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市政府工作报告(2022年2月12日 张锐)

2022年03月10日 16:14   来源:包头日报   

  ——2022年2月12日在包头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包头市人民政府市长 张锐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本届政府工作回顾

  市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发展形势,我们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攻坚克难,砥砺奋进,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实现“十三五”圆满收官和“十四五”良好开局,与全国全区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综合实力持续跃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1.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2.8%,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5.3%和9.4%。累计实施重大项目2659个,完成投资4559亿元,竣工1091个,一批重大项目落地建设,210国道满都拉至白云鄂博段等重大基础设施全面完工,京包高铁开通运行,包头机场航站楼改造项目建成运营,内蒙古网络协同制造示范平台等新基建投入使用,5G站址落地数全区第一。

  ——转型步伐持续加快。优质钢、特种钢比重提高到90%,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达到20%,稀土原材料就地加工转化率提高到近80%,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实现翻番,全球首个5G无人驾驶矿用车应用落地,北重集团上榜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名单,获评国家可再生能源综合应用示范区、国家应急产业示范基地、自治区军民融合发展创新示范区。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73%,农作物标准化面积达到332万亩,高效设施农业面积达到5万亩,大雁滩国家级田园综合体等建成运营。物流、金融、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获评全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城市、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国家级稀土功能材料创新中心挂牌成立,新增国家、自治区级创新平台28家,成为全国第二家标准国际化创新型城市。成功举办中国新产业峰会、稀土国际论坛等活动,城市“磁吸力”不断增强。

  ——改革开放持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深入推进,机构改革全面完成,国有企业剥离办社会率先推进,市属国有资产实现集中统一监管。全国农村牧区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整市推进试点率先完成。“放管服”改革纵深发展,“最多跑一次”“不见面审批”“掌上办”等服务模式不断完善,累计新增市场主体12.8万户,荣获2020年度中国企业营商环境(案例)十佳城市称号。包头机场航空口岸获批常年对外开放,保税物流中心(B型)封关运营,进口肉类指定口岸通过验收,满都拉口岸过货量年均增长106.5%,利用外资年均增长18%,外贸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9.8%,获评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全国外贸百强城市。

  ——城市功能持续优化。“多规合一”和“城市设计”“城市双修”试点全面完成,市中心城区沿黄规划设计正式启动,新都市区和北梁腾空区主体框架基本形成,城镇化率提高至86.2%。“一环九横十纵”路网体系不断健全,赛汗塔拉城中草原、奥林匹克公园等一批公园绿地提档升级,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5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4.6%,老旧小区、棚户区累计改造完成10.5万户,解决房地产历史遗留产权问题26.3万套、2563.3万平方米。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不断提升,智慧城市数据底座和运营中心投入使用,生活垃圾全部实现无害化处理。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农村牧区危房改造全面完成,所有行政村(嘎查)通硬化路、通客车,农村牧区人居环境整治取得显著成效。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阶段性胜利,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下降,地表水水质稳中向好,危废垃圾得到安全处置,“无废城市”试点任务全面完成,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顺利通过验收,国家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市建设纵深推进。中央、自治区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完成66个。国家林业重点工程、草原生态保护修复等项目加快推进,荒漠化土地年均减少36万亩,森林覆盖率和草原综合植被盖度分别提高到18.3%和36.6%,获批全区首个碳达峰碳中和林草碳汇试验区。

  ——民生福祉持续增进。区贫县固阳摘帽,17796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两不愁三保障”问题得到全面解决。累计新增就业22.25万人,城乡低保连续三年提标,基本医保参保率达到95%以上,异地就医结算实现全国二、三级医疗机构全覆盖,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月人均提高567元,获批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青山区获批全国社会救助综合改革试验区。学前教育保障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不断提高,高考一本率、本科率和平均分三项核心指标稳居自治区首位。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健全,蝉联国家卫生城市“四连冠”。文化体育事业繁荣发展,民族团结基础不断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加深入人心。平安包头建设成效显著,安全生产和信访维稳形势持续向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决定性胜利,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果丰硕,蝉联全国双拥模范城“九连冠”。

  ——政府效能持续提升。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政府全体人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进一步提高。重大事项及时向市委请示报告,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市政协民主监督和各方面监督,870项人大代表建议和1543项政协提案全部办复。“七五”普法全面完成,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达到100%,成为自治区首批“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坚持过紧日子,一般性支出和“三公”经费大幅压减。持续开展向市民报告、听市民意见、请市民评议活动,政民互动渠道更加畅通。审计、外事、侨务、气象、人防、地震、统计、史志、档案、仲裁、双拥和预备役等工作全面加强,妇女儿童、青少年、老龄、红十字、慈善等事业全面发展。

  各位代表!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全面迈入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起步之年和“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包头市发展历程上极具挑战、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一年来,我们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市委工作要求,牢固树立事不避难、义不逃责的担当意识,直面各种困难挑战,全力以赴攻难事抓大事:我们突出抓好新冠疫情防控,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严格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人、物、环境”同防各项举措,梯次开展新冠疫苗接种和加强免疫,守住了疫情防控的钢铁防线。迅速选派千余名医护卫生人员、公安干警星夜驰援呼和浩特、额济纳旗和满洲里,暖心承接旅游专列乘员695名和大巴转运额济纳旗滞留旅客2632名来包集中健康监测,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伟大抗疫精神,受到了国务院、自治区充分肯定,赢得了滞留旅客“点赞”。我们突出抓好经济运行,坚持在经济运行中抓运行,定期不定期研究主要指标走势,深入分析各项指标存在问题,有针对性地细化工作举措,强化政策集成创新,落实助企纾困政策,推出“稳中求进”高质量发展政策清单,守牢了“保”的底线,夯实了“稳”的基础,提高了“进”的质效,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5%,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6.6%,增速均位列全区第一,位次在全国大中城市中实现了较大提升。我们突出抓好节能减排,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导向不动摇,顶住经济下行压力,采取攻坚举措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强化能耗预算管理,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较上年下降12.3%,超额完成自治区下达能耗“双控”任务。我们突出抓好文明城市创建整改提升和卫生城市复审,以奔跑的姿态、战斗的状态、必胜的心态,按照“最高标准、最高要求、最高质量”,用最大决心、最硬举措,全员动员、真抓实干,一条一条道路过筛子,一个一个点位抓整改,高标准通过中央文明办整改复查,恢复全国文明城市资格,以历史最高分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审,打赢了城市荣誉保卫战,市民自信心和城市凝聚力大幅提升。我们突出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超额完成政府隐性债务年度化解任务,稳健推进金融机构风险防范工作,积极处置房地产企业履约风险,专项整治破坏草原林地违规违法等问题,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为各项事业发展行稳致远打下了良好基础。

  各位代表,一年来,我们锚定“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的目标,聚焦建设“四基地两中心一高地一体系”,以坐不住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等不起的责任感,跑起来、抢时间、争一流,拉高标杆、奋勇争先,一天紧似一天干,一环紧着一环拧,一锤接着一锤敲,延续了“热血沸腾”的激情,保持了“热气腾腾”的景象,干出了“热火朝天”的场面,全市各领域工作发生一系列具有关键性作用的积极变化。

