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2日在茂名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茂名市市长 王雄飞
各位代表:
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3年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茂名改革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4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茂名视察,面对面、手把手教导我们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引领我们深化中国式现代化的茂名实践,并点赞“荔枝之乡”,给予824万茂名人民最亲切的关怀和最强大的动力。省委、省政府对茂名寄予厚望,赋予我们“在市域发展、县域振兴中走在粤东粤西粤北前列”的重大使命;省委书记黄坤明同志多次到茂名调研,亲自指导我们推进“百千万工程”,亲自挂点联系高州并出席在茂名召开的全省“百千万工程”首次现场会,用“四个体现”肯定“茂名实践”,让我们倍感振奋、倍增动力。一年来,我们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视察茂名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省政府工作安排,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面吹响“二次创业”号角,中国式现代化的茂名实践迈出坚实步伐。
(一)着力在攻坚克难中实现经济好转。面对世界经济低迷、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石油化工企业产能下降、自然灾害多发等困难和压力,我们推动政策靠前发力、工作提速加力,制定实施“激发企业活力38条”“提振和扩大消费23条”等措施;坚持市政府常务会经济运行“周调度、月研判”,推行“首办责任制”“扁平化管理”,强化协同落实,全市经济发展实现持续向好,主要经济指标稳健运行。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987.22亿元,增长3.7%;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4%;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8%;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5.47亿元,增长3.2%。
(二)着力在招大引强中加速动能转换。党政“一把手”带头赴大湾区、长三角以及沙特阿拉伯等地敲门招商,新引进超亿元项目53个,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市场主体看好茂名、投资茂名。传统产业提质升级。投资超300亿元的茂名石化升级改造项目开工建设,国内首套液体橡胶装置建成投产,石化产业“老树发新芽”。建筑业总部基地即将投用,市属国企与本土民营建筑业头部企业合资拓展建筑业市场。41家企业“小升规”,150家企业开展技术改造。新兴产业培育壮大。东华能源烷烃利用一期(Ⅰ)、欣捷安汽车电子一期建成投产,清荷光刻胶新材料项目即将建成,东科电解液溶剂项目开工建设,广东茂名绿能项目、原油制化学品项目取得突破,一批代表新技术新模式的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发布数字化发展五年行动计划,成立市数据科技集团,跻身全国数字百强市。平台建设取得突破。茂名主平台成为全省5个重点支持的主平台之一,承接申菱环境、中财管道等项目50个。佛茂合作园建成标准厂房27万平方米,签约项目17个,总投资76.84亿元。创新能力持续增强。质量工作首次被省政府评为A级,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蝉联“省考”优秀。新增2个省重点实验室,新培育国家“小巨人”企业1家、省专精特新企业38家,全市高新技术企业突破210家,“科创森林”生机勃勃。
(三)着力在四级联动中推进“头号工程”。构建“市县镇村”责任体系,蹄疾步稳推进“百千万工程”,“2县7镇59村”被列为全省典型,数量居全省前列。农业由大向强迈进。圆满承办中国国际热作产业大会、广东首届经济林丰收节,荔枝大年实现丰产又丰收,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化橘红胎》获批发布,越来越多的茂名“土特产”出圈热销。大力发展海洋牧场,首批重力式网箱下水布设。高州获批创建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4个镇入选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城乡建设如火如荼。独具县域特色的6个示范墟开墟迎客。完成农房微改造10万户,新改建农村公路982公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66%,“美丽宜居村”超过70%。农村改革深入推进。实施17项“小切口”改革,茂名成为全省首批5个农村职业经理人试点地市之一。167家建筑企业、144家商协会结对帮扶112个镇街,开展合作项目470个。建成乡村微工厂190个,万名农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四)着力在扩容提质中提升城市能级。省政府发布湛茂都市圈发展规划,茂名市、县两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获批实施,“两轴—两个圈层”城市布局有序推进。城市组团加速融合。茂名大道快速化改造、东环大道等骨干道路建设提速,共青河及高铁片区路网扎实推进,省运会“一场两馆”、茂名南站雏形展现,“第一圈层”加快成型。城市功能日趋完善。大园三路、双山八路等“断头路”顺利打通,新增智慧停车泊位6819个,群众出行难、停车难问题得到有效治理。海绵城市建设有序推进,油城三路、红旗中路等易涝点改造完成。城市环境持续提升。小东江高山拦河闸坝项目全面完工,“蓄水美城”即将实现。全面启动242个老旧小区改造,露天矿生态公园与“六百户”民居及建筑群入选“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城市文脉得到更好传承。全国文明城市创建顺利通过第二次年度测评,城市宜居指数进入全国50强。
