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政府工作报告(2022年2月22日 乔亚群)

2022年03月16日 16:09   来源:海西州政府   

  ——2022年2月22日在州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二次会议上

  州长 乔亚群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州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州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21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是海西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发展环境、交织叠加的风险挑战,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青海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州委的工作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深入实施“一优两高”,稳步推进“四地”建设,深度践行“四州战略”,经济保持稳步恢复,发展质量持续提升。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13.78亿元、增长4.1%,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5%,失业率、格尔木和德令哈两市CPI涨幅均控制在预期目标以内。“十四五”稳健开局,海西与全省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了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

  (一)保护优先、扛牢责任,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扎实推进木里矿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2.8万亩复绿草场平均出苗率、植被覆盖度均达到90%以上,提前实现“两年见绿出形象”目标。全力推进两轮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祁连山南麓海西片区“问题图斑”整治、土地例行督察和审计发现问题整改,取得明显阶段性成效。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年内未发生重污染天气,全州地表水监测断面水质达标率100%,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90%以上。顺利完成黄河流域3个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项目,治理面积147.6公顷。深入实施国土绿化巩固提升三年行动,绿化造林17.55万亩,沙化土地治理30.9万亩,草原生态修复21.5万亩,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45.1%。高质量完成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任务,天峻片区核心区生态移民搬迁工作稳妥推进。全面落实生态惠民政策,直补农牧民各类资金约1.6亿元。一年来,我们深刻汲取“8·04”事件的惨痛教训,坚决扛牢生态环境保护的政治责任,生态保护优先、绿色低碳发展的理念根植人心,祖国聚宝盆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

  (二)规划引领、大力推进,“四地”建设破题开局。盐湖资源开发中试基地揭牌,13.5万吨氯酸盐、东台吉乃尔盐湖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等重点项目加快推进,“5G+智能盐湖”示范项目落地运营,钾肥、碳酸锂产能稳步提升。450万千瓦大基地项目和12个市场化项目全部开工,并网装机规模达到1160万千瓦,新能源产业持续壮大。热水墓群入选“百年百大考古发现”,4项非遗项目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文旅融合前景广阔。织合玛摄影小镇、格尔木昆仑山大峡谷等项目加快推进,生态旅游特色鲜明。年内新增4A级和3A级景区各1个,旅游人次、旅游总收入分别增长7.1%和8.4%。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项目35.5万亩,发布“神奇柴达木”海西农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启动特色农畜产品“三地百柜”建设,“柴达木枸杞”品牌价值达92.5亿元。一年来,我们深入学习领会“四地”建设的深刻内涵和重大意义,全方位承接省委省政府行动方案,高起点编制海西州具体行动方案,高标准推进各项重点任务,“四地”建设已经成为推动海西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路径和强大牵引!

  (三)以保促稳、稳中求进,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精准落实稳增长各项措施,及时完善促进经济发展和支持中小微企业系列政策举措,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为市场主体减免税费达21亿元,清欠民营企业账款2900万元。锚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下气力延链补链强链,布局落地一批重大项目,夯实了产业提质升级的基础。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45个产业项目完成投资63.5亿元,12个基础设施项目完成投资2.69亿元。加强重点行业企业运行监测、要素调度和产销对接,扩大电力直接交易覆盖面,为企业降低用电成本1.8亿元。促进非公经济和中小微企业发展,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9户、中小微企业121户。坚守粮食安全底线,建成高标准农田1.2万亩,青稞、蔬菜等各类繁育基地5600亩,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实现“双增长”。开展线上线下促消费活动,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网络零售额增长32.9%。一年来,我们不断强化战略定力,稳妥化解风险挑战,积极应对下行压力,全州经济在承压前行中实现了止跌回升、企稳向好。

