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3月21日 张新伟)

2023年04月06日 16:07   来源:太原市政府网   

点击查阅更多2023年地方政府工作报告

  ——2023年3月21日在太原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市长 张新伟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2年工作回顾

  2022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也是太原发展进程中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一年。一年来,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要要求,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摸透实情、真抓实干,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效。

  这一年,我们难中求成,稳住了经济向好趋势。有效应对多重超预期因素冲击,在煤炭产量占比仅为全省3.8%的情况下,顶住经济下行压力,推动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实现5571.17亿元、增长3.3%,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总量在全国城市中排名持续保持50强,在全国省会城市中前进1位、排名第17位。“十四五”开局两年来的GDP增量合计达到1416亿元,相当于“十三五”时期五年增量。太原经济在爬坡过坎中砥砺奋进,在攻坚克难中稳步前行!

  这一年,我们万众一心,防住了六轮新冠疫情。加急开设发热门诊(诊室)917个,建设方舱医院3个、床位1万张,集中增配负压救护车50辆、重症床位270张,数万名医务人员、公安民警、基层干部、网格员、志愿者挺身而出、勇敢逆行,539万太原市民风雨同舟、守望相助,取得疫情防控重大决定性胜利,共同书写了众志成城、坚忍不拔的抗疫史诗,在疫情大考中交出了优秀答卷。

  这一年,我们未雨绸缪,守住了安全发展底线。全市粮食播种面积、产量实现双增长,粮食安全基础更加牢固。启动建设滹沱河供水工程,开辟省城第二水源地。完成燃气老旧管网改造393.8公里,30年以上城镇燃气老旧管网改造全面完工。全市生产安全亡人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实现双下降。我们的城市更加安全、我们的市民更加安心。

  回顾过去一年,成绩殊为不易,值得倍加珍惜,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强龙头、延链条,转型发展步伐坚实。工业高质量发展“百千万亿”工程全面推开,产业链链长制全面推行,太钢、富士康产值连续两年突破千亿元,新增亚鑫、太钢大明2户百亿级企业,太重智能装备成为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太航仪表获评2022年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京丰电务成为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太钢双相不锈钢板材等4个产品成为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培育国家级“小巨人”企业18户、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46户。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64%。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保持两位数增长、达到5197.3亿元,创历史新高。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5%,位居全国省会城市第六、中部六省省会城市第一,转型太原正在跑出发展加速度。

  (二)扩内需、提质量,消费活力加速释放。投放“晋情消费·悦享生活”政府消费券和汽车消费补贴,直接带动消费130亿元。便利店发展指数名列全国第二,入选全国第二批“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青龙古镇、太原植物园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打造南海街、上马街等特色街区20个。钟楼街成为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与太原古县城共同入选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城市“夜经济”不断升温、“烟火气”更加浓厚。

  (三)提效率、抓进度,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强势起步。聚焦“一年见效、三年成形、五年成势、十年成城”目标,全速推进,聚力攻坚,太忻大道全线通车,太原科创驱动中心一期全面完工,道路交通、能源岛、中央绿轴等一大批基础设施建成投用,供水工程、防洪工程、标准化厂房和一批产业项目正在加快建设。不到一年的时间,大盂产业新城从无到有,从荒山野岭到规模凸显,创造了“太忻速度”,实现了强势起步、快速开局!

  (四)优环境、强服务,市场主体蓬勃发展。倾力打造“三无”“三可”营商环境,全面拓展智慧政务,推行项目建设“全代办”“全代建”,一般投资项目30个工作日即可完成全流程审批,“一门一窗一网一次办”成为太原审批服务新名片。顶格落实国家减税降费政策,全年累计退减免缓税费494.81亿元。全年新设市场主体16.93万户、增长38.49%,总量达71.92万户、增长19.92%。设立13亿元招商引资专项资金,市党政代表团赴粤港澳大湾区开展招商引资,华为煤矿军团全球总部、深圳惠科等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签约落地,为高质量发展积蓄了强大势能。

  (五)夯基石、谋未来,创新活力显著增强。第一实验室二期项目主体完工,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山西)揭牌成立。首批8个重大关键技术攻关“揭榜挂帅”项目全面启动实施。全年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018家,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3284家。清控创新基地连续三年入选国家小微企业双创示范基地。新增院士工作站1个、国家重大人才工程专家工作站2个。我市企业首获中国专利银奖。太原成为首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城市,创新太原取得丰硕成果。

