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南州政府工作报告(2022年2月10日 黄兴文)

2022年04月07日 14:51   来源:黔西南州政府网   

  (2022年2月10日在州九届人大一次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上)

  州长 黄兴文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州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州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以来的五年,是黔西南州发展史上极为不易、极不平凡的五年。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在州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州人大、州政协的监督和支持下,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州委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全力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

  五年来,我们坚持苦干实干,经济发展赶超进位。全面融入贵州“黄金十年”快速发展期,全州地区生产总值由929.14亿元增加到1506.37亿元、年均增长10.2%,经济总量进入全省第二方阵,经济增速连续位居全省前列。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3.2%,连续4年排全省第1位,二产占比从32.1%提高到34.7%,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8%、10.3%,常住人口城镇化率预计达到48%。五年艰苦奋斗谋进位,我们坚持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得到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谌贻琴书记指出:“黔西南州这些年的发展,就是贵州实现赶超进位历史性跨越的一个缩影”!

  五年来,我们坚持尽锐出战,脱贫攻坚如期打赢。坚决落实脱贫攻坚精准方略,在中央定点帮扶单位和东西部扶贫协作城市的帮助支持下,创新“四逐四准”机制、“窗口期”规则和“四险一金”保障体系,全力打好“四场硬仗”,着力推进“两业”全覆盖,完成易地扶贫搬迁33.85万人,开展“新市民计划”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辍学问题动态清零,1035个村卫生室全部实现标准化建设,“三重医疗保障”政策累计受益14.99万人次,完成3.27万户农村危房改造,解决102.91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建成“组组通”硬化路4696公里,累计减贫47.13万人,7个贫困县(市)顺利摘帽,629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五年脱贫攻坚担使命,我们上下同心、众志成城,攻克了一个又一个堡垒,打赢了一场又一场硬仗,彻底撕掉了绝对贫困的标签!

  五年来,我们坚持开拓进取,产业发展提质增效。农业加快发展。建成高标准农田78万亩,粮食年产量超过88万吨,建成“五个百万亩”产业,27个农产品获国家地理标志认定,培育州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76家,一产增加值由188.84亿元增加到265.29亿元、年均增长6.6%。工业加速转型。“煤电网产”加快融合,原煤产量由1003万吨提升到1550万吨,发电量由298.81亿度提升到366.14亿度。建成登高煤电铝、振华新材料、鹏昇纸业等一批重大项目,完成贵州醇酒业、聚鑫工贸等582家企业“千企改造”,12户企业列入全省龙头企业。二产增加值由298.31亿元增加到523.29亿元、年均增长10.3%。旅游全域推进。建设旅游项目456个,新增4A级景区9个、3A级景区36个,建成体育运动基地12个。成功举办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中国美丽乡村·万峰林峰会”,承办28项国际国内重大赛事,率先在全国发布《黔西南州山地旅游标准体系》,实现旅游总收入2907亿元、年均增长24.23%。荣获“中国四季康养之都”“世界春城”称号。商贸多元融合。建成浙兴商贸城、梦乐城等一批消费集聚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0.4%。培育知名本土电商企业40家,电子商务网络零售额年均增长38%。三产增加值由441.99亿元增加到717.79亿元、年均增长11.5%。五年产业发展闯新路,我们持续奋发、笃行不怠,培育了一个又一个产业,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全面夯实了高质量发展基础!

  五年来,我们坚持固本蓄能,生态环境积厚成势。生态建设扎实推进。完成营造林296万亩、石漠化治理912平方公里、水土流失治理1643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由54.87%上升到61.2%,万峰林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污染防治成效明显。完成南北盘江红水河网箱养殖取缔,建成84座城镇污水处理厂,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94%,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5%以上,农村生活垃圾收运体系行政村覆盖率达到100%,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主要河流湖库监测断面水质优良率连续9年保持100%,全州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连续7年在99%以上。问题整改有力有效。全面推进中央、省委生态环保督察及“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万峰湖水环境综合治理等工作取得决定性胜利,生态文明先行试验区创建取得明显成效。五年污染防治守底线,我们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培育生命一样厚植生态优势,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为子孙后代聚积了宝贵的绿色财富!

