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坚定不移强生态 着力提升“强省会”的竞争优势

2022年11月09日 14:30   来源:贵阳日报   

  定不移强生态 着力提升“强省会”的竞争优势

  ——贵阳贵安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基层调研行”系列报道(六)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描绘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美好前景、展现了“美丽中国”的鲜明底色。贵阳贵安广大干部群众纷纷表示,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紧扣“强省会”行动主线,坚定不移强生态,立足贵阳贵安“山水林田湖草”全要素的生态禀赋,强化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绿色赋能

  高质量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城市

  近年来,贵阳贵安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在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上持续发力,狠抓生态产品供给,让人民群众有了更多生态获得感。如今,贵阳贵安风光旖旎,蔚蓝的天空下,高楼难掩绿意,水岸芳草茵茵,优美的生态环境,已成为这座城市的一张亮丽名片。

  在观山湖公园的健走步道,不少市民游客正身穿轻便的运动服跑步,骤降的气温并未影响大家锻炼的热情。“公园环境优美、设施齐全,干净又清爽,来这里锻炼或散步已经成为我多年的习惯。”市民尤晟说。

  “10多年前,这里还是个郊区农场,只有两个‘水塘塘’。”观山湖公园管理处负责人王凌说,观山湖公园于2008年开始修建,2010年向市民开放。经过升级改造,目前占地5000余亩,森林面积4160亩,生态湿地水体面积约700亩,园内植物种类达675种,有白鹭、灰鹭、野鸭等78种鸟类在此栖息,并逐步成为市民游客饭后散步、假日出游的热门打卡地。

  观山湖区公园是观山湖区深入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城市高质量建设的生动实践。如今,观山湖区已有193个公园和遍布全城的绿化景观,共同构成山中有城、城中有山、绿带环绕、森林围绕、林在城中、城在林中、人在景中的城市生态体系。

  “持续推进城市绿化建设使全区山林、公园与城市公共绿地形成整体统一的城市‘绿肺’,为全区快速发展积蓄了深厚的生态优势。” 贵阳市生态环境局观山湖分局党组书记曹杨说,接下来,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深入实施大生态战略观山湖行动计划,加大抓环保、优生态力度,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持续巩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两块国字号金字招牌,探索打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示范点,谋划建设“观山湖区生态文明展馆”。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围绕高质量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城市,贵阳贵安不忘狠抓生态环境治理筑牢生态屏障——

  10月25日,秋日的红枫湖未显萧瑟,湖畔农舍在朦胧薄雾中若隐若现,南飞候鸟正在过境,常现“沙鸥翔集,锦鳞游泳”景象,这是清镇市生态文明建设的“绿色印证”。红枫湖作为重要饮用水水源地,是贵阳市民的“大水缸”。近年来,为保湖好红枫湖生态,清镇市采取了生态移民搬迁、关停污染型企业、建设高标准污水处理设施等有力举措,还成立全国第一个环保法庭,受理涉及环境保护的刑事、民事、行政案件以及相关执行案件,交出了优异的“治水”成绩单:红枫湖水质长期稳定在三类、取水口达到地表水二类水的水质标准。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这更加坚定了我们开展生态保护工作的信心。”贵阳市生态环境局清镇分局副局长刘鑫说,下一步,清镇市将进一步依托卫星、无人机、水质自动监测站、空气自动监测站、监控摄像等智能设备,提升对红枫湖生态环境的监测、预警和预报能力,让“大水缸”持续保持清澈和洁净。

  转型升级 推进绿色低碳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

  在位于白云经开区的贵阳永青仪电科技有限公司智慧物料仓储车间,数台智能小车正自动行进穿梭取货运输,只有一两名管理人员在监测系统。“这是我们推进数字化建设绿色转型发展打造的智慧工厂项目。”贵阳永青运营发展部负责人吴正凯说,公司生产车间智慧管理平台收到客户的订单后,会立即对现有库存物料、工人排班、产线运行情况等进行分析。随后,平台系统会把该批订单生产所需的物料信息自动传输到智慧仓库管理系统,智能小车按照系统指令,自动识别物料所在仓库货架编号取走物料,并运输到指定位置。