  (六)重保护、抓治理,蓝天碧水成为常态。持续推进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入选国家首批气候投融资试点,成为全国首批绿色出行达标城市、国家“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国家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重点城市。完成营造林30.27万亩,全市林木覆盖率达41.96%,绿带环绕、森林围城。晋阳污水处理厂二期投入运行,北郊污水处理厂具备通水条件,6个国考断面水质全部达到Ⅲ类以上优良水体,汾河太原段水质实现根本性改善。完成迪爱生油墨厂退城搬迁和6家水泥企业超低排放改造,完成铸造行业能源清洁化改造,完成农村地区剩余15413户清洁取暖改造,全年市区优良天数同比增加17天,臭氧浓度在连续六年增长后首次出现下降。年度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5.09,为2013年有监测数据以来历史最好水平,生态太原有了新的跃升。

  (七)拓空间、提品质,城市魅力全面彰显。“三区三线”划定成果获批启用,圆满完成“批而未供”土地处置年度任务,获省奖励供地指标800亩,城市开发建设范围进一步扩大。武宿机场三期改扩建工程正式开工,地铁1号线进展顺利,龙城大街贯通、滨河东路南延二期竣工通车。建成旅游公路189公里、“四好农村路”184公里。城西燃气调峰厂等建成投用,新增供热能力900万平方米。集中开展“五治五提升”专项行动,文明城市创建迈出坚实步伐。成为亚太城市峰会会员城市,与全球18个国家的40余个城市共同探讨“新价值观、新城市”,分享城市治理经验,以更加开放自信的姿态,展现锦绣太原靓丽风采!

  (八)守初心、担使命,民生福祉持续提升。新增城镇就业8.12万人。新增公办幼儿园学位5000个、基础教育学位2.4万余个,国科大太原能源材料学院获批并正式揭牌。获准实施国家级公立医院改革和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太原医院正式揭牌。新增公共停车位1万余个,实施老旧小区改造688个,完成棚户区改造4213套,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508万平方米。筹集租赁住房3万套,首批保障性租赁住房正式投入运营。房屋产权登记确权颁证“清零行动”首次登记全部完成。新建城镇社区养老幸福工程6个,新增家庭养老照护床位3000余张,新建改造社区食堂160个。太原国际马拉松赛获评中国体育旅游精品项目。丁果仙大剧院主体完工,建成城市书房18个。扎实做好退役军人移交安置、拥军优抚等服务保障,军政军民团结局面更加巩固。承诺的民生实事全部兑现,西华苑小学、大东关小学等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得到妥善解决。连续三年,每年冬天根据气候变化,提前供热、推迟停暖,幸福太原是有温度的!

  (九)练内功、增本领,政府治理效能不断强化。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行政复议规范化和行政应诉制度化水平不断提升,入选第二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主动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政协和各方监督,办理省、市人大代表建议382件、政协提案566件。全面加强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省市实施细则,驰而不息纠治“四风”。我们把狠抓落实作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团结一致向前进,政府执行力、落实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

  各位代表,这一年,面对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面对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我们的每一步都很不容易,每一步都铿锵有力,发展历程令人难忘,发展成绩令人鼓舞。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委团结带领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驻并部队、公安干警和中央、省驻并单位,向所有关心支持太原改革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太原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特别是不充分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市场主体活力还没有充分激发,统筹城乡区域发展还存在短板,生态环境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就业、教育、医疗、托育、养老、住房等民生工作与人民群众的新期待还有差距,等等。对于这些问题,我们要本着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23年工作安排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省两会及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按照五个“更好发挥引领带动作用”的要求,舞起一个龙头、做强两大引擎、强化三产协同、推进四治一体,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作出更大太原贡献。

  统筹考虑各方面因素,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指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实际工作中努力争取更好结果,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经济增长水平,城镇新增就业人数8万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控制在3%左右。约束性指标不折不扣完成省下达任务。

  落实总体要求,做好今年工作,要聚焦重点、久久为功,抢抓机遇、担当实干,以更加积极有为的进,稳预期、强信心。必须紧跟核心、感恩奋进,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把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变为太原发展的生动实践。必须坚定信心、砥砺奋进,拿出超常规举措、付出超常规努力,不断提高太原在全省的首位度和全国的影响力。必须主动作为、拼搏奋进,树立“抢”的意识、“争”的劲头,尽可能争取更大政策支持,积极造势蓄能,更好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挑大梁、当引领、作示范。必须直面挑战、破局奋进,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局面。必须守牢底线、担当奋进,树牢底线思维、强化风险防控,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必须团结一致、合力奋进,坚持系统观念,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汇聚起推动太原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

