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代表委员建议在“双减”的同时增加课后服务供给
做好“加减法”描绘更美好教育图景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巩固提升“双减”工作成效。“双减”政策实施至今已有一年半,孩子们的家校生活都有哪些变化?课后服务怎样才能更好助力孩子成长?学校管理和教师负担应该怎样平衡?一系列相关话题引发了代表委员热议。
“双减”应当是一个支点
“‘双减’政策实施以来,绝大部分家长都是理解支持的,大家都不愿意陷入‘剧场效应’一般的竞争。”在市人大代表、北京十一学校丰台小学校长曹君看来,“双减”政策最重要的意义,就在于引导家庭和学校回归教育本质,建立起正确的育人观。“‘双减’应当是一个支点,撬动整个教育回归到立德树人的培养目标,并建立全社会的广泛共识。‘双减’还应当是一种机制,促进教育的系统性变革,在时间、空间要素改变时重塑学校生活。”
曹君以中小学上课时间调整为例。市教委要求,小学每日上课时间一般不早于8时20分,“推迟上学时间,是考虑到让孩子们多睡一会儿,早起的时间更从容一些。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孩子们良好的生活习惯。”曹君说,上学时间晚一点儿,孩子在家庭中上“生活课”的时间就长一点儿,他们可以在吃完早饭后洗洗碗,帮家长做一点家务,更从容地在生活和学习之间进行切换,做好自我管理。
增加校外资源优化课后服务
自“双减”政策实施以来,本市各中小学广泛开展课后服务。在市人大代表、北京中学校长夏青峰看来,课后服务的开展,首先要做好系统性、贯通性的顶层设计,“归根结底要考虑的是,我们希望孩子成长为怎样的人。”一所学校有上千名学生,要满足每个学生的需要,还要在此基础上,提升课程的丰富性,为孩子们提供选择的空间。
“目前已经有一些区里的文化艺术资源参与到学校的课后服务,例如非遗传承人走进课堂。建议各区统筹设计,让课后服务内容更多姿多彩。”市人大代表、北京市第四十三中学教师姚芸表示,可以吸引具备资质的社会专业人士加入,丰富校内课后服务“菜单”,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同时,也应进一步完善具有激励性的教师评价制度,考评绩效向课后服务人员倾斜。
“比如在北京中轴线申遗的背景下,学校将相关文化内容渗透到课后服务中,请专家进校园,为学生讲解中轴线的历史文化底蕴。也可以充分利用学校周边的博物馆资源,在具备资质的专业人员引导下,让学生成为博物馆的小小讲解员,将实践活动纳入课后服务。”姚芸说。
改革供给侧让学生“吃饱”“吃好”
来自教育界的市政协委员、西城区黄城根小学校长麦峰说,“双减”进行到当前阶段,要想提质增效,就要不断完善、优化学校的教育供给,为学生提供更加精细的教学服务。
“我们的做法是让老师动起来。”麦峰以语文学科举例,“有的老师擅长单元整体阅读,有的老师作文教得好,我们就让这些老师用自己最拿手的本领串班上课,让最优秀的资源覆盖到所有学生。”麦峰表示,每个班级依然会配备一名固定的语文老师负责基础教学,在其他老师到自己班串班上课时,他要与学生们一起听讲,“这对老师来说,也是最生动的培训。”
当然,精细化的教学供给要求学校进行更加精细化的管理。“学校的组织架构、对老师工作量的统计方式、对老师的考核方式等,都要发生变化,非常考验管理者的智慧。”
优化教育供给的另一体现是对学生进行分层管理。“要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吃得饱,让中等的学生学得好,让学习吃力的孩子跟得上。”麦峰认为,课后服务是一个很好的途径,“老师要摸清学生的需求,在课后服务时段赋予学生充足的选择权,让学生在课后服务时段能够扬特长补短板。”
学生减负同时别忘给老师减负
来自教育界的市政协委员、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校长窦桂梅,格外关注教师负担和赋能成长问题。她认为,“双减”政策的继续推进,需要学校加强时间空间、课程内容、治理机制及校内外资源等多方面的统筹,在为学生减负的同时,务必也要为老师减负。
“双减”最大的变化在于,每天下午3点半之后增加了两个小时的课后服务时间。“课内教学”与“课后服务”两个单元意味着学校每天要为学生提供全周期的服务,大部分老师每日在校时间长达10个小时甚至更多。如何帮助老师调节身心,保持热情,平衡好家校之间的关系,成为摆在学校面前的一个课题。
窦桂梅分享了该校破解“3点半现象”的实践探索——变课后托管为课后服务,构建课内课后统筹的“双育人体系”。“我们学校除了为每个班级配备班主任,还让其他任课教师担任副班主任,行政后勤人员担任第三班主任。所有管理干部都要下沉,把管理落实到班级的微观层面上。”窦桂梅说,此举有效分解了传统模式赋予班主任的重担。
(责任编辑:石兰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