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两会观察|增强高质量发展动能——从地方两会看重大项目投资新动向
投资在扩内需、稳经济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23年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春节临近,地方两会进入收尾阶段。梳理多地政府工作报告,记者注意到,各地都将着力扩大有效投资,特别是推进重大项目投资摆在突出位置。
“今年1月,梁溪区已集中开工15个重大项目,总投资280.3亿元,当年计划投资43亿元。”江苏省人大代表、无锡市梁溪区区长周子川说。
江苏制定了一份2023年度省级重大项目清单,220个项目年度计划总投资5666亿元,较上一年增加76亿元。另有储备项目45个,比上一年增加18个。储备项目数量大幅增加,旨在为稳投资、稳增长蓄能储劲。
浙江提出,从今年开始要掀起新一轮重大项目建设高潮,将持续实施“千项万亿”工程,即每年安排省级重大项目1000个左右,完成年度投资1万亿元以上。
安徽明确固定资产投资力争增长10%以上,并提出要建立全省招大引强“赛马”激励机制,围绕十大新兴产业强链延链补链,大力招引世界500强、全国制造业百强、行业隐形冠军、独角兽等企业,对市县新开工建设百亿级、80亿级、50亿级等重大产业类项目,分类给予激励。
在重大项目投资中,产业项目是“重头戏”。各地聚焦本地优势产业,纷纷招引、上马重大产业项目强链补链延链。
黑龙江提出,将实施省级重点项目1000个,完成年度投资3000亿元,还明确要加快大庆聚碳酸酯、深圳联合飞机大型无人机等重点产业项目建设。
“重大产业项目是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的重要牵引力。”黑龙江省政协委员、哈尔滨能创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于海瀛说,黑龙江是传统制造业大省,传统制造业在产业链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上仍有不足,上马一批重大项目可强链补链。
广东则提出,要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加快补齐集成电路、工业母机等产业链关键环节,实施龙头企业保链稳链工程、汽车零部件产业强链工程,推进巴斯夫一体化基地、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等产业链重大项目建设。
江苏220项省级重点项目中,产业项目有180个,比去年增加14个,其中制造业项目158个,比去年增加21个。这些项目中,147个是江苏50条重点产业链上的项目。江苏目标明确,就是要以集群培育和产业强链为抓手,锻造新的产业竞争优势。
基建项目一直在各地政府重大项目投资中扮演重要角色。各地传统基建项目持续发力,新基建也在加码提速。
湖南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着眼重点领域补短板,抓好长赣高铁、长沙机场改扩建等十大传统基建项目,也要着眼增强发展后劲,在信息、融合、创新基础设施方面,系统布局一批支撑引领转型升级的新基建项目。
江苏省提出,既要持续推进交通、能源、水利、生态环保、民生等领域补短板投资,也要系统布局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各地民生项目、生态项目安排丰富。广东明确要新增筹集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不少于22万套(间),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不少于1100个,新建和改造提升农村公路超3868公里 ,新增完成1000个自然村生活污水治理提升工程。
新疆提出开工建设4.1万套保障性租赁住房、1.34万套公租房,完成4.96万套棚户区改造开工建设任务;开工改造1152个老旧小区,完成“煤改电”二期27.95万户年度改造任务。
多位省人大代表、省政协委员表示,扩大有效投资,特别是重大优质项目投资,将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为持续改善民生、提升群众幸福感夯实基础。
(责任编辑:石兰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