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查阅更多2023年地方政府工作报告
——2023年1月5日在迪庆藏族自治州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迪庆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州长 张卫东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州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2年工作回顾
2022年是州十四届人民政府履新之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发展形势、艰巨繁重的发展任务、跌宕起伏的疫情考验、经济下行压力的严峻挑战,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以及州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州人大和州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团结带领全州各族干部群众,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决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要要求,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抓牢“稳定、发展、生态、边疆稳固”四件大事,落实稳增长18条和稳经济35条政策措施,全州经济持续恢复,主要经济指标平稳回升,经济社会发展稳中向好。预计,2022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08.07亿元,增长3%左右;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不含农户)276.83亿元,增长3%左右;完成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27亿元,自然口径增长1%,同口径(扣除增值税留抵退税因素)增长15.87%;完成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59.16亿元,增长9.21%;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4.24亿元,增长6.5%左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2214元,增长5.8%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控制在3.5%以内。
——我们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全面加强。一年来,我们坚持把党的领导作为政府开展工作的根本保证,全面把握涉藏工作的规律和方法,坚持维护稳定是第一位的任务,坚持高质量发展,坚持生态保护第一,坚持自力更生与赢得支持相结合,深入推进“作风革命、效能革命”,在州委“每月三个必调度”和经济工作“一周一梳理、一旬一推动、一月一研究”机制的有力保障下,全力营造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
——我们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力抗击新冠疫情。一年来,我州经受了多轮严峻复杂的疫情考验,特别是“8·10”疫情发生以来,我们以舍我其谁的勇气和决心,聚全州之力,以最强的责任担当,付出极大代价,闭环转运、精准管控2.7万由藏入滇人员,实现了“零扩散”“零外溢”,守住了云南“北大门”。面对突如其来的“11·28”本土疫情,广大医务工作者、基层一线人员逆行出征、冲锋在前,各行业劳动者坚守岗位,全州上下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同心抗疫,有力阻击了疫情传播,在大战中践行了初心使命,在大考中交出了合格答卷。
——我们着眼打基础利长远,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全力推进项目谋划年行动和项目前期质量提升行动,宁香高速、维叶高速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基本完成,纳帕海美丽河湖等项目开工建设,德钦县城地质灾害防治和搬迁避让工作稳步推进,古水电站、奔子栏电站前期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
——我们着力推动绿色发展,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实现新提升。始终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迪庆最大的发展优势和最强的核心竞争力,全力推进示范创建,成功创建省级绿美村庄2个,绿美乡镇3个,我州被生态环境部命名为第六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为高质量保护生态环境打下了坚实基础,作出了迪庆贡献。
——我们突出顶层设计引领,高质量发展政策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加快推进国土空间规划编制,高标准编制完成文化和旅游、长江经济带发展等28个“十四五”专项规划,制定出台“两个定位”发展规划、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的实施意见、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评价办法等政策文件,实施产业强州、城乡绿美、营商环境、农民增收等27个系列三年行动计划,为实现“十四五”发展目标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一年来,我们按照中央“三个赋予,一个有利于”的要求,紧扣省委“六个大抓”,统筹推进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聚焦稳定安全抓治理,社会大局更加和谐