  一是坚持顶格推进招商引资,发展动力更加强劲。把招商引资作为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出台《包头市招商引资工作方案》《包头市推进招商引资重大项目建设固定资产投资工作机制》等,组建20个产业链“双招双引”工作组,推行“一位市级领导、一条产业链、一个产业链分析报告、一个工作专班、一个目标企业库、一个招商计划”和“每月一调度、每季一评估、每年一大考”等机制,认真梳理全链条招商引资意向清单,常态化走出去、精准化引进来,全年对接各类企业5918家,签约项目1134个、协议总投资1.25万亿元,已注册落地项目803个,分别是2020年的5.9倍、3.4倍、5.2倍和3.8倍,创造了历史新高。成功举办第一届现代能源产业发展大会、上海招商说明会、2021年秋季招商引资项目集中签约大会等活动,一大批头部企业、新锐企业入驻包头,众多具有良好发展前景和潜力的大项目、好项目开工建设。

  二是坚持聚力服务保障,项目建设更加有力。实行重大项目分级包联、专班推进、定期调度机制,全年实施重大项目715个,完成投资1311亿元,竣工投产305个。总投资170亿元的特变电工年产20万吨高纯多晶硅、总投资300亿元的鑫元30万吨颗粒硅重大产业项目加快实施,双良一期10万吨单晶及切片、金力2万吨磁材等项目实现当年引进、当年建设、当年投产,弘元新材料三期单晶及切片项目刷新国内行业建设投产速度纪录。包银高铁开工建设,包西高铁(包鄂段)取得实质性进展,国道335黄家滩至百灵庙段等建成通车,国道110北绕城公路、G65包头至东胜段等加快建设。全年为企业减免税费26.4亿元,降低用电成本12.3亿元,解决用工需求2.7万人,争取上级资金增长16.1%,有效支撑了重大项目建设。

  三是坚持调结构促转型,产业体系更加健全。大力推进“四基地”建设,工业投资增长87.9%,制造业投资增长1.4倍,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1倍。实施工业节能技改项目76个,传统工业电机高效替代工程率先实施,新增自治区级以上绿色园区3个、绿色工厂12家,数量居全区首位,稀土高新区入选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实施企业智能化、数字化改造项目106个,规上工业企业“上平台、用平台”实现全覆盖,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7户,包钢集团成为自治区首家营收超千亿企业,北重网络安全项目列入国家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工业园区全部启动智慧园区建设。214个新型材料产业项目加快推进,明确“2+2+N”稀土产业发展方向,安泰科技等6家全国十强稀土磁材企业落户包头,稀土产业在建项目数量、投资额度均创历史新高。45个现代能源产业项目全面实施,新能源生产应用综合示范区、国际氢能产业示范基地加快建设,全市新能源装机容量达到635.6万千瓦、占比达到37.4%,全区首台氢燃料重卡成功下线,获批国家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应用试点城市,加入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广东城市群,青山区入选全国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43个现代装备制造业项目加快推进,应急装备制造产业园签约落地,26项产品入选自治区技术装备首台套、关键零部件及新材料首批次产品,一机集团工艺所基于智能化仿真应用被列为国家智能制造实验室。87个现代农牧业重点项目加快实施,上海华维农装金山谷、华冠立新等项目签约落地,粮食产量再创近年新高,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面积全国第一,成为国家首批重点推广地区。建成市、旗县区、基地三级追溯信息体系,农畜产品总体合格率达到99%以上。加快推进区域性服务业中心建设,城市共同配送物流园、G7智慧绿色数字甩箱运输等物流重点项目加快实施,城市物流配送体系逐步完善。东河吾悦广场开业运营,开展各类商贸领域促消费活动571场,发放消费券1000万元,全市292个销售网点、7个连锁超市、21个大型商场、52个农贸市场全部建立线上销售模式,线上直播、网红带货等新业态蓬勃发展。数字产品制造业、数字技术应用业收入增长152%,包钢工业设计中心成为钢铁行业首家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两增”目标整体实现,银行业机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长19.7%,贷款企业户数增加4111户。固阳秦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包头九原健康城等项目启动实施,获评全国优秀会展城市、第二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加快推进区域性创新中心建设,出台打造区域性创新中心二十五条等政策,23个科技创新载体签约落地,48个科技项目取得重大进展,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实现翻番,新增自治区创新平台28家,国家、自治区级创新平台累计达到262家,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2.04%,稀土磁性材料应用外籍院士工作站、包头稀土研究院杭州分院、内蒙古科技大学稀土产业学院揭牌成立,北京、上海科创飞地签约运营,英思特磁材成为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中国银行稀土与科技金融特色支行挂牌运营,获批科技部“科技金融创新服务‘十百千万’专项行动”试点,入选全国首批“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全年引进高层次和紧缺急需人才5509人、省部级专家26人,人才净流入率显著提升。加快推进对外开放新高地建设,《包头市“十四五”时期建设对外开放新高地规划》编制完成,塔本陶勒盖至满都拉口岸跨境矿运公路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首次从塔本陶勒盖运进10万吨焦煤,实现“零”的突破。满都拉口岸全面推行集装箱无接触吊装作业,过货量增长124.7%,创通关运营以来实际过货量历史最高。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246亿元,增长55.5%,总量位居全区第一。对接外资企业104家,外资商业综合体项目台湾新光中心签约落地,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01%。包头保税物流中心(B型)监管货值总量在全区B保园区中排名第一。

  四是坚持优化营商环境,市场活力更加凸显。制定实施《关于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加快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若干措施》等一系列政策,梯次推进“四个一流”营商环境建设。开展“六减两优”改革,审批和服务事项办理时限压缩86.3%,办事跑动率压缩到7.2%,即办率达到64.8%。建立起“全链条、一站式”涉企服务平台,所有部门单位审批和服务事项实现“应进必进”,324个高频事项汇聚到“蒙速办”,169个事项下沉到基层站点,政务服务上线事项由1.62万项提升至4.58万项,全部实现网上可查可办,身份证、医保转移、户口迁移、药品零售企业设立等190个事项实现呼包鄂乌“四市互办”。“办不成事”窗口、双休日“不打烊”等服务举措获得群众好评,社区“一站式便民服务大厅”实现全覆盖,“500米、一刻钟”便民服务圈基本形成,成为自治区“掌上办”试点城市,“互联网+政务服务”成果案例获“2021年全国数字政府建设管理创新奖”,“包你满意”营商环境品牌日益响亮。

  五是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城市形象更加靓丽。深入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白云路等5条主干道完成改造,韩庆坝路等8条断头路全面打通,新增机动车停车位3.8万个,新改建雨污水、中水管网31.45公里,整治积水点18处。井坪苑、植物园等一批公园广场完成改造,黄河大街绿道基本建成,累计消除裸露黄土92.3公顷,改造老旧小区209个569.7万平方米,入选全国城市体检样本城市。为1616户居民发放公租房补贴,实物保障和租赁补贴在保家庭达到3.7万户,发放大学生集聚计划住房补贴7691万元,筹集人才房1.5万套。扎实推进城市精细化治理,全面推行“马路办公”等模式,完成背街小巷综合整治87条,新建、改建公厕旱厕347座,拆除各类违建13460处、25.6万平方米,环卫作业市场化改革加快推进,市容市貌得到极大改善。物业提档升级和创建美好家园行动深入开展,新增达标物业服务项目40个、优秀物业服务项目16个,物业服务标准化水平明显提高。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135个产业帮扶项目带动脱贫和边缘人口7838人,卫生户厕普及率达到71.1%,生活垃圾治理覆盖率达到97.4%,水源地周边建制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60%以上,畜禽粪污、秸秆和废旧地膜回收利用率分别达到90%、86%和83%。出台《包头市加强山北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山北地区产业发展步伐加快。进京高铁客运量由每天2880人增至5200人,新增国内航线14条,多个城市航班实现当日往返。