(五)着力在扩大内需中增强内生动力。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和投资的关键作用,促进经济良性循环。有效投资持续扩大。全年完成基础设施投资419亿元,增长14%。重大交通设施建设提速,广湛高铁茂名段、阳信高速茂名段建设进度过半,吉达港区进港航道开通运行。水利工程跑出建设“加速度”,环北广东工程茂名段、高州水库灌区续建工程加快推进,大力实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水毁修复工程,全面掀起冬修水利热潮。能源信息设施扩容提级,500千伏电白输变电工程建成投产,新建5G基站超1800个。成功争取增发国债51.2亿元,占全省总额的两成多,为全省最高,有力推动防洪排涝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消费市场加快回升。出台“提振消费8条”,成功举办首届广东(茂名)荔枝电商消费节等120多项促消费活动。“1959南越文创街”“籺村”入选广东文旅消费新业态热门场景,万达广场建成开业,“东江·八点”文旅街区开街迎客,城市“烟火气”越来越浓。
(六)着力在改革开放中激活发展潜能。开展营商环境攻坚年行动,召开茂商大会、“茂商·市长面对面”协商座谈会。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34.95亿元,全市各类市场主体突破51万户,增长26.9%,创历史新高。服务效能大幅提升。“一码慧民”智慧生活服务平台上线运行,市县镇村“一网通办”平台全面建成,4.4万个事项实现“指尖办”“就近办”。重大改革多点突破。强化放权赋能,14项市级行政职权调整由县级实施。出台“国资国企发展16条”,加强与大型央企国企、优秀民营企业合作,新组建一批“茂字号”企业,实现在茂名本地纳税纳统分红,国企资产突破千亿元。制定实施政府重大投资项目事前绩效评估、现场踏勘会商、全过程造价评审“三项制度”,节约核减市级财政资金46.71亿元。推进重大公共资金建设过程跟踪审计和建设项目结算审计,节约核减财政资金5461万元。依法依规落实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评定分离”暂行办法,筑牢廉政风险“防火墙”。开放平台加快建设。全国首个特色水果技贸评议基地落户茂名,粤西首个LPG港口正式开港,茂名口岸物流协同平台工作经验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被介绍推广,在茂名“买卖全球”更加便捷。
(七)着力在减污扩绿中建设绿美茂名。林长制、河湖长制、水土保持等多项考核结果位居全省前列,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和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获中央财政支持6亿元。绿色版图不断扩大。完成林分优化、森林抚育、新造林抚育21.2万亩,修复红树林860亩,创建幸福河湖450公里,打造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示范点7个,带动362万人次义务植树1206万株。根子镇古树群入选全国“100个最美古树群”。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市区空气质量稳居全省前列。新增城镇生活污水管网581公里,16个国、省考断面水质全部达标。信宜水环境治理智慧平台获评全省十佳污染防治攻坚战典型,水东湾新城海岸带综合示范区高分通过验收,“滨海绿城”名片越擦越亮。
(八)着力在协同发展中增进民生福祉。坚持财力向民生倾斜,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83.5%,省、市十件民生实事全面完成,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步提升。社会保障不断加强。城镇新增就业4.59万人,医保住院费用实现按病种分值付费。93个镇(街)建成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高州被确定为省儿童友好示范县。优质教育供给扩大。与省内知名院校合作共建的4所高中全部落成开学;新(改、扩)建公办幼儿园、中小学校40所,新增学位2万多个;整合农村“麻雀”学校49所。广东石油化工学院迎来自主招收的首届硕士研究生,化学学科新晋ESI全球排名前1%。健康水平稳步提升。高分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实现省级卫生镇全覆盖。中山六院粤西医院建成投用。茂名市人民医院“国考”冲“A”成功。化州被认定为“中国长寿之乡”。文体事业再创佳绩。《谯国夫人》电视剧在央视热播,《谯国夫人》粤剧荣获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戏曲片”。参加第十六届省运会暨第九届残运会获得奖牌数创历史新高,茂名代表团首次登上团体总分领奖台。大唐荔乡文化旅游区升级为国家4A级景区,全市旅游人数、收入分别增长64%、110%,“山海并茂、好心闻名”品牌越传越广。
(九)着力在守牢底线中促进安全发展。有力有效应对“泰利”三巴”等5个台风和“9·10”“10·20”等15轮强降雨,成功战胜小东江、鉴江超50年一遇、袂花江超20年一遇的洪灾,坚决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抓好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抓紧灾后生产,新增高标准农田12万亩,粮食产量达到153.21万吨,创11年来新高。建立安全生产工作市政府常务会周调度机制,铁腕整治危化品、道路交通、消防森防等重点领域风险隐患,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没有发生重特大事故;亡人道路交通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分别下降7.42%、5.55%。“一楼一策”化解问题楼盘风险,新增5930套“保交楼”房屋交付使用。深化基层社会治理八项重点工作,实施“基石工程”,搭建“好心网格”智慧平台,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百米”,电诈警情和群众损失实现“双下降”。法治广东建设茂名考评成绩逐年提升,信访事项一次性化解率、满意率均位居全省前列。
