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8日在日喀则市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日喀则市人民政府代理市长 卓锋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2021年工作回顾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是落实“十四五”规划的第一年。面对复杂形势和艰巨任务,在中央亲切关怀下,在全国人民特别是四省市、两企业的无私援助下,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西藏工作的重要论述、视察西藏重要讲话精神和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较好完成了二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7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82亿元;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7亿元;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44071元、14924元,分别增长10.2%、14.1%,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长期向好,保障了“十四五”良好开局。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加快补齐基础短板,设施条件不断改善。交通基础日益坚实。全年实施交通项目54个,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21153公里,乡镇、建制村通畅率达到96.6%和84%。拉日高等级公路大竹卡至机场段开通运行,国道216线孔塘拉隧道如期推进,定日机场全面开工,“复兴号”开进日喀则。水利设施大幅提升。拉洛水利工程试通水发电,湘河水利工程完成大坝封顶,农田有效灌溉率达87.8%。农村饮水安全提升工程持续推进。电力通讯拓展延伸。主要乡镇主电网覆盖率达98.15%,城市配电网改造有力推进。4G信号全域覆盖,5G基站基本覆盖市县主城区和重要旅游景点。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达99.3%以上。
二是大力推动产业升级,发展后劲不断增强。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比重为14:38:48。有机种养加工业稳步发展。全区种植业现场会在我市成功召开,青稞产量保持40万吨以上,蔬菜自给率超过45%,珠峰牛羊出栏、藏鸡养殖规模稳步增加,牛羊商品率达到75.5%和70.3%,白朗县获评国家第一批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市级以上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35家,科技服务“三农”水平进一步提升。建成29个乡级和114个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站,电子商务物流体系初步形成。创新直播带货等模式,特色优势产品走出高原、走向全国。工业生产稳中有进。水电站、并网光伏电站总装机容量496兆瓦,水泥产量120万吨。消费品工业等行业生产平稳增长,新增规上工业企业3家,工业增加值实现19亿元。旅游业加快复苏。推介力度前所未有,入选携程旅行口碑榜“最佳户外运动旅游目的地”,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72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0亿元,同比增长20%和13%。园区口岸功能日趋完善。产业平台要素不断齐全,入园企业87家,完成投资67.4亿元。吉隆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和边境经济合作区建设稳步推进,樟木口岸货运功能有效发挥,日屋、陈塘、里孜口岸以及边民互市贸易点基础设施加快完善,实现进出口总额23亿元。
三是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民生福祉持续增进。就业更加充分。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9%;城镇新增就业10464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农牧民转移就业26.08万人、创收35.03亿元。教育更加均衡。教育领域改革持续深化,控辍保学“清零”成果持续巩固,所有县区全面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验收,市五高、齐鲁高中建设顺利推进,日喀则职业技术学院筹建正式启动。医疗更加普惠。“医联体”“医共体”建设全面推开,肺结核、肝炎等疾病筛查防治全面实施,“互联网+医疗健康”(健康云)项目加快建设,市残疾人康复中心投入使用,市传染病医院建设稳步推进,公共卫生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持续提升。完善疫情防控体系,加强应急实战演练,疫苗接种应接尽接,市县公立医院机构核酸检测实验室实现全覆盖,吉隆、樟木口岸医院组建完成,疫情防控良好态势持续巩固。文体更加惠民。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实现全覆盖,推出《吉祥欢歌》等一批文化艺术精品,成功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甲措雄等6乡镇入选“西藏自治区民间文化艺术之乡”。隆重举办“珠峰儿女心向党”文艺晚会、“七·一”群众联欢等大庆主题活动,凝聚了全市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磅礴力量。深入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城乡公共体育设施日益完善,我市运动员扎西次仁荣获第十四届全运会银牌。保障更加到位。居民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等基本实现全覆盖,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深入推进;农村、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分别提高到5060元/人/年、1055元/人/月;养老服务和儿童福利事业持续加强,食品药品安全、退役军人服务保障等工作深入推进。
