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方经济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四川快递业务量首破30亿件 十亿级增长何以越来越快?

2023年11月21日 11:19   来源:成都日报   

  30亿件!11月20日上午,快递员石伟在南充市蓬安县杨家镇双流村的红薯种植基地,揽收了一件发自双流村的红薯包裹。在四川省邮政管理局大数据监测平台上,2023年四川快递业务量(揽收量)立马刷新。这是四川快递业务量首次突破30亿件。这个数字构建的新坐标,标注了四川快递业的突破性增长和高质量发展,反映出居民消费信心增强和经济持续向好的积极信号。

  10亿级增长 用时不足三年

  初冬时节,位于南充市蓬安县杨家镇的双流村,轰鸣的机器走过隆起的田垄,体态饱满的红薯破土而出。去泥、分拣、装箱、贴单……这些红薯刚出土,又将坐上快递车,奔赴全国大市场。

  11月20日一大早,快递员石伟像往常一样进村揽件。令他没想到的是,当天寻常的一件红薯包裹,还有不寻常的意义——突破了四川快递业务量30亿件的纪录。

  2022年全年四川快递业务量28.7亿件。今年,全省快递业持续保持稳定增长。5月上旬,四川快递业务量破10亿件,较2022年提前10天;8月下旬,达到20亿件,比2022年提前29天;9月以来,全省快递业务量日均突破1000万件;进入11月快递服务旺季,日均业务量达到1300万件,跑出了更加昂扬的增长态势。

  将时间跨度延长,还会发现,继2017年12月四川快递业务量首次突破10亿件大关,2020年12月突破20亿件,到现在跨越30亿件台阶,前一个10亿“关口”用时三年,后一个10亿突破,不足三年。

  “川字号”产品是增量的“主力队员”

  快递增加的“加速度”何以越来越快?不妨先来看看四川揽收的快递都有些啥?

  首次突破30亿件的,是南充红薯;提前实现20亿件的,是广元猕猴桃;上半年的第10亿件,是自贡冷吃兔。这些包裹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川字号农特产品,也是出川快递的“主力队员”。据省邮政管理局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川果、川味、川菜等“川字号”产品,分别达到2.3亿件、1.3亿件、1.1亿件的量级。

  今年,“川货寄递”工程被写入省委一号文件。四川正高质量推进“川货寄递”工程实施,培育“一县一品”寄递项目。目前,全省共培育“一县一品”寄递项目628个,实现全省176个涉农县(市、区)全覆盖。

  这些“川字号”产品加速出川,助力农村产业振兴和农民增收致富。

  日处理快递能力超4500万件 出川包裹时效更快

  当天的第30亿件包裹,发至广东省江门市。包裹出村后,径直走向南充转运中心,集散分拨后,预计两三天后送抵消费者手中。南充是川渝地区除成都、重庆外最大的快递分拨中心集群,服务范围覆盖川东北及川南地区,有效提升了邮快件处理能力和“川货”出川时效。

  目前四川已形成成都、南充、自贡三大省际分拨枢纽,共建成投用32个省际分拨中心,日最大处理快递能力超4500万件,有效辐射全省21个市(州)、183个县(区、市)。

  四川省邮政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四川还在继续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中通西南总部项目、顺丰航空西部基地、DHL(敦豪)西南转运中心等一批重点项目正加快建设、争取尽早投运。

  记者 唐小未 文/图 制图 申娟子

(责任编辑:石兰兰)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四川快递业务量首破30亿件 十亿级增长何以越来越快?

2023-11-21 11:19 来源:成都日报

  30亿件!11月20日上午,快递员石伟在南充市蓬安县杨家镇双流村的红薯种植基地,揽收了一件发自双流村的红薯包裹。在四川省邮政管理局大数据监测平台上,2023年四川快递业务量(揽收量)立马刷新。这是四川快递业务量首次突破30亿件。这个数字构建的新坐标,标注了四川快递业的突破性增长和高质量发展,反映出居民消费信心增强和经济持续向好的积极信号。

  10亿级增长 用时不足三年

  初冬时节,位于南充市蓬安县杨家镇的双流村,轰鸣的机器走过隆起的田垄,体态饱满的红薯破土而出。去泥、分拣、装箱、贴单……这些红薯刚出土,又将坐上快递车,奔赴全国大市场。

  11月20日一大早,快递员石伟像往常一样进村揽件。令他没想到的是,当天寻常的一件红薯包裹,还有不寻常的意义——突破了四川快递业务量30亿件的纪录。

  2022年全年四川快递业务量28.7亿件。今年,全省快递业持续保持稳定增长。5月上旬,四川快递业务量破10亿件,较2022年提前10天;8月下旬,达到20亿件,比2022年提前29天;9月以来,全省快递业务量日均突破1000万件;进入11月快递服务旺季,日均业务量达到1300万件,跑出了更加昂扬的增长态势。

  将时间跨度延长,还会发现,继2017年12月四川快递业务量首次突破10亿件大关,2020年12月突破20亿件,到现在跨越30亿件台阶,前一个10亿“关口”用时三年,后一个10亿突破,不足三年。

  “川字号”产品是增量的“主力队员”

  快递增加的“加速度”何以越来越快?不妨先来看看四川揽收的快递都有些啥?

  首次突破30亿件的,是南充红薯;提前实现20亿件的,是广元猕猴桃;上半年的第10亿件,是自贡冷吃兔。这些包裹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川字号农特产品,也是出川快递的“主力队员”。据省邮政管理局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川果、川味、川菜等“川字号”产品,分别达到2.3亿件、1.3亿件、1.1亿件的量级。

  今年,“川货寄递”工程被写入省委一号文件。四川正高质量推进“川货寄递”工程实施,培育“一县一品”寄递项目。目前,全省共培育“一县一品”寄递项目628个,实现全省176个涉农县(市、区)全覆盖。

  这些“川字号”产品加速出川,助力农村产业振兴和农民增收致富。

  日处理快递能力超4500万件 出川包裹时效更快

  当天的第30亿件包裹,发至广东省江门市。包裹出村后,径直走向南充转运中心,集散分拨后,预计两三天后送抵消费者手中。南充是川渝地区除成都、重庆外最大的快递分拨中心集群,服务范围覆盖川东北及川南地区,有效提升了邮快件处理能力和“川货”出川时效。

  目前四川已形成成都、南充、自贡三大省际分拨枢纽,共建成投用32个省际分拨中心,日最大处理快递能力超4500万件,有效辐射全省21个市(州)、183个县(区、市)。

  四川省邮政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四川还在继续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中通西南总部项目、顺丰航空西部基地、DHL(敦豪)西南转运中心等一批重点项目正加快建设、争取尽早投运。

  记者 唐小未 文/图 制图 申娟子

(责任编辑:石兰兰)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