  (四)立足优势、创新驱动,新旧动能加快转换。年内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家、省级科技型企业19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32.8%。“盐湖老卤制备无水氯化镁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成为全省首个“揭榜挂帅”科技攻关项目,钾肥生产数字化工厂创新构建获全省创新创业大赛金奖。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虚拟货币“挖矿”项目全面关停。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建成5G基站297个,“5G+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等重点项目加快推进,电信业务总量增长20.4%。认定州级电商示范基地6个、示范企业13家,都兰县成功申报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冷湖“世界一流天文观测基地”建设加快推进,9个天文望远镜落户赛什腾山。一年来,我们准确把握州情实际和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把创新驱动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科技创新多点发力,驱动成效日益彰显。

  (五)改革引领、开放带动,发展活力竞相迸发。“放管服”改革、商事制度改革持续深化,实现企业营业执照1个工作日办结、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立等可取,市场主体新增6964户。持续深化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提升优化“一站式”服务功能,努力让群众办事更加方便。纵深推进财税体制改革,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成功上线运行。加快建设格尔木陆港型国际物流枢纽,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培育外贸企业3家、省级外贸转型基地2家。深入实施“优进优出”计划,外贸进出口总值增长54.3%。对接国家部委加大倾斜支持力度,争取浙江省援青资金2.57亿元、中央企业援青资金2400万元。成功举办第二十二届“青洽会”海西分会,圆满完成第二十届环湖赛海西境内各项赛事活动。一年来,我们积极融入国际国内双循环,着力推动更深层次的改革开放,海西正以更具活力、更加自信的姿态呈现在世人面前。

  (六)注重协调、强化统筹,城乡建设一体推进。加快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项目试点城市建设,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面积10.1万平方米、热源清洁改造面积2.5万平方米。格尔木市和茶卡镇省部共建试点稳步推进,锡铁山镇纳入美丽城镇建设范围。2934户城镇老旧小区改造、1071户农牧民居住条件改善工程按期竣工,808套城镇棚户区改造工程开工建设。实施高原美丽乡村4个,新建农牧区厕所670座,村庄清洁行动全覆盖。西察高速、格茫一级公路等重点交通项目加快建设,茫崖至西宁客运列车实现每日直达开行。蓄集峡水利枢纽、那棱格勒河水利枢纽、诺木洪水库建设进展顺利,哇沿水库、老虎口水库主体工程全部完工。健全落实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强化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构建“1+6+5+N”政策体系,乡村振兴扎实推进。一年来,我们注重城乡融合发展,不断提升城乡品质,一幅高原城镇和高原乡村互促共荣、各美其美的时代画卷在海西大地上徐徐展开!

  (七)惠民利民、兜牢底线,民生福祉节节攀升。出台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促进农民工就业创业等政策举措,高校毕业生就业率92%,城镇登记失业率1.8%,居民收入增长继续高于经济增长。认真推进“双减”工作,校内课后服务实现全覆盖,高考本科一段上线率提高7.1个百分点,教育质量稳步提升。卫生健康信息化全面提速,新冠疫苗全人群全程接种率居全省第一,医疗保险提标扩面,健康海西行动扎实推进。深入实施“平安海西”建设,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扎实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乌兰县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格尔木市获评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县。安全生产风险隐患排查整治扎实有效,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有力。同时,老龄、慈善、残疾人、工青妇、红十字会、拥军优抚安置等工作都有新提升,防震减灾、统计调查、广播电视、档案史志、信访化解等工作都有新成效。一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民生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80.7%,承诺的民生实事全部高标准兑现,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有了新的提升!

