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方经济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实现“全国制霸”,这所县城中学凭什么?

2023年05月18日 08:41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据新华社杭州5月17日电(记者 夏亮)承载一代人青春回忆的《灌篮高手》里,主人公们拼尽全力,最终也没能完成“全国制霸”的梦想。而在现实中,浙江省台州临海市回浦中学篮球队却实现了“湘北篮球队”在漫画里未竟的梦想。14日,在北京首钢篮球中心举行的2022-2023中国高中篮球联赛全国总决赛男子组决赛中,浙江省临海回浦中学队以74比73战胜清华大学附属中学队,夺得冠军。

  没有生源优势,没有资金优势,在名校云集、强手如林的全国高中篮球联赛赛场上,这所来自东海之滨的县城中学到底是凭什么笑到了最后?

  一凭“传统”

  回浦中学的篮球传统可以追溯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1912年,回浦中学的前身回浦私立学校在临海成立。回浦创始人陆翰文在留洋期间深受“强身救国”思想的影响,回国后高度重视体育工作。

  一手缔造了如今回浦中学篮球辉煌的回浦中学原副校长、现回浦教育集团运管中心主任蒋贤俊介绍说,在陆翰文的指导下,回浦从那时起,便将“运动不忘读书,读书不忘运动”作为学生们的座右铭。

  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回浦便有篮球队。据回浦中学校史记载,回浦室内篮球架建于1928年,是浙江省最早的室内篮球训练场地之一。

  时光流转,虽三易其址,但回浦中学的篮球传统始终没有丢。走进回浦中学你会发现,篮球已经成为多数学生校园生活的一部分。大课间、午休、放学后,操场永远都有打篮球的学生。

  在回浦中学,初中就有篮球选修课。到了高一,学习篮球基本技术、了解篮球的理论知识更是成为每一位学生的普修课。到了高二和高三,虽然也有其他体育项目可供自由选择,但篮球仍然是很多学生的第一选择。

  教学之外,回浦还有各种篮球赛,每年学校还会承办各种省级以上的高水平篮球赛。在浓郁的篮球氛围熏陶之下,学生们潜移默化地有了篮球情结。

  网友“在威尼斯看日落的北极熊”说,回浦逆转夺冠后,听到现场的呐喊声,发现自己的手一直在控制不住地颤抖,这让她想起了2017年读高一时坐在体育馆为球队加油时的场景。“现场一边哭一边喊,加油棒都不知道敲坏了几个。结束发现朋友圈太多已经毕业的回浦人在为球队呐喊,这场胜利回浦等了太久,这座冠军奖杯,回浦人与有荣焉!”

  二凭“坚守”

  要在竞技赛场上有所作为,加大人力和物力的投入,往往能够收到显著甚至立竿见影的效果。相比大城市的一些名校,偏居东南一隅的回浦中学先天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和资源。

  蒋贤俊1982年从原杭州大学体育系毕业回到母校回浦执教的时候,面对的是一支无专门教练、无固定球员、无专业场地的“三无”篮球队。为了重振旗鼓,他只能四处奔走,在全县各乡镇寻找优秀的篮球苗子。

  回忆起当时被蒋贤俊选上的场景,回浦体育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李康乐颇为唏嘘:“1995年,那会我正在读初三,参加体育中考,他在操场上看到我,觉得我个子蛮高,然后就说可以了,我也没打过篮球。”

  就这样“东拼西凑”,慢慢地,回浦中学从临海打到地市赛、省赛、全国赛。在这个过程中,回浦中学在篮球圈里的名气越来越响,才逐步形成了如今以本土球员为班底、陆续引进北方球员、建立梯队的培养模式。