  在统筹做好各项工作的同时,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以制造业振兴为主攻方向,加快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发展制造业、特别是先进制造业作为重要突破口,培育新动能、构筑新优势,更好发挥在加快转型发展、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上的引领带动作用。

  推动制造业高端提质发展。积极创建国家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试验区,全面提升先进制造业整体实力,推动更多产业迈向国家级、更多企业进入国家队。推进国家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建设,加快太重大型矿山起重设备、太锅综合能源智能装备等项目建设,打造一批“灯塔工厂”、智能车间。引进中国机械科学研究总院,改造提升太原工具厂,打造国内领先的高端刀具研发和制造基地。加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及产品培育力度,年内培育国家级“小巨人”企业5户、“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0户。

  推动制造业集群集聚发展。充分挖掘资源禀赋和特色优势,因地制宜、梯次培育,加快建设一批特色专业镇。推进清徐老陈醋专业镇建设,支持紫林、水塔、美锦等龙头醋企上市发展,力争年内食醋全系列产品年产量突破100万吨,不断扩大中国醋都影响力。推进电机专业镇建设,发挥山西电机厂技术、产品优势,横向集聚、纵向延伸,打造全国最大的低压节能电机制造基地,力争3年内产值达到百亿级。推进碳纤维专业镇建设,以山西钢科为核心,集聚德州希本等上下游企业,着力构建完整产业链条,打造“原丝-碳纤维-复合材料-下游制品”综合性生产基地。推进半导体专业镇建设,支持源瀚科技、新昇半导体等相关优质企业,拓展细分领域、扩大产业规模,打造更具竞争力的半导体产业集群。推进不锈钢制品专业镇建设,以太钢工业园为承载,依托太钢大明、山西帝思曼等深加工企业,释放“工业园+周边企业”集聚效应,打造全国最强的不锈钢特色产业集群。

  推动制造业链式裂变发展。持续补链延链强链,把产业链向“微笑曲线”的两端、价值链的中高端延伸。特种金属材料产业链重点推进太钢冷轧取向硅钢、大明特殊钢深加工等项目建设,推动不锈钢材料成为全球行业领跑者。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产业链重点推进沪硅半导体硅片材料、惠科电子新材料、蓝宝石晶体二期、长城电源、中电科微电子装备等项目建设,支持富士康拓宽市场渠道、持续稳定增长,推动电子产品制造产业规模和创新能力进入全国前列。新型化工材料产业链重点推进美锦氢能零碳总部基地、梗阳焦炉煤气综合利用、亚鑫焦炉气减碳新材料、三强煤基新材料、赛鼎相变储能材料等项目建设,打造世界一流的千万吨级煤化工产业基地。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重点推进太重智能高端装备产业园、山西电机智慧工厂、东方米卡直升机等项目建设,打造全国重要的高端装备制造基地、引领全省的通用航空产业发展基地。新能源产业链重点推进中来光伏电池及硅基材料、矽盛光电高效单晶硅等项目建设,打造千亿级光伏全产业链集群。生物基新材料产业链重点推进合成生物产业生态园年产50万吨生物基戊二胺、90万吨生物基聚酰胺等项目建设,打造全国首个合成生物规模化产业基地。

  推动制造业数字赋能发展。推进落实数字经济全面发展实施方案和2023年行动计划,打造一流数字生态,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持续推进5G、千兆光网建设,年内5G基站达到1.4万座以上。强化数字经济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年内组织实施重点研发项目10项以上。加快太原算力枢纽节点建设,积极融入“东数西算”工程国家整体布局,打造全国一体化算力枢纽节点和集群。依托华为煤矿军团全球总部等龙头企业,大力发展智慧开采,推动煤炭行业向清洁化、智能化转型。加快数实融合,推动数转智改,打造国家级工业互联网产业示范基地。推进小店信创产业集聚区、迎泽数字经济总部产业园、杏花岭杨家峪数字转型板块、尖草坪数实融合样板区、万柏林中海数字经济领航圈、晋源晋阳湖数字经济产业园建设,打造一批具有引领性、示范性的数字产业集聚区。

  各位代表,转型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为我们指引的康庄大道。太原作为国家老工业基地,制造业是最大“家底”。我们要坚定不移聚焦制造业、狠抓制造业、做大做强制造业,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牵引,夯实工业经济基本盘,挺起转型发展硬脊梁!

