持太原改革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太原发展仍然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主要表现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步伐还不够快,产业转型依然任重道远,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幅度还不够大,营商环境还需进一步优化,全面再现“锦绣太原城”盛景还有大量工作要做,省会城市引领辐射作用还不够强、首位度还需进一步提升,等等。对此,我们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今后五年工作目标任务

  今后五年,是我市建设国家区域中心城市、全面再现“锦绣太原城”盛景的关键时期,是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我们要胸怀“两个大局”、心怀“国之大者”,按照省、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决策部署,在接续推进“七个太原”建设的基础上,全力打造“四个高地”,奋力当好全省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排头兵。

  全力打造更有活力的创新高地。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育一流创新主体,建设一流创新平台,转化一流科技成果,汇聚一流创新人才,创设一流创新制度,营造一流创新环境,不断提升城市创新核心竞争力。未来五年,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10%以上,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高端装备制造、信息技术、新材料、绿色能源等产业领域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培育新型研发机构350家、高新技术企业4500家以上。全市技术合同成交总额翻一番、突破300亿元。

  全力打造更有实力的产业高地。经济总量向万亿元迈进,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万美元以上,在全省的首位度显著提升,在全国省会城市中的排位稳步前移。未来五年,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太原区)发展成势,“南北引擎”将引领中部城市群高质量发展。工业对经济的支撑更加有力,打造6个千亿级工业支柱产业集群,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向3000家奋进,新兴产业竞争力进入全国第一方阵,工业总产值将冲击万亿大关。服务业增加值总量突破6000亿元,占全省比重进一步提高。现代都市型农业功能充分发挥,优势特色农产品产业链供应链更加健全。三次产业协同跨越发展,多元支撑、特色鲜明的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

  全力打造更具吸引力的人才高地。深入实施人才兴市战略,逐步构建顶尖人才、领军人才、基础人才层次分明的人才金字塔结构。未来五年,新建5个院士工作站,引进培养10名科技领军人才及团队,靶向引进100名“高精尖”人才,培育1000名优秀工匠和卓越工程师。人口再增加100万。多点布局开发5000套人才公寓,建立全市高端人才数据库,分层次做好人才及其家属保障服务工作,让各类人才扎根太原、建功立业。

  全力打造更高水平的开放高地。精准对接“一带一路”,积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主动对接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开放型经济发展质量水平全面提升。未来五年,货物贸易总额实现翻番,对外投资规模进一步扩大。营商环境主要指标进入全国前列。对外开放大平台、大通道建设更加完善,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全力打造更具影响力的国家区域中心城市。围绕建设“一群两区三圈”城乡区域发展新布局,树立大都市理念,构建大交通格局,在国家大力实施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中奋勇争先。未来五年,区域枢纽能级进一步提升,打造连接京津冀、中原城市群和关中平原城市群3小时高铁交通圈、连接雄安新区2小时城际交通圈、太原都市区1小时交通圈。建成区内外成网、级配合理的路网体系基本形成,“力”字形轨道交通基本骨架初步形成。改造完成老旧小区3000个,新增公共停车位5万个。

  全力打造更加美好的生态环境。扎实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加快调整能源结构,构建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未来五年,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继续提高,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气基本消除。汾河流域治理取得重大进展,劣V类水体稳定消除,三县一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消除比例达到100%,再生水回用率达到25%以上。森林覆盖率、建成区绿化率稳步提升,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天蓝地净山绿水清成为新常态。

  全力打造更加宜居的幸福家园。强化公共资源投入,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提升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和水平,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未来五年,城镇新增就业40万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3万元。新建优质公办幼儿园100所,新建中小学校30所。实施健康细胞建设“十百千万”工程,打造10个健康乡镇、100个健康社区(村)、1000个健康单位、10000名健康达人。提升城乡养老服务能力,市级老年福利院和10个县(市、区)老年福利院全部建成投用,每个社区建设一处养老服务站点,全市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不低于55%。

  三、2022年工作安排

  新年伊始,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山西考察调研、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情真意切、语重心长,对山西如何突围突破进行战略指导,对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进行精准把脉,为我们续写践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太原篇章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今年将召开党的二十大,是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年,也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面向新的征程,面对新的挑战,我们必须全面准确贯彻落实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积极融入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国家战略,摸透实情,拿出符合实际的具体措施办法,不断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全力以赴把太原的事情办好,绝不辜负习近平总书记的期望和重托!