  过去一年,也是政府大力推进自身改革、着力提高履职能力的一年。我们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青海重要讲话精神,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努力把思想收获转化为践行“国之大者”、推动“一优两高”的务实举措和“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具体行动。新一届州政府坚持用制度管人管权管事,严格执行合法性、合规性以及公平竞争审查规定。自觉接受监督,年内办理人大代表建议34件、政协委员提案51件,办结率、满意率均为100%。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和省州具体措施,坚持不懈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锲而不舍纠正“四风”。持续落实“过紧日子”要求,一般性支出压减15.2%,“三公”经费压减5.7%。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我们扛住了国内疫情多地散发特别是输入性疫情风险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冲击,克服了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电力煤炭供应一度紧张等诸多困难,特别是面对上半年多项经济指标大幅下滑的不利局面,我们坚定发展信心,采取务实举措,强化调控调度,全州经济企稳回升,个别指标完成超出预期。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最根本的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是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关心支持的结果,是州委带领全州各族干部群众凝心聚力、克难奋进的结果,是州人大和州政协有效监督、大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州人民政府,向全州各族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州解放军、武警官兵和消防救援队伍指战员,向对口支援海西的中央和国家部委、浙江省、中央企业,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今年面临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更具不确定性。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在我州不同程度显现,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不少挑战。工业经济运行困难仍然较多,绿色低碳转型任务艰巨;创新能力不强,人才短板突出;生态保护历史欠账较多,生态文明建设任重道远;重大项目接续不够,招商引资优势减弱;营商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还存在不少短板;少数干部身上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仍不同程度存在,个别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仍时有发生。我们必须直面挑战,正视问题,更加自觉地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

  二、2022年重点工作任务

  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和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召开之年,是全面落实州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和推进“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做好各项工作意义重大。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青海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十三届十一次全会精神,按照州第十三次党代会和州委十三届二次全会部署,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更好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聚力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加快建设产业“四地”,奋力推进“一优两高”,深入践行“四州战略”,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持续改善民生,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保持社会大局稳定,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和省第十四次党代会胜利召开。

  今年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城镇新增就业1.25万人,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8万人次,城镇调查失业率、登记失业率分别控制在5.5%左右和3.5%以内,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保持同步,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以内;全州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和地表水水质优良率达到省定目标,节能降碳减排指标控制在省定目标以内;粮食总产量保持在9万吨以上。

  实现上述目标,必须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紧扣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强化系统观念、加强统筹协调,全力抓好以下八个方面工作:

  (一)牢记国之大者,持之以恒建设生态文明“高地”。全面落实好“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实践新高地建设为统领,一体打造‘七个新高地’”的部署要求,切实承担好维护生态安全、筑牢“三江源”外围屏障的重大使命。

  持续抓好木里矿区生态环境整治。严格对照三年行动方案推进综合整治任务,做好种草复绿区补种补植补肥、矿区内临时建筑物及附属设施拆除工作,依法稳妥推进木里矿区企业出清和祁连山南麓矿业权分类处置。扎实推进木里矿区生态损害赔偿磋商,力争做到“应赔尽赔”。加大木里矿区及祁连山南麓后期管护,配合做好全方位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眼”建设,一体落实草原防火、鼠害防治等工作,坚决保育好、管护好、巩固好来之不易的治理成果。

  全面融入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协同推动祁连山国家公园设园,配合做好青海湖、昆仑山国家公园前期工作。合理调整保护地边界范围和功能分区,完成各类自然保护地确界定标,推动解决各类历史遗留问题。加大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工作力度,加快创建乌兰县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和茶卡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持续巩固提升“问题图斑”整治成果,力争全部通过省级验收。开展土地例行督察和审计发现问题“2022春季攻势”行动,力争上半年完成整治任务。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回头看”行动,加强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监督管理和执法,推动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以扎实整改问题为牵引,进一步健全监管机制,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深入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持续推进道路沿线、景区景点等区域环境卫生整治,因地制宜开展绿化,推动国土绿化巩固提升三年行动圆满收官。摸清碳排放“家底”,采取务实举措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加快北方清洁取暖示范项目进度。编制柴达木盆地重点流域生态保护规划,构建以生态功能维护为核心、统筹资源开发利用的流域分区管控体系。全面完成江仓曲和布哈河水生态环境治理修复项目。拓展园区污水管网收纳范围,进一步推动中水回用、废水综合利用。推进各地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建设,提升医疗废物安全处置水平。