  五年来,我们坚持夯基垒台,城乡面貌日新月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建成盘(州)兴(义)、罗(甸)望(谟)、紫(云)望(谟)、兴义环城高速,全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616公里,公路通车里程达2.26万公里,水运通航里程达1017公里,盘兴高铁开工建设,万峰林机场新航站楼建成投用,建成燃气管网127.84公里,“五位一体”综合交通体系初步形成。建成兴义马岭水利枢纽工程等35座大中小型水库,在全省率先实现“县县有中型水库”。行政村通光纤和4G网络覆盖率达100%,建成5G基站3005个,出州带宽由420G提高到2410G。普安电厂、贞丰电厂和元豪电厂建成发电,电力装机突破1500万千瓦。城镇面貌焕然一新。开工建设金州大桥,新增城市道路353.26公里,改造棚户区9.3万户,建成充电站58个、充电桩2652个,新增城市公共停车位1.57万个。建成36个新市民居住区、10个省级城市综合体和40个城市公园,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由8.63平方米提高到11.82平方米,城市建成区面积由134.92平方公里扩展到165平方公里。成功打造晴隆阿妹戚托、义龙鲁屯等19个示范小城镇,贞丰者相入选“中国特色小镇”名录,安龙蘑菇小镇被评为“全国美丽搬迁安置区”。乡村建设美丽多彩。建成健身绿道963公里、社会足球场50块、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1238个、新市民居住区文化服务中心45个,新增广播示范点工程28.8万户。巩固提升册亨大寨、望谟新屯等548个美丽乡村,安龙打凼村入选2021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五年城乡建设破难题,我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建成了一项又一项重大工程,破解了一个又一个发展瓶颈,在全州发展史上书写了精彩篇章!

  五年来,我们坚持改革创新,发展动能日益强劲。重点改革不断突破。深入推进“放管服”、商事制度、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等系列改革,全州市场主体总量达26.51万户,国有企业完成实体化项目投资120.29亿元。“两网”融合发展,为企业降低用电成本33亿元。全州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中心正式挂牌运行,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持续推进住房公积金制度改革,覆盖面不断扩大。统计改革深入推进,统计基层基础不断夯实。兴仁实现撤县设市,顶效经济开发区获省政府批复为黔西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技创新不断深化。建成省级以上农业科技园区2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院士工作站等科技创新平台37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8家,发明专利365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由130.63亿元提高到169.91亿元,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达到6.4%,超额完成省下达目标任务。开放水平不断提升。设立兴义海关和通关服务中心,外贸进出口额累计完成2.32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累计完成4.53亿美元。引进行业龙头企业78家,招商引资到位资金3057.56亿元。五年勇往直前不停步,我们靠改革添动力,靠开放激活力,靠创新拓空间,冲破了自我束缚的藩篱,干成了一番新事业,闯出了一片新天地!

  五年来,我们坚持底线思维,风险防控有力有效。新冠肺炎疫情有效防控。严格落实“四早”“四集中”决策部署,压实“四方责任”,狠抓“两防两控”,建立“三个体系”,扎实推进“三个全覆盖”,创新中西医结合救治方案,全州确诊病例在全省率先清零。常态化开展疫情防控,动态堵塞防控漏洞,持续守牢黔西南防控阵地。债务风险有力化解。强化政府债务管理,坚决遏制新增政府隐性债务,切实化解存量债务,实现“零舆情”“零爆雷”。加强地方金融组织监管,严厉打击非法集资,守住了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安全底线切实守牢。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狠抓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提升应急应对能力,实现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双下降”。落实“四个最严”要求,守住了食品安全底线。社会大局持续稳定。建立“312”信访维稳源头防控、“公安+”平安风险干预机制,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全州群体性事件、重大恶性刑事治安案件实现“零发生”。五年防控风险不放松,我们坚决筑牢防线、守好底线,全力打好重大风险防范化解攻坚战,为全州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五年来,我们坚持人民至上,民生福祉持续增进。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实施各类教育项目1851个,新(改、扩)建幼儿园310所、中小学学校1520所,学前三年毛入园率由86%提高到92.6%,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由87%提高到95.5%,高中毛入学率由87.5%提高到93%,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提前两年通过国家评估认定。医疗短板加快补齐。建成州人民医院、州妇幼保健院新院区、128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和10个县域内医共体。医疗人才队伍不断壮大,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2.52人。民生网底持续筑牢。建立劳务协作站23个,创建充分就业社区251个,实现城乡就业21.55万人。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医疗保险参保率逐年提升,农低保、城低保实现应保尽保,临时救助实现应助尽助。建成养老机构和养老设施312个、养老床位6203张。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成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全国禁毒示范城市,再次入选全国“双拥”模范城,册亨县荣获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县,出版《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志》,全面完成国务院第二轮修志规划任务,国防动员和国防教育、宗教、外事、人防、退役军人、职工、青年、妇女、儿童、残疾人等各项工作取得新成绩。五年保障民生不懈怠,我们以真情筑根基,用真心换民心,用辛苦指数换来群众的幸福指数,增进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赢得了群众的信赖和拥护!