围绕迎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主题主线,切实维护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旗帜鲜明开展反分裂、反渗透斗争,全力抓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和信访维稳各项工作,党的二十大信访安保维稳工作得到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充分肯定。深入开展“4+2”专项行动,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全年实现“零命案”,社会治理取得重大进展。加快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标杆,修订施行《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民族团结进步条例》,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十进”工作和“十百千万”示范引领建设工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加牢固。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深化“四条标准”思想教育,持续加大“导”的工作力度,宗教领域和顺有序。深刻汲取云矿红牛“3·05”事故教训,深入开展非煤矿山、燃气、自建房等11个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集中整治专项行动,守住了不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的底线。积极稳妥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不良贷款余额、不良贷款率全省最低。
(二)聚焦成果巩固抓增收,乡村振兴深入推进
围绕“大抓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为涉藏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常态化开展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运用云南省“政府救助平台”,办结群众申请事项2672件,累计消除返贫风险1635户5763人。坚持把促增收作为衡量成果巩固的标准,制定实施万元以下农户“一户一套增收计划”,脱贫劳动力转移就业3.42万人次,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5115个,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达17934元,增长14.32%。投入资金12.63亿元,实施衔接资金项目323个,完成农房抗震改造1909户,解决提升19.58万人的农村饮水安全保障问题,建成1个乡村振兴示范乡镇、4个精品示范村、69个美丽村庄。企业、合作社与农户“双绑”利益联结覆盖率达100%。挂牌成立193个村集体股份经济联合社,实施集体经济强村项目20个,村集体经济收益5万元以上的达96.37%。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不断巩固,维西县第二轮农村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全国试点县工作有序推进。
(三)聚焦项目建设抓推进,基础短板加快补齐
围绕“大抓项目建设、大抓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全年共争取中央和省预算内资金27.71亿元,专项债券5.89亿元、一般债券3亿元。交通建设持续发力,丽维高速、金江二级公路实现开工,香格里拉市东外环二期、新香维、香乡、维巨公路等项目加快推进,虎香、德贡公路和孔雀山隧道建成通车,丽香铁路配套基础设施全部建成,受罕见地质因素影响,全线贯通仅剩哈巴雪山隧道200多米。水利建设稳步推进,加快实施三岔河、阿三多水库等项目,全面推进纳帕海防洪整治隧洞、龙洞河至木碧湾片区(拉玛落)骨干供水、澜沧江干流河道治理等工程。持续实施5G网络深度覆盖和4G网络补盲工程,“数字迪庆”建设步伐加快。维西县商贸物流集散中心、旺池卡综合产业园等项目有序推进,物流通达能力进一步提升。
(四)聚焦民生保障抓提升,社会事业不断进步
围绕“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力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争取上级转移支付资金134.45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0%用于民生保障。制定出台《迪庆州教育振兴二十条措施》,在全省率先全面实施15年免费教育,德钦县被确定为全省首批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创建县,香格里拉民族职业学院成功引进18名高学历专业人才,首届香格里拉户外运动会、第五届国际汽车拉力赛迪庆站活动顺利举办,省运会、省民运会和残运会取得好成绩,教育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全力推动州县(市)医疗卫生机构提质达标、乡村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提升,建成州人民医院内科住院综合楼等项目,州传染病医院、香格里拉市人民医院、维西县中藏医院正式运营,加强中藏医药传承保护并加快产业化发展,健康迪庆行动稳步推进。城镇新增就业6341人,扶持自主创业621人,开发城镇公益性岗位1430个,就业形势保持稳定。基本医疗、养老等参保人数稳步提高,为4.2万人发放城乡低保、特困供养等社会救助资金1.64亿元,建成居家养老服务中心81个、老年幸福食堂7个、保障性租赁住房2972套,合理释放公积金资金20亿元,社会保障更加有力。
(五)聚焦提质增效抓动能,重点产业后劲增强
围绕“大抓产业发展”,加快补齐产业发展短板。新建高标准农田7.04万亩,推广种植高原特色农作物92.5万亩,粮食总产量达16.86万吨,申报省级龙头企业6家,“三品一标”认证企业19家、认证产品55个,9个品牌入选“绿色云品”名单,维西县、德钦县被列为省级“一县一业”示范县和特色县。第一产业预计完成增加值21.56亿元,增长5.4%左右。香格里拉产业园区优化提升步伐加快,旭龙电站开工建设,托巴电站推进顺利,乌弄龙、里底、梨园电站运行稳定,普朗铜矿、鸿达水泥等重点企业生产有序。预计绿色能源产业实现增加值40亿元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左右,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119.5亿元,增长0.3%左右。制定实施旅游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积极推进梅里雪山、虎跳峡景区、巴拉格宗特色小镇品质提升和塔城田园综合体建设,完成8家半山酒店申报,培育打造系列精品旅游线路和乡村旅游产品。全年预计接待国内外游客1474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60.36亿元,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167.01亿元,增长4.3%左右。