  六是坚持绿色低碳转型,生态环境更加优美。落实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1+N+X”政策体系和工作体系逐步完善,建立全市应对气候变化和低碳发展项目库,入库项目48个、总投资61亿元,位列全区第一。1个世界首套、1个全国首台套和9个重点碳利用项目落地实施,15家发电企业平稳有序进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并开始履约。发放自治区首笔碳汇交易贷款,发行自治区钢铁行业首单绿色债券。成功申报北方地区清洁取暖试点,5.4万余户居民实现清洁取暖。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建立环境空气质量生态补偿制度和通报机制,全市电解铝、碳素、焦化企业全部达到特别排放限值要求,火电行业基本实现超低排放,钢铁行业全面启动超低排放改造,六项污染物首次实现全面达标,全年空气优良天数达到303天,达标比例83%,PM2.5浓度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中改善幅度位列第一,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从75%提高到87.5%,黄河滩区居民迁建任务全部完成。固废双驱动综合利用等3项“包头模式”在全国推广,获批国家大宗工业固废利用示范基地。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全部建立四级“林长制”责任体系,保护修复森林草原面积186万亩,受到自治区表扬;各级河湖长巡河和河湖“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开展,小白河防凌应急分洪工程建设完成,达茂旗获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七是坚持保障改善民生,群众生活更加幸福。向全市人民承诺的20项重点民生实事基本完成,2项未全部完成的今年持续推进实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4448元和22791元,分别增长6.8%和10%。全年新增就业4.57万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5.4亿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7%。新增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4.6万人,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增加养老金145元,商业保险补充工伤保险制度正式实施,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每月795元和每年7044元,城乡特困人员救助标准分别提高到每月1695元和每年10600元,60岁以上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和80岁以上老年人高龄津贴实现普惠,退役军人社保接续工作扎实推进。以“一老一小”为重点的人口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建成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站点119个,开展0—3岁婴幼儿照护服务试点13个。为农牧民低价订购暖心煤23.5万吨。“双减”政策全面实施,26个幼儿园、中小学新改扩建工程全部完成,义务教育质量检测结果运营经验向全国推广。扎实做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使用工作,全市民族语言授课学校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工作顺利完成。话剧《惊蛰》全国展演。安装配置社区、公园室外健身器材2200余件。质量工作推进成效突出,受到国务院通报表扬。安全生产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实现“双下降”,中央巡视组移交信访事项全部化解办结。成立扫黑和反电诈专业分局,保持对各类违法犯罪严打高压态势,破案率提升15.4%,八大类案件发案率下降6.8%,“包头义警”实现全覆盖,12345便民热线荣获全国政务热线服务质量评估创新优秀平台。隆重举办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系列活动,民族团结、边疆安定、社会和谐的大好局面进一步巩固。

  各位代表!我们始终保持锐意进取、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敢闯敢干、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干成了很多想干的大事,办成了很多难办的要事,一个个挥汗如雨的瞬间、一个个奔跑忙碌的背影、一个个奋勇争先的故事,筑起了包头最美的风景,为我们在新征程上破浪前行奠定了坚实基础、增添了无穷信心。

  这些成绩的取得,最根本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航掌舵,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是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市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市政协大力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市广大干部群众拼搏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各族人民,向全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包部队和武警官兵,向关心和支持包头改革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致以崇高的敬意!

  各位代表!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日趋激烈的竞争态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政府工作与全市人民的期盼还有差距,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经济总量和产业规模仍然偏小,龙头企业、“链主”企业不多,产业结构不够优化,高技术产业占比偏低,小微企业发展困难,科技创新能力不强,构建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仍需加力;消费市场恢复缓慢,人口、人才总量和结构存在明显不足,营商环境还有较大提升空间,要素保障还不够好;对外开放不充分,口岸利用率低,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还不高;生态环境保护压力依然很大,绿色低碳发展还需发力突破;城市更新速度慢,山南山北发展不协调、不平衡的问题依然突出,乡村振兴工作还需要高标准推进,教育、医疗、住房保障等优质民生供给不足,风险隐患不容忽视;干部的专业素质还需不断提升、作风还需进一步转变,等等。对此,我们要采取有效措施集中攻坚,切实加以解决,决不辜负全市人民厚望。

  二、今后五年工作的总体要求

  各位代表,时代因奋斗而精彩,未来因梦想而美好。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擘画了我市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向全市发出以红色包头为底色,建设富强包头、创新包头、活力包头、数字包头、协调包头、绿色包头、开放包头、宜居包头、文明包头、法治包头、团结包头、幸福包头、平安包头的动员令。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坚定必胜信念,进一步对标新定位、落实新要求、制定新举措,强化“闯”的意识、焕发“闯”的斗志、拿出“闯”的行动,以更加昂扬的锐气推动各项事业不断迈上新台阶!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自治区第十一次党代会和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坚决走好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不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持续改善民生,保持社会大局稳定,全力争取更好的发展成绩,努力在建设繁荣昌盛、欣欣向荣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包头上取得系统性突破性标志性成果,争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打造黄河中上游的一颗璀璨明珠。

  ——经济中心城市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地区生产总值迈上5000亿元,新型材料、现代能源、装备制造、农畜产品加工四大产业基地成形成势,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达到35%以上,物流、金融、商贸、旅游、健康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85%,年均签约项目1000个以上,基本形成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山南山北、城市乡村发展协调性全面增强,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走在前列,成为黄河“几”字弯都市圈、呼包鄂榆城市群中的重要增长极和强劲动力源。

  ——创新创业城市建设取得重大成果。R&D经费投入占比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1000个以上,高新技术企业产值达到3000亿元以上。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实现产业化,国家、自治区级各类创新平台达到300家以上。各类人才总量持续增加,产业创新能力、“四新”经济发展区域领先,市场对资源要素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充分体现,营商环境进入全国先进行列,“包你满意”营商环境品牌美誉度进一步提升,城市创造力、竞争力、辐射力、吸引力持续增强。

  ——美丽宜居城市建设取得重大成果。城市科学化、精细化、智慧化管理水平大幅提高,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5%以上,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6平方米,城市品质内涵、形态风貌显著提升,依河发展、滨河发展、拥河发展的美丽山水城市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文化软实力持续增强,市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绿色低碳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基本形成,森林覆盖率、草原综合植被盖度分别提高到19.3%、38%,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和单位GDP能耗持续下降,形成山水林田湖草沙等多种形态有机融合的绿色生态空间,天蓝地绿水清生态环境优美怡人,城市更加宜居宜业宜游。