  五年来,我们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落实能力持续提高。我们坚持依法行政,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强化审计监督,履职能力持续提升。我们坚持锤炼作风,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大力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政治生态持续向好。

  各位代表!刚刚过去的2021年,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一年。我们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聚焦省委“一二三四”工作思路,围绕“四新”主攻“四化”,落实州委“两大一高”主基调、“五个主战略”“十条主路径”,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一是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全州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506.37亿元、同比增长9.3%(一、二、三产增加值分别增长7.6%、10.3%、9.2%),增速排全省第2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13.56亿元、增长0.38%。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20亿元、增长3.8%,增速排全省第1位。二是乡村振兴全面推进。修订完善“四险一金”保障政策,在全国率先编制发布并组织实施36项新市民基本公共服务标准。深化“两业”帮扶,全州脱贫劳动力就业39万人,搬迁劳动力就业17万人,稳定“一户一人以上”就业。7个省级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32个州级示范点稳步推进。三是“四化”建设成效明显。着力实施工业倍增行动,骅骏铝业等一批重点项目建成投产,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5%,排全省第3位。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进城镇“三改”、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268个重大项目建设,完成投资121亿元。加快构建农业现代化产业体系,持续推进十大特色产业发展,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完成444.63亿元。深入实施文旅兴州“十大工程”,新增旅游市场主体307家,旅游人均消费870元。四是风险底线坚决守牢。全力抓好疫情防控、债务化解、环境保护、安全生产、食品药品、防汛抗旱、森林防火、金融等领域风险防范化解,全州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五是民生福祉不断增进。教育、医疗、养老、就业等民生事业全面发展,民生类重点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达73.3%,高于全省3.3个百分点。城镇新增就业4.23万人,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8251元、12623元,分别增长8.8%、10.3%。“十件实事”全面完成,解决了一批群众“急难愁盼”的民生难题。2021年各项工作的全面收官,标志着州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过去五年取得的成绩,是全州上下齐心协力、开拓创新、求真务实干出来的。我们深切体会到: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切实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增强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必须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勇于破除体制机制障碍,破解生产要素瓶颈制约,不断强化创新驱动和开放带动,充分激发经济发展的创造力。必须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坚持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优质项目就是抓高质量发展,不断优化投资结构,扩大有效投资,持续增强投资拉动力。必须以增进福祉为目的,坚持以人为本,把民生事业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破解民生难题,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持续增强发展的凝聚力。

  各位代表!奋斗历程极不平凡,发展成果振奋人心。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忠诚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结果,是省委、省政府和州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中央统战部、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公安部、中国联通集团、中国黄金集团以及国家各个部委和宁波市、惠州市倾情帮扶的结果,是省直各部门和兄弟市(州)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历届老干部、老同志夯基垒台的结果,是全州上下艰苦奋斗、超常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州人民政府,向各条战线上辛勤劳动、作出贡献的全州各族人民表示崇高的敬意!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向驻州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官兵、公安干警和消防救援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

  各位代表,虽然全州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依然存在不少短板和弱项。“四化”建设短板较多,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进程滞缓,农业现代化水平不高,旅游产业化差距较大,新动能支撑作用较弱。资源要素约束趋紧,煤炭产能释放不足、土地利用效能偏低,能源消费增量空间不足,工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民生保障短板不少,教育、医疗、卫生、就业、养老、托育等短板还没有完全补齐。风险化解压力增大,财政收支矛盾突出,“三保”压力较大,债务、生态、安全生产等领域还存在风险隐患。干部能力有待提升,攻坚克难的本领还不够强,真抓实干的作风还不够硬。对此,我们要直面矛盾、正视问题,在实干中精准施策,在发展中切实解决。

  二、今后五年工作的目标任务

  州第八次党代会系统描绘了今后五年的发展蓝图,我们要坚决落实,以建州40周年为新起点,抢抓《国务院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国发〔2022〕2号文件)以及《中共贵州省委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黔党发〔2021〕34号文件)等政策机遇,秉承关怀而奋起、勇担使命而图强,奋力在新征程中夺取新胜利。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州第八次党代会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紧扣贵州建设“四区一高地”战略定位,深度聚焦“一二三四”工作思路和围绕“四新”主攻“四化”部署,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全力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全面系统落实“两大一高”主基调和“五个主战略”“十条主路径”,扎实抓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全面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黔西南新未来。

  全州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到2026年,全州地区生产总值力争突破2200亿元,年均增长8%左右,经济总量位居全省第二方阵,农业、规模以上工业、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年均增长6.5%以上、10%、10%左右,制造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提高到50%以上,人均生产总值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的80%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7%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2%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9%左右,森林覆盖率超过64%,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以上,城镇累计新增就业20万人以上,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8周岁,城乡居民收入比值缩小到3以内。