  今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和考察调研山西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省委全会及省“两会”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十二届二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抢抓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机遇,按照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和工作矩阵,着眼“四个走在前列”,聚焦“四个高地”建设,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保持社会大局稳定,加快再现“锦绣太原城”盛景步伐,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统筹考虑各方面因素,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指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力争实现7.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5%、8%,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控制在3%左右,城镇新增就业人数8万人。约束性指标不折不扣完成省下达的目标任务。

  落实总体要求,做好今年工作,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必须始终保持战略定力,坚定信心、爬坡过坎,一鼓作气、转型到底。必须始终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沉着应变、稳扎稳打,以稳促进、以进固稳。必须始终坚持系统思维,统筹各方面力量,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把所有精力集中到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上来。重点抓好十方面工作。

  (一)真抓实干,全力推动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建设,在引领山西中部城市群高质量发展上发挥龙头作用。山西中部城市群发展,承载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山西发展的关心关怀和殷切期望,是我省进入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的重大任务,是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要按照省委十二届三次全会要求,聚焦构建“中心龙头、南北引擎、东西两翼”一体化发展格局,加快建立与晋中、忻州、吕梁、阳泉周边四市常态化对接合作机制,围绕规划编制、产业布局、基础设施、生态治理、公共服务、要素配置等重点领域,强化政策协同,谋求率先突破,不断提升太原作为城市群龙头的集聚扩散效应,以中心隆起支撑全省全方位高质量发展。

  建设太忻一体化经济区是引领山西中部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举。我们要坚定扛起省会责任,抢抓机遇、倒逼提速、聚集资源,举全市之力建设山西中部城市群发展的北引擎,与山西综改示范区南引擎遥相呼应,打造辐射牵引山西中部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高标准推进规划布局。对标国际一流水准,结合城镇空间、产业基础、交通廊道等资源要素,高起点编制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太原区)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学习借鉴雄安新区规划经验,按照产城融合、宜居宜业、生态优先、传承历史的规划理念,编制完成大盂产业新城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及配套的13个专项规划,绘好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太原区)发展蓝图。

  高质量加快项目建设。聚焦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七大产业集群,谋划建设台商产业园,推进通泽重工、中来高纯硅、中北信息产业园等项目建设。推动大数据产业集聚发展,打造流量型数字经济新引擎。加快太原铁路枢纽客运西环线、西北二环、太忻大道、泥向线北延、大盂启动区市政路网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滹沱河供水工程、能源岛等市政配套项目建设。做实项目清单,统筹项目实施,确保3月份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集中开工、6月份一批重点产业项目集中开工、三季度全省“三个一批”活动在大盂启动区举行。

  高水平做好服务保障。设立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太原区)20亿元成果转化基金和100亿元产业基金,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助力产业发展。充分发挥各级融资平台作用,引导金融机构、国有企业和社会资本参与建设运营。加强教育、医疗等公共配套设施建设,为企业及人才入驻创造条件。

  各位代表,我们要聚焦“一年见效、三年成形、五年成势、十年成城”发展目标,以坚如磐石的信心、只争朝夕的劲头、坚韧不拔的毅力,全力推动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太原区)建设,引领带动山西中部城市群强势崛起!

  (二)坚定转型,三次产业协同发力,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上蹚出发展新路。按照稳一产、强二产、优三产的思路,推动三次产业协同创新和跨越发展,打造多元支撑的现代产业高地。