  ——幸福平安城市建设取得重大成果。城乡居民收入保持全区前列,就业、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更趋完善公平,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韧性城市建设纵深推进,城市安全生命线工程运行更加畅通,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民族团结大局巩固发展,平安包头建设达到更高水平,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实现上述目标,必须把握好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始终把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落实到具体行动上,站位“两个大局”,心怀“国之大者”,坚定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对标对表抓落实、提振精神抓推进、务求实效抓结果,不折不扣推动每一项任务、每一个要求落实落细落地。

  二是必须坚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始终同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在做大“蛋糕”的同时分好“蛋糕”,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推动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用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暖民心、聚民力。

  三是必须坚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始终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贯穿发展全过程、各领域,久久为功调结构、延链条、育动能,不断推进基础产业固本增效、传统产业转型增力、新兴产业接续增量,加快构建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树立强烈的项目意识,举全市之力、聚全民之智抓好“双招双引”,抓好项目建设,真正让项目成为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压舱石。

  四是必须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坚决扛起稳定经济运行的政治责任,全面落实上级稳增长各类政策,持续推出市本级“稳中求进”高质量发展政策清单,强化政策的预期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扭住“稳”的关键点,找准“进”的切入口,以“进”增添“稳”的成色、夯实“稳”的基础,拓展“进”的态势,实现“优”的质效。

  五是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始终把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落实到每一项工作中,按照稳定大局、统筹协调、分类施策、精准拆弹基本方针,用大概率思维应对小概率事件,做实各领域风险预警监测和防范处置措施,防患于未然。始终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科学精准做好防控,尽最大努力消除疫情这个影响经济发展的最大不确定因素。

  六是必须坚持实干担当。着眼全国看包头、站在未来看现在,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拓宽视野、提升境界,拿出只争朝夕、雷厉风行的高效作风,片刻不能等待、片刻不能迟疑、片刻不能懈怠,突出“早”“快”“实”,抢时间、赶进度、盯住办,以蒙古马精神推动各项事业加快发展、赶超跨越,确保天天有变化、周周有进展、月月有成果。

  三、2022年工作安排

  开局关系全局,起步决定决胜。2022年将召开党的二十大,这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做好今年工作意义十分重大。

  综合考虑,今年主要发展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以上;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全面完成自治区下达的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特别要说明的是,当前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但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年度预期目标相对较高,我们的信心来源于党中央新的重大利好政策;我们的责任来源于自治区要求包头发挥“火车头”作用,在发展上作表率;我们的底气来源于过去一年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积累的强大优势和“顶格推进、流程再造”等经验做法、不断提高的工作专业化精细化水平以及持续高昂的干事创业劲头。我们要坚决履行好政治责任,发挥好比较优势,保持好工作力度,进一步增强争创一流的志气、昂扬奋进的士气、攻坚克难的勇气、开拓进取的锐气,深入推进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水平保护、高效能治理,扎实做好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在稳的基础上奋力实现最好的发展结果。

  2022年要重点抓好以下七大攻坚行动。

  (一)深入实施“一业一策”攻坚行动,加快构建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坚定不移推动富强包头建设,坚持扬长补短、固本强基,扬长避短、培优增效,促进产业链“锻长补短”和创新链深度融合,培育更多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顶格推进招商引资。大力实施“一业一策”三年行动计划,紧扣各行业类别,认真梳理需要聚集成势的产业集群和需要延链补链强链的产业链条,逐一制定招商引资任务清单、责任清单,组建专门招商小分队,明确对接方案、路径和预期,加快引进世界500强、国内500强、民营企业500强和“链主”“群主”“独角兽”“瞪羚”“隐形冠军”“专精特新”“行业新锐”企业,推动招商引资从“单一项目、单一企业”的招引向“构建完整产业链、促进产业集群发展”转变,签约重点项目1000个以上,引进国内(区外)到位资金增长15%。强化招商引资保障,主动靠前跟进、精细精准服务,千方百计推动对接项目尽快签约、签约项目尽快注册落地、落地项目尽快开工建设。

  做大做强工业经济。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大力推进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实施延链补链强链行动,启动一批产业基础再造工程项目,加快实施包钢75万吨高合金钢、大为高性能铝合金焊丝、正威铜基新材料等项目,重点发展高档轴承钢、汽车钢等高附加值产品,开发引进新型铝合金、高性能铝合金汽车面板等高科技含量产品,加快发展稀土铜合金、高精度铜材等铜基产品。推动迪尚集团医疗防护项目建设,支持鹿王研发羊绒功能性产品,开展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着力发展壮大新型材料产业,推动光威1万吨大丝束碳纤维等项目竣工投产,晶源新材料1000吨碳碳复合材料、金鄂博30万吨氢氟酸等项目落地开工,完善高性能碳纤维、可降解塑料、改性塑料、氟化工等产业链条,力争新材料产业产值达到2600亿元。推动稀土产业高质量发展,深入落实“2+2+N”发展战略,加强稀土国际标准制定及应用,推动稀土资源保护性开发、高质化利用、规范化管理,实施大地熊、迈格钠等项目,尽快构建永磁材料从技术到应用的全产业链,力争磁性材料产量达到6万吨,建设全国最大的稀土磁材生产基地。加快实施天骄清美9000吨抛光材料等项目,储氢材料产量达到0.4万吨、抛光材料产量达到2万吨,稀土产业产值达到500亿元。加快发展新能源产业,建设鑫元30万吨颗粒硅、大全年产10万吨高纯多晶硅和1000吨半导体多晶硅等项目,推动通威二期、美科二期等项目在上半年集中投产,加快建设从硅料到铸锭、拉晶、切片、组件等光伏产业链,力争年内多晶硅料产能达到37.5万吨、单晶拉棒产能达到96GW,产值达到500亿元,努力建设全国最大的光伏发电装备生产基地。实施东方日升源网荷储一期2GW等项目,推动可再生能源综合应用示范区首期160万千瓦风电项目投产运营,加快华电、华能等8个火电灵活性改造,新增新能源装机容量330万千瓦、装机比重达到47%以上。加快龙马高端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园、明阳超大型陆上风电整机智能制造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尽快形成风电整机3000台、发电机3500台、齿轮箱3500台的产能,基本建成风电整机、叶片、塔筒、控制及辅助系统等风电装备产业链,努力打造全国最大的陆上风电装备基地。开工建设中核科技创新产业园,推进压水堆燃料元件生产线改扩建等项目,推动先进四代核电燃料元件技术、天然铀一体化区域链发展,努力建设全国最大的核产业科技创新园。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用足用好新能源换电试点城市政策,推动天工年产10万吨汽车刹车盘等一批项目达产达效,支持北奔新能源汽车年销售实现1万台,建设重卡换电站40座,打造有影响力的新能源重卡产业集群。推动航天九院无人机研试基地等项目建成投产,加快发展应急救援装备产业,建设国家应急产业示范基地。积极推动军民融合产业基地建设,形成更多军民融合创新成果,全力争创国家军民融合发展重点区域。