  (一)奋力推进经济发展质量实现新提升。加快推进“四个轮子”一起转,构建具有黔西南特色的区域产业体系。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现代能源、基础材料、新型化工、装备制造、新型建材、特色轻工等主导产业集群化发展,着力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型产业。积极融入川滇黔桂水风光综合基地建设,建设新型综合能源基地,推进新能源动力电池及材料研发生产基地建设。积极融入数字经济发展创新区建设,实施数字产业强链行动,推进义龙大数据产业园发展,加快主数据中心和备份中心建设。加快开发区(园区)建设,建成百亿级园区5个,培育10亿级以上企业20户、50亿级以上企业2户以上,开发区(园区)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60%以上。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深入实施“城市带动”战略,增强县城综合承载能力,推进县城基础设施向乡村延伸、公共服务向乡村覆盖。扎实推进城市更新,加快智慧城市、绿色城镇及城镇道路、地下综合管廊、老旧小区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充分激发城镇发展活力。争取新增城镇人口纳入中央财政“人钱挂钩”相关政策支持。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用好“将符合条件的园地、灌木林恢复为耕地,新增耕地可用于占补平衡”机遇,建成高标准农田100万亩以上,年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320万亩以上,加快现代种业、特色优势杂粮、优质稻推广,守牢粮食安全底线。做优做精做特优势农产品,推进十大农业特色产业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建成农产品基地600万亩,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70%左右,现代农业体系基本形成。加快推进旅游产业化。深入实施文旅兴州“十大工程”,建成兴义市文化中心,做优做强旅游景区,成功创建万峰林国家5A级旅游景区,实现4A级景区县(市、新区)全覆盖,提升国际山地旅游品牌影响力。积极发展民族、乡村特色文化旅游产业,打造民族文化创意产品和旅游商品品牌,加快优秀文化和旅游资源数字化转化和开发,培育创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推动“旅游+”“+旅游”融合发展,旅游及相关产业增加值、游客人均花费年增15%以上。加快大数据、大健康、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等业态发展,促进现代服务业加快繁荣。

  (二)奋力推进生态文明成果实现新提升。积极融入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建设,筑牢珠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加快推进生态修复。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加大南北盘江、红水河流域生态保护修复力度,对易地扶贫搬迁迁出地和历史遗留矿山实施生态恢复。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探索创新山地生态系统保护利用模式,促进山地特色农业和山地旅游健康发展。持续推进污染防治。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固废、乡村环境综合整治五场战役,实现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下降,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在99%以上,重要河流湖库、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县城、重点建制镇污水处理率分别达96%、65%,各主要河流监测断面Ⅲ类以上水质比例保持100%。积极推进低碳发展。加快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扩大新能源在交通运输、数据中心等领域的应用。强化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落实重点领域节能降碳要求,引导存量项目分类有序开展节能改造升级。推进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建设,推动工业固体废物和再生资源规模化、高值化利用,稳步推进“无废城市”建设,让城市既有价值,又有颜值!

  (三)奋力推进人民生活水平实现新提升。加快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样板区建设,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争取中央财政继续加大对黔西南均衡性转移支付和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民族地区、革命老区等转移支付支持。稳妥有序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加快建立产权流转和增值收益分配制度。严格落实过渡期“四个不摘”要求,健全防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深化东西部协作,争取中央定点帮扶单位和社会支持,深入实施“新市民计划”,切实落实“四险一金”政策,持续巩固“3+1”保障成果,坚决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分类推进村庄建设,升级改造农村电网,加快农村公路、信息、供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创建“四好农村路”示范州,省级示范县创建率达100%。开工建设安龙美女山水库,开展兴仁水库前期工作,建成一批规模化供水工程,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2%以上。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因地制宜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完善城乡生活垃圾收运体系,30户以上自然村寨覆盖率达90%以上。推动民族村寨、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名村名镇保护发展,创建一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镇、示范村,建成一批红色美丽村庄、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引领全州乡村全面振兴。切实夯实民生保障。全面落实就业优先战略,建设一批就业帮扶基地、返乡入乡创业园、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大规模多层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落实减负稳岗扩就业政策,支持中小企业稳定岗位,更多吸纳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实施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七大专项行动,推动州级医院提质扩能和县级医院提质达标,提升基层卫生健康综合保障能力。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提高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健全社会救助体系,提高人民群众基本生活保障能力。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着力解决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住房困难问题。加快养老服务发展,构建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全面落实三孩政策,构建普惠托育服务体系,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可持续发展,焕发出欣欣向荣的生命活力!