四是统筹推进城乡建设,城乡面貌日新月异。城市品位明显提升。扎实做好新一轮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加快帮佳孔、上海家园等棚户区、老旧小区改造,完成甲隆沟、夏布热沟污水整治,市供氧系统试点工程(一期)项目完工投用,厨余垃圾处置中心建成运行,人民林卡建成开园,市区停车位持续增加,新增新能源公交车70辆、公交线路7条,市民幸福指数越来越高。特色小城镇建设稳健推进。高海拔供暖、供氧、加湿一体化试点工程加快实施,城镇污水、垃圾集中处理体系不断健全;江孜、萨迦等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和传统村落保护力度持续加大,珠峰小镇、陈塘、吉隆等边境重点城镇、特色小镇引领城镇化发展。乡村振兴迈出坚实步伐。健全防返贫致贫监测机制,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消除风险1417户5056人,脱贫成果有效巩固。投入产业资金10.74亿元,实施产业项目226个,规范提升专合组织,自治区级以上示范合作社达到206家,村集体经济组织实现全覆盖,群众分红超6亿元,乡村产业发展带富能力不断提高。实施住房保障、基础设施、人居环境整治等项目251个,公共服务水平有效改善,村居环境更加靓丽。强边固边开创新局面。“796”强边工作重点成效显现。亚东县强边试点工作稳步推进。边境小康村项目全部竣工。边民和护边员补助政策更有力度,国门村“一村一园”实现全覆盖,边境群众就业创业、看病就医、子女教育更加便利。
五是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发展活力逐步增强。政务服务更加高效。“互联网+政务服务”持续深化,电子政务外网实现市县乡全覆盖,政府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到99%;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稳步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不断提速,项目审批申请材料、时限、环节和跑动次数大幅缩减。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商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模式深入推行,减税降费措施全面落实,市场活力不断迸发,累计减免税费2.04亿元,各类市场主体达到8.6万户,招商引资到位资金61.42亿元,民间投资完成8.68亿元。国企改革迈出新步伐。深入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市属国企资产总额增长37.8%,营业收入增长24.3%。金融体系不断完善。工商银行成功签约入驻我市。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318亿元,同比增长14.7%,金融服务经济发展能力持续增强。
六是持续推进绿色发展,生态环境保持良好。生态建设成效明显。深入推进生态公益林、防沙治沙、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治理,森林覆盖率达9.2%,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51.82%。环境保护不断加强。珠峰环境整治巩固提升,土地沙化等问题有效控制,固体废弃物、医疗废物实现无害化处理。坚决打好三大保卫战,河湖长制有效落实,主要河流、湖泊水质达到或优于III类水质,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空气质量优良率99.4%,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稳定。
七是依法加强社会治理,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反分裂斗争持续加强。树牢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始终坚持对十四世达赖和达赖集团的定性不动摇,严防死守关键节点、强化措施抓在日常,反对分裂、维护稳定的铜墙铁壁越筑越牢。平安日喀则建设成效显著。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稳步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成绩突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决定性胜利,“雪亮工程”通过初步验收。落实信访“五访”工作法,矛盾纠纷有效排查化解,信访群众满意率达99.17%。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创建全面推进。高质量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江孜县、定结县陈塘镇列入第九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初步打造嵌入式小区2个,城市民族工作服务站1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持续深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铸牢,“五个认同”“三个离不开”思想深入人心。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中小学校及基层组织中推广普及。宗教事务治理能力不断提升。持续加强“导”的工作力度,依法规范宗教事务管理,认真实施教义新阐释工程,扎实推进寺庙财税监管工作,广泛推广扎西吉培寺僧人综合评价机制,常态化开展“遵行四条标准 争做先进僧尼”教育实践活动,宗教领域呈现宗教和睦、佛事和顺、寺庙和谐的良好态势。
八是切实加强自身建设,行政效能不断提升。政治建设坚强有力。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政府工作始终,坚决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扎实开展帕珠严重违纪违法案“以案促改”,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三更”专题教育,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更加有力。法治建设主动规范。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结率100%。严格落实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加强公共法律服务,深入开展普法宣传,法治政府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加大审计监督,土地出让、财政资金使用、国有资产管理更加规范。作风建设持续深化。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全年预算审核确认金额压减6%。及时回应群众关切,市长信箱和市长热线反映热点、难点问题办结率100%。深入推进精文简会,严控各类监督检查,切实为基层减负。