  以强梁壮柱为方向,推动工业全面振兴。加快传统优势产业内涵集约发展。要推动产业基础再造工程,重点支持太钢、太重、西山煤电等老牌工业企业发展壮大,推进太原工具厂生产线智能化改造、山西电机厂技改、太原酒厂转型,以及太锅集团数字化升级改造等项目建设,推动清徐精细化工循环产业园持续延伸产业链条,重新焕发老工业基地风采。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延链建群发展。新材料产业要重点推进沪硅半导体硅片材料生产基地、源瀚科技战略性材料产业园、山西合成生物产业生态园、太钢高端碳纤维三期等项目建设,打造全国知名的新材料产业基地。高端装备制造业要加快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重点推进太重智能高端装备产业园、哈工大机器人华北总部、山西直升机研发生产基地、睿驰智能等项目建设,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信息技术产业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产业深度融合,重点推进华为煤矿军团全球总部、中国长城电源总部、山西信创产业园、百度云计算中心、大地紫晶大数据共享平台等项目建设。支持富士康进一步做大做强。绿色能源产业要积极发展风电、光伏、氢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加快推进抽水蓄能电站、盛弘智慧能源等项目建设,构建多层次、多领域协调发展的绿色能源产业格局。

  以消费升级为契机,推动服务业提质增效。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发展。支持中泰广场、太原人力资源产业园等创建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依托中海国际、信达国际等商业楼宇,集聚发展研发设计、科技服务、金融服务等高端服务业,打造一批楼宇总部经济示范区。聚焦建设国家物流枢纽,支持快成物流、华远陆港、聚鑫物云等企业加速成长,培育壮大网络货运平台,打造内陆型国际物流中心。推动实现农村寄递物流服务全覆盖。做好国家加工贸易产业园和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工作。积极开展二手车出口业务。加快推进迎泽火炬园二期项目建设。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多样化发展。加快推进天美杉杉奥特莱斯、新城吾悦广场等城市综合体建设。持续开展“品牌强市”行动,以“老字号”“诚信店”等为主体,培育100家叫得响、价值高、信誉好的品牌企业和产品,进一步扩大太原品牌影响力。大力发展首店经济、流量经济、货郎经济,推广南海街特色餐饮街区试点经验,实施“一区一特色街区”工程,打造一批地标性夜经济生活集聚区,让人气聚起来、“烟火气”浓起来、消费火起来。推动文旅康养产业提档升级。做好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工作,支持钟楼街创建国家级高品质步行街、太原古县城创建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积极推进国有景区体制机制改革,有效整合优质旅游资源,全力打造西山、汾河、晋阳古城、太原府城四大旅游板块,推出“民俗文化游”“太忻休闲游”“冰雪欢乐游”等系列精品旅游线路,有机串联全市景区景点,形成全域旅游“一张网”,加快建设国家旅游枢纽城市。实施西山文旅产业配套设施提质改造工程,加快旅游路网、门户及驿站建设。巩固拓展全国智慧健康养老示范基地建设成果,引进和培育一批优质康养企业,稳步推进康养小镇、康养社区建设,着力打造“夏养太原”康养品牌。高标准创建晋祠—天龙山国家5A级景区,推动太山、太原植物园、晋商博物院、青龙古镇等景区“创A”“升A”,推动蒙山景区提档升级,完善龙山景区服务配套功能,打造汾河出山口老龙头景区,加快建设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

  以特优发展为路径,推动农业稳产增产。坚决守牢粮食安全底线。新建高标准农田7.45万亩,创建有机旱作示范片1万亩,确保全年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95.7万亩以上、粮食产量稳定在5亿斤以上。大力发展都市现代农业。加快“万亩千片百园”工程建设,新发展设施蔬菜5000亩,实施畜牧业提升项目20个,创建标准化养殖场20个,多措并举保障“菜篮子”供给。做强做精特色优势品牌。支持清徐县创建国家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壮大水塔、紫林等龙头企业,打响中国醋都品牌。持续提升“阳曲小米”“晋祠大米”“娄烦山药蛋”“古交榛子”等特色品牌知名度,让更多的优质农产品打入中高端消费市场。

  (三)精准施策,多措并举提振信心,在推动市场主体倍增上争当全省标杆。深入开展“市场主体建设年”活动,外引内育并举、大中小微齐抓,全力以赴推动市场主体上规模、增活力、提质效,全年新增各类市场主体10万户以上。