同时,国防动员、外事侨务、民族宗教、工青妇、残疾人、统计、海防、地震、档案、方志等工作稳步推进。
各位代表,一年来,我们持续抓作风、提效能,强化政府自身建设。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深入推进责任政府、亲民政府、有为政府、法治政府、廉洁政府“五个政府”建设。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开短会、办实事蔚然成风。教育、医疗、工程招投标等重点领域腐败和不正之风得到有效整治,良好政治生态持续巩固。自觉接受各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建议164件、政协提案286件,做到件件有回音。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掌舵领航的结果,是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委带领全市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界人士,向各驻茂单位和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公安干警、消防救援队伍指战员,以及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国际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各位代表,我们清醒认识到,与总书记对茂名的殷切嘱托相比,与省委对茂名的定位要求相比,与全市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相比,茂名发展还面临不少问题: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基础尚不牢固,稳增长压力较大,石化产业回暖较慢,一些企业经营困难;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相对滞后,县域工业基础较弱,招商引资的质效有待提高;城镇化率偏低,中心城区首位度不高;民生领域欠账多,生态治理任务重;政府行政效能需进一步提升,营商环境有待改善。我们必须直面问题,迎难而上,切实加以解决。
二、2024年工作安排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也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已对今年工作作了明确部署,政府系统要全力抓好落实。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围绕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增进民生福祉,保持社会稳定,奋力在市域发展、县域振兴中走在粤东粤西粤北前列。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农业总产值增长5%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进出口总额增长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城镇新增就业4万人。
(一)突出产业强市,下好兴实业“先手棋”。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实施制造业“四大工程”,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把茂名现代化建设的产业根基夯得更实、筑得更牢。
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着眼国家和省产业政策、投资导向,立足茂名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巩固提升石油化工、农业、建筑业三大传统支柱产业,推进发展绿色化工、新材料、新能源三大战略主导产业,引进培育新型储能、电子信息、高端装备三大战略新兴产业,做强做大食品加工、矿产金属加工、轻工医药、商贸服务、港口物流、文旅康养六大特色优势产业,构建具有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的“3336”现代化产业体系。
推动制造业延链补链。依托茂名石化、零碳产业园、欣旺达电白基地、马店河新型储能产业园、华南钛谷五大链主企业和项目引领带动,着力推进“五链共建”。加快茂名石化升级改造项目建设,抓紧东华能源烷烃利用一期(II)建设,做好广东茂名绿能项目前期工作,推动原油制化学品项目落地,推进欣捷安汽车电子二期、钛锆新材料项目建设,力争拓普金属新材料项目落地。积极发展数字经济,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抓好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围绕“3336”产业体系和“五链共建”图谱,有的放矢开展敲门招商、驻点招商,努力实现上下游、左右链优质企业和项目集聚发展。
建好产业发展集聚区。发挥主平台作用,积极承接国内外特别是粤港澳大湾区产业有序转移,推行“总部+基地”“研发+转化”协同模式,引入更多新产业新项目。加快推动佛茂合作园意向项目落地建设,打造产业协作“佛茂样本”;探索成立茂名行政服务中心分中心,实现“办事不出园”。实施工业园区基础设施补短板行动,加快推进“七通一平”标准化建设,新建一批标准厂房。大力处置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加快盘活低效用地,强化资金、能耗、人才等要素供给,保障项目落地。强化“亩均论英雄”,提高亩均投资、亩均产值、亩均税收,提升工业用地容积率,种出产业“高产田”。推进“反向飞地”建设,加速茂名“融珠入湾”。