(六)聚焦活力释放抓服务,改革开放全面推进
围绕“大抓招商引资、营商环境和市场主体”,充分发挥政策引导扶持作用。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深化改革部署要求,教育医疗、财税金融、供销社等重点领域改革取得积极成效。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把手”工程,州政务服务中心进驻部门增加到35个,实体进驻事项由658个增加到1053个,营商环境满意度大幅提升。严格落实减税降费等政策,出台系列助企纾困措施,大力开展消费帮扶,倾听民营企业发展困难,全力帮助市场主体渡过疫情“寒冬”,全年累计新增退税减税降费及缓缴税费7.07亿元,发放惠企资金2562.9万元,消费帮扶1.4亿元。推进科技创新,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全州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增速排名全省第一。依托特色资源和优势产业,大抓招商引资,赴北京、上海、深圳、福建等地开展外出招商,接洽州外企业64批次,签订合作协议10个,引进项目21个,全年预计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5174万元,同比增长95%,增速位列全省州市第1位,实际引进州外到位资金82.22亿元。坚持对口帮扶力量向基层和民生倾斜,全年争取帮扶资金1.7亿元,实施帮扶项目29个。
(七)聚焦融合发展抓弱项,城乡面貌持续改善
围绕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实施独克宗古城提质扩容、永春河流域生态治理等重点项目,完成27个老旧小区改造,铺设地下管网63.8千米,城区绿化扩面46.2万平方米。巩固提升爱国卫生“七个专项行动”成果,推进卫生县城、健康县城、文明城市、高原生态森林城市建设,维西县荣获“云南省美丽县城”称号。开展市容市貌、两违、路域环境等专项整治,处置化解44个问题小区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完成烂尾楼项目清理整治,“分区、分级、分类”稳妥推进阳光棚整治工作,城市风貌管控和综合治理能力全面提升。编制完成64个村庄规划,持续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抓牢农村厕所革命、“两污”治理、村容村貌提升等工作,农村卫生户厕覆盖率达82.4%,乡村面貌明显改善。深入推进“四议两公开”,坚持基层民主决策,治理水平不断提升。
(八)聚焦绿色发展抓保护,生态建设扎实有效
围绕“大抓绿色发展”,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推进天然林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系统修复等工作。全面落实环境保护责任制,健全四级河(湖)林长责任体系和工作机制,设立河(湖)长584名,开展巡河1.15万人次,设立林长522名,1.6万余名生态护林员开展日常巡护,实现巡护全覆盖。严格落实长江“十年禁渔”,完成“三线”划定,依法严厉打击破坏森林、湿地、草地等违法犯罪行为。持续推进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科学推动国土绿化和绿美迪庆建设,实施滇西北水源涵养林生态修复工程,完成26个地质灾害防治项目,营造林33万亩、义务植树200万株、草原保护建设58.35万亩。持续推进供暖工程,新增供暖面积7万平方米。编制完成香格里拉国家公园设立申报材料,全力推进申报工作。举办松茸论坛,提升香格里拉松茸地标品牌效益,率先制定发布《禁止采集、出售、收购、运输松茸童茸和开伞松茸的通告》,依法严格保护和开发松茸资源取得阶段性成效。高位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整改验收率提高到98.7%。坚持产业绿色化发展方向,发放云南省首笔碳排放权质押贷款,“绿色食品牌”重点产业综合产值达70亿元左右。
此外,军转安置、双拥工作持续深化,军政军民关系更加紧密,工会、慈善、残疾人、青年、妇女儿童、红十字等事业健康发展,社科、统计、审计、地方志、外事、气象、防震减灾等工作取得新成绩。
一年来,我们持续推进政府自身建设,把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作为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规矩,坚持重大问题向州委报告,持续深化法治政府建设和廉政建设,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满意率达99.1%。
各位代表,2022年极不寻常、殊为不易。迪庆发展取得的这些成绩,归功于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亲切关怀,归功于州委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州人大、州政协的监督支持,得益于社会各界人士的积极参与,饱含着上海、昆明、玉溪、曲靖等对口协作帮扶地区和单位的深情厚意,离不开全州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也离不开历届领导班子打下的良好基础。在此,我代表州人民政府,向全州各族干部群众,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向中央、省属驻州单位和对口协作帮扶地区,向驻迪部队官兵、公安干警、消防救援人员以及各条战线的同志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向所有关心支持迪庆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各位代表!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各种不确定因素仍然严峻复杂,我州经济社会抗风险、抗压力的能力还偏弱;现代产业体系还不健全,主导产业引领作用还不明显,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任务艰巨繁重;重大项目主导、协调、服务能力有待提升,部分业主为第三方的重大项目,因市场波动、要素制约等未能如期开工,部分指标预计完成情况与原定目标有差距;创新能力不强,人才不足的短板突出;公共服务供给质量与群众期待还有差距;政府服务管理效能有待提升。我们将紧盯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凝心聚力、团结奋斗,绝不辜负全州各族人民的殷切期盼!