  (二)以消费升级为契机,全力促进服务业提质增效。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加快打造国家区域消费中心城市、会展中心城市,以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多措并举稳定消费预期、提振消费信心。

  改善生活性服务业消费条件。加快天美杉杉奥特莱斯、清徐多弗奥特莱斯及清源水城、吾悦广场、双塔汇等商业综合体建设,加快钟楼街二期、晋阳里二期等项目建设,提升长风、亲贤、柳巷、食品街、中正天街等重点商圈和特色街区服务功能,持续改善消费环境。大力发展夜间经济,推进迎泽区省级夜间经济试点建设,鼓励各县(市、区)举办特色购物消费活动,持续提升城市“烟火气”。

  增强生产性服务业消费供给。大力发展会展经济,支持潇河、晋阳湖会展中心等举办国际国内知名会展活动,推动太原会展业朝着专业化、国际化、品牌化方向前进。大力发展现代金融,加快迎泽大街金融集聚区、信达国际金融中心、汾河金融城和晋阳金融城建设,打造区域性金融中心和全国金融综合服务基地。大力发展楼宇经济,持续完善相关政策举措,加快盘活闲置商务楼宇资源,在小店区打造省城现代商业商务中心和区域消费中心,在迎泽区建设金融集聚中心和消费升级引领区,在杏花岭区建设特色鲜明的现代化服务业集聚区,在尖草坪区大力发展创新性科技服务业,在万柏林区打造汾河以西消费中心,在晋源区打造商贸文旅融合集聚区。

  拓展新兴服务业消费场景。持续推进信息消费、数字消费,鼓励发展直播带货、场景体验等新模式新业态,年内评定市级电商直播基地3-5家,扎实推进省级电商直播示范基地申报工作。加速推进商贸零售行业全渠道融合,推动美特好、唐久、金虎等传统零售业龙头做优线上平台,升级消费体验。持续优化新能源汽车消费环境,完善新能源汽车出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激发消费潜能。加快推进迎泽森栖小镇、杏花岭东山生态康养、万柏林长寿社区、清徐北城康养小镇、阳曲万向万亩康养等项目建设,打造康养产业基地,培育壮大“银发经济”。加快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推进综保区保税仓库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动与腾讯公司合作项目落地,力争年内创建跨境电商直邮出口示范园1-2个,两年内培育跨境电商直邮出口实绩企业50家以上。

  (三)以创新驱动为引领,强化科技教育人才融合互促。加快释放“1+1+1>3”的合力和红利,更好发挥在强化创新驱动、构建高水平创新体系上的引领带动作用。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每个城区新建公办幼儿园不少于3所、三县一市不少于2所。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建设改造一批寄宿制学校。提升普通高中整体质量。加快太原卫生职业学院设置和建设工作,推动太原学院建设省内一流应用型本科院校,办好办强国科大太原能源材料学院,支持山西大学、太原理工大学、中北大学等在并高校“双一流”建设。加快打造政府主导、职业院校牵头、企业主动参与的产业学院,深化产教融合,推进协同育人。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力创建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积极构建高水平创新体系,深化“揭榜挂帅”“赛马制”“里程碑制”改革,打造更具竞争力的创新生态。推动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山西)、第一实验室等重大创新平台发展,支持在并国家级、省级科研机构开展创新研究,培育建设国家半导体激光技术创新中心(山西),打造引领产业发展的战略科技力量。实施“双百攻关行动”,组织100家科技领军培育企业,开展100项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攻关,打造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的生力军。建立企业科技需求和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长效征集、发布、对接机制,推动设立20亿元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太原子基金,加快推进国科创中试基地建设,积极承接京津冀创新资源,让更多“国家队”“山西队”科技成果在太原转化。

  坚持人才引领发展。用好10亿元人才资金,出台更多抓住人才择业“兴奋点”的政策举措,加快推行“人才绿卡”制度。深化省校合作“12大基地”建设,在驻并高校留住一批毕业生,从省外高校引回一批毕业生。实施科技人才梯队培养计划,遴选培养一批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高技能人才。鼓励支持柔性引智、柔性引才,对优秀人才“不求所在、但求所为”。推动市级人才公寓建成投用,多点布局人才驿站,全力营造人才安身、安心、安业良好环境。

  各位代表,求贤若渴的太原,将以最大诚意招才引才、识才用才,让天下英才齐聚并州、共创辉煌!