激发企业科技创新活力。强化企业科创主体地位,培育更多国家“小巨人”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省专精特新企业和单项冠军企业,推动30家企业“小升规”、150家企业技术改造。健全企业梯度培养体系,打造一批年营收10亿元以上的制造业骨干企业,培育壮大各类市场主体,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的良好生态。做好人才“聚、引、育、用”文章,完善人才政策体系,让来自五湖四海的各类人才在茂名大显身手、建功立业。
(二)突出城乡统筹,争当“百千万”“排头兵”。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用好乡村振兴“一四五”工作法,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头号工程”,守牢耕地保护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扛起农业大市的使命担当。
做旺产业发展。壮大现代农业。聚焦特色农业产业,提高种植、保鲜、加工等技术,推进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和标准化生产,打造“信”字号公用品牌,把更多“小特产”做成“大产业”。加快推动化橘红、沉香、桂圆等产业发展,打响茂名南药产业品牌。积极申报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筹建大湾区西翼(茂名)绿色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启动建设茂名特色农产品展销中心。发展海洋经济。出台实施建设海洋强市行动计划,大力发展海洋渔业、海洋化工、港口物流、滨海旅游,打造千亿级临港产业集群。抓紧国家渔港经济区、海洋渔业产业园建设,加快推进海洋牧场,建设“蓝色粮仓”。优化产业布局。县域重点布局投资强度、科技含量、产业附加值较高的先进制造业;镇的层面因地制宜打造一批工业重镇、农业大镇、商贸强镇、文旅名镇,积极布局“粮头食尾”“农头工尾”等联农带农效应强的产业;村的层面做好“土特产”文章,探索布局一批乡村车间、手工作坊、家庭工场,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
做美城乡环境。抓好省级典型县镇村规划建设,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提升。改善人居环境。按照“七个一”标准,推进美丽圩镇建设。落实农房管控“二十四字”工作机制,抓好省级农房建设试点县建设,推进村庄微改造精提升,争取75%的村庄达到美丽宜居标准。补齐设施短板。抓好农村集中供水、农田水利、信息网络等设施建设,抓紧农村公路提档升级、生活污水处理、垃圾回收处理等实事难事,确保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75%以上。提升公共服务。县的层面着力建好小区、办好教育、建强医院、搞活商圈,镇的层面重点办好中心幼儿园、中心小学和公办寄宿制学校,改造提升一批商贸中心、集贸市场。抓好根子柏桥产业融合示范区、包茂高速茂名服务区、云茂高速白石停车区建设,促进“农交文旅商”融合发展。用好村规民约,促进乡村治理,培育文明乡风。
做活改革赋能。持续深化和不断创新“小切口”改革,激发县镇村发展活力。抓好扩权强县和强县扩权,深化镇街体制改革,支持信宜争取省级县镇管理体制改革试点,争取高州获批建设广东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加快高州全域以及羊角、曹江、杨梅3个镇土地综合整治试点,抓紧申建国家级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抓好省级农村职业经理人试点建设,培育示范家庭农场55个以上。强化力量协同,用好省的纵向帮扶和佛山、珠海横向帮扶,做实建筑业企业帮扶和“双百行动”“百会帮百镇”,深入开展群众工作,不断激发老百姓建设美好家园的内生动力。
(三)突出精明紧凑,做好拓城建“大文章”。全面践行人民城市理念,统筹生态、生产、生活“三生融合”,不断提升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加快构建“两轴—两个圈层”城市布局。
坚持交通先行。打通“主动脉”。聚焦第一圈层“一环八纵十横”、第一二圈层间“一环八射”路网体系,加快茂名大道快速化改造、东环大道一二期、复兴大道延长线建设,升级改造茂东快线、潘州大道,提升组团联通能力。抓紧打通海铁联运“肠梗阻”,推进水东港、博贺港、吉达港三港融合,完善“海铁公管空”立体交通网络。畅通“微循环”。加快打通北组团高凉北路、大园六路、官山六路等“断头路”,提速站前大道南段建设,建成东粤路、文才路,让市民出行更畅顺。缝合“生态带”。精心打造袂花江滨江生态公园、共青河生态湿地公园、寨头河公园、环湾湿地公园,以郊野公园串联城市空间。抓好茂名大道、深茂铁路、广湛高铁等重要通道沿线风貌提升,刷新城市“第一印象”。
加快新城建设。以“茂名新城”建设为牵引,举全市之力建设共青河片区、高铁片区,加快发展茂东片区。科学安排建设时序,抓紧先导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推进共青河片区“三横三纵”、高铁片区“一横四纵”路网建设,全力以赴保障2025年广湛高铁通车运行和2026年省运会顺利举办。
提升城市品质。下足“绣花”功夫,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深化“创文巩卫”工作,推动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提质增效,全力以赴争取在一个创建周期内实现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目标。大力推进城市更新,开工120个老旧小区改造,抓好重要节点景观优化、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等工作。加快红旗路片区更新改造,完成迎宾馆改造工程。推进城区内涝治理工程,提升城市安全韧性。上线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完善市政、环卫、执法等应用场景,让城市运行更智慧。
(四)突出双轮驱动,开辟扩内需“新空间”。扩大有效益的投资,激发有潜能的消费,促进消费和投资良性循环。