  进一步提振市场信心。落实好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和推动服务业恢复发展等一系列国家新的组合式惠企政策,及时出台有针对性的配套支持措施,进一步提升市场预期,持续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发展活力和内生动力。全面推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支持民营企业进入公共服务和公用事业领域,释放民营经济发展潜能,真正让民间资本成为投资主力军。开展“小升规”专项行动,分类推动中小微工业企业上规升级,力争全年净增规上工业企业260家。开展常态化入企帮扶,送政策、解难题、鼓干劲,让市场主体吃下定心丸、安心谋发展。

  进一步强化招商引资。全面推行“链长制”,聚焦产品—产业—产业链—产业集群,招引一批头部企业、链主企业,鼓励链主以商招商、产业招商、集群招商,对引进上下游企业数量多、规模大、质量高的企业给予奖励。实施“项目经理制”和“项目专班制”,对项目洽谈、签约、开工、投产全过程跟踪、全生命周期服务。力争全市各项招商引资指标均实现10%以上增长。

  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三无”“三可”营商环境。推行企业开办极简审批,实现市场主体登记注册“一网通、一窗办、半日结、零成本”。深化“证照分离”改革,实现市场准入领域高频事项告知承诺“全覆盖”。提升涉企经营审批效能,供电、供暖等小型市政设施接入实行零上门、零审批、零投资“三零”服务。继续扩大政务服务“不打烊”覆盖面,实现更多便民利企事项自助办理。

  (四)集聚要素,打造一流创新生态,在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上作出太原贡献。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崇尚创新、依靠创新、大胆创新,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赢取战略竞争主动权。

  突出抓好创新主体培育。实施科技领军企业培育行动,建立科技领军企业培育库,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争两年内全市纳入培育库的企业达到100家以上、科技领军企业达到30家以上。打造一批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小巨人”企业,年内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1万家、高新技术企业1000家以上。

  突出抓好创新平台搭建。强化战略科技力量,依托第一实验室,引进一流项目研发团队,开展前瞻性、基础性、集成性科技创新。强化核心载体支撑,推进怀柔实验室山西基地建设,年内培育建设省级重点实验室和技术创新中心10个,建设市级新型研发机构30个,新增国家、省、市三级企业技术中心50个。提升知识产权保护能力和服务水平,年内建成知识产权运营服务平台和5个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

  突出抓好体制机制创新。全面实施“揭榜挂帅”“赛马制”,推行技术总师负责制、经费包干制、信用承诺制,赋予科研人员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经费支配权、资源调度权。落实好制造业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由75%提升至100%等政策,激励企业创新升级。积极开展科技成果所有权和长期使用权改革试点,建立市场化专业化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促进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突出抓好人才引育创新。用好“六共联建”人才引育模式,加快推进人才培育“六大行动”,吸引更多人才来并创业就业。启动实施青年科技人才培养计划,选拔和培养100名左右青年科技人才。加快人才公寓建设,实实在在帮助解决子女上学、家属就业等问题,真金白银打造人才集聚“强磁场”,让太原成为人才逐梦的首选之地、人才生态的涵养之地、人才活力的奔涌之地!

  (五)补齐短板,大力提升功能品质,在加快城市有机更新上展现省会魅力。城市是人民的城市,人民城市为人民。要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在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上下功夫,打造宜居宜业美丽城市。

  基础先行增强承载能力。全力支持武宿机场三期改扩建,推进轨道交通1号线建设,创造条件推动3号线一期、2号线二期工程尽快开工,加快秋郭路、龙盛街等与晋中市榆次区连接道路建设,年内打通滨河东路南延二期等与潇河产业园区“五大中心”连接线,推动汽车客运东南站早日投运,着力构建互联互通的综合交通体系。加快推动火工区搬迁。启动建设西山地表水厂。推进城南2×100万千瓦煤电热一体化、阳曲热源厂等项目建设。完成30年以上老旧燃气管线更新改造。优化电动汽车配套充电桩布局。新增公共停车位1万个以上。新建5G基站3000座以上。