二、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奋力谱写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迪庆崭新篇章
中国共产党用伟大奋斗创造了百年伟业,也一定能用新的伟大奋斗创造新的伟业。在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前进的道路上,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我们必须牢记“五个必由之路”,坚定不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科学指引和行动指南,更加自觉地做“两个确立”的忠诚拥护者、“两个维护”的坚定践行者,坚持党对政府工作的全面领导,在党的旗帜下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我们必须做到“三个务必”,从伟大建党精神中汲取奋进力量,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发扬斗争精神,在一切重大考验面前,保持“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政治定力,增强“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战略定力;我们必须坚持“自力更生与赢得支持相结合”,充分发扬迪庆儿女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坚决把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特殊关怀落到实处,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各位代表,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提出了“3815”战略发展目标,州委九届四次全会为加快推进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迪庆指明了方向。我们要立足欠发达和后发展地区的特点,按照省委壮大资源经济、口岸经济、园区经济的要求,突出“守牢发展底线、坚守为民初心、提振增长动能、优化发展环境、挖掘发展潜能”五个重点,切实扛起时代赋予的重大使命,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各领域,让高质量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州人民,不断推动各项事业取得新的进步。
——我们要把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同守牢发展底线紧密结合起来。准确把握迪庆保持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在全国全省大局中的特殊地位,坚定不移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筑牢发展基础,久久为功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凝聚发展合力,坚持不懈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守牢发展底线。
——我们要把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同坚守为民初心紧密结合起来。准确把握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我们要把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同提振增长动能紧密结合起来。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立足资源禀赋,培育关键动能,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我们要把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同优化发展环境紧密结合起来。全面破除思维定式、工作惯性和路径依赖,全过程聚焦全要素保障,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大力培育壮大市场主体,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改革开放,助推经济更好更快增长。
——我们要把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同挖掘发展潜能紧密结合起来。紧扣迪庆生态良好、区位重要、香格里拉名扬天下等核心优势,清醒深化州情认识,着力在重塑品牌价值、转化生态价值、提升区位价值等方面下足功夫,全力守护和提升好“世界的香格里拉”品牌。
三、2023年重点工作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做好全年工作,意义十分重大。
2023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深入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和国务院关于支持云南加快建设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意见,认真贯彻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州第九次党代会、州委九届四次全会和州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以中国式现代化为引领,紧扣“3815”战略发展目标和“稳经济、增动能、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应对风险大考深化反分裂斗争,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做好民族工作,以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为重点做好宗教工作,以“三个赋予,一个有利于”深化高质量发展,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全面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平安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迪庆,努力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标杆、世界的“香格里拉”。
2023年全州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不含农户)增长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以上,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控制在3.5%以内。
围绕上述目标,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守牢三条底线,坚决扛起重大政治责任