  (四)奋力推进改革开放成效实现新提升。坚持改革开放创新转型主线,积极融入西部大开发综合改革示范区、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建设。加快重点领域改革。深化“放管服”改革,抓好国有企业改革和城市、园区建设管理等综合性改革,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推进教育、文化、医疗、养老、科技体制等改革。深入推进殡葬改革,不断完善重点乡镇(街道)集中治丧服务设施。打通对外开放通道。建成盘州至兴义铁路,推进黄桶至百色铁路建设,推进贵阳至兴义、兴义至百色、兴义至永州至郴州至赣州等铁路前期工作,建成纳雍至晴隆、六枝至安龙、望谟至广西乐业(黔桂界)高速公路,规划兴义万峰林机场三期改扩建工程。推进龙滩水电站1000吨级通航设施、龙滩库区南北盘江红水河航道升级工程建设,启动望谟蔗香港建设,打通南下珠江水运通道,积极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西线建设。加快开放平台建设。推进黔西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争创国家高新区,加快州内省级开发区发展,支持兴义市打造“一超三中心”、兴仁市打造新型工业化示范区、安龙县打造农业现代化先行区、贞丰县打造文化旅游创新区、义龙新区打造新材料产业聚集区,普安县、晴隆县、册亨县、望谟县打造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样板区,增强开放型经济发展主平台作用。着力推动科技创新。落实“科技入黔”部署,吸引科技人才、科技企业、科技项目、科研院所入州,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推动传统产业转型。积极融入全国重要资源精深加工基地建设,落实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加大金、煤等资源绿色勘探开发利用。积极融入关键零部件、关键材料、关键设备等产业备份基地建设,大力招引央企、500强企业、东部企业到我州投资布局,全力延链补链强链,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强区域互动合作。积极融入“大湾区总部+贵州基地”“大湾区研发+贵州制造”发展,加快惠黔合作共建产业园区建设。加强与周边市(州)在环境污染联防联控、产业创新协同发展、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等方面合作,推进交通、能源、大数据、文化和旅游等领域合作,让发展的道路越走越宽广!

  (五)奋力推进社会文明程度实现新提升。深入实施“教育立州”战略。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强县域高中建设,新(改、扩)建公办幼儿园234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251所、普通高中22所、中等职业学校11所。巩固提升基础教育,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94%,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5%以上,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3%以上,持续推进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健康发展,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9.5年。认真落实“文化强国”战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红色文化、历史文化、民族文化等融合发展,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深入开展“城乡文明”创建。巩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创建成果,推进全国示范县(市)创建。开展文明城市、文明单位、文明村镇等创建,深化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提高群众文明素质,树立文明向善、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让文明之风吹遍盘江大地,让文明风尚成为靓丽名片!

  (六)奋力推进治理能力实现新提升。提高法治水平。将经济社会发展各类活动、各种事务纳入法治轨道,推进执法司法规范化建设,健全综合行政执法联动协调机制。扎实推进“八五”普法,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加强信用基础设施建设,健全社会信用体系。严密防控风险。积极争取对小型水库建设以打捆方式给予定额补助、水利工程坝区和淹没区用地按建设时序分期报批等政策支持,提高水安全保障和洪涝灾害防治水平。加快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对处于地质灾害风险隐患区的人员分批实施避险搬迁。进一步压实化债责任,用好中央支持政策,盘活各类资金资产,稳妥化解债务风险。强化平安建设。常态化抓好疫情防控、债务管理、扫黑除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自然灾害防治、食品药品安全、能源资源安全等工作。深化“公安+”等基层治理模式,依法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等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巩固全国禁毒示范城市创建成果,确保社会大局更加和谐稳定,确保全州人民安居乐业!

  三、2022年的重点工作

  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和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召开之年,是全面落实州第八次党代会决策部署的第一年,做好各项工作意义重大。我们要坚持“稳、干、进”,奋力“转、赶、超”,做到“条上专、块上实”“条上精、块上强”,全力以赴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的更大突破。

  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是: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660亿元左右、增长8%左右,在实际工作中尽可能争取更好结果;农业、规模以上工业、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增长6.5%、12%以上、10%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左右;城镇新增就业3.43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10%左右和12%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

  高质量发展主要目标是: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17%左右;数字经济、绿色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分别提高到33%和46%左右;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50%左右;农产品加工转化率提高到56%以上;旅游及相关产业增加值、旅游人均花费均增长15%以上;森林覆盖率稳定在62.8%左右;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8.5年,人均预期寿命达75岁以上。

  为实现上述目标,着力抓好十项重点工作。

  (一)全力以赴推进乡村振兴。深入实施乡村振兴“五大行动”,不断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创收增收、农村宜居宜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持续深化“四逐四准”,巩固拓展“3+1”保障成果。动态开展防返贫致贫监测,加大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力度,完成易地扶贫搬迁“新市民计划”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国家试点任务,持续实施“四险一金”,加大劳动力稳岗就业力度,确保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组织化程度提高到70%以上。积极争取中央定点帮扶单位和惠州市支持,抓好黔惠共建州级工业产业园区和7个县级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新(改)建农村厕所1万个以上。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实现收运系统全覆盖。加强农村污水治理,治理率达16%。强化耕地地力保护管理,优化村庄规划布局,统筹配置公共基础设施,严厉查处农村乱占耕地建房,推进土地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抓好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强化资源整合,着力建设7个省级、32个州级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开展红色美丽村庄、宜居农房试点,推动民族村寨、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引领美丽乡村建设。