  做优做活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物流业,出台支持物流企业整合发展政策措施,实施东兴冷链物流、内蒙古公铁物流等重点项目,打造一批近零碳5G智能现代物流园区和智能低碳多式联运物流园区。支持冷链物流、共同配送、夜间配送、多式联运等模式发展,壮大专业物流、第三方和第四方物流,加快形成内外联通、安全高效的物流网络,全年物流业增加值增长15%以上。加快发展金融业,加强政金企合作,支持蒙商银行规范健康发展和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等各类金融机构立足包头高质量发展。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乡村振兴的支持力度,全面推行移动支付,积极发展消费金融、供应链金融等新业态和数字银行、网络证券、线上保险等新业务。推动内蒙古金融租赁公司获批、天和磁材挂牌上市,加快英思特磁材、北辰饲料等企业上市进程,金融业增加值要在去年的基础上实现大幅增长。加快发展工业设计服务业,积极推进包钢、北重等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试点,培育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10户、自治区级工业设计中心10户,推动北奔重汽等企业升级为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加快发展商贸流通业,实施新光中心高端城市综合体等项目,推动传统批零向“线上+线下+物流”深入融合的新模式转型,推广“中央厨房+餐饮配送”等服务新模式,新增批零住餐限上企业200家以上。加快发展电子商务,推动钢联网等平台交易额增长10%以上,支持白云飞地经济双创园升级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培育重点电商企业150户以上。加快发展旅游业,提档升级秦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春坤山旅游开发区、石拐影视基地等景点景区,创建国家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支持有条件的旗县创建国家级、自治区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推动主城区、山北地区加快四星级以上酒店建设,发展研学旅行、微度假等新业态,开行旅游专列和定制公交,推出精品旅游线路,开发高品质的文创旅游“伴手礼”,让游客玩得好、留得住、带得走,旅游收入增长15%以上,推动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市建设。

  做好做精现代农牧业。把提高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新建高标准农田17.6万亩,加强盐碱地改造利用,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面积60万亩,确保全年粮食产量达到25.5亿斤以上。改造升级30个设施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推广二氧化碳气肥新技术带动亩均增产。稳步扩大畜牧业生产规模,牲畜存栏达到600万头(只)以上。全面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完成成品粮油储备和储备粮轮换任务。加快推进农牧业集约化、规模化、高端化发展,实施总投资246亿元的现代农牧业重点项目102个,重点发展设施果蔬、饲料加工等产业,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76%。培育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0家,打造产业化联合体5家、自治区级农牧民专业合作社10家以上。推动一批本土品牌开展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和有机农产品、绿色食品认证工作,大力推广“体验店+展示直销中心+电商平台”等销售模式,农畜产品电商销售额增长20%。

  大力发展未来产业。落实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紧紧围绕生命健康、未来网络、先进材料等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领域引进建设一批重大项目,加大科技、人才、金融、产业等领域制度政策集成性供给力度,探索建立多元化投入、评价考核、风险共担、信息共享互信、成果转移转化和容错等机制,推动与未来产业相配套的创新平台建设,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搭建一批适应未来产业、符合地区产业发展方向的应用型场景,积极发展催生出的新技术、新产品以及分享经济、平台经济等新业态、新模式,让包头在新的起跑线上持续加速、赢得未来。

  (二)深入实施新旧动能转换攻坚行动,再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坚定不移推动创新包头、数字包头建设,深入落实“科技兴蒙”部署,用创新手段扩大投资规模、促进消费升级,让创新这个“关键变量”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以科技创新催生发展动能。加强创新主体培育,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双倍增”行动,新培育认定科技型中小企业350家、高新技术企业50家以上。落实政府研发投入刚性增长机制,今年政府投入的研发引导经费增长20%,带动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覆盖率达到30%以上,R&D经费投入强度提高10%。加强创新平台建设,提升白云鄂博、一机集团两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研发应用能力,支持北重集团申报国家重点实验室。推动国家稀土功能材料创新中心取得标志性成果,积极争取国家稀土新材料技术创新中心在我市挂牌成立,支持一机、北重、五二所建设创新研究院,与基辅理工大学等共建创新联合体,在杭州、南京等地建设科创飞地,新增国家、自治区级创新平台20家以上、院士工作站2家。加快创新成果转化,实施高丰度镧铈稀土高值化应用等80个关键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项目,开发一批填补国内空白的首台套、首批次产品,新认定国家、自治区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8家,自治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基地1家。加强创新生态建设,落实科技体制改革三年行动方案,推行科研项目“揭榜挂帅”“组阁制”等模式,推进科技特派员制度,完善科研人员职务发明成果权益分享和收益分配机制。充分发挥科技中介机构作用,开展科技评估、投融资等相关服务,推动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建成运行。落实《加快引进培育重点产业领域中高端人才的若干措施》等人才政策,实施技能人才“十百千万”培养工程和“卓越工匠”“优秀工程师”培育引领计划,扎实做好住房、落户、教育、医疗等各方面保障工作,培育国家、自治区级领军人才团队15个以上,新增高技能人才5000人以上,引进高层次和紧缺人才6500人以上。

  以技术改造推动数字蝶变。围绕“兴业”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加快建设“千兆城市”,新增5G基站1000座以上,深化城市家庭、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双千兆”接入网络覆盖,鼓励各行业因地制宜推动“双千兆”在特色产业中的融合应用。加快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达到10个以上。开展“上云用数赋智提升年”行动,实现一二三产业、大中小企业及个体工商户上平台全覆盖。加快传统产业全链条数字化改造,实施数字化评估诊断和数字化改造“双百户”工程,完成100个数字化改造项目,培育100个数字化建设项目,打造10个“无人化、黑灯化”示范工厂(车间)。加快推进内蒙古软件园等项目,建设数字产业园区。围绕“优政”加快数字城市建设,建立全市三维地理空间信息平台,建成智慧城市运营指挥中心和城市大数据中心,推动城管、环卫、应急管理、市场监管和公安五个领域“一网统管”。围绕“惠民”开发城市全场景智慧应用,实施全市统一“市民码”,建设以“一云一池三平台”为主体的“一键游包头”项目,在政务、城管、旅游、卫健、交通五个领域推开20个应用场景,大力发展群体智能技术和服务普惠应用,让市民畅享智慧新生活。

  以扩大投资增强发展后劲。实施总投资5962亿元的重大项目902个,完成投资1300亿元,年底竣工200个以上。强化水电油气运等要素保障,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竞争性项目支持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申报。加快推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国道110包头北绕城公路、国道210白云鄂博至固阳段公路、G65包头至东胜段等工程,推动国道335白云鄂博至明安公路建成通车。加快推进包银、包西高铁建设。推动大青山500千伏包风1输电通道年内建成并网、包风2启动前期工作。

  以消费扩容拉动内需。提质升级传统消费,推动包百、娜琳等成熟商圈创新经营模式、丰富原有业态,推动正翔国际、九原万达等商业综合体配套大型超市、品牌便利店、居民服务,形成新型商圈。支持东河老包头味道集聚区、青昆时尚夜经济消费集聚区等品牌区域提升品质,支持指导流通企业开展各类促消费活动,让假日消费、街区市场、门店商铺、夜间经济等全面活跃起来。大力培育新兴消费,积极扩大新能源汽车、5G终端、智能家居等产品消费,升级在线医疗、文体、娱乐等服务消费,拓展智慧零售、无人零售等消费新领域,鼓励商家利用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方式优化消费场景,提供在线“逛街”体验服务。提升消费便利化水平,围绕社区人口结构、收入水平、消费习惯,打造10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示范点,统筹配建养老、托幼等服务设施,发展社区便民智慧厨房、运动健身等业态,鼓励金融、快递等商业服务叠加到社区便利店、超市。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推进农超、农企对接,推动旗县农产品线下进超市、线上登平台。加快完善快递进村服务体系,布设邮政快递网点50个,嘎查村快递服务覆盖率达到95%。