  切实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建立完善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构建激励约束并重、覆盖领域全面的制度体系,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完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严格落实“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全面执行排污许可制度、资源总量管理和全面节约制度。持续推进新技术应用,建设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构建天地一体、上下协同、信息共享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规范排污单位和工业园区污染源自行监测,提升在线监控水平。深入开展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二)扎实推进“四地”建设,全面提升发展质量。坚持以生态优先、产业集聚、开放发展、创新驱动推进“四地”建设,以资源生态禀赋集聚发展新优势。

  大力推进盐湖产业发展。着眼打造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坚持资源有序开发和综合利用,稳步推进“稳定钾、突破镁、开发钠、扩大锂、培育硼、拓展其他稀散元素”重点任务。理顺盐湖资源监督管理体制,提高资源领域执法水平。依托国家重点科研平台,加快突破共性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推动盐湖化工向新材料、新能源和能源化工等绿色低碳领域拓展。扩大碳酸锂和动力锂电池、储能锂电池产业规模,加快建设新材料领域重点项目。加快化工产业园建设,推动2万吨碳酸锂、1万吨六氟磷酸锂、7000吨金属锂等重点项目取得新突破。

  大力推进新能源产业发展。围绕打造千万千瓦级新能源产业集群,科学确定新能源产业发展方向、项目布局和开发规模,有序推进风电、光伏规模化开发,推动第二批大基地项目早日落地实施。在提升新能源就地消纳能力的基础上,积极寻求新的外送通道。积极申报新型储能“揭榜挂帅”项目,力争开工一批源网荷储、抽水储能和多能互补一体化项目。积极推动清洁能源供暖、大规模共享电化学储能、氢能利用、装备制造等配套产业发展,加快推动中车零碳智能装备产业基地、深能集团海西产业园、南玻集团德令哈零碳晶硅光伏装备制造产业园项目,力争全年新能源领域投资增长17%,新建并网容量150万千瓦,建成市场化并网容量100万千瓦,发电量突破180亿千瓦时。

  大力推进生态旅游产业发展。坚持以生态塑造旅游品质、以旅游彰显生态价值。加快旅游公共基础设施、智慧文旅、生态旅游体系建设,力争茶卡盐湖创建成为5A级景区。着力完善旅游配套服务,充分挖掘全域特色旅游资源,重点打造一批精品景点、景区和线路,培育一批红色游、生态游、康养游、冰雪游、研学游、民俗文化游等优质产品,逐步实现海西旅游由过境地向目的地转变。深入开展旅游市场专项整治,加强标准化建设,提升旅游服务品质。加大宣传推介力度,推进数字文旅建设,进一步叫响“祖国聚宝盆?神奇柴达木”品牌。

  大力推进有机农畜产业发展。立足“三净富硒”优势,完善政策支撑体系,深入实施“12345”产业振兴总体布局,做优做强绿色有机农牧业。巩固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成果,抓好有机监测草原和“两品一标”产品认证,推广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持续做强做大枸杞、藏羊、牦牛、饲草、青稞、藜麦、柴达木双峰骆驼等特色优势产业,加快推进天峻县、乌兰县省级产业园创建,抓好都兰县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提升工程。扶持农牧民专业合作社9家、家庭农牧场10家,培育省级龙头企业4家、州级龙头企业5家。做强“神奇柴达木”农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提升“三地百柜”试点质效。坚持以工促农,积极实施工农互补项目。

  (三)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精准把握政策实施的时度效,充分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和消费的基础作用,供给侧和需求侧双向发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稳定工业运行。坚持把稳工业作为稳增长的重中之重,强化监测调度和要素保障。稳定传统优势产业存量,引导支持重点企业产能释放。加快在建项目建设进度,强化对竣工项目的跟踪服务,推动重点产业项目尽快投产、达产纳规,力争培育规上企业8户、中小企业120户,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5%以上。完善分时电价政策,继续扩大电力直接交易覆盖面,支持企业降成本、稳运行。推动州内煤炭企业增产保供,确保煤炭供应、民生供暖。加强能耗“双控”工作,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建立完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库,培育认定一批国家级和省级“专精特新”企业,打造一批“单项冠军”和“配套专家”。