一是全力以赴维护社会稳定,守牢平安底线。坚持把维护稳定作为第一位的任务,旗帜鲜明开展反分裂、反渗透斗争,落实落细各项维稳措施,加强矛盾纠纷隐患多元排查化解,加强行业性调解和第三方调解,持续改进信访工作,强化平安交界地区建设,确保社会大局持续稳定。坚持依法治理,做实基层网格管理,全力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健全完善道路交通、非煤矿山、建筑施工等重点领域管理机制,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特种设备、产品质量监管,抓好森林草原防灭火、消防安全、防灾减灾等各项工作,牢牢守住不发生重特大事故的底线,全力保障公共安全。强化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范化解,切实履行到期债务还本付息责任。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妥善处置化解存量。强化国有企业和地方金融监管,完善处置机制,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金融风险。
二是全力以赴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守牢和谐底线。积极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行动,深化“拥护核心·心向北京”主题教育成果,扎实推进“八大工程”,健全常态化宣教机制,全面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构建共有精神家园。打造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升级版,力争创建1个全国示范县(市),10个以上全省示范单位。抓好《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民族团结进步条例》宣传实施。持续推进“四史”教育,加强迪庆红色革命历史文化研究,建设红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金沙江段),打造2个红色传承示范点。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深化巩固公开揭批教育成果,做深做细重点人群管理,加强宗教领域风险隐患排查,全面提高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能力和水平。
三是全力以赴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守牢绿色底线。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生态文明建设持久战。全面落实环境保护责任制,完善“三线一单”配套管理制度,压实河(湖)长制和林长制责任体系,持续抓好长江“十年禁渔”,依法严厉打击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持续实施生态系统保护修复重大工程,精准落实生态惠民政策,全面加强天然林、天然草场、重要湿地、河流湖泊、珍稀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深入推进绿美迪庆建设,实施城乡绿化美化三年行动,完成好2023年度各项目标任务,完成城市营造林20.28万亩,义务植树200万株。分步实施供暖工程,强化供暖保障,让群众温暖过冬。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加大环保替代材料应用,加快天然气管道建设和入户推广。深化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成果,加大示范县创建力度。坚持开发和保护并重,在加快绿色能源基地建设的同时,加大两江流域综合保护治理力度。狠抓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举一反三做好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高位推进纳帕海、安乐铅锌矿等生态环境综合治理。
(二)强化三个弱项,加快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一是强化农村发展弱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紧扣国家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市)政策机遇,扎实开展防贫预警监测和帮扶,加大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巩固提升“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成果,把促进脱贫群众持续增收作为重中之重。以“三个转向”全面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全面落实粮食安全主体责任,牢牢守住耕地红线,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64.46万亩。支持各类农业经营主体建设标准化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提升农业科技化水平,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完善联农带农机制,推动产品增值、产业增效、农民增收。抓点带面打造乡村振兴和乡村建设样板,持续实施“百千万”示范工程,创建1个乡村振兴示范乡镇、6个精品示范村、25个美丽村庄,力争打造省级田园综合体1个。深入开展“优环境保健康促发展三清四抓一改”专项活动,接续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加快农村卫生厕所、“两污”处理设施、20户以上自然村应急广播终端等建设,推动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保障广大农民的健康和安全。强化农村防汛抗旱和供水保障,实施中小河流治理和山洪灾害防治项目,稳妥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法治宣传教育,完善村民参与乡村建设机制,加快农业农村改革,大力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二是强化城镇建管弱项,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以更高标准构建城乡协调发展空间格局为目标,高质量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加快推进健康、美丽、文明、智慧、幸福县城建设,持续提高城镇化率。推进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同步建设“一张图”监督系统平台,加快编制乡(镇)总体规划,编制完成83个村庄规划。实施城市更新居住品质提升三年行动,统筹保障性安居工程、老旧小区改造等项目,持续稳妥推进阳光棚整治工作,加快奶子河保护治理与生态修复基础设施、永春河流域生态景观治理等项目建设,全力推进城区雨污分流和生活垃圾集中处理,推动市政基础设施提级扩能。全面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化、数字化、智慧化水平,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进程。持续推进德钦县城地质灾害防治和搬迁避让工作,力争早日实现开工建设。