  (四)以创优营商环境为第一要件,加速市场主体集聚壮大。狠抓营商环境3.0版改革落实,扎实开展市场主体提升年活动,推动市场主体扩数量、提质量、增效益、优结构。

  更高水平做好服务保障。按照“三无”“三可”要求,大力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加大政务服务办事环节精简和流程再造力度,全面推行“一件事一次办”,在药品、餐饮等行业试点推行“一业一证”改革。推动政务服务平台与投资项目、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等深度融合,实现项目全程电子化申报、不见面审批、可追溯监管。不断优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年内97%以上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可全程网办,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更加精准开展招商引资。整合招商力量,创新招商方式,力争年度签约项目计划投资额达到1000亿元以上。绘制重点产业链招商图谱,强化“政府+链主企业+产业园”招商合力,高频次开展靶向招商、小分队招商,实现“一企带一链,一链成一片”。建立一支百人专业化招商主体队伍,在北京和大盂产业新城设立驻点工作站,实施招商服务一站直达,力争全年落地百亿级重大产业项目5个以上。用好领导干部包联项目机制,对投资500万元以上的项目实施市县分级全覆盖包联。

  更加鲜明支持民营经济。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始终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当作自己人,一如既往重视民营企业,一视同仁支持民营企业,一站到底服务民营企业。以更加务实的举措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严格落实市领导联系企业、商会制度,在民营企业遇到困难的时候给予支持,在民营企业遇到困惑的时候给予指导。持续完善民营企业在权益保护、市场准入、要素保障、诉求反映等方面的政策机制,依法维护企业正常经营秩序。鼓励民营企业家发扬“四千”精神,谱写新的创业史。扎实开展“政策找企业、服务到企业”系列活动,打好“普惠式纾困+直达式支持+滴灌式帮扶”组合拳,让民营经济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

  (五)以舞起省会龙头为使命,引领带动山西中部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抢抓山西中部城市群发展进入国家规划的重大机遇,扛起省会担当,“舞龙头、带龙身”,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构建山西中部城市群上更好发挥引领带动作用。

  实施五市产业协同工程。强化与晋中市对接互动,积极发展“飞地经济”,联合建设“大学城智创谷”,高水平开发潇河新城、汾东新区,打造高端资源要素集聚的中央商务区和城市南部新中心。与忻州市联合建设国家级承接京津冀产业转移示范区,促进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协同吕梁市打造生态安全屏障和综合能源基地。协同阳泉市打造石太经济走廊重要枢纽。

  实施城际路网畅通工程。全力服务保障机场三期改扩建、太绥高铁等项目建设,推动太原铁路枢纽西环线开工建设。启动大运路、泥向线北延、丈子头东延、晋阳大道南延、化章街等工程,开工建设古交-娄烦-方山高速,推进国道108线等太原过境段公路建设,加快青银二广高速连接线等项目建设,太原西北二环高速年底前竣工,推进绕城高速公路功能调整,打通交通堵点,畅通人流物流,打造区域内互联互通、高效便捷的路网体系。

  实施南北引擎提速工程。加强与综改示范区对接联系,探索建立分工明确、责任共担、利益共享机制,共同谋划产业、共同招商引资,支持综改示范区建设RCEP国际产业合作园,联手打造支撑山西中部城市群的产业高地。加快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建设,推动大盂产业新城与现有开发区整合,推进标准化厂房、防洪设施等7项在建工程,启动大盂产业新城市政中心、启动区道路等16项工程,打造高品质产业新城。加快凌井店产业新城空间发展战略规划编制,推进道路、水、电、气、热、通信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以科创研发、现代服务、先进制造、宜居生活为主要功能的活力新区。

  (六)以品质提升为核心,打造宜居宜业幸福城市。加快建设国家区域中心城市,在唱好太原、大同“双城记”中扛起省会担当、展现头雁风采。

  进一步增强城市承载能力。优化城市布局形态,加快城市更新步伐,强化汾河以西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全方位拓展城市空间。加快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因地制宜打造通勤便捷、功能互补、产业配套的专业功能县城。加快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建设,启动轨道交通3号线一期工程、1号线二期工程。实施府东街东延、新建路、坞城南路、兴华街、漪汾街西延、新晋祠路等道路改造建设,进一步提升市域交通便捷度。加快第二水源滹沱河供水工程、西山地表水厂建设。阳曲热源厂年内建成投运,新增供热能力2000万平方米。开展完整居住社区试点建设,新开工改造老旧小区589个,完成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492万平方米。