同时,我们全面加强双拥、统计、档案、人防、消防、地震、气象、外事侨务、邮政服务、藏语言文字等工作,积极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工商联等工作,凝聚了推进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各位代表!成绩来之不易,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关心关怀的结果,是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市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国人民特别是四省市、两企业无私援助的结果,更是全市各族儿女砥砺奋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勤劳勇毅的各族干部群众,向依法履职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忠于使命的驻军和武警部队官兵,向关心支持日喀则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突出表现在,落实决策部署还有差距,贯彻中央、自治区和市委的系列决策部署上还有不足,一些重点工作推进还不理想,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没有完成既定目标,经济持续向好的态势尚不稳固。储备发展后劲还有不足,产业发展的专业度专注度还不够,支撑发展的大项目、好项目还不多,公平高效服务导向的营商环境还未真正形成,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亟待优化完善。干部作风本领还有短板,有的干部等待观望思想严重,缺乏大局意识、担当意识;有的干部市场思维、法治思维、互联网思维有短板,效益意识、规范意识、数字化意识有缺失,干事创业氛围还不浓厚。对这些问题,我们将采取有力措施加快解决。
各位代表!2022年是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日喀则奋斗目标迈进的重要一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和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确定因素,我市发展面临更大风险考验,但总的来看,机遇大于困难。一是战略政策机遇进一步强化。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对西藏各族人民深切关怀,量身定制了一揽子特殊优惠政策,确定了一大批打基础利长远的重大项目;国家部委对口支援边境县,为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二是发展方向路径进一步清晰。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提出着力推进“四个创建”、努力做到“四个走在前列”的发展布局,安排抓好“四件大事”、实现“四个确保”的八项任务,为我们加快高质量发展理清了工作思路、指明了方向路径;市第二次党代会和市委二届二次、三次全会作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日喀则的全面部署,为我们加快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明确了具体任务。三是要素禀赋优势进一步凸显。日喀则是面向南亚开放的主要通道,土地矿藏、水风光热、文化旅游等资源优势明显,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在历届党委、政府带领全市人民共同努力下,各项事业全面进步,“九大优势”更加凸显,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换届后,一大批对党忠诚、对事业负责,能力突出、素质过硬的优秀干部走上关键岗位,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组织保障。只要我们坚定信心、把握机遇、真抓实干,就一定能赢得主动,开创日喀则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崭新局面。
二、2022年工作安排
根据《中共日喀则市委关于制定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市政府制定了《日喀则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提请大会审查。本次大会审查通过后,我们将认真组织实施。
2022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深入落实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市委坚强领导下,坚持“三个赋予、一个有利于”,统筹发展与稳定、生态、强边关系,全力做好“四件大事”、落实“八项任务”,全力推进产业升级、项目建设、乡村振兴、改革开放、民生改善、生态建设、强边富民、安全稳定、政府建设九项工作,展现新气象、实现新作为,勇当“四创四前”排头兵,努力成为维护安全稳定压舱石、带动西藏中西部发展新引擎、西藏建设生态安全屏障助推器、面向南亚开放桥头堡,更稳更快更好推进日喀则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
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12%,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以内,能耗、碳排放强度和污染减排指标控制在国家核定范围内。
我们将突出抓好以下九项工作。
(一)聚力产业升级,拓展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新增量
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坚持“三驱带动、多点协同”产业思路不动摇,以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为主线,积极融入边境沿线发展带、铁路沿线经济带,重点突出有机种养加工这个基础、能源矿产这个支柱、文化旅游这个主导,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将政策优势、要素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竞争优势,确保经济发展当前有活力、未来有潜力。