三是强化公共服务弱项,不断增进民生福祉。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持续做好职业技能提升、转岗培训、失业保障和稳岗就业等工作,力争城镇新增就业5000人以上,农村劳动力稳定转移就业11万人次以上。坚持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全面落实教育振兴二十条措施,力争香格里拉民族职业学院秋季招生办学,实现我州自主创办大学“零”的突破,州第二民族中学力争招录首届高中生,举全州之力把州第二民族中学创办成优质高中,落实“省管校用”“组团式”教育帮扶等政策,继续巩固教育人才帮扶工作,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全力推进州医院强三甲、州藏医院创建三级民族医院,加快维西县人民医院白济汛分院、德钦县第二人民医院康养医疗服务中心等项目建设。加强重大疫情防控体系和应急能力建设,认真贯彻落实新阶段疫情防控各项政策,有序稳妥实施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要求,保障好群众的就医用药,重点抓好老年人和患基础性疾病群体的救治,着力“保健康、防重症”。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持续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全力推进国家卫生县城(城市)创建,持续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构建高原特色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兜牢兜实“三保”底线,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配合做好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省级统筹工作,落实生育支持政策,完善兜底保障和养老服务体系,打造“智慧公积金”管理模式。推进外事、残疾人、妇女儿童、退役军人、双拥等事业全面发展,大力支持国防建设和群团组织开展工作,积极发挥决策咨询、方志档案、机关事务、驻昆驻京机构等作用。
(三)提振三个动能,持续增强发展动力活力
一是提振投资动能,集中力量大抓基础设施建设。按照“谋划一批、储备一批、推进一批、建成一批”的思路,发挥投资拉动作用。严格落实项目工作督查考核机制,建立计划外新开工项目调度考核机制,营造大抓项目氛围。加快谋划重大项目,统筹1亿元前期经费,全力推进奔子栏电站、拖叶二级公路、香格里拉市城乡水资源综合调度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精心包装项目、加大对接申报力度,积极争取德盐二级等项目纳入国家“十四五”交通专项规划中期调整。强化横向纵向沟通,充分调动业主投资意愿,力争古水电站、维叶高速等重点项目实现开工。加快推进丽维高速、托巴电站、旭龙电站、金江二级、纳帕海防洪整治隧洞、各加尼拉水库等重点项目,开工建设金沙江白格堰塞湖灾后重建防洪二期工程、给初楚水库、下它洛水库等项目,建设完成香格里拉市东外环二期、香乡二级、澜沧江江西公路一期等项目。
二是提振市场动能,集中力量大抓产业发展。紧紧围绕全产业链发展,择优培育一批“链主”企业,贯通上下游产业链条。充分发挥龙头企业、优质产品的辐射引领作用,加大农业市场主体扶持力度,鼓励新媒体平台直播带货等线上营销模式,实施优质种业振兴计划,积极申报国家农业产业园项目,推动葡萄、中药材、高原特色畜禽等特色农业品牌化发展,带动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全产业链升级。积极推动绿色能源和绿色矿业健康发展,全力保障“两江”大型水电、普朗铜矿等重点企业生产稳定,有序推进太阳能光伏项目,培育发展尾矿综合利用,新增2户工业企业达产升规。全面实施旅游基础设施补短板和高标准改造工程,积极推进阿布吉、南姐洛等景区开发建设,不断提升梅里雪山、松赞林、虎跳峡、巴拉格宗、滇金丝猴国家公园等景区景点品质,力争创建升级,加强旅行社建设管理,全面提升导游等旅游从业人员素质,结合旅游市场发展趋势,按一流标准加快提升旅游服务接待能力,力争全年旅游接待突破1500万人次。
三是提振企业动能,集中力量大抓招商引资。围绕主导产业,加快融入全省产业发展布局,紧盯行业领军、技术领先、市场领跑的目标企业,做好产业谋划、项目策划、招商计划,力争全年招商引资70亿元以上。持续优化招商引资工作机制,坚持“一把手”带头外出招商,细化重点产业目录清单,强化产业招商,确保招商力度不减、项目接续落地。研究出台区域性税收优惠政策,细化完善优惠产业目录,增强投资吸引力。抓好招商引资跟踪服务,努力打造投资洼地、服务高地,全力推动已签约项目尽早落地,多举措帮助已落地的困难企业尽快脱困。开展精准招商活动,用好招商资源,筹办“香格里拉特色产品展销会”等推介活动,积极参与进博会、广交会、南博会等重大经贸会展活动。加快香格里拉产业园区优化建设,努力把园区打造成为招商引资的新平台。
(四)突出三个支撑,努力打造优质发展环境
一是突出要素保障支撑。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营造支持项目建设的良好氛围。进一步完善项目联审联批和领导挂联机制,创新土地、林地、环评、水保等保障机制,强化部门联动和信息共享,着力破解要素制约。完善重点项目跟踪协调服务机制,实行全链条、全要素、全流程项目服务保障,确保项目建设全面提速。充分发挥财税金融“杠杆”作用,全力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构建政府引导、企业为主、金融支持、市场运作的投融资模式,规范提升州级融资平台运营建设,引导社会资本参与重点领域项目的开发建设。加大政府债券资金向上争取力度,持续强化专项债券“借、用、管、还”全流程管理。做好企业生产经营要素协调服务,落实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要求,保障重点企业满产达产,完善用工奖励政策,鼓励企业就近就地用工。
二是突出营商环境支撑。聚焦市场主体关切,实施市场环境、创新环境、政务环境、法治环境、人文环境“五大提升行动”。严格执行减税降费等助企纾困政策,积极争取产业扶持政策,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探索推行“前台综合接件、后台分类审批,结果统一出件”的办理模式,全面提升审批服务质量和效率。加快数字政府建设,推进政务信息化和电子政务外网建设,推动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共享。开展营商环境提质培优工作,围绕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确保6个以上营商环境单项指标进入全省前10。创新服务民营企业模式,全力保障民营企业依法平等使用资源要素,公平公正参与竞争,着力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三是突出改革开放支撑。围绕增强创新能力、推动平衡发展、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开放水平、促进共享发展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落实国资国企、参公机构、财税体制等重点改革任务。深化与对口协作帮扶地区的交流合作,建立健全资金帮扶、人才支援、经济合作、产业共建的全方位发展机制,落实帮扶资金1.7亿元以上。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依托对口协作帮扶地区科技创新优势,搭建合作平台,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开展技术创新。探索园区共建的“飞地”模式,实现发展理念、资源技术的融合突破。加快推进香格里拉机场航空口岸开放工作,争取实现包机试飞。积极培育跨境电商等新兴产业,支持松茸、葡萄酒等特色优质产品走向国内外高端市场。
