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自贸试验区:七年创新铸就发展利剑

2022年09月28日 10:26   来源:国际商报   

  本报记者 晏澜菲

  在今年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发布的“2021-2022年度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指数”中,天津自贸试验区在省级综合得分中排名第三,这也是天津自贸试验区连续三年进入前三。

  7年来,随着《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和《进一步深化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开放方案》落地实施不断取得实效,天津自贸试验区自主实施的109项创新发展任务完成了85项,累计实施制度创新措施544项,纳入全国复制推广试点经验和实践案例38项,占国家层面集中复制推广经验的18.6%。围绕制度创新助推特色产业发展,天津自贸试验区正以更高站位、更深探索筑就改革开放新高地。

  特色产业向好

  随着各项制度创新的落地,天津自贸试验区发展持续向好。截至目前,天津自贸试验区市场主体累计近8万户,其中,引进各类外商投资企业4000家左右,已成为天津外商投资的重要聚集地。天津自贸试验区用占全市1%的土地,吸引了占全市5%左右的市场主体、25%的外商投资企业、约40%的实际利用外资额,贡献了14%左右的税收收入。

  “挂牌7年多来,天津自贸试验区深入探索、大胆尝试,不断提升制度创新的广度、深度。不论是在投资贸易便利化、金融开放创新、产业转型升级等重点领域,还是开展跨区域、跨部门、跨领域的协同集成创新,自贸试验区都有效发挥出了改革开放先行区和制度创新试验田的示范引领作用,取得不错的成果。”天津自贸试验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推进制度创新的过程中,天津聚焦主导产业发展需求,不断推出更多让企业能感受得到、用得上的制度创新成果,以开放促进创新,进而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

  与此同时,天津自贸试验区不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培育发展新动能,打造国际竞争新优势,在更广领域、更高层次探索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新路径、新模式。在机场片区,支持优质实体经济企业顺利开展离岸贸易,提升企业能级,帮助企业由制造中心向区域结算中心、区域总部发展。在东疆片区,以“一口岸三中心”为目标,建设东疆汽车产业园区,使其实现除生产制造外的汽车全链条聚集和集成式发展。在中心商务片区,设立跨境投融资综合服务平台,囊括了从协议落实、企业架构搭建、税收筹划到资金出境的一整套服务体系。

  此外,围绕数据安全有序流动,天津自贸试验区加快建设国际数据港。目前,全区已开展数据跨境安全有序流动试点,建成了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一批企业利用该通道积极开拓国际创新业务,特别是积极推动建设国家超算中心数据产业化联动创新示范基地,发起成立天河产业母基金,通过打通数据产业化堵点痛点,探索数据产业化创新。

  金融创新提速

  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一直是难题,其根本症结在于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而金融机构服务小微企业最大的难点莫过于无法精准评估风险,因此支持小微企业的数量、范围、规模都非常有限。位于天津自贸试验区的金城银行找到了一把可持续、高效率服务小微企业的“金钥匙”——针对小微企业的数字风控系统。

  据金城银行行长助理杨煊介绍,经过一年多的风险验证,该系统目前表现非常稳定。金城银行充分利用大数据、机器学习、知识图谱等前沿科技搭建了数据中台。当前,大数据风控平台已积累60+风险模型,并延展开发出6000+风控策略与30万+特征变量,应用在银行全量普惠金融业务中。“未来,我们将进一步优化迭代大数据风控模型,利用更广泛的规范化数据,持续提升精准评估风险的能力,逐步扩大服务小微企业的广度与覆盖面,综合运用各项政策性工具,来持续支持小微企业、民营企业等实体经济走稳走好。”

  除了在数字风控方面探索发展外,天津自贸试验区还不断推进金融领域开放创新。完成全国首笔跨境人民币保理业务,全国首创经营性租赁收取外币租金、飞机、船舶离岸融资租赁对外债权登记,租赁SPV共享母公司外债额度,创造了30余种针对在岸、离岸、跨境等不同应用场景下的飞机租赁模式,全国首创“数字仓库+可信仓单+质押融资+大宗商品市场+场外风险管理”五位一体供应链金融创新体系,发布全国首个《企业ESG评价指南(试行版)》……一个个全国首单、首创在天津自贸试验区落地,蓬勃生长。

  除深化人民币跨境使用和外汇管理创新外,天津自贸试验区还大力推进金融领域先行先试,拓展自贸账户功能,加强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仅推广“FT分公司模式”一项,就吸引了不少企业在自贸试验区内开立分公司,相关业务规模达1.6亿元,目前FT政策已逐步辐射到京冀地区。

(责任编辑:石兰兰)

精彩图片

天津自贸试验区:七年创新铸就发展利剑

2022-09-28 10:26 来源:国际商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