优化提升有机种养加工业。落实市农牧区产业革命实施意见,立足本地特色资源和发展条件,吃透政策、吃透市场。坚持市场化,全力推进生产标准化、品牌集中化、营销一体化、物流集约化,优化推广“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机制,完善效益评估、质量标准、检测监督、产品溯源等体系,打响“如意庄园”等区域品牌。坚持规模化,广泛推广集中连片种植,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有效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青稞产量确保40万吨以上;大力发展设施蔬菜,扩大枸杞种植,优质果蔬种植力争实现17万亩以上;大力发展舍饲养殖,实施优质饲草种植工程,建设现代化养殖基地,力争饲草种植13万亩,珠峰牦牛出栏13.5万头,珠峰绵羊出栏130万只。大力发展农畜产品加工业,打造高原绿色食品加工产业集群,力争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突破22%。坚持科技化,推进院企、校企合作,培育专技人员和科技人才,增强人才、科技对蔬菜、土豆、饲草等产业的服务能力,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开展种业振兴行动,建设青稞良种基地5万亩,积极推进自治区级以上牦牛、藏羊良种场建设。
扩容提质绿色工矿业。优化工业结构,重点推动清洁能源、藏药产业、天然饮用水和民族手工业发展,坚决推进建筑业、建材业转型提质绿色发展,全面提升工业体系抗风险能力。做大工业规模,积极争取政策,创新发展模式,着力打造清洁可再生能源利用先行示范区;大力推进扎布耶现代盐湖产业开发,开工建设扎布耶万吨电池级碳酸锂项目;加强企业发展扶持,制定完善工业企业发展激励办法,抓好规上企业培育入统,力争规上企业增加3家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以上。
转型升级文化旅游业。坚持“特色、高端、精品”导向,以“珠峰”IP开发为重点,打造珠峰旅游黄金路线。创新旅游营销模式,重塑提升旅游形象宣传口号,深化与携程网、中青旅等大型文旅企业、旅行商合作,依托珠峰文化旅游节等节庆活动,持续强化文旅宣传推介力度;完善旅游线路、旅游景点基础设施,建设一批高端民宿、高端酒店;丰富文旅产品供给,开发唐卡制作、非遗类歌舞等互动式旅游产品,加快藏文化文创产品研发,多措并举增强游客体验感、延长停留时间、提高旅游消费,力争旅游接待人次、收入分别增长20%以上。
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加快发展边贸物流业,加强口岸基础设施建设和功能建设,拓展进出口商品品类,繁荣边民互市贸易,力争进出口额增长20%以上;强化商贸物流体系支撑,加快建设仓储保鲜冷链物流集散中心和乡村电子商务服务站,完善覆盖全市的综合物流服务基础设施网络;创新发展现代服务业,支持发展养老、家政、物业、医疗康养等新业态;加快培育数字产业,争取面向南亚数字港落户我市,加快推进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力争高新技术企业达到4家以上。
加强产业发展支撑。建立完善产业规划布局和推进管理机制,出台支持重点产业发展意见。创新体制机制、强化产业培育、增强核心竞争力,加快园区发展。支持在经开区打造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园、数字产业园,推进文旅产业园申报国家级示范园区,加快农业园区打造农畜产品深加工基地,推进生态产业园区建设提升,着力打造基础完善、要素齐全、保障到位的产业聚集高地。
(二)聚力项目建设,打造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完善项目管理机制路径。把项目管理摆在经济发展的重要位置,建立“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良好氛围,落实“招商项目抓谋划、前期项目抓开工、在建项目抓进度、竣工项目抓投产、问题项目抓整改、投产项目抓效益”工作要求,建立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推动极简申报、极效审批、极速落地。完善项目管理信息系统,推动工作模式数据化、可视化,数据信息标准化、精准化。
全力以赴争取有效投资。高度重视有效投资对发展的拉动作用,结合产业规划合理谋划政府资金、债券资金、援藏资金、产业整合资金、招商引资等资金渠道,全力争取各类投资。建立项目全要素价值评估机制,着力压减项目全流程审批时间,提升投资效率效益。深入研究政策、用好政策,全力以赴加强与中央部委、自治区部门、援藏省市和企业的沟通对接,积极争取政府投资,合理筹划债券资金。加快优化完善招商引资工作机制和激励机制,创新观念、创新服务、创新手段抓招商,实现“产业牵引、精准投资”,力争到位资金80亿元以上。认真落实减税降费和优惠奖励等政策措施,深化政银企合作,盘活信用资源,创新融资担保机制,破解小微企业、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力争社会投资、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分别增长8%、5%以上。
多措并举加快项目推进。坚持“项目清单化、清单节点化、节点责任化”,细化项目立项、审批、招投标、开工、建设、拨款等环节时刻表,严格按节点推进。做早做深做细项目前期,加强项目协调沟通,强化土地、水、电等要素保障,加快项目进展,坚决杜绝“资金等项目”现象。突出重点项目,加快推进中尼铁路日吉段、青藏铁路拉日段电气化改造、和平机场升级改造、满拉灌区节水配套与现代化改造、桑德水利枢纽、帕孜水利枢纽和东嘎、堆纳、康卓水库等重大项目研究规划和报批启动工作,配合抓好拉日高等级公路、定日机场、国道216线孔塘拉隧道工程,全力推进湘河水利工程、抵边村、边防公路等重大项目建设,统筹推进能源、通讯、民生等各领域项目。
(三)聚力乡村振兴,走好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坚持事前预防和事后帮扶相结合,做好动态监测、及时预警、动态清零。梳理解决易地搬迁困难问题,坚决做好易地搬迁“后半篇”文章。
大力发展乡村产业。摸清扶贫项目资产底数,改进生产运营管理模式,实施乡村产业品牌提升行动,全力推进现有扶贫产业提档升级。正确处理“全面规划和农业布局、市级统筹和县域落地、规模发展和就近就便、长远收益和短期目标”四对关系,不断优化乡村产业布局。