  (二)全力以赴推进新型工业化。深入实施工业倍增行动,新增入库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0户,培育“专精特新”企业10户,推进工业大突破。夯实能源基础支撑。深入推进煤矿产能提升、“两化”建设和瓦斯规模化抽采利用,启动大型煤炭储配基地建设,推动煤矿安全绿色智能化发展,建成三宝、源兴等大中型煤矿,新开工建设煤矿6个,新增产能300万吨/年以上,完成煤炭过站量1600万吨以上。深化“两网融合”,新增电力装机100万千瓦以上,实施220千伏电网县域全覆盖工程,加快册亨高洛、望谟坝算输变电工程建设。扎实推进天然气“县县通”工程,力争建成天然气二期管道支线。加快工业集群发展。推动各县(市)开发区和产业园区发展,推进重大产业项目向开发区聚集,力争开发区工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53%以上,亩均产值达250万元以上。支持义龙振华、兴仁登高等企业发展壮大,带动上下游产业聚集发展,全力打造新能源电池新材料产业链。推进安龙石材产业园发展,提升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深入实施“千企改造”,推动义龙羚光新材料二期、兴仁年产1.5万吨石墨烯精深加工等一批重点项目加快建设,铝及铝深加工行业增加值增长20%以上,提高电解铝就地深加工比重。深入推进“万企融合”,建设融合标杆项目10个,示范项目100个,带动300户实体经济与大数据深度融合。深入推进特色食品、中药材等特色轻工业发展,培育公共饮用水品牌,推进饮用水(矿泉水)产业加快发展。支持义龙红星产业园做大规模,加快特色中医药产业发展,促进工业加快转型。

  (三)全力以赴推进新型城镇化。深入实施城市带动战略,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20亿元以上,推动城镇大提升。提升城镇承载能力。加快金州大桥、兴义北环线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新增城市道路45公里,实施海绵城市项目11个,完成350个以上充电桩建设,推进城市智慧化改造和社区网格化管理。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改造老旧小区187个8501户、背街小巷461条,完成存量棚改5000户(套)、新增棚改500户(套),启动1440套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新增地下管网220公里。推进城镇经济繁荣。加快特色步行街、夜间商圈等消费综合体建设,新建惠民生鲜超市5个、品牌连锁店50个、标准化农贸市场2个、智慧社区5个,建设20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推进安龙蘑菇小镇等特色小镇产城融合发展。推进房地产健康发展,完成房地产投资130亿元以上,商品房销售面积500万平方米以上。推进人防科技孵化基地建设,促进智慧人防产业发展。

  (四)全力以赴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农业“十化”进程,确保一产增加值完成280亿元以上,推动农业大发展。切实抓好粮食生产。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实现粮食播种面积320万亩、产量95万吨。完成20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农田宜机化改造,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46%以上。不断壮大主导产业。持续推进十大特色优势产业提质增效,巩固提升“五个百万亩”工程,压实“菜篮子”责任,蔬菜种植面积稳定在180万亩以上。加大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新增州级以上龙头企业20家、示范合作社50家、示范家庭农场50家,实现农产品加工转化率56%以上。巩固拓展“烤烟+”模式,完成烟叶生产收购65.91万担,上等烟比例72%以上。推进林下菌药发展,实现林地利用面积220万亩、产值60亿元。加快养殖业发展,实现生猪出栏170万头、牛出栏21万头、家禽出栏1340万羽,全年肉类总产量达20万吨左右。实施品牌强农战略。推进化肥和农药“双减”行动,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提高到90%以上,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39%以上。推进畜禽粪污治理,确保大型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100%,畜禽粪污资源化综合利用率80%以上。推行食用农产品达标合格证制度,实现生产基地农产品抽检合格率98%以上。围绕十大特色优势产业,打造一批区域公用品牌、农业企业品牌和农产品品牌,加快冷链物流设施建设,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建设绿色农产品供应基地,推动“黔货出山”。

  (五)全力以赴推进旅游产业化。深入实施“文旅兴州”十大工程,加快国际山地旅游目的地建设,推动旅游大提质。加快市场主体培育。加大旅游招商,引进到位资金60亿元以上,引进优强文旅企业2户以上,新增入库文旅企业5户、住宿企业15户,新增旅游市场主体200户以上、三星级以上旅游饭店2家以上、规上服务业企业入库30户以上。加快景区提质升级。推进60个重点项目建设,盘活2个以上低效闲置旅游项目。加快万峰林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改造提质马岭河、万峰湖、放马坪等4A级旅游景区,推进A级旅游景区、酒店、旅游集散中心数字化与智能化改造,创建4A级旅游景区2个以上、3A级旅游景区3个以上,加快9个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打造50条差异化特色精品旅游线路。加快旅游业态拓展。推进“旅游+”“+旅游”多产业融合,发挥“中国四季康养之都”品牌作用,发展休闲康养、山地体育、文化体验、乡村旅游、科普研学等业态,建成10个以上融合业态项目。发展住宿餐饮、购物娱乐、旅游商品等产业,打造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提高旅游消费水平。