  提档升级优化宜居环境。年内新开工改造老旧小区604个,高标准打造一批示范片区。实施海子边、皇华馆、南华门、国师街等片区更新改造项目,加快天龙山石窟数字博物馆、仰韶文化镇城遗址公园、北齐文化遗址公园、府城文道等项目建设,留住城市文脉和历史年轮。启动晋阳湖公园二期、柏杨树公园、汾西公园等项目建设。加快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步伐,巩固拓展东、西山生态修复治理成果,完成营造林30万亩以上、森林质量提升10万亩以上。积极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打造乡村建设示范县2个、优化提质美丽宜居示范村20个、示范标杆美丽宜居示范村20个。

  精益求精提升管理水平。把城市作为一个有机生命体,开展好城市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理各类风险隐患,促进城市健康发展。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持续引深“九乱”整治,全面提升市容市貌。强化科技赋能、数字赋能,推进智慧停车、智慧城管、智慧生活等建设,打造新型智慧城市,努力做到城市管理像绣花一样精细。

  (六)蹄疾步稳,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在增强发展动能上开创工作新局。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以更深层次的改革引领转型,以更高水平的开放促进发展。

  持续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坚决打赢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收官战,全面完成国家、省安排的43项重点改革任务。按照“主业相同、产业相近、行业相关”原则,分类组建集团,形成规模效益和竞争优势。加快非主业、非优势业务“两非”剥离,抓好无效资产、低效资产“两资”处置,用2至3年时间推动竞争性市属企业基本消灭亏损。强化对利润、劳动生产率、单位成本等指标的考核,竞争性市属企业力争实现营业收入增长10%以上,利润总额增长20%以上,推动国有企业迈过“生存线”、达到“发展线”。加快国资监管大数据平台建设,实现国有资产实时在线监管。

  持续深化开发区改革。纵深推进“三化三制”改革,建立精简高效的管理运行机制,打造开发区建设升级版。深化“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改革,实施重点项目“全代建”,推动实现“区内事、区内办”,进一步提高项目建设效率。坚持“亩均论英雄”,强化考核结果运用,推动资源要素向优质高效项目集中,全年开发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8%。

  持续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扎实做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后半篇文章,有序推进农村集体资产股份继承、有偿退出和抵押担保试点工作,培育壮大村集体经济。稳妥推进清徐县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重点围绕以房换宅、以宅兴业、宅基地金融等方面进行先行先试,形成一批可复制、能推广、惠民生的改革成果。

  持续深化对外开放。精准对接国家战略,差异化承接东部、沿海地区及北京非首都功能产业转移,利用和放大雄安新区产业溢出效应,借势借力赋能发展。支持山西综改示范区建设武宿综保区RCEP产业园,积极申建阳曲综保区,推进太原无水港建设。加快创建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城市。加强国际友城合作,办好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中国(太原)国际能源产业博览会、太原国际通用航空博览会、晋阳湖集成电路和软件业峰会、中国(太原)人工智能大会,全力打造开放高地。

  (七)系统治理,深入践行“两山”理论,在改善省城环境质量上奋力攻坚突破。坚持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总抓手,一体推进治山治水治气治城,多措并举加强生态环境治理,让绿色成为发展主旋律中最美色彩。

  强力推进空气质量提升。紧盯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时段,加大源头治理力度,力争市区优良天数比例达到63%以上。强化工业污染治理。开展焦化、水泥、化工等重点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加快风神轮胎、迪爱生油墨厂搬迁进度,对6家水泥熟料生产企业实施错峰生产,年底前关停西山煤气化焦化一厂。强化臭氧治理。进一步深化臭氧成因分析研究,加快制定涉VOCs企业分级管控方案,深入开展工业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强化餐饮油烟控制、露天烧烤整治,加快破解臭氧污染防治难题。强化散煤治理。完成剩余未实施“煤改电、煤改气”的1万余农户清洁取暖改造任务,实现全市清洁取暖改造“清零”。强化扬尘和交通污染治理。严格落实工地扬尘管控“六个百分之百”要求,加强非道路移动机械管理,加快推动晋煤物流铁路专用线建设。

  扎实推进水生态治理。加强汾河流域河道水源涵养、生态恢复,推进玉门河、虎峪河、九院沙河等城市边山支河复流工程,完成乌马河、象峪河治理任务,完成汾河百公里中游示范区太原段生态治理。深化城市生活污水综合治理,启动雨污混接点改造,加快晋阳污水处理厂二期、北郊污水处理厂改扩建等项目建设。