  2017年,成为全国高中篮球联赛总决赛常客的回浦中学终于捅破窗户纸,打破了清华附中多年垄断,问鼎冠军。2023年,蛰伏六年,回浦中学男篮再度登顶。

  回浦中学的篮球长盛不衰,除了独到的培养模式,也离不开一代代教练员的传承和坚守。被蒋贤俊在田径场上选中的“门外汉”李康乐,后来毕业回到回浦担任初中男篮主教练长达16年。如今,李康乐的学生、“90后”的孙新亮、孙庚,也从他手中接过了回浦篮球的火炬。

  “一代代回浦人,前赴后继,薪火相传,这也让回浦中学篮球持续焕发生机。”浙江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院长李启迪说。

  三凭“精神”

  回浦中学男篮自称“戚家军”。

  距离回浦中学5公里的地方,就是民族英雄戚继光的抗倭前线。历经岁月沧桑,当年抵抗倭寇入侵的“江南长城”仍然矗立。数百年前,戚继光曾在这里布下“鸳鸯阵”,在鸟铳、弓、弩的配合下,一举大败倭寇。自此,戚继光依靠“鸳鸯阵”大破倭寇于台州各地,九战九捷。

  从那时起,顽强与坚韧便已刻入临海人的基因。

  半决赛从上半场落后到逆转广东实验中学,总决赛从加时赛一度落后清华附中6分到绝杀夺冠;面对这些场上的困境,回浦中学最终都逆风翻盘。“加时赛落后6分追回来,我们靠的是意志力和对冠军的渴望。”赛后回浦中学男篮主教练罗伦说。

  小城逐梦,百折不回。

  李康乐清晰地记得,今年的这个全国高中联赛冠军是回浦中学历史上第五次全国冠军,而亚军等其他的名次,“掰着指头也数不过来”,“因为在冲击全国冠军的道路上,失败太多次了”。

  “莽莽中原逐鹿场,登高感慨长。愿养锋锐歼强梁,蔚为我校光。”1917年,陆翰文写下这首《回浦校歌》;百年后,回浦人依然秉承校训,发扬着回浦精神。

  16日,回浦中学篮球少年归来,临海全城相迎。

(责任编辑:杨淼)

分享到: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实现“全国制霸”,这所县城中学凭什么?

2023-05-18 08:41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据新华社杭州5月17日电(记者 夏亮)承载一代人青春回忆的《灌篮高手》里,主人公们拼尽全力,最终也没能完成“全国制霸”的梦想。而在现实中,浙江省台州临海市回浦中学篮球队却实现了“湘北篮球队”在漫画里未竟的梦想。14日,在北京首钢篮球中心举行的2022-2023中国高中篮球联赛全国总决赛男子组决赛中,浙江省临海回浦中学队以74比73战胜清华大学附属中学队,夺得冠军。

  没有生源优势,没有资金优势,在名校云集、强手如林的全国高中篮球联赛赛场上,这所来自东海之滨的县城中学到底是凭什么笑到了最后?

  一凭“传统”

  回浦中学的篮球传统可以追溯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1912年,回浦中学的前身回浦私立学校在临海成立。回浦创始人陆翰文在留洋期间深受“强身救国”思想的影响,回国后高度重视体育工作。

  一手缔造了如今回浦中学篮球辉煌的回浦中学原副校长、现回浦教育集团运管中心主任蒋贤俊介绍说,在陆翰文的指导下,回浦从那时起,便将“运动不忘读书,读书不忘运动”作为学生们的座右铭。

  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回浦便有篮球队。据回浦中学校史记载,回浦室内篮球架建于1928年,是浙江省最早的室内篮球训练场地之一。

  时光流转,虽三易其址,但回浦中学的篮球传统始终没有丢。走进回浦中学你会发现,篮球已经成为多数学生校园生活的一部分。大课间、午休、放学后,操场永远都有打篮球的学生。

  在回浦中学,初中就有篮球选修课。到了高一,学习篮球基本技术、了解篮球的理论知识更是成为每一位学生的普修课。到了高二和高三,虽然也有其他体育项目可供自由选择,但篮球仍然是很多学生的第一选择。