持续扩大有效投资。发挥政府投资带动作用,抓好350项重点项目建设,完成投资500亿元以上。用好地方专项债、增发国债等资金,精准谋划一批既利当前、又利长远的项目,做深做透前期工作,争取更多项目纳入国家和省的“盘子”。积极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面向民间资本推介示范项目和应用场景,引导民营资本参与新型城镇化、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领域建设,让民间资本“有得投”“愿意投”“投得好”。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聚焦交通领域,抓紧广湛高铁茂名段建设,建成博贺港铁路专用线工程。提速阳信高速茂名段建设,开工建设化州至北流高速,全力推进茂名至吴川高速。加快博贺新港区30万吨级原油码头及航道建设。聚焦水利领域,抓紧环北广东工程茂名段建设,加快高州水库灌区续建二期工程前期工作,启动一批灾后恢复重建、中小河流治理、海堤达标加固等工程。聚焦能源领域,力争开工建设粤西LNG接收站,建成博贺新港至茂名油品管道、天然气“县县通工程”茂名-云安项目。推动博贺电厂3号机组建成投产,开工建设茂湛500千伏网架完善工程。
全面激发消费活力。大力提振房地产、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加快促进住宿餐饮、批发零售、文化旅游等行业复苏,积极发展健康、养老、育幼、家政等服务业。持续创新消费供给,打造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推动一批城市综合体和特色街区提档升级,创建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营造“周周有活动”“月月有主题”的消费热度,更好满足群众消费需求。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直播带货等互联网消费服务,抓好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建设,完善跨境电商“两平台六体系”建设,促进跨境电商和农村电商联动发展。
深化对内对外开放。携手湛江推进湛茂都市圈建设,打造西部陆海新通道门户枢纽。深化与伊春市合作,抓好粤桂东西部协作。加快广东自贸区茂名联动发展区、化州保税物流中心(B型)、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推动博贺新港区、吉达港区正式对外开放,力争大宗商品、农产品等省级进口基地落地。积极引进外资股权投资,瞄准粤港澳大湾区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招商引资,引导其在茂名设立科创成果转化和生产基地。
(五)突出改革牵引,打好优环境“攻坚战”。坚持向改革要动力、要活力、要效率,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锲而不舍,久久为功,深化营商环境攻坚年行动。推进“放管服”改革,推行涉企“综合查一次”清单制度,做实“综窗改革”,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健全企业诉求闭环办理机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融资难以及降低物流、用电、用气等经营成本,大力整治涉企违规收费,让企业有更多获得感。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高质量推进“数字政府2.0”建设,统筹抓好市域治理“一网统管”、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机关运行“一网协同”、市民生活“一码慧民”,规划建设共青河数字化发展集聚区。树牢“大财政”理念,抓好增收措施,优化支出结构,兜牢“三保”底线。用好“金融杠杆”,聚焦能源水利、城市运维、生态环保等领域,积极探索特许经营模式,推动资源资产向资金资本转变。深化实施政府重大投资项目审查把关“三项制度”,进一步拓展到信息化项目领域,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高质量完成“五经普”任务,全面准确摸清茂名经济“家底”。
坚决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实施好税费优惠等各项惠企纾困政策,加大对拖欠民营企业账款的清理力度。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全面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支持民营企业坚守主业、做强实业。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实施好“国资国企发展16条”,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创新为动力、以管理为根本,增强市属国企市场竞争力。有序推进市属国企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探索推动市县两级国有资本联动发展。
(六)突出绿色发展,做好护生态“加减法”。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用心绘出滨海绿城的美丽画卷。
深入推进绿美生态建设。推深做实林长制、河湖长制,精心绘好绿美茂名“一张图”,完成林分优化、森林抚育、新造林抚育23.2万亩任务,创建幸福河湖613公里。开展市树市花评选活动,全力做好县镇村绿化工作,重点提升“四旁”“五边”绿化品质,打造“城在林中、路在绿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的宜居环境。支持信宜、高州、化州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推动电白红树林湿地申报省级重要湿地。加强古树名木保护复壮,守护“绿色活文物”。
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中央和省生态环保督察整改,深入抓好小东江流域和水东湾水环境综合整治,确保国、省考断面水质全部达标。加强大气污染源头治理,确保空气质量稳居全省前列。积极稳妥推进“双碳”工作,推动绿色低碳转型。