持续提高群众收入。落实农牧民群众“增收十条”,精准培训劳动力2.2万人,转移劳动力25万人以上,实现劳务收入30亿元,组织化程度达到60%以上。继续施行400万元以下政府投资项目交由具备条件的农牧民施工企业承建政策。积极培育经营主体,完善利益联结,增加经营性收入。深化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盘活农村土地、宅基地、闲置农房存量资源,提高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增加财产性收入。认真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增加转移性收入。深入推行农民工工资银行代发、工资保证金等制度,保障广大劳动者合法权益。
稳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引领,加快村庄规划编制工作,统筹县域城镇、乡村布局,注重乡村特色风貌,避免大拆大建,保护好、传承好当地文脉,留住乡情味和烟火气,防止村无特色、千村一面。加快完善农牧区基础设施,实施新一轮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继续抓好农村厕所革命,加大生活污水、垃圾收集转运处理,建设26个美丽宜居乡村。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把县域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加快推进县乡村公共服务一体化,推动各类资源向乡村延伸覆盖。
发挥群众主体作用。深入实施以“神圣国土守护者、幸福家园建设者”为主题的乡村振兴战略,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加强农牧区精神文明建设,深化“四讲四爱”群众教育活动成果,固化致富先进典型评比活动,优化村级组织干部队伍,壮大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引导群众发挥好乡村振兴主体作用。
(四)聚力改革开放,激发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新动力
深化重点改革。对照落实自治区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持续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强化政府债务管理,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有序化解债务存量,提升宏观经济治理能力。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健全完善政务服务中心(站)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机制,推进政务服务事项集中办理,确保政府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到100%;清理重复证明、推责证明、奇葩证明,切实减轻企业和群众负担。优化营商环境,政府要当好“店小二”,增强服务企业和群众意识,提升服务企业和群众水平,维护市场公平,激发市场活力,力争市场主体数量增长7.5%。深化税收征管改革,推进“以数治税”,提升税务执法规范性、税费服务便捷性、税务监管精准性。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坚决推进政企分开,让企业按市场规律做事,切实提升效率效益。力争完成城市公交车、出租车改革,提升公共交通服务管理水平。
加大对外开放。推动互联互通和区域合作,全力争取增加航线航班,优化航线网络布局,努力让日喀则群众出藏不再困难。密切与区内地市合作,加强与对口省市交流,积极融入“五城三小时经济圈”、成渝双城经济圈、兰西经济带、大香格里拉经济圈,推进饲草基地等飞地项目,加快服务和融入国内大循环。着眼服务共建“一带一路”,深入研究面向南亚开放合作工作意见和工作规划,完成珠峰南亚物流发展规划修编,加快推进吉隆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和边境经济合作区建设发展,提升吉隆、樟木口岸通关效率,加快里孜、陈塘、日屋口岸开关进度,深化与尼泊尔等周边国家交流合作。
(五)聚力民生改善,共享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新成果
多方位提升城市品质。提升中心城市首位度,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为龙头,统筹推进卫生城市、园林城市、环保模范城市创建。坚持人文化、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加快公安苑、帮佳孔等老旧小区、棚户区改造,大力推进市政道路、管网、雨污分流、污水处理、垃圾分类、垃圾无害化处理等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力争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100%、95.8%。完善中心城区路网规划,推动交通拥堵节点改造;统筹布局城市停车设施,鼓励停车资源共享,加快建设城市中心地下停车场,完善停车收费政策,有效缓解珠峰路等重点路段停车难、停车贵问题,让城市在干净的基础上变得更加整洁。
多途径促进就业创业。着力提高就业质量,固化“八个精准”工作机制,持续抓好“4321”大学生就业结对帮扶,转变家庭和学生就业观念,完善区外就业、基层就业、市场就业、自主创业等多位一体就业体系,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保持95%以上。聚焦城镇低收入家庭、就业困难人群,因户因人精准施策,实现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
多环节提高教育发展质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持续巩固控辍保学“清零”成果;稳步推进教育综合改革,扩大教育资源供给,深入实施教学质量提升工程,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抓好农牧区学前教育普及,补充学前教师缺口300人以上,新建幼儿园30所以上,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到88%以上。深化教育人才“组团式”援藏工作。办好订单式中等职业教育,加快筹建日喀则职业技术学院。推进“五项管理”和“双减”工作,切实减轻家长和学生负担。保持教育经费投入“两个只增不减”。深化教育“三包”改革。