  进一步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全力冲刺决胜全国文明城市,深入开展七大整治攻坚行动,持续提升城市环境和城市品位。积极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持续推进公厕达标和旱厕“清零”改造、河渠卫生和“三小四小”行业整治、“健康细胞”建设等系列专项行动。加快打造智慧城市,推进城市信息模型、建筑信息模型建设,努力实现“一网管全城”。做好全国双拥模范城考核验收工作,全力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十连冠”。

  进一步筑牢城市安全屏障。积极创建安全发展城市,持续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加强重点领域风险隐患排查整治,推进应急救援实训基地建设,切实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全力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严格落实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责任,坚决守住“舌尖上的安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模式,不断提升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强化社会治安整体防控,健全完善捍卫政治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公共安全治理三大职能体系,推动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走深走实,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确保社会安定有序、人民安居乐业。

  各位代表,城市承载着美好生活,展现着并州风貌。我们要精心规划、用心建设,持续优化城市环境,全力构建高品质生活空间,把城市真正建设成为太原人民想要的样子!

  (七)以文旅融合为路径,建设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是太原的比较优势。要以文兴城、以文塑城,积极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全面提升城市软实力。

  打造精品景区景点。加快晋祠天龙山创建国家5A级景区,支持太原古县城创建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打造文旅景区标杆。推进老龙头区域生态治理工程,实施雁丘文化提升工程,加快汾河三期南延段航道治理,谋划汾河通航,开展光影夜游,打造太原的“诗与远方”。抓好府城历史街区保护开发,打造历史与现代交相辉映、传统与时尚完美融合的城市会客厅。

  发展文博文创产业。推动晋祠博物馆、晋商博物院、太原市博物馆争创一级博物馆,年内开放北齐壁画博物馆,持续打造博物馆之城。组团开展文旅宣传推介,放大“满江红”效应,引一流导演、创顶流IP,打造文化领军企业和知名文化品牌,擦亮“唐风晋韵·锦绣太原”亮丽名片。

  强化文物保护利用。深化“文明守望工程”,做好多福寺、晋祠圣母殿彩塑壁画等保护修复,提升文物保护水平。加快晋阳古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保护利用展示晋阳古城遗址四号建筑基址。推进文物流通领域交易登记制度试点工作。建设文物资源大数据库,让文物活态传承。

  繁荣文化体育事业。深入挖掘太原厚重的晋阳文化、晋商文化,讲好太原故事,繁荣文艺创作。加快市民艺术中心、市艺校新校区建设,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和县级文化馆、图书馆建设,加强城市书房建设,打造公共文化数字平台。继续实施“百馆兴体”工程,加快推进体育训练基地、国家篮球训练基地、国家水上训练基地和老军营全民健身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打造更高水平的“十五分钟健身圈”。

  (八)以深化改革开放为关键一招,不断激发高质量发展动力活力。推动更深层次改革,实行更高水平开放,更好发挥在深化改革开放、构建高标准市场体系上的引领带动作用。

  持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对国资监管企业进行重组整合,加快“僵尸企业”出清,稳步推进企业扭亏减亏三年攻坚行动,完成20%扭亏任务。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加快组建产业基金,发挥金融综合服务大厅、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作用,加大企业上市培育力度,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强化预算绩效管理,深入推进预算支出标准体系建设,加大政府债务风险防控力度,确保财政安全平稳运行。

  构建高标准市场体系。严格落实“全国一张清单”管理模式,持续扩大市场准入。完善提升市场基础设施,深化国家级商贸流通标准化专项试点工作。提高要素供给质量效率,全力满足企业水、电、气、网络需求。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常态化,健全对新业态、新模式的包容审慎监管,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市场监管长效机制。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建设全省知识产权“新高地”,冲刺全国知识产权“第一方阵”。

  高质量推进开发区建设。加快推进中北高新区扩区工作,启动配套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发挥区内政策产业优势,打造国内知名的特色产业集聚区。西山示范区要严守生态底线,推动城郊森林公园高质量发展,加快打造国家文旅产业融合示范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清徐开发区要依托现有企业,全方位强梁壮柱,延伸煤化工产业链条。阳曲示范区要发展智慧农业、农产品精深加工、康养教育等新产业、新业态,打造全国有影响力的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稳步推进古交经济技术开发区设立。各开发区要高标准抓好基础设施配套,扎实推进“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改革,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重大转型项目占比,打造开发区建设升级版。