  扩大有效投资。着眼带动发展、聚集人气、扩大消费,深入开展“项目建设攻坚年”行动,紧盯国家重大政策走向和投资方向,谋划、储备、引进一批既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又契合全州工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好项目。着力推进青海油田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等重点产业项目和“青洽会”签约项目落地,形成更多实物投资量。加快推进重点水源工程,开工建设蓄集峡水利枢纽配套供水、都兰香日德河等河道治理、部分中小河流及防汛等水利工程。加快德令哈火车站站房改扩建及站前广场改建工程等交通重点项目建设,配合做好青藏铁路西宁至格尔木段提质工程、西青茶铁路后续相关工作,推动飞机集中收储中心项目取得进一步突破。

  促进消费平稳增长。建立促消费活动常态化机制,支持县域商业体系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县域商品和服务供给能力。推进面向社区、农牧区中心城镇的便民服务网络中心建设,继续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服务圈”。推进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建设,构建集运输、电商、快递为一体的农村运输服务和物流配送网。持续推进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大力开展农产品产销对接,拓宽农产品营销渠道。加大龙头电商培育力度,巩固提升农村电商水平,大力发展数字商务,支持中小商贸流通企业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带动吃住行、游娱购和公共服务等新消费。

  狠抓政策对接落地。完善高质量发展政策体系,构建财政、金融、产业、投资、消费、区域等经济政策协调和工作协同机制。全面落实国家减税降费政策,及时出台具体措施,强化宣传培训,保证纳税人、缴费人应享尽享、应免尽免。准确把握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取向,优化新增债券项目储备,全力争取地方政府新增债券。落实好各项促进新兴产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推动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民族医药、资源精深加工等新兴产业发展。落实落细增值税留抵退税、小微企业所得税减免、延期缴纳税款等举措,严控非税收入不合理增长。坚持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促进民营经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做优做强做大。

  (四)持续深化改革创新,全面增强市场主体活力。坚持以改革破难题、以创新增动能,不断拓展高质量发展空间。

  深入开展“营商环境整治年”活动。结合全省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着力优化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法治环境、人文环境。依法保护各种所有制企业产权和自主经营权,严厉打击影响企业正常经营、损害企业声誉信誉、侵害企业家人身财产安全等违法行为,重拳整治涉企工作中吃拿卡要、随意执法、权力寻租、不清不廉等问题。认真落实领导干部联点重点企业工作机制,真心实意为企业解决困难,支持广大企业家大胆创业、安心发展,让优质的营商环境成为生产力、释放吸引力。

  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强行政许可事项清单管理,推进部门权力再“瘦身”、审批流程再优化,不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进行政权力及公共服务事项办理要素、办事指南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以“数据跑”“快递跑”代替“群众跑”,推动更多服务事项通过移动端办理。认真落实首问负责、限时办结、一次性告知等制度,优化预约服务、双语服务、延时服务、助老服务等特色服务,最大限度方便群众和企业办事。建立健全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深入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加强双随机抽查检查结果公示和信息共享,推动跨部门互认和应用,切实减少对市场主体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干预。

  统筹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深入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推动能源、资源等领域价格改革,加快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完善国资监管机制,进一步提升国有资本经营效益。健全冷湖科技创新园区管理体制。深化税收征管体制改革,全面推进税收征管数字化升级和智能化改造。加快推进统计现代化改革,积极构建现代化统计体系。落实分领域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完善转移支付制度,严格政府债务限额管理,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完善金融风险监测预警和处置机制,积极防范、稳妥化解金融风险。深化农牧业农牧区改革,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分置实现形式。巩固农牧区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探索完善州县乡农村服务体系。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开展科技体制改革三年行动,探索建立新型科技攻关体制,围绕打造高地、建设“四地”,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完善各类创新平台和基地建设,形成以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产业园区为核心,技术转移、投融资、知识产权等各类服务机构有机融合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实施企业创新主体培育行动,持续开展科技型、高新技术、科技小巨人“量质双升”行动,运用市场化机制激励企业加大创新投入。加强信息化领域建设,积极推进“两化”融合,打造一批“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积极推动冷湖天文产业发展,努力将赛什腾山打造成世界级天文观测基地。