  持续推进土壤污染治理。严格建设用地准入管理,深入开展工业污染地块治理修复,建成城市污染土壤消纳场所。推动无废城市试点建设,深入开展大宗固废处置,提高固废综合利用率。

  积极稳妥推动碳达峰碳中和。深入开展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加快推进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加大节能减排、减污降碳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不断提升绿色低碳发展能力。增强全民节约意识,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八)践行宗旨,始终坚持为民初心,在持续办好民生实事上用心用情用力。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快补齐民生短板,让人民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以更多渠道促进就业增收。全力做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城镇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提升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全年完成职业技能培训3.5万人以上,技能人才占从业人员比例达到31%。落实各项收入分配政策,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让老百姓腰包鼓起来。

  以更优资源推动教育发展。加快康乐幼儿园敦化坊新园和五一北路分园建设,年内新建公办幼儿园20所。推动“双减”政策落地见效,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加大集团化办学力度,扩大优质义务教育资源供给。推进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区建设,做好新高考准备工作。推进市交通学校等4所中职学校资源整合,加快卫校新校建设,推动高职教育提档升级。加快国科大太原能源材料学院建设,确保秋季如期招生。

  以更高标准建设健康太原。积极争创国家卫生城市,同步推动三县一市创建国家卫生县城。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抓好国家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示范市建设。实施“百院兴医”工程,推进市第三人民医院迁建、市第四人民医院改扩建、市中医医院扩容提质等项目建设,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实施“中医药强市”工程,统筹推进中医服务能力提升、中西医协同发展等10个专项行动,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实施“人才强卫”工程,年内培养临床骨干100名以上。

  以更大力度繁荣文体事业。加快推进市民艺术中心、丁果仙大剧院等项目建设,规划建设太原广播电视中心、市艺校新校区,增设20座自助图书借阅机、10座城市书房,进一步满足群众文化需求。加大“百馆兴体”工程建设力度,加快推进国家篮球(太原)训练基地、国家水上(太原)训练基地等项目建设,5年内打造以太原国际马拉松赛、环太原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为代表的10项特色体育品牌赛事。大力发展冰雪运动,助力建设体育强市。

  以更强保障兜牢兜实底线。完善养老服务设施,年内完成市老年福利院、儿童福利院等项目建设,新增家庭养老照护床位3000张以上。持续推进房屋产权颁证“清零行动”。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持续完善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强化易地搬迁后续扶持,筑牢防止返贫致贫坚实防线。用好中央财政奖补资金,多渠道筹措保障性租赁住房3万套(间)。继续做好退役军人服务工作,年内完成市光荣院建设,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十连冠”。

  各位代表,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我们将继续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以“切口小、可落地、让群众有感”为原则,送出更多民生“大礼包”:继续实施“放心午餐”食品安全保障工程,解决学生就餐需求;大力实施社区养老幸福工程;新建改造社区食堂160个;开展“关爱老人、温暖助浴”试点工程,解决高龄、失能、半失能老人洗澡难问题;继续向特殊困难群体发放“爱心奶”;完成退役军人及其他优抚对象建档立卡和优待证发放工作;年内新建7座消防安全管理中心,组建一支100人抗洪抢险救援突击队;继续免费送戏下乡850场;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500万平方米;新建人行天桥10座;完成农村公路建设100公里;新建二类以上公厕100个,等等。

  各位代表,世界上最大的幸福莫过于为人民幸福而奋斗。我们将对推出的每件民生实事都一抓到底,切实把实事办好、把好事办实,让老百姓深切感受到生活在太原就是幸福!