  以园区提质夯实产业根基。加快推进各工业园区与专业运营商合作,全面提速园区标准化建设,完成46项区域评估和4个规划编制,实施42个园区基础设施项目。扎实推进园区智能化改造,支持工业园区5G应用专网建设,实现智慧园区全覆盖。探索建立“赛马”机制,引导各旗县区聚焦1—2个主导产业,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定向集聚,加快园区扩容提质。推动园区企业“腾笼换鸟”,依法清理园区“僵尸企业”,盘活闲置土地。设置“工业企业亩均效益奖”,开展亩均效益综合评价,以“小空间”产出“大效益”。

  (三)深入实施改革开放提升攻坚行动,激发高质量发展新活力。坚定不移推动活力包头、开放包头建设,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改革增动力、以开放添活力、以环境强引力。

  持续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纵深推进“四个一流”营商环境建设,推动优化营商环境创新举措重点任务100条落细落实。深化“六减两优”改革,开展行政许可、容缺受理等领域权责清单动态调整工作。持续完善大综窗“全科无差别”受理模式,积极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不断深化双休日“不打烊”等便民工作机制,新增市场主体2.5万户。实行包容审慎监管,推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以公正监管保障公平竞争。持续提升网上政务服务能力,推动300个政务、生活服务应用接入“蒙速办”,实现“一网通办”,让线下跑的网上能办、网上办的更加好办易办。制定完善涉企行政处罚“免罚”“轻罚”清单和企业行政合规指导清单,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健全产权执法司法保护制度,完善公平竞争审查机制。加快建设信用信息共享平台,让守信者处处受益、失信者寸步难行。

  持续推动企业强身健体。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全力支持央企、区企和各地国有企业在包加快发展,推动包钢集团专业化战略性重组。全面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任务,加快市属企业整合重组和实体化转型,完善经营业绩考核评价体系,提升市属企业经营规模和效益。分级分类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支持市属企业以市场化方式参与民营企业并购重组,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市属企业混改。完善国资监管制度体系,加强事前预警、事中监管和事后追溯,推动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深入推进“个转企、企升规、规改股、股上市”,坚持大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一起抓、实体网店一起增,国家新的减税降费政策坚决落实到位,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坚决清欠到位,涉企收费坚决规范到位。建成惠企利民综合服务平台,促进中小微企业融资增量、扩面、降价。积极争取国家新增3000亿元支小再贷款额度。深化“我帮企业找市场”活动,积极帮助民营企业拓市场、增订单、找销路。实施“专精特新”倍增培育工程,引导更多中小微企业朝着“专精特新”方向发展,推动30户企业升级为国家、自治区级“专精特新”示范企业。我们要对中小微企业再帮一把、再送一程,真招实策为企业纾困解难,真金白银为企业添薪助力,真正让每个企业、每个商户在享受政策中实现快速发展,让更多中小微企业长成参天大树。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坦荡真诚地和企业家交朋友,理直气壮支持企业健康发展,让政商关系亲而又清、清清爽爽、洒满阳光。

  持续深化各领域改革。深化财税管理体制改革,强化预算编制和绩效结果应用挂钩机制,稳步推进教育、社保等领域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改革。推进统计基层基础规范化建设。加快林地、草原等承包经营权登记发证工作,建设自然资源一体化审批平台。建立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优化土地储备出让管理体制,推动市农村牧区产权交易中心投入运营。广泛开展流程再造,立足身边日常工作,积极推进一批切口小、见效快的“微改革”“微创新”。

  持续扩大全面对外开放。统筹做好外贸、外资、外经、外事等各项工作,全面推动产业国际化、市场国际化、园区国际化、企业国际化和城市国际化。完善《满都拉口岸“十四五”发展规划》,实施口岸货运通道扩建等项目,推动塔本陶勒盖至杭吉矿运公路建成通车,确保年内口岸过货量增长翻番,建设安全、高效、绿色、智能大宗商品进出口专用口岸。建成航空口岸国际货运监管场地,启动包头保税物流中心(B型)升级综合保税区申报工作。积极参与自治区自贸试验区建设,力争国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获批。注册成立包头国际商会,扩大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往来,助力北方稀土、二冶等龙头企业国际化发展,组织企业参加国际国内贸易展会,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增长10%。精准对接外资企业,力争引进落地10户以上,实际利用外资实现翻番。主动拜访国际组织驻华机构和外国驻华使领馆,扩大国际友好城市“朋友圈”,积极与日韩、东盟、欧美等国家以及港澳台地区合作,力争与2个国外城市建立友好城市关系。加强对外宣传,做好城市综合营销,在全国性中心城市及周边省会城市的公共场所展示包头形象,不断扩大包头影响力和知名度。

  (四)深入实施城乡品质优化提升攻坚行动,着力提升城市发展能级。坚定不移推动协调包头、宜居包头建设,扎实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改善市容市貌,提升城市品质,让城市有变化、让市民有感受。

  高起点规划建设城市。完成市县两级国土空间规划和专项规划审批报批,实施“三线一单”分区管控,规划建设一批标志性景观建筑。全面完成中心城区沿黄城市设计并加快建设,构筑沿黄公共空间和景观绿道体系。大力推进大青山南坡休闲观光带建设,打造集城市农业、亲子游乐、科普教育、休闲度假、文化旅游等融为一体的生态休闲公园。启动实施城市建设十大工程,实施投资1003.6亿元的319个项目,全力申报建设全国第二批城市更新试点城市。实施交通改善工程,着力畅通“一环九横十纵”主干路网体系,启动赛汗路、民族东路等快速路网建设,改造林荫路等8条骨架干道,继续打通鄂日登路等10条断头路。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加强网约车、共享单车管理。实施城市片区更新工程,在主城区启动5处片区更新改造,推动包头火车站、东站和机场周边区域联动升级改造,提升城市门户景观品质和对外形象。实施城市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完成改造项目193个、516万平方米,惠及居民6.1万户。推动友谊19街坊完整社区建设,修缮自由路2号街坊等历史风貌区,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实施城市新区品质提升工程,高标准推进新都市区基础设施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完成18条市政道路管网和7个绿化项目建设,推动新都市区第一小学等一批公共服务设施投入使用,加快推进富力凯悦酒店、中冶洲际酒店等项目,力争将新都市区打造成为智慧城市样板区。加快北梁腾空区2.3平方公里古城风貌区建设,推动乔家金街提档升级和三官庙古民居开发,打造富有地方韵味的古城风貌区和棚改示范区。实施城市新基建工程,大力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及5G基础设施建设,在医院等人口集中地段建设智能停车场和立体停车场,新增停车位5000个,提速建设一批加氢站和智慧灯杆,建成充电桩700个。实施公园城市建设工程,加快推进赛汗塔拉城中草原修复和110国道、四道沙河绿道改造等项目,建设20处口袋公园,改造升级30个体育公园和社区运动休闲场地,精心打造一批展示城市形象的鹿城客厅和兼具景观和游憩功能的“微客厅”。推动城区裸露黄土动态清零,确保实现全覆盖。实施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加强城市体检评估,探索建设城市生命线安全运行监测系统,加强城市各领域安全感知预警监管体系建设,加快推动雨污管网混接改造修复,实现积水点动态清零,完成剩余117公里燃气管网改造。实施绿色低碳建设工程,加快推动建筑领域低碳转型,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达到100%,装配式建筑占比达到20%左右,主城区达到25%以上;开展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试点,实施规模不低于20万平方米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推广橡胶沥青、高性能混凝土等绿色建材;完成剩余清洁取暖改造任务2.24万户、居民技防设施安装任务63万户。实施城市资源化利用工程,加快城市再生水利用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再生水利用率提高10个百分点,创建国家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城市。推行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推动主城区680个居民小区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在210个村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建设循环经济环保产业园。实施城市住房保障工程,综合施策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合理住房需求。新增发放公租房补贴991户,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1298套,持续推动解决房地产产权历史遗留问题。