  深入做好人才工作。坚持“四个面向”,创新方式方法,完善工作举措,制定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加大本土科技人才培育力度,用好外部资源力量,依托“青海昆仑英才计划”和“柴达木瀚海菁英人才培育计划”,发挥柔性人才引进机制作用,逐步探索建立“人才飞地”。赋予科研单位、科研人员更大自主权,构建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持续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良好氛围和环境。

  (五)高起点打造开放载体,更好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积极抢抓多重战略叠加机遇,以开放促发展,以融合谋共赢,吸引更多优质生产资源要素在海西聚集。

  深化区域战略合作。积极对接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长江经济带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区域重大战略,切实用好国家支持民族地区、资源型地区、生态退化地区高质量振兴发展的扶持政策。加快打造“开放柴达木”循环发展带动极,巩固提升全国钾肥生产基地地位,统筹推进盐湖、油气、有色金属、可再生能源、生物资源等综合开发利用。扩大同东部地区的互惠合作,加强同毗邻市州的交流联系,承接好产业转移和创新要素辐射。全力支持格尔木全省副中心城市建设,增强辐射带动能力,继续做好部省共建高原美丽城镇示范省试点工作。完善对口受援协作机制,加强与支援方的合作交流,开辟智力和产业帮扶新领域,打造对口受援工作升级版。

  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加快格尔木陆港型枢纽承载城市建设,带动人员流、信息流、资金流和产业流。积极申报海关特殊监管区,提升中欧班列、铁海联运班列常态化运营的规模效益。引导支持有实力的企业开展境外投资合作,加快企业和特色优势产品“走出去”步伐。发挥中尼陆路贸易通道联盟作用,大力推进“两国双园”等项目建设。办好各类经贸推介活动,不断扩大对外影响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围绕海西特色产业体系,强化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以亲招商、专家招商、组团招商。发挥驻外机构“探头”作用和重大节会主渠道作用,把更多符合产业政策的大中小项目引到海西。完善激励政策,对在招商引资中贡献突出的集体和个人给予奖励。

  全面推进链长制。按照“创新绿色、动能转换优存量和着眼未来、高端引领扩增量”的总体思路,做实链长制工作方案,成立相应议事协调机构,配齐配强工作力量,统筹推进重大工作。立足海西资源禀赋、产业发展现状,以“四地”建设为主要方向和目标,进一步明确全州产业链发展图谱和路径,促进上下游、产供销、大中小企业、一二三产协同发展。深入实施产业链提升工程,吸引一批产业链上的全国知名企业和世界排名靠前企业,扶持一批规模大、关联度强的特色优势项目,推动重点行业优势产业补链、延链、强链,更好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六)提高基础支撑能力,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大各级财政支农投入,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进一步完善和落实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坚决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发展壮大脱贫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因地制宜发展新型农牧区村集体经济。持续加大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力度,建好集中安置区帮扶车间、帮扶产业基地,强化管理服务、社会融入等工作,做好拆旧复垦有效衔接。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加强扶贫项目资产管理,确保扶贫项目发挥效益。继续强化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育,加强对“三类人员”的就业帮扶,紧盯“医疗保障和饮水安全”两个风险点,持续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规划先行,循序渐进,统筹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完善特色产业发展项目库,培育壮大乡村特色种养、乡村旅游、休闲农牧业,不断提高特色优质农畜产品生产能力。全力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工作,打造乡村振兴试点乡村,探索符合海西实际的乡村振兴模式。扎实推进乡村建设行动,继续推进高原美丽乡村、美丽城镇建设和农牧民居住条件改善工程。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有序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抓好“四好农村路”建设,全面建成覆盖县、乡、村道的“路长制”管理体系。加快农村电网改造,推进“燃气下乡”,全力补齐农牧区基础设施短板。围绕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融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深化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和淳朴民风。