  教学之外,回浦还有各种篮球赛,每年学校还会承办各种省级以上的高水平篮球赛。在浓郁的篮球氛围熏陶之下,学生们潜移默化地有了篮球情结。

  网友“在威尼斯看日落的北极熊”说,回浦逆转夺冠后,听到现场的呐喊声,发现自己的手一直在控制不住地颤抖,这让她想起了2017年读高一时坐在体育馆为球队加油时的场景。“现场一边哭一边喊,加油棒都不知道敲坏了几个。结束发现朋友圈太多已经毕业的回浦人在为球队呐喊,这场胜利回浦等了太久,这座冠军奖杯,回浦人与有荣焉!”

  二凭“坚守”

  要在竞技赛场上有所作为,加大人力和物力的投入,往往能够收到显著甚至立竿见影的效果。相比大城市的一些名校,偏居东南一隅的回浦中学先天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和资源。

  蒋贤俊1982年从原杭州大学体育系毕业回到母校回浦执教的时候,面对的是一支无专门教练、无固定球员、无专业场地的“三无”篮球队。为了重振旗鼓,他只能四处奔走,在全县各乡镇寻找优秀的篮球苗子。

  回忆起当时被蒋贤俊选上的场景,回浦体育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李康乐颇为唏嘘:“1995年,那会我正在读初三,参加体育中考,他在操场上看到我,觉得我个子蛮高,然后就说可以了,我也没打过篮球。”

  就这样“东拼西凑”,慢慢地,回浦中学从临海打到地市赛、省赛、全国赛。在这个过程中,回浦中学在篮球圈里的名气越来越响,才逐步形成了如今以本土球员为班底、陆续引进北方球员、建立梯队的培养模式。

  2017年,成为全国高中篮球联赛总决赛常客的回浦中学终于捅破窗户纸,打破了清华附中多年垄断,问鼎冠军。2023年,蛰伏六年,回浦中学男篮再度登顶。

  回浦中学的篮球长盛不衰,除了独到的培养模式,也离不开一代代教练员的传承和坚守。被蒋贤俊在田径场上选中的“门外汉”李康乐,后来毕业回到回浦担任初中男篮主教练长达16年。如今,李康乐的学生、“90后”的孙新亮、孙庚,也从他手中接过了回浦篮球的火炬。

  “一代代回浦人,前赴后继,薪火相传,这也让回浦中学篮球持续焕发生机。”浙江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院长李启迪说。

  三凭“精神”

  回浦中学男篮自称“戚家军”。

  距离回浦中学5公里的地方,就是民族英雄戚继光的抗倭前线。历经岁月沧桑,当年抵抗倭寇入侵的“江南长城”仍然矗立。数百年前,戚继光曾在这里布下“鸳鸯阵”,在鸟铳、弓、弩的配合下,一举大败倭寇。自此,戚继光依靠“鸳鸯阵”大破倭寇于台州各地,九战九捷。

  从那时起,顽强与坚韧便已刻入临海人的基因。

  半决赛从上半场落后到逆转广东实验中学,总决赛从加时赛一度落后清华附中6分到绝杀夺冠;面对这些场上的困境,回浦中学最终都逆风翻盘。“加时赛落后6分追回来,我们靠的是意志力和对冠军的渴望。”赛后回浦中学男篮主教练罗伦说。

  小城逐梦,百折不回。

  李康乐清晰地记得,今年的这个全国高中联赛冠军是回浦中学历史上第五次全国冠军,而亚军等其他的名次,“掰着指头也数不过来”,“因为在冲击全国冠军的道路上,失败太多次了”。

  “莽莽中原逐鹿场,登高感慨长。愿养锋锐歼强梁,蔚为我校光。”1917年,陆翰文写下这首《回浦校歌》;百年后,回浦人依然秉承校训,发扬着回浦精神。

  16日,回浦中学篮球少年归来,临海全城相迎。

(责任编辑:杨淼)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