  高水平管理运营城市。全面推行“街长制”,常态化开展“马路办公”,建立完善城市管理常态化长效化机制,持续巩固创城创卫成果。推进“六乱”、私搭乱建、噪音扰民和露天烧烤等专项整治,高标准完成125条背街小巷治理,新建、改造150座公共厕所。推进城市道路空间“多杆合一”“多箱合一”“多线合一”,彻底解决道路两侧杆箱线设置凌乱等问题。全面完成主城区环卫作业市场化改革,提升主次干道全天候保洁质量。大力推动物业管理三年行动,开展物业分等级管理,实现所有小区物业管理全覆盖。办好自治区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现场会。牢固树立运营城市理念,出台城市建设的用地、规划、税费、补偿安置、不动产登记等系列政策,在道路保洁、垃圾收运、公厕和环卫设施建设等方面探索建立市场实施、政府考核的管理模式,建立多渠道、多主体、多层级的城市更新资金投入机制,让更多国有企业、社会资本参与到城市建设中来,使城市每年都有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新变化。

  高质量推动协调发展。全面深化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和沿黄城市的务实合作,重点在能源、生态、旅游、商贸和科技、教育、医疗、人才等重点领域寻求突破,更好承接高端产业、引进领军企业、吸纳先进要素、开拓消费市场。扎实推进呼包鄂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协同推进“三共三互”工程,推动呼包鄂高铁一小时交通经济圈建设,实现更多政务服务事项跨城办理、成果互认,串联打造黄河“几”字弯生态文化旅游带。加强山北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铁路、公路、电网、供水、供气和通航6大通道建设,规划布局一批风光电能源开发项目,加快承接中心城区产业转移。实施山北地区中心镇和建制镇更新行动,因地制宜打造一批产业特而强、功能聚而合、形态精而美的小镇。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统筹抓好全市乡村规划编制工作,全面优化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深入开展“万企兴万村”行动,支持农村牧区发展食品加工、休闲旅游等特色产业,推动金融机构对农村牧区信贷投放稳步增长,完善新型经营主体与农牧民利益联结机制,进一步拓宽增收渠道,让更多乡村富起来。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新建改造户厕8000户以上,绿化美化村庄34个,建设污水处理厂23个,对74个嘎查村生活垃圾进行处理,推动40%以上庭院建成美丽庭院,10%建成精品庭院,创建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市。开展移风易俗专项行动,选取30个嘎查村作为推进试点,让更多乡村美起来。引进规模大、渠道多、辐射广的营销企业,构建面向农业农村的综合信息服务体系,让更多乡村“活”起来。

  (五)深入实施生态环境治理保护攻坚行动,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定不移推动绿色包头建设,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让建设美丽宜居家园成为全市人民的自觉行动。

  深入开展碳达峰碳中和行动。全面落实“1+N+X”政策体系和工作体系,探索建立减污降碳的激励约束机制,全力建设碳达峰碳中和先锋城市、模范城市。推进煤炭减量化和清洁高效利用,淘汰落后低效高排放煤电机组。实施企业技术改造项目150个以上,改造升级传统电机1万台,加快重点用能企业节能改造,推动20户铁合金企业2.5万千伏安及以下限制类矿热炉设备退出。推动林草碳汇(包头)试验区建设。积极发展碳中和经济,大力引进一批碳捕集、封存、利用项目,积极参与全国碳排放权市场交易,推动重点企业按期完成市场配额履约和碳排放核算、报告与核查。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实行能耗强度严格控制、总量弹性管理,完善用能预算管理,强化能耗强度标杆引导。积极倡导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新增绿色工厂20个、绿色设计产品20个,规划建设2个零碳园区和4个低碳园区;深入开展“光盘”等粮食节约行动,扎实推进节约型机关建设,广泛开展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村庄、环保家庭等创建。我们既要把能耗增量控制住,又要把能耗存量降下来,逐步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力打好蓝天保卫战,持续抓好转型、治气、减煤、降尘、控车、严管6项措施,推动包钢、亚新隆顺等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改造,加快大安钢铁、吉宇钢铁等企业改造搬迁,完成一机、北重等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加大餐饮污染治理力度,严格执行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相关规定,推进工矿企业和物流园区“公转铁”建设,推广采用“散改集+新能源”运输方式,实施新能源车辆替代工程,确保优良天数比例稳步增长。全力打好碧水保卫战,统筹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治理,加快推动昆河、四道沙河等河道治理工程,做好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确保主要入黄断面水质稳步提升。坚决落实“四水四定”原则和“量水而行”要求,实施最严格水资源保护制度,全面强化农业节水、工业节水减排、城镇节水降损,狠抓地下水超采治理,扎实做好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作。全力打好净土保卫战,加强农业面源、重金属污染防治,加大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和地膜回收力度,推进国家地下水污染防治试验区建设。全市所有矿山一律开展绿色矿山建设,年内建成绿色矿山15家。巩固深化“无废城市”建设,加强无主尾矿库和固废堆场整治,全力开展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示范,开展危险废物整治专项行动。坚决抓好中央、自治区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

  巩固提升生态环境品质。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落实“林草长”制,强化林草灾害防控,深化破坏草原林地违法行为整治,完成林业生态建设任务30万亩以上,草原生态修复40万亩,落实第三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政策,科学合理划定禁牧区和草畜平衡区。落实“河湖长”制,推进包头黄河国家湿地文化公园建设,完善河湖“清四乱”规范化常态化机制,加快推进昆都仑水库等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构建生态系统保护数字化监管、网格化落责、法治化规范体系。

  (六)深入实施民生福祉保障升级攻坚行动,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坚定不移推动幸福包头、文明包头、平安包头、团结包头建设,把群众的小事当成大事,把群众的急事难事当成要事,持续为群众办实事好事,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努力让人民群众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健康服务、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