  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32万亩以上,新建高标准农田2.07万亩。加强耕地用途管制,规范耕地占补平衡,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实现撂荒地全部复耕复种。推广耕种收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等技术服务,提高粮食生产综合效益。压实粮食安全责任,加强粮油储备,深化粮食购销领域专项巡视反馈问题整改和专项整治,进一步筑牢粮食安全防线。开展粮食全链条节约减损和反食品浪费行动,形成以法治保障为基础、以健康消费为导向的全社会粮食减损长效机制。摸清种质资源家底,建设一批繁育种、保育种基地。新建改造一批规模化蔬菜温棚,积极推进千头牦牛、千只藏羊标准化养殖,大力建设生态牧场、饲草料生产基地,保障好群众“米袋子”“菜篮子”。

  (七)紧贴群众需求,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提高就业质量和收入水平。坚持就业优先政策,加大援企稳岗力度,着力抓好零就业家庭、就业困难人员、农民工、退役军人和高校毕业生就业。健全灵活就业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障政策,维护新型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落实好最低工资标准,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和社会群体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持续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迈进。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落实高考综合改革、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持续推进“双减”工作,激发办学活力。全力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力争大柴旦通过省级和国家督导评估。实施“三名”工程,推进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县管校聘”,健全教师荣誉表彰体系,努力打造过硬教师队伍。构建“互联网+教育”,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提升教学质量。围绕“四地”建设,打造职业教育特色专业,深化产教融合。

  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坚持“五医联动”,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和医保制度改革,建立完善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落实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构建防范和化解因病致贫返贫长效机制。全面实施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推进医保政务服务事项提质增效。强化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完成疾病控制制度体系改革,开展新一轮包虫病和地方病、传染病防治行动。实施基层中蒙藏医馆能力提升工程,加强中蒙藏医重点特色专科建设与发展。推进高层次卫生人才“名师带徒”三年行动计划,提升州县级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持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做到应保尽保。扩大城乡低保、特困供养保障范围,加快完善以基本生活救助、专项社会救助、急难临时救助为主体,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的救助体系。健全完善社会救助监督检查长效机制,不断提升社会救助规范化管理水平,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聚焦“一老一小”领域,增加养老托育服务供给。启动运行海西州老年社会福利中心,强化养老服务从业人员职业技能培训。继续落实好儿童福利政策,按时发放资金补贴,确保各类困境儿童基本生活。

  繁荣文化体育事业。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科学保护民族古籍,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持续做好热水墓群文物保护和开发利用,加大考古成果的挖掘和整理阐释,实施莫河驼场、将军楼、农垦博物馆等革命文物保护工程。实施全民健身补短板工程,推动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发展。继续做好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社会研究、档案史志等工作。

  各位代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今年,在广泛征求社情民意的基础上,州政府确定了十大类24项民生实事工程。我们将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为大,一件一件办好老百姓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推动海西发展更有“温度”,民生答卷更有“厚度”!

  (八)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隐患,努力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

  慎终如始抓好疫情防控。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坚持“外防输入”,压实“四方责任”, 加强入境人员管控,强化进口冷链食品管理,做好重点人群、重点场所管理,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加强基层防控力量,织密筑牢疫情防控网络。持续推进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引导群众自觉接种、主动接种,提供优质的接种服务。

  进一步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积极融入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建设,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持续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十一进”活动,巩固提升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创建成果,努力开创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新局面。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尊重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学习和使用。深入实施“民族团结进步+”融合发展行动,培育壮大民族特色产业品牌,持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提高宗教事务治理法治化水平。

  持续推进平安海西建设。深入实施“依法治州”战略,扎实开展“八五”普法,优化公共法律服务供给,提高全民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继续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依法分类处理信访诉求,大力推进矛盾纠纷化解攻坚。实施灾害防治能力提升工程,推动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应用,健全气象灾害联动响应处置机制。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全力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持续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加大食品药品、产品质量和特种设备执法检查力度,守牢安全底线,让群众吃得更放心、买得更舒心、用得更安心!