多维度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继续加快传染病医院、应急物资储备库等重点项目建设和藏医特色重点医院创建。完善规范市、县区疾控中心设置。实施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工程,加快“医联体”、县域“医共体”建设,深化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工作,推进基层巡回诊疗,优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供给,逐步提高村医和乡镇卫生院公益性岗位技术人员的基础工资和生活补贴。推进智慧医疗,建立市级医疗卫生信息数据平台,推动区市县乡四级医疗机构互联互通、数据共享。持续巩固包虫病和地方病综合防治成果,稳步推进大骨节病、先天性心脏病、白内障筛查救治工作。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多元化繁荣文体事业。加大基层公共文化供给,深入推进“文化润边”工程,广泛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推动“一县一品”文化品牌创建,推动村级文艺队演出常态化,建强基层群众文化阵地。加强文化遗产特别是红色文物资源抢救保护和开发利用,打造申报一批国家级、自治区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名街。实施全媒体传播工程,建强用好市县融媒体中心。加强文化市场体系建设,大力发展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模式。深入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办好农牧民运动会等群众性赛事活动,扩大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发展登山、滑雪、徒步等高原特色体育事业。
多层次提高社会保障能力。健全覆盖城乡的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保险制度,完善儿童、残疾人关爱体系、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提升医保系统信息化水平,加快推进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对基本生活陷入暂时困难的群众加强临时救助,持续提升社会保障公共服务能力。用情用力办好一批民生实事,打通惠民利民“最后一公里”。加快建设650套在建公租房,着力解决城市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等问题。
(六)聚力生态建设,厚植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加强生态环境治理。持续推进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全面排查整治环境突出问题,做好第二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迎检准备。严格采石采矿审批管理和环保监管,绝不让青山满目疮痍。加强城市扬尘污染防治,确保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保持99%以上。深入推进河湖长制,持续开展河湖“清四乱”工作,系统做好水环境综合治理和水源地保护,确保全市主要江河湖泊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标准,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加快推进土壤污染防治,严控农药、化肥使用,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加强“禁白”措施落实。专项开展危废治理,建设医废处置中心升级改造项目。
筑牢生态安全屏障。科学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深入推进千万亩封山育林、退牧还草生态工程,持续巩固“无树村”消除成果,实施“绿色围城”提升、“干线增绿”工程,加强造林供水设施建设,大力推进雅江和朋曲河流域防沙治沙、生态修复工程,争取“珠峰绿色长廊”项目,力争完成各类营造林任务4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10%。深入推进林(草)长制,加强森林草原湿地生态保护,草原综合植被盖度提高到53.5%。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监管,严防外来物种入侵,构建安全生物链。加强珠峰、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加快推进珠峰国家公园申报工作。坚持“三高”企业和项目零引进、零审批,健全完善“三线一单”管控体系,加强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和产业布局规划环评。
推进生态价值转换。围绕“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兼顾“绿起来”和“富起来”,深入研究碳汇经济、生态经济,积极探索“生态产业”,加快枸杞、沙棘、苗木、林下资源等生态经济发展,推动水、光、风、热资源转化。建立完善绿色矿山标准,绿色开发石材、锂矿、铜矿等各类资源,推进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工作进度,完善生态损害赔偿、生态补偿机制,推进生态保护补偿法治化。认真落实自治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建设条例,持续开展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示范县区创建行动,广泛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引导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向转变。
(七)聚力强边富民,开创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新通道
稳步推进边境城镇发展,打造一批美丽边城。严格落实边民补助政策,建立边民补助动态调整机制。实施固边兴边富民行动。支持边境县在中心城区、经开区等发展“飞地经济”。积极配合做好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委定点帮扶工作,因地制宜发展优势产业,提升文化、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保障能力,让边境群众的腰包鼓起来、生活富起来。大力实施边境党建红色长廊工程,持续深化“五共五固”活动。
(八)聚力安全稳定,夯实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新保障