  用稳定就业促进增收。健全多渠道灵活就业保障机制,分类保障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失业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新增就业4万人以上。加强农牧民外出务工技能培训,多措并举推动农牧民就业,增加工资性收入。实施“创享包头”创业扶持专项行动,开展补贴制技能培训5万人次以上,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5亿元,推动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创新创业孵化中心投入使用,新增创业孵化基地等载体30个以上。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吸引1.8万以上青年人才来包就业创业。拓宽城乡居民收入渠道,培育壮大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推动实现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

  用坚实保障托举幸福。新增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4万人,扎实做好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对接工作,稳步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完善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健全劳动关系监测预警、争议多元处理机制,保障农牧民工、快递小哥、外卖骑手以及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合法权益。鼓励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和社会群体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推动社会救助向“物质+服务”发展,关心关爱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等特殊群体,全面落实妇女儿童“两纲”目标任务。积极探索“互联网+居家养老”模式,90%以上的社区建成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站点,改造提升农村牧区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争创国家“一老一小”融合发展试点城市。

  用公平教育成就梦想。统筹抓好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和各类职业教育,多渠道解决“入园难”问题,推动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51%以上,普惠率达到93%以上。持续提升“双减”成效,改善全市70所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打造5个优质基础教育集团,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就近上好学。加强示范性高中建设,支持旗县区各打造1所特色高中。优先保障特殊教育。鼓励职业院校围绕发展需要优化专业设置,推动优势专业升本,推进“现代学徒制”和“新型学徒制”,培育短缺人才,打造产教融合示范市。全面落实中小学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推进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强化师德师风建设。

  用优质服务守护健康。深入推进分级诊疗,着力推动医疗集团及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支持蒙中医院建设国家区域中医医疗中心、包医一附院建设自治区级区域医疗中心。全面加强生物安全和传染病防治,加快推动市传染病医院改扩建,推进疾控体系改革,提升基层疫情监测预警能力、应急处置和定点医院救治能力。健全完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推动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建立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机制,落实常见病治疗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政策,扩大妇女“两癌”筛查覆盖面,提升重点人群家庭医生签约率。推进按病种分值付费,多渠道推动医保便捷支付报销,健全完善保护关心爱护医务人员长效机制。扩展“互联网+医疗健康”挂号、支付、检查结果查询等服务。全面落实“三孩”生育政策。深入开展新时代爱国卫生运动,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改造建设各类健身步道300公里,推动符合条件的中小型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精准打造10分钟健身圈,积极开展品牌赛事活动。

  用优秀文化涵养文明。推动各类图书馆开放共享,新改扩建11个公共文化设施,创新打造100个“小而美”的城市书房、文化驿站、文化礼堂、文化广场等城乡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深入开展鹿城读书节、农牧民读书节等活动,加快推进草原书屋建设,让全民阅读成为一种习惯、一种时尚、一种生活方式。创排漫瀚剧《都贵玛》等剧目,举办鹿城文化艺术节等大型群众文化活动,推动乌兰牧骑守正创新发展。实施10项重点文物抢险修缮工程,完成黄河流域非遗专项调查,完善非遗传承体验设施。大力发展数字创意、电子竞技等新业态,推动演艺、工艺美术等传统文化业态加速转型,积极创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区。常态化保持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深入实施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十大行动”,全力以赴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

  用创新治理保障稳定。健全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新建改造一批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和社会工作站,完善网格化治理模式。深化安全韧性城市建设,建立应急装备物资储备中心,加大安全生产、道路交通安全、食品药品安全和森林草原防火等领域监管力度,高质量完成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牢牢守住安全底线。全面落实食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抓好生产、销售、餐饮等各环节全链条安全监管,加大校园及周边、网络餐饮等重点领域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完善金融风险处置机制,强化企业自救主体责任,稳妥化解地方法人金融机构风险,防范化解信用类债券违约风险。做好政府隐性债务化解工作,确保足额清偿、不出风险,强化预算绩效管理,坚决遏制新增隐性债务,坚决制止违规使用财政资金、偷逃税款、财务造假等行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化矛盾纠纷隐患排查化解,持续推进“治理重复信访、化解信访积案”专项工作,确保年内清仓见底。深入推进“情指勤舆”一体化实战化体系建设,做实做强反电诈中心,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重拳治理各类违法犯罪。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完善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推进党政军警民合力强边固防,高质量完成全国“双拥”模范城中期考核。

  各位代表!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事关祖国统一和边疆巩固,事关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事关国家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面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常态化举办“民族政策宣传月”“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月”等活动,深入开展固边兴边富民行动,争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深入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让“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思想和“四个与共”理念融入各族群众血脉,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各位代表!今年,市委、市政府坚持质量与数量并重,梳理了新一轮的20件好事实事。我们要一年接一年、一件接一件,用心用情用力把每一件民生实事都办到群众的心坎上,让广大群众生活越过越红火,一年更比一年好!

  (七)深入实施政府效能提升攻坚行动,全面提升政府履职水平。击鼓催征、奋楫扬帆,新一届政府要坚定不移推动法治包头建设,尽忠尽诚、尽职尽责,建设高效、法治、廉洁的服务型政府。

  以政治建设引领前进航向。把旗帜鲜明讲政治作为根本要求贯穿各项工作全过程,坚持不懈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建立常态化长效化工作机制,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以敬畏之心树牢法治信仰。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全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全面提升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带头遵守宪法和法律、履行法定职责、维护法律权威,带动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严格执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决定,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市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加强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提升政务公开标准化水平。高标准推进“八五”普法,率先建成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

  以过硬作风提升服务效能。建立健全清单化、闭环式抓落实机制,对部署的工作、定下的事情,分秒必争、马上就办、办就办好,只为执行找方法、不为懈怠找理由,决不允许慢作为、不作为、乱作为。加强诚信政府建设,强化政策兑现。坚决整治文山会海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叫停“痕迹主义”,防止“责任甩锅”,纠正“问责走样”,精简督查检查,最大限度地为基层减负、松绑。深入推进学习型政府建设,实施干部专业化能力提升行动,引导干部发扬“挤”和“钻”精神,如饥似渴学习、一刻不停提高。

  以坚决态度建设清廉政府。强化底线思维、红线意识,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强化政府投资项目预算审核,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严控“三公”经费和一般性经费支出,真正把钱花在促进发展的关键处、为民办事的急需处、增进人民福祉的紧要处,用行政机关的“紧日子”换来人民群众的“好日子”。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强化执纪监督和审计监督、统计监督,加强国有资产、公共资源等重点领域监管,严肃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打造政治清明、政府清廉、干部清正的政治生态。

  各位代表!当前,全球疫情持续蔓延,疫情防控形势异常严峻。我们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科学有力抓好全链条精准化防控,坚定不移贯彻“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坚持“人、物、环境”同防,压实“四方责任”,落实“四早”要求,知责明责、守责担责、履责尽责,抓细抓实口岸管控、院感防控、监测预警、应急处置、流调溯源、物资储备、社会秩序维护等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坚决筑牢疫情防控底线,守住全市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

  各位代表!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唯有实干才能成就梦想。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以虎虎生威的雄风、生龙活虎的干劲、气吞万里如虎的精神,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埋头苦干、勇毅前行,为建设繁荣昌盛、欣欣向荣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包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责任编辑:石兰兰)

精彩图片

包头市政府工作报告(2022年2月12日 张锐)

2022-03-10 16:14 来源:包头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