统筹抓好陆海生态保护。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构建“从山顶到海洋”的保护治理大格局。筑牢北部生态屏障。优化提升云开大山—云雾山森林景观,建好浮山岭生态绿带。提升“三江”生态廊道。以鉴江、沙琅江—袂花江、罗江水系为脉络,以高州国家县级水网先导区建设为示范引领,加快构建秀水长清的现代水网。打造滨海蓝色屏障。抓紧全国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建设,抓好855亩红树林营造修复,高质量建设大竹洲岛,守护好海岛、海域、岸线等宝贵资源。
(七)突出守正创新,奏响扬文化“主旋律”。坚定文化自信,加强保护传承,加快文化强市建设,厚植和涵养茂名的“根与魂”。
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用好用活“柏桥讲堂”,加快市委党校新校区建设,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支持高州市创建省级文明城市,让向上向善、刚劲朴实的文化浸润高凉大地。
丰富高质量文化供给。积极推动图书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服务向镇村覆盖、向“八小时外”延伸。推进市文化综合体、音乐厅、科技馆谋划建设,打造“好心戏台”“好心书屋”等文化“微地标”,扶持文艺人才和文艺精品创作,让茂名更具“文艺范”。全力推动根子荔枝古贡园申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加强非遗活化利用,唱响特色“墟文化”,让高凉文化焕发新的时代光彩。
推动文旅体融合发展。全力引进知名文旅“链主”企业,助力大唐荔乡文化旅游区创建国家5A级景区。持续丰富“春赏花、夏玩海、秋登高、冬康养”全季节旅游产品,谋划打造云开山森林度假目的地,促进山海城乡“四游联动”提质升级。举办滨海马拉松、沙滩音乐节等活动,丰富“赛事+旅游”“音乐+旅游”等业态。全力备战全运会,全面提速重点体育场馆建设,不断完善群众身边健身圈,让城市更加充满活力、健康向上。
(八)突出群众需求,写好惠民生“新答卷”。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落实“民生十大工程”,办好新一年省、市十件民生实事,逐步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让父老乡亲生活越来越好。
多渠道促进就业增收。推进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抓好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培育劳动密集型产业,稳步扩大就业容量。加强农村电商、乡村工匠等“新农人”培育,吸引更多高素质人才返乡创业。推进灵活就业,完成县级“零工市场+就业驿站”建设。加大欠薪问题整治力度,坚决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多方位提升教育质量。实施基础教育提质工程,新增公办学位2万个,推动信宜、高州创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理顺和规范城区义务教育学校管理体制,根据需求科学规划学位建设,促进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推动高等教育创新发展。选优配强校长队伍,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真正让懂教育的人办教育、管教育。
多举措建设健康茂名。加快推进医疗补短板强基层项目建设,力争市中医院新院区、市第三人民医院新院区建成投用。抓好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试点建设,支持茂南、电白创建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推动信宜、高州、化州创建国家卫生市。继续推进公共场所AED配置。
多层次健全社保体系。深化医保支付改革,稳步提高门诊待遇保障水平。完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拓展社保卡“一卡通”功能。完善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加快市县两级托育服务中心建设。
(九)突出共建共享,打好善治理“主动仗”。扛牢“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茂名、平安茂名。
提升社会治理效能。抓好基层社会治理八项重点工作,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零容忍打击毒品犯罪,重拳惩治“盗抢骗”、“黄赌毒”、电信诈骗等突出违法犯罪,全面净化社会治安环境。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全面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发挥“好心网格”、平安大走访等机制作用,推动“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抓实基层退役军人服务站建设,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深化法治建设“四级同创”,健全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加强网络综合治理,营造清朗网络空间。
提高公共安全水平。全面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加强化工园区规范化建设和化工企业安全管理,抓好危险化学品、道路交通、消防森防等重点行业领域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强化新业态新领域监管,坚决防范重特大事故发生。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争创省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守护好“舌尖上的安全”。