  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聚焦建设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精准对接国家重大战略,主动加强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联动发展。加快做大临空经济,坚持港产、港城、港铁融合发展,启动临空经济区核心区建设,进一步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做强二手车出口试点业务,支持二手车企业扩大出口规模。加强国际友城合作,办好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太原国际通用航空博览会、晋阳湖峰会、中国(太原)人工智能大会等重大活动。办好环太原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国际马拉松赛、汾河龙舟公开赛等品牌赛事,不断提升城市知名度、影响力。

  (九)以绿色低碳为导向,持续改善省城生态环境质量。以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为牵引,一体推进治山治水治气治城,擦亮“锦绣太原城”生态底色。

  有序实施碳达峰太原行动。推进国家碳监测评估基础试点城市建设,加快先进适用节能低碳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应用,探索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的有效方式,打造能源革命领跑城市。推动2×1000MW热电联产、古交抽水蓄能等项目开工建设,推进杏花岭区、清徐县2个整县区屋顶分布式光伏试点工作,支持迎泽区开展区域屋顶分布式光伏示范建设。加快气候投融资试点建设,建立完善气候投融资项目库,引导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加大减污降碳资金支持力度,打造气候投融资“太原样板”。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打好蓝天保卫战。全面完成太钢烧结、焦化工序超超低排放改造和无组织排放深度治理,完成清徐3家焦化企业超超低排放改造和铁路运输建设,提升古交兴能电厂铁路运输能力。开展建筑工地环保绩效评级,实施扬尘污染分级管控。加大污染源监测监控力度,完成首批20个乡镇站建设组网,强化氮氧化物、颗粒物、臭氧污染防治攻坚。打好碧水保卫战。实施太榆退水渠3公里范围内农村生活污水综合治理,加快龙城污水处理厂建设,推动工业园区工业废水近零排放,持续推进雨污分流和混接点改造,不断改善国考断面水质,力争省考断面达到Ⅳ类以上水体。打好净土保卫战。抓好建设用地、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加强重金属和新污染物治理。大力推行垃圾分类,加快县域垃圾焚烧处理设施跨区域协同处置,逐步实现全域生活垃圾“全焚烧、零填埋”。

  持续推进生态保护修复。深入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加快汾河娄烦、古交段生态治理工程建设,实施太原东西山调水工程,启动“九河复流”工程,推进晋阳湖、风峪河与汾河水系连通,推动晋祠泉水早日复流,真正形成“一湖点睛、一水中分、九河环绕”的水韵景致。实施国土绿化10万亩以上,完成森林质量提升10万亩以上,确保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圆满收官。实施“百园增绿”工程,力争建成区万平方米以上公园达到100个,进一步提升城市绿化品质。深化太原及周边“1+30”生态环境一体化发展,完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持续筑牢生态屏障。

  提高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废旧钢铁、新能源汽车电池、高压电机等回收再利用,推进可循环快递包装投放回收,提升再生资源分拣加工利用水平。推进节水型城市建设,加快清徐全国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建设,推动再生水回用率达到25%以上。

  各位代表,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我们要持续用力、久久为功,让良好生态成为太原最持久竞争力,让并州大地蓝天常在、绿水长流!

  (十)以乡村振兴为抓手,扎实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

  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抓住耕地和种子两个要害,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快现代种业科技示范区建设,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6.64万亩,推进丘陵山区宜机化改造5000亩,确保粮食播种面积96.04万亩、产量5.18亿斤以上。

  发展都市现代农业。新改扩建设施蔬菜5000亩,创建标准化畜禽养殖场10个,建设中药材标准化基地3000亩,加快古交万只林麝养殖基地建设。积极延伸和拓展农业产业链,打造酿品、乳品、预制菜品等特优产业集群。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加大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建设力度,推进农村寄递物流服务全覆盖提质升级,着力打造一批乡村e镇。开展“公用品牌全国行”推介活动,提升“山西陈醋”“阳曲小米”“晋祠大米”“娄烦山药蛋”“古交榛子”等区域特色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推动基础设施向乡村延伸、公共服务向乡村覆盖,加快“四好农村路”建设,提档升级国家级、省级美丽休闲乡村18个,推进300个村庄生活垃圾分类处置,因地制宜改造农村户厕8708座,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不断完善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巩固提升“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成果,做好易地搬迁后续扶持,筑牢防止返贫致贫的坚实防线。积极推进省、市乡村治理试点县和示范村镇创建工作,进一步提升乡村治理能力。