(五)发挥三个优势,充分挖掘释放发展潜能
一是充分发挥品牌优势,努力建设“世界的香格里拉”。牢固树立“香格里拉”是世界级品牌的理念,坚持高位推动、一流标准、亲民体验,讲好“香格里拉”故事,支持并鼓励打造一批展示“香格里拉形象”的新平台、新代言人,凝聚合力擦亮金字招牌。创新以“香格里拉”为主题的活动载体,开展“我心中的香格里拉”系列活动,打造香格里拉端午赛马节、梅里雪山弦子节、巴拉格宗“五一”音乐节等节庆活动品牌,持续扩大影响力。积极搭建“香格里拉”研究平台,深入开展文化内涵、价值体系和精神追求研究解读,形成更多高质量研究成果,持续推出具有“香格里拉”元素的各类文艺作品。拓展“香格里拉”品牌应用领域,构建以文旅为核心的产业集群,让不可复制的文旅资源在新时代传承发扬,不断焕发生机,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推动形成“品牌共享、要素集聚、发展互促、市场认可”的良性循环。
二是充分发挥生态优势,努力建设生态价值多元转化示范区。积极构建涵盖土壤保持、水源涵养、环境净化等要素的生态价值评估体系,科学测算生态价值量化数据,为争取更多生态补偿政策和资金提供支撑。全力推进香格里拉国家公园创建,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加快推进白马雪山科普教育基地建设,挖掘科教科研价值,充分发挥生态教育功能。科学保护和开发野生菌、虫草等珍稀野生植物资源,鼓励推广木耳、蜂蜜等依托良好环境的林下种养殖,扩大经济林木种植面积,不断提高生态产品价值。创新发展生态旅游,探索各类农旅、文旅高度融合的民宿建设模式,努力建设全国生态与民宿融合发展示范点。依托独特立体气候环境,发挥中试产业园科技带动、产品孵化作用,创新开发生物医药、养生产品,努力打造生态健康产业,让生态价值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全方位,惠及每一个老百姓。
三是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努力提升高质量发展能力。加快推进香格里拉机场五期改扩建和口岸临开,拓展航线、增密航班,全力推进滇藏铁路、香格里拉至理塘铁路、滇藏高速前期工作,尽快开工建设宁香高速,努力实现丽香铁路年内建成投运,形成多点辐射的立体交通网络,提升物流基础设施智能化、自动化水平,建设智慧物流园区,不断增强区域物流集散能力。依托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包容互通的地域文化、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充分发挥藏学院、博物馆、非遗中心等机构功能,推进文化产业园区、文化交流中心建设,不断提升文化要素集聚效应。用好用活省委对迪庆干部人才队伍特殊关怀政策,制定完善人才引进措施,引导周边地区人才落户迪庆,不断夯实创新创业人才基础。持续加大教育投入,建立健全教育体制机制,逐年提升全州教育教学质量。加快推进开发区康养项目建设,不断提升州医院、香格里拉市人民医院等医疗机构服务水平,依托国家级中藏医药区域诊疗中心建设,积极争取云南省藏医院落户迪庆,推动中藏医药传承发展和产业建设,增强教育和医疗等公共服务的吸引拉动作用,不断提升公共服务供给质量和水平。
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各位代表,新形势、新任务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重任在肩,我们将认真履职,决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与重托。
一要强化政治建设。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以及州委的重大决策部署,持续推进巡视、审计等反馈问题整改,始终做到旗帜鲜明讲政治。二要坚持依法行政。深入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持续深化“八五”普法,严格落实行政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健全完善重大行政决策机制,推进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深化政务公开,规范行政执法,打造阳光政府。自觉接受州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州政协民主监督,强化审计监督,主动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三要坚持勤政为民。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秉持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的信条,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每一件民生实事。坚持政府过“紧日子”,持续推进节约型机关建设,更好节用裕民,把每一分钱用在刀刃上。狠抓作风转变,持续推进“作风革命、效能革命”,大力践行“三化三法”,多想干得成事的办法、不找干不成事的理由。四要严守廉政底线。坚决扛起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驰而不息纠治“四风”,扎实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强化激励约束,激发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凝聚起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力量。
各位代表,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出发。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州委的坚强领导下,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永葆为民服务的赤子之心,提振信心、提振精神、提振斗志,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平安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迪庆而努力奋斗!