  (六)全力以赴扩投资促消费。着力抓好项目建设,增强投资、消费拉动力。着力扩大有效投资。强化“四化”及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分别完成450亿元、130亿元、120亿元和100亿元,“六网会战”完成投资132亿元,民间投资、产业投资占比分别提高到40%左右、52%。着力推进项目建设。实施州级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640个,完成年度投资1300亿元以上。加快盘(州)兴(义)铁路和纳(雍)晴(隆)、六(枝)安(龙)高速公路建设。推进贞丰龙场至兴仁县城、望谟桑郎至祥乐等公路建设。加快册亨岩架滚装码头建设,开工建设水运综合监管平台及南昆铁路7个平交道口改立交项目。推动建设一批风光水火储一体化项目,建成一批光伏电站项目,推动元豪3号机组、安龙电厂加快建设,开展兴仁电厂、晴隆电厂项目前期工作。着力挖掘消费潜力。开展汽车、家电、家居、餐饮等领域促销活动,释放消费潜力。发展直播电商、社交电商等新业态,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左右。

  (七)全力以赴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决守好生态底线。持续加强污染治理。加强臭氧污染天气监测管控,强化挥发性有机物和氮氧化物协同治理,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99%以上。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城镇污水、医疗污水治理,加强饮用水水源安全保障,河流湖库国控省控断面水质、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优良率保持100%。建成贞兴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新增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600吨/日。推进兴义市创建省级生活垃圾分类试点。持续发展绿色经济。科学制定碳达峰实施方案,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优化煤炭和新能源组合,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统筹做好能耗“双控”,推动高能耗项目绿色化、低碳化改造,严控“两高”项目盲目上马。加快先进绿色低碳技术应用,降低单位产品能耗物耗水耗。持续加强生态修复。深化河(湖)长制、林长制,持续推进珠江上游生态修复和综合治理,推动水质持续改善和河湖生态健康。全面推进天然林资源保护、防护林建设体系等重点林业工程,深入开展国家储备林建设,加快低效林改造,科学推进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完成营造林39.4万亩、石漠化治理101平方公里、水土流失治理330平方公里。持续狠抓问题整改。坚持“四最”要求,高标准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严厉打击非法排污等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集中力量解决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八)全力以赴推进改革创新。坚持把改革开放创新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加快开放型经济发展。推动重点领域改革。推进国有企业实体化加快转型,实施国有旅游景区和涉旅国有企业“三权”分置改革。推进商事制度改革,新增市场主体5万户以上、增长20%以上。深入推进开发区体制、“三医”联动、供销系统等改革。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进黔西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申报国家高新区、兴义民族师范学院申报大学科技园,培育省级农业科技园区1个、创新创业孵化载体2家、国家科技型备案企业达到40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0家。实施人才“四大工程”,引进数字经济、清洁能源、高端制造、山地农业等行业领军人才,推动“青年友好型成长型城市”建设,增强高质量发展人才保障。深入推进对外开放。切实开展招商引资三年行动,引进省外优强企业100家以上,实现重点产业到位资金300亿元以上,工业到位资金占比达52%以上。实施外贸、外资倍增行动计划,加快发展跨境电商、外贸综合服务等新业态,推进绿色低碳工业产品、特色农产品等出口,实现跨境电商销售额达100万美元以上,新增外资外贸主体企业30家以上,实际利用外资增长5%以上,实现进出口总额增长30%以上。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进行政审批“三减一降”,全面推行“一网通办”“跨省通办”,确保“全程网办”事项达70%。落实减税降费、减租降息、普惠金融、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二十八条措施等政策,增强企业发展要素保障,为民营企业快速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九)全力以赴加强风险防控。坚持常态化、长效化推进“一防两不停”,严密防范化解各领域风险隐患。全力抓好疫情防控。常态化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各项措施,健全完善防控机制。强化疫情防控实战应急演练,有序推进疫苗接种,全面提升核酸检测能力,坚决守牢黔西南阵地。全力化解债务风险。统筹做好财政收入和政府性债务管理,有效盘活各类资金资产,增强偿债“造血”功能,稳妥化解存量隐性债务,切实稳控债务风险。全力守牢安全底线。持续加大煤矿、非煤矿山、危化品、食品药品、消防、人防工程、交通运输、建筑施工、城镇燃气等重点行业领域隐患排查整治,完善地震监测网络布局,加强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坚决遏制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深入推进禁毒人民战争,严密防范、严厉打击各种渗透颠覆破坏活动,坚决防止发生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政治事件。持续推进重点群体涉访维稳工作,依法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涉跨境违法犯罪,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不断增进人民群众安全感。