  “智慧工厂项目让产能提升了一倍以上,企业管理效率也得到提升。”吴正凯说。前不久,该项目还入选了全省2022年第一批5G应用场景示范项目名单。

  从原来的粗放型资源物料处理转变为智慧工厂智能化物料仓储转运模式,贵阳永青仪电科技有限公司是白云区企业绿色转型发展的一个例证。“一直以来,白云区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加快推动产业结构绿色转型发展,曾经‘一铝独大’的白云,如今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20%以上。”白云区工信局党组书记、局长陈鹏说,进入新征程,白云区将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围绕电子信息制造、特色生态食品等“一主一特”产业,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

  为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实现绿色文明,贵阳贵安不断加强绿色价值观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树牢“绿色政绩观”,强化全民生态环保意识。

  徜徉在景色如画的花溪区,满眼皆覆绿:大小景区绿意葱茏,生态康养旅游独特魅力凸显;城区道路绿化连成条条“绿带”,勾勒出秀美花溪的绿色轮廓……这就是花溪区党员干部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始终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实现的“绿色福利”和“绿色政绩”。

  作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花溪区始终坚持把“生态立区”战略摆在发展首位,解决了一批批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生态环境问题,全区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成果斐然。

  贵阳市生态环境局花溪分局局长张君发说,作为生态环境的“守门人”,将进一步增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坚持铁腕治污,推进生态文明制度改革,把生态文明理念贯穿于“四化”主攻目标的全过程,推动实现“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擦亮生态底色,当好“特长生”,为高质量发展增添亮眼的“花溪绿”。

  以人为本 持续改善生态环境

  长期以来,贵阳贵安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如今,城市的绿色底色越来越亮丽,良好生态环境持续为人民群众增添福祉。

  在河滨公园靠南明河处,于2020年投用的河滨再生水厂有序运行,经过一道道工艺流程后,入厂的生活污水变得无色无味、清澈透明,作为生态补水源源不断地排放到南明河中,不仅有效解决了服务区域的污水处理问题,更为南明河长治久清奠定坚实基础。

  “南明河综合治理一直是南明区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保护的重中之重。我们将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到行动中、体现在成效上,让南明区的水更清、河更美。”南明区水务局党组书记、局长陈文莉说,接下来,将加快推进红岩再生水厂及配套设施项目、五里冲再生水厂二期建设,谋划建设水口寺再生水厂,持续完善污水处理设施,提升污水处理能力;纵深推进“河长制”,常态化开展三级河长巡河,推行“三色单”制度,做好问题排查、分析、研判、整改,守护好辖区“六河碧水”;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推进节水型单位、企业、学校建设,完善节水设施,引导群众树立节水观念,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

  为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贵阳贵安还在提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整治、健全现代环境治理体系上下功夫。

  在云岩区茶园路街道茶园村,茶园村村委会到贵阳轨道交通2号线D出口的乡村主干道上,一条长达800米的排水沟渠引人注目。

  茶园村村委会委员周星介绍,为切实改善人居环境,该村以农村“治水”工作为导向,多次入户走访,实地勘察管线,于今年8月实施雨污分流项目。改造中,工作人员对老化、堵塞的管道进行了更换,并重新开挖沟渠,采取下设排水管道、上设排水沟渠的方式,收集和输送生活污水和雨水,切实实现了雨污分流。

  “改造完成后,雨水、污水‘各行其道’。现在,污水通过‘暗管’排出,雨水通过‘明渠’流出,村民的居住环境得到很大改善。”周星说,做好污水处理事关百姓切身利益,也是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任务。今后,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围绕“三水共治”基本要求,扎实推进“治水”工作,按照“因村制宜、全面治理”的原则,咬定目标,强化执行,加快补齐污水处理设施短板,确保雨污各行其道、全村道路畅通整洁,人居环境有效提升。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蔡婕 许发顺 梁婧 李春明 冉婷林 周芸

(责任编辑:石兰兰)

精彩图片

贵阳:坚定不移强生态 着力提升“强省会”的竞争优势

2022-11-09 14:30 来源:贵阳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