  各位代表,支持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是地方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将一如既往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扎实推进国防动员、国防教育、人民防空等工作,认真落实义务兵家庭优待政策,精心做好退役军人移交安置、就业创业服务保障等工作,巩固深化双拥共建成果,使军政军民团结始终坚如磐石。

  三、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迈入新征程,我们将倍加珍惜时代机遇,倍加珍惜事业舞台,树牢不负人民的家国情怀,追求高尚的思想境界,增强过硬的担当本领,不断提高政府治理能力,努力打造人民满意的政府。

  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坚决捍卫“两个确立”。深学笃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政府工作各领域、全过程,始终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与省委省政府同心同向,落实好州委部署要求。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进一步提升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的战略眼光、专业水平,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化解重大矛盾。

  以廉政建设为抓手,筑牢廉洁从政底线。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坚持“严”的主基调不动摇,扎实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加强党风廉政教育,强化权力约束和源头治理,进一步加强重点领域、重要部门、关键岗位廉政风险防控。持续严肃财经纪律,强化审计查出问题整改,对已完成的政府投资项目,制定年度计划,加快审计进度。建设节约型机关,强化办公用房管理使用。树牢过紧日子的思想,加强财政收支管理,强化预算绩效约束,“三公”经费保持只减不增,一般性支出再压减10%,切实以政府运行支出的“减法”,换取民生福祉的“加法”!

  以法治建设为基石,提升依法行政水平。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忠实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提高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推进工作的能力。严格落实政府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提升依法、科学、民主决策水平。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发挥好审计监督、统计监督职能作用。认真听取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意见建议,高质量办理好代表建议和委员提案。继续加大政务公开力度,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创新执法体制,完善执法程序,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以作风建设为保障,强化工作执行落实。坚决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和省州具体措施,持续整治“四风”特别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推动文风、会风进一步向短精实转变,规范各种督查检查考核,切实纠正过度“留痕”等问题,留出更多时间和精力抓落实,做到工作一部署、马上去推动,任务一布置、马上抓落实,工作一完成、马上就反馈。坚持把重点工作“项目化、清单化、具体化”,闭环管理,跟踪问效,推动各项工作提速提质提效。健全正向激励机制,落实容错纠错机制,努力为广大干部营造肯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良好氛围。

  以能力建设为支撑,增强担当作为本领。大力建设学习型政府,针对知识弱项、能力短板、经验盲区,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提高研究政策、把握机遇和履行职责的能力,不断增强政策举措的精准度和实效性。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勤于总结经验、善于把握规律、勇于解放思想,使政府工作更加符合科学规律、顺应群众期盼。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聚焦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做攻坚克难的排头兵,以良好的工作业绩赢得群众的信赖支持。

  各位代表,一年之计在于春,全年工作看开局。迈好第一步、跑好第一棒,对于稳定市场预期、提振市场信心,实现全年目标意义重大。根据省委省政府统一安排和州委工作要求,我们将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以“起步就提速、开局就争先”的奋斗姿态,全力以赴抓项目投资、抓要素保障、抓产销对接、抓调度服务、抓招商引资,支持企业开足马力生产,推动项目加快建设进度,以首季“开门红”来确保“全年稳”。

  各位代表,使命催人奋进,实干赢得未来。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和州委的坚强领导下,以只争朝夕的干劲、滴水穿石的韧劲、改革创新的拼劲,真抓实干、锐意进取,把各项工作不断推向前进,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和省第十四次党代会胜利召开。

(责任编辑:石兰兰)

精彩图片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政府工作报告(2022年2月22日 乔亚群)

2022-03-16 16:09 来源:海西州政府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