  (十一)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全面提升群众幸福指数。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多措并举优化就业服务。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常态化开展线上线下就业援助和就业招聘活动。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完成职业技能培训3万人。启动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信息化建设,提高安置就业质量。推动公益性零工市场县县全覆盖,让就业服务更有温度。

  千方百计抓好兜底保障。稳妥推进社会保险精准扩面,努力实现应保尽保和法定人群全覆盖。完善救助标准动态调整机制,确保低保、特困人员供养标准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推进10个城镇社区养老幸福工程,持续完善基本养老体系。在每个县(市、区)建设1所80-150个托位的示范性公办综合托育机构。发展慈善事业,健全残疾人、孤儿、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

  提质发展卫生健康事业。加强二级以上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建设,常态储备重大疫情救治专家组和中西医救治梯队。健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体系,加快市第三人民医院迁建等项目建设,支持省肿瘤医院新院区建设,推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太原医院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大力实施“中医药强市”工程,传承弘扬傅山中医药文化,统筹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等10项具体行动。持续推进“人才强卫”工程,年内培养领军人才5名、优秀学科带头人20名、业务骨干100名。

  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加强住房保障体系建设,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推进长租房市场建设,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7000套(间),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问题。扎实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满足房地产行业合理融资需求,有效防范化解房地产企业风险。

  各位代表,民有所盼、政有所为,群众需要什么、我们就干什么。今年我们将在去年基础上,全力办好12件民生实事:新建社区食堂100个;新建二类以上公厕100座;新建惠民篮球场100块;新增公共停车位1万个以上;新建充电桩1万个以上;开通太原-忻州920路跨城公交线路;布局自助图书馆服务站点20个;为6-9岁儿童免费开展牙齿窝沟封闭1万颗;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困难群体实现应保尽保;对卡式居住证加载更多社会服务功能,提升流动人口均等化服务水平;实体化运行105个乡镇(街道)消防所,提升基层消防安全能力;规模化推广新建商品房项目“房证同交”,开展二手房“带押过户”,进一步解决不动产证办理难题。我们就是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站在人民立场思考问题,以人民群众利益为重,以人民群众期盼为念,把民生“痛点”作为施政“重点”,把“民生账单”变成“幸福清单”!

  三、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加快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恪尽政府之责、提升政府之效、彰显政府之能,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全力打造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强化政治建设,筑牢忠诚根基。始终旗帜鲜明讲政治,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时刻牢记“国之大者”,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到政府工作各领域、全过程,用实际行动诠释对党绝对忠诚。

  强化依法行政,打造法治政府。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严格遵守宪法法律,坚决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制度,持续巩固拓展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成果,确保政府工作始终在法治轨道上运行。扎实开展“八五”普法,优化创新普法路径,不断健全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纪委监委、社会舆论等各方面监督,加强审计、统计监督,持续深化政务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强化服务意识,提升政府效能。坚持把服务作为天职,以企业和群众满意为检验标准,不断规范服务流程,提升服务品质,优化服务环境。加快数字政府建设,实施大数据利企便民工程,提高公共服务智能化普惠化便捷化水平。加强政务诚信,及时兑现各项便企利民优惠政策,真正做到“一诺千金”。

  强化作风建设,永葆廉洁本色。坚决扛起政府系统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省市实施细则,驰而不息纠治“四风”。紧盯廉政建设重点任务、重点领域,完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坚定不移打造廉洁政府。严控“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以政府的“紧日子”换取企业的“稳日子”、群众的“好日子”。

  强化责任担当,狠抓工作落实。大道至简、实干为要。我们要始终牢记政府抓执行、抓落实的基本定位,按照省委、省政府“十抓落实”“五个进一步”的工作要求,把一切工作的着力点放到抓落实、见成效上来。坚持一线工作法,大兴调查研究,眼睛向下、脚步向下,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谋实。坚持账单式闭环管理,精细建账、精进交账、精准核账、精确销账,确保各项工作高效务实推进。坚持以日保旬、以旬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抓好工作调度,及时掌握进展情况,有效解决困难问题,确保各项工作定必干、干必成、成必优。

  各位代表,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没有捷径、唯有实干。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笃实好学、尊重实际,求真务实、注重实效,靠实干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奋力续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太原篇章!

(责任编辑:石兰兰)

精彩图片

太原市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3月21日 张新伟)

2023-04-06 16:07 来源:太原市政府网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