坚决维护稳定。树牢总体国家安全观,增强忧患意识,坚定不移打击分裂破坏活动,开展反分裂斗争全民思想教育,守好意识形态阵地,深化反分裂、反渗透、反自焚、反暴恐和扫黑除恶、打非治乱等专项斗争。坚定不移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强化依法治理,提升法治化、信息化水平,深化网络综合治理,推动更高水平的“平安日喀则”建设,完善群防群治工作机制,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增强社会治安管控的整体性、协同性、精准性。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综合运用“五访”工作法,全面落实信访“八化”机制,提高信访“三率”水平,及时回应、妥善解决群众合理诉求,最大限度将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深化民族宗教工作。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深入贯彻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创建条例,巩固拓展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创建成果,创建一批自治区级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县区、模范单位、模范社区;深化拓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建设一批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推出一批弘扬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主旋律文艺精品;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坚持藏传佛教中国化方向,践行“五个有利于”标准、“导”的思想方法、“和”的目标要求,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常态化开展“遵行四条标准 争做先进僧尼”教育实践活动,持续推广扎西吉培寺僧人综合评价机制,推动寺庙财税监管全覆盖,淡化宗教消极影响,提高宗教工作治理能力水平,积极引导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加强疫情防控。坚持“13个到位”,抓实重点领域、重点部位、重点人员和医疗机构管理等工作,加强宣传引导,提升核酸检测能力、充实物资储备。坚持人、物、环境同防,全力以赴持续加强边境地区防控,提高口岸防控精准性。加快加强针、老人和3—11岁儿童疫苗接种进度。完善应急处置预案,加强应急演练,增强应急响应能力。
抓好安全生产。健全防灾救灾体系,提升应急管理能力。持续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深入开展“交通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和森林草原火灾隐患排查整治活动,持续强化建筑施工、消防安全、高危冰湖、危险化学品等重点领域的隐患排查整治,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九)聚力政府建设,凝聚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新能量
坚持对党忠诚,建设政治过硬的忠诚型政府。深刻领悟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历史经验、初心使命,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政府工作始终,坚持和捍卫“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折不扣推动党中央大政方针政策、自治区党委政府决策部署和市委工作要求落地落实落到位。
坚持人民至上,建设群众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深刻把握“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时代内涵,建设更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优化“12345市长热线”运行机制,及时回应群众关切,努力从群众视角想问题、定政策,真心实意为群众多办事、办好事,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坚持开拓创新,建设务实高效的实干型政府。完善政府工作机制,优化政府决策程序,建立政府数智化治理体系,不断提升政府效能。坚持实事求是,深化“一线工作法”,深入调查研究,提升决策科学化水平。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直面矛盾问题,敢于开拓创新,勇于攻坚克难。
坚持依法行政,建设治理有序的法治型政府。依法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高质量办好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健全行政决策制度体系,推进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建立法律顾问团,完善重大决策咨询论证听证等制度,提高决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
坚持严格管理,建设作风优良的廉洁型政府。坚决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从严从实抓好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强化审计监督,将廉政风险防控嵌入政府决策流程,严惩重大工程、重点领域、关键岗位和群众身边腐败问题。持之以恒抓好作风建设,深入开展“四查四问”,深入推进“十破十变”解放思想讨论,加强干部队伍管理,突出实绩导向,谨防干部“躺平”;驰而不息整治“四风”,坚决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全力减轻基层负担。牢固树立政府过紧日子思想,优化压减“三公”经费开支。
各位代表!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扬帆。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传承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两路”精神、老西藏精神、孔繁森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埋头苦干、勇毅前行,为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日喀则而不懈奋斗,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