  (九)常抓不懈,维护良好社会环境,在服务全国全省大局上守好一域平安。今年大事要事交织,要坚持底线思维,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全力保障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坚决打好疫情遭遇战阻击战歼灭战。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以最坚决的态度、最严格的措施、最快的行动,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织密疫情防控网。扎紧扎牢境外入并人员、中高风险区返(抵)并人员、冷链非冷链物流、进口水果、国际邮件“五个关口”,坚决守住疫情入并第一道防线。全面提升防控水平。稳妥有序推进疫苗接种,扎实做好医疗防疫物资储备,进一步加强监测预警、流调溯源、核酸检测能力建设。持续强化常态化赋码管理,加强社会面管控,严格落实聚集性场所验码、测温、戴口罩“三要素”,积极引导公众做好个人防护。强化应急处置管理。优化完善防控预案,始终保持指挥体系激活状态,做到重要情况第一时间上报、重大问题第一时间处置,确保用最短时间、最小代价扑灭疫情,全力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坚决打好安全生产持久战。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持续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继续开展安全生产领域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治行动,突出抓好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燃气、食品药品等领域隐患排查治理,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完善应急救援体系,推动应急管理综合应用平台、军地联合应急救援实训基地建设,全面提升本质安全水平,为人民群众筑起安全屏障。

  坚决打好平安太原保卫战。强化涉众型金融风险问题化解稳控,严厉打击非法集资等违法行为,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底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社会矛盾纠纷多元调处化解机制。以创建全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示范城市为抓手,加快实施智慧安防小区建设工程,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严厉打击新型网络犯罪以及黄赌毒、盗抢骗、食药环等违法犯罪活动,坚决维护公共安全和社会安宁。

  (十)勤政务实,持续加强自身建设,在打造服务型政府上交出满意答卷。始终保持高的站位、严的标准、实的作风、廉的底色,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持续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打造忠诚政府。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贯穿政府工作各领域、全过程,深刻领会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山西重要指示精神,持续巩固深化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以实际行动诠释对党和人民的绝对忠诚。

  打造法治政府。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严格依法高效履职。开展“八五”普法,强化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深化行政复议体制改革。认真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决定,高质量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依法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强化审计和统计监督。全面主动落实政务公开,加快推进政务诚信建设,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打造廉洁政府。坚决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扎实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市实施细则,持之以恒纠治“四风”,加强对重点领域关键部位的监督管理。坚持勤俭节约,政府带头过紧日子,将更多财力投入到民生领域,用“三公”经费的“减法”助力民生福祉的“加法”。

  各位代表,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真抓才能攻坚克难,实干才能梦想成真。我们深刻认识到,抓落实是政府工作的生命线和主旋律。必须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以起步就是冲刺、开局就是决战的精气神,向落实对标、向落实问效,抓早抓紧各项工作,一鼓作气、一抓到底,努力把再现“锦绣太原城”盛景的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我们将以全局视野狠抓工作落实。自觉把太原放在全国全省大局中审视谋划,用足用好政策,集聚整合资源,不断提高工作的预见性、针对性和实效性,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做到既为一域争光、更为全局添彩。我们将以系统思维狠抓工作落实。坚持整体、系统、协调的观点,总揽全局、整体谋划,构建全面贯通、深度协同的工作矩阵,一体推进各项工作,善于弹钢琴、下好一盘棋。我们将以创新理念狠抓工作落实。主动学习先进地区的新思路新举措,坚决破除一切影响和束缚高质量发展的思维定式和路径依赖,大胆探索、先行先试,用新思路解决新问题,用新方法推动新发展。我们将以担当作为狠抓工作落实。在矛盾面前敢于迎难而上,在困局面前敢于挺身而出,加快破解制约太原发展的结构性、体制性、素质性矛盾,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解决、一个难关一个难关攻克,积小胜为大胜,切实把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做实做好。我们将以务实作风狠抓工作落实。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扑下身子干、挺起脊梁扛,事不避难、义不逃责,不断提升抓落实的能力水平,在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奋勇争先、建功立业。我们将以严格督导狠抓工作落实。充分发挥“13710”督办系统作用,细化全年各项目标任务,清单式管理、项目化推进,定期督查检查,严格考核评估,强化执行、提高效率,确保政令畅通。我们将以为民情怀狠抓工作落实。聚焦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断刷新惠民高度,坚决兑现向人民群众作出的郑重承诺。

  各位代表,征程万里阔,奋斗正当时!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踔厉奋发新征程、笃行不怠向未来,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太原篇章,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责任编辑:石兰兰)

精彩图片

太原市政府工作报告(2022年2月22日 张新伟)

2022-03-03 15:51 来源:太原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