  (十)全力以赴推进民生保障。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加快补齐基本民生短板,稳步提升社会保障水平。扎实推进稳岗就业。坚持“外输、内拓”两手抓,多渠道促进灵活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9万人。深入开展“两欠”清欠专项行动,保障企业和农民工合法权益。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落实义务教育“双减”措施,提升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水平,新(改、扩)建10所公办学校,启动州盲聋哑学校新校区项目建设。加强教师队伍培养,培训校长教师1万人次;完善职业教育体系,支持黔西南职院办好大学科技园,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支持兴义民族师范学院推进硕士点、区域“双一流”建设。推进健康黔西南建设。加快州中医院改扩建、州疾控中心疾病监测实验室、兴仁市人民医院外科楼等15个项目建设,力争开工州人民医院扩建、兴义市人民医院迁建等5个项目,支持一批县级医院开展等级创建,推进州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创建三级甲等医院。推进大健康创新发展,着力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逐步打造医养融合特色品牌。认真落实国家和省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不断夯实兜底保障。分层分类实施社会救助,严格落实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巩固全民医保参保覆盖率,加强养老保险基金、医保基金监管,深入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稳步实施住房公积金制度,进一步扩大覆盖面和受益面。加强国家安全、意识形态、国防动员和国防教育、双拥共建、民族宗教、外事侨务、法律服务、史志档案、气象地震等工作,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文联、社科联、工商联、科协、残联、红十字会、慈善等事业发展。

  我们还要扎实办好“十件民生实事”:1.保障好重点群体就业,开展职业技能培训3万人次,城镇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困难人员4000人,高职院校“订单班”毕业就业400人。2.努力解决群众子女入园入学烦心事,新(改、扩)建10所公办幼儿园,创建省级“公办强校计划”学校30所。3.让群众享受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建设5个儿童重症监护病房,建设4个县域医疗次中心,实现定点医疗机构跨省直接结算县县通。深入开展群众就医排长队专项整治。村医待遇每月提高200元。4.提供更好养老照护服务,改造提升1所标准化养老院、新增护理型床位800张,为全州65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体检一次。5.缓解城市“停车难”和“交通堵”,建成城市(县城)公共停车位2500个,改造人防工程向社会提供停车位3000个;开展城市道路交通秩序综合治理。6.更好满足群众基本文化需求,建设9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农村电影公益放映1.2万场次。7.促进全民健身,实施森林康养步道提升工程6公里,农体工程更新维护100个,建设社区健身路径或三人制篮球场30个。8.加强农业科技服务,选派200名科技特派员赴基层开展服务,选聘15名各类产业导师助推乡村振兴和产业发展。9.提升乡镇消防应急能力,建成18个乡镇标准化应急救援站。10.更好保障老百姓出行安全,建成300公里农村公路村道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完成8座农村公路危桥改造。民生实事无小事,群众的冷暖、百姓的困难,都是政府的大事,我们要一件一件地办好,一件一件地办实,让群众的生活一天比一天更美好!

  四、州人民政府自身建设

  各位代表!立足新起点,肩负新使命,迈向新征程,我们要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系统谋、勇敢闯、大胆试、务实干、积极争,以新作为创造新业绩,全力建设新时代人民满意的政府。

  (一)旗帜鲜明讲政治。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州委决策部署,以实干实绩诠释对党的绝对忠诚。

  (二)依法行政提效能。坚持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强化法治政府建设。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强化审计、财政、统计监督。认真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意见建议。严格落实“三抓三强”,提高抓经济社会工作的政治能力、专业能力、执行能力,不断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三)用心用情办实事。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建立常态化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长效机制,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认真落实《贵州省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严格控制“三公”经费,释放更多财力投入民生事业,用政府的紧日子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四)清正廉洁干事业。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其实施细则,全面贯彻省政府“改进作风、狠抓落实”年系列部署,大力整治慢作为、不作为、乱作为以及文山会海、官僚作风、弄虚作假,保持正风肃纪高压态势,强化重点领域和关键岗位廉政风险防控,持续巩固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各位代表,蓝图已经绘就、未来更加可期!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牢记嘱托守初心,感恩奋进担使命,在省委、省政府和州委的坚强领导下,开拓进取、奋力拼搏,艰苦奋斗、超常奋斗,全力推进高质量发展,奋力创造高品质生活,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和省第十三次党代会胜利召开!

(责任编辑:石兰兰)

精彩图片

黔西南州政府工作报告(2022年2月10日 黄兴文)

2022-04-07 14:51 来源:黔西南州政府网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