名词解释
1.“两个定位”: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标杆、世界的“香格里拉”。
2.“三个赋予,一个有利于”:所有发展都要赋予民族团结进步的意义,都要赋予维护统一、反对分裂的意义,都要赋予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意义,都要有利于提升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3.“六个大抓”:大抓产业发展、大抓营商环境、大抓市场主体、大抓改革开放、大抓创新发展、大抓绿色发展。
4.“4+2”专项行动: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部署的打击整治养老诈骗、特殊群体服务管理、命案防控三年攻坚、突出矛盾风险排查化解“4个专项行动”和我州统一部署的婚姻家庭纠纷排查化解、打击整治枪爆违法犯罪“2个专项行动”。
5.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十进”:进机关、进企业、进村(社区)、进乡(镇)、进学校、进医院、进军营、进寺院、进旅游景区、进两新组织。
6.民族团结进步“十百千万”工程:即民族团结进步“十县百乡千村万户”示范引领建设工程。
7.“双绑”机制:合作社绑定农户、龙头企业绑定合作社的“双绑”利益联结机制。
8.“数字迪庆”:以“资源数字化、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为主线,通过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赋能,促进迪庆数字化信息化发展。
9.《迪庆教育振兴二十条措施》:九届州委常委会第44次扩大会议审议通过的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推动迪庆教育高质量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制定的振兴迪庆教育的二十条措施。
10.“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
11.“绿色云品”:符合《云南省“绿色食品牌”品牌目录管理办法》规定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
12.“一县一业”:指在一个县(市)区域范围内,通过大力发展有特色、价值高、影响力大的拳头产品,推进规模化、标准化、市场化、品牌化建设。
13.田园综合体: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为一体的乡村综合发展模式,目的是通过旅游助力农业发展、促进三产融合的一种可持续性模式。
14.“放管服”: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
15.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即清垃圾、扫厕所、勤洗手、净餐馆、管集市、常消毒、众参与。
16.“健康县城”:省委省政府下发了《云南省推进健康县城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决定从2022年开始大力推进健康县城建设,加快健康细胞建设,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预防控制重大疾病,让卫生健康生活成为习惯,推动从环境卫生治理向全面社会健康管理转变。
17.“四议两公开”:“四议”是指村党支部会提议、村“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决议;“两公开”是指决议公开、实施结果公开。
18.“三线”:城镇开发边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
19.碳排放权:碳排放权是具有价值的资产,可以作为商品在市场上进行交换,减排困难的企业可以向减排容易的企业购买碳排放权,后者替前者完成减排任务,同时也获得收益。
20.“两个确立”: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
21.“两个维护”: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22.“五个必由之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全面从严治党是党永葆生机活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必由之路。
23.“三个务必”: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24.“3815”战略发展目标谋划:云南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提出推进云南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云南奋斗目标是:三年上台阶(2023—2025年),实施系列三年行动计划等措施,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迈上新台阶。八年大发展(2023—2030年),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重大进展,与全国发展差距明显缩小。十五年大跨越(2021—2035年),经过三个五年规划的接续奋斗,闯出云南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新路子。
25.“八大工程”:政治引领工程、长治久安工程、培元固本工程、交融促和工程、示范带动工程、发展强基工程、教育引导工程、能力提升工程。
26.“三线一单”: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
27.“三保障”: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
28.“三个转向”:把工作对象转向所有农民,工作任务转向“五大振兴”(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工作举措转向促进发展。
29.乡村振兴“百千万”示范工程:云南省规划建设100个乡村振兴示范乡镇、1000个精品示范村、10000个美丽乡村。
30.“优环境保健康促发展三清四抓一改”专项活动:2022年12月16日至2023年3月20日开展以“清厕所、清垃圾、清污水,抓宣传、抓排查、抓报备、抓服务,改变农村不良生活习惯”为主题的专项活动。
31.“一张图”监督系统平台:主要应用于国土空间规划、国土空间规划分析评价、空间规划成果审查管理、国土空间规划监测评估预警、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国土空间规划指标模型管理等六大板块。
32.“省管校用”:云南省为提升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中学教育教学质量和育人水平,依托全省优质普通高中,每校派遣5-10名骨干教师,帮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普通中学的举措。
33.“组团式”教育帮扶:中央组织部、教育部等八部委组织动员东部省市优质校长和师资团队,帮助西部省区市的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建设好1所普通高中和1所职业高中,带动受帮扶地区教育质量提升的举措。
34.“三保”: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
35.“链主”企业:在整个产业链中占据优势地位,对产业链大部分企业的资源配置和应用具有较强的直接或间接影响力,并且对产业链的价值实现予以最强烈关注,肩负着提升产业链绩效重任的核心企业。
36.“两江”:金沙江、澜沧江。
37.碳达峰碳中和:中国提出的两个阶段碳减排奋斗目标,到203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峰值并实现稳中有降,到2060年实现碳中和。
38.“飞地”模式:指两个互相独立、经济发展存在落差的行政地区打破原有行政区划限制,通过跨空间的行政管理和经济开发,实现两地资源互补、经济协调发展的一种区域经济合作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