防范化解经济风险。加强政府债务管理,防止新增隐性债务。依法稳妥化解问题楼盘风险,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全面加强金融监管,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十)突出求真务实,当好抓落实“行动派”。新征程新使命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将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意识,一步一个脚印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
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坚持政治引领。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始终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政府工作全过程各领域。坚持依法行政。深化法治政府示范创建,落实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推动政府行为全面纳入法治轨道。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政协民主监督、监察监督和司法监督等各类监督。坚持节用裕民。树牢造福人民的正确政绩观,落实好过紧日子要求,“三公”经费和政府购买服务支出再压减10%。着力纠治“政绩工程”“形象工程”“面子工程”,反对贪大求洋,反对盲目蛮干,反对劳民伤财。坚持廉洁用权。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强化关键岗位廉政风险防范,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决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让新风正气不断充盈。
持续增强狠抓落实本领。注重统筹兼顾。坚持系统观念,十个手指“弹钢琴”,区分轻重缓急,把握先后次序,明确主攻方向,抓住重点关键,突破问题瓶颈,凡事打好提前量,讲究时度效,掌握主动权。强化工作协同。增强全局观念,推行“首办责任制”“扁平化管理”,践行“一线工作法”,在矛盾困难面前主动“向前一步”,建立执行过程报告和问题反馈机制,形成闭环管理链条。锻造过硬作风。践行“短、实、新”的文风会风,弘扬“严实、深细、快准”的工作作风,树立“实干、苦干、巧干”的抓落实导向,不断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
各位代表!今天的高凉大地春潮涌动、万物竞发。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茂名实践,我们有信心、有条件、有底气。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同心同德、勇毅前行,奋力在市域发展、县域振兴中走在粤东粤西粤北前列,为全省发展大局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名词解释
1.“四个体现”:体现了对县域产业发展和城乡建设规律的科学把握;体现了对当地资源禀赋、比较优势的综合利用;体现了对政府作用、市场作用、社会力量和群众主体作用的有效发挥;体现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用勤劳双手创造美好生活的精神品质。
2.“两轴—两个圈层”:“两轴”指以茂名大道为主线的南北中央发展轴、以滨海旅游公路为主线的东西滨海发展轴。“两个圈层”指以高铁片区为枢纽,东至海丝大道、南至南海岛、西至大学城片区、北至露天矿,北中南三个组团融合发展的第一圈层;以高铁片区为枢纽,周边30公里范围内高州、化州、电白、滨海新区一体化发展的第二圈层。
3.省运会“一场两馆”:指体育场、体育馆、游泳跳水馆。
4.增发国债:2023年中央财政增发1万亿元国债,专项用于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能力,全部通过转移支付方式安排给地方使用,中央承担还本付息。
5.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步提升:2023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124元,增长4.8%;城镇居民35348元,增长3.0%;农村居民23856元,增长6.3%。
6.“国考”冲“A”:茂名市人民医院在全国1415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位列第258名,进入全国前20%的行列,考评等级为A。
7.基层社会治理八项重点工作:打击电诈、禁毒、殡改、未成年人保护、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服务、交通违法行为整治、违法建设管控、常态化扫黑除恶。
8.“基石工程”:指把村(居)民小组作为农村基层工作的第一道基石,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下延伸。
9.制造业“四大工程”:指五链共建工程、中小企业扶壮工程、重大平台提能工程、营商环境攻坚工程。
10.“七通一平”:指道路通、给水通、排水通、电力通、网络通、燃气通、公共交通通和场地平整。
11.“反向飞地”:指产业基础相对薄弱、产业资源相对匮乏地区,打破传统地域空间限制,到相对发达地区建设招商平台、招才平台、研发平台、投融资平台和推介平台等,享受对方的市场、技术、资金、人才优势,推动产业协作、共赢发展。
12.“千万工程”经验: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推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从农村环境整治入手,由点及面、迭代升级,20年持续努力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了万千农民群众,创造了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成功经验和实践范例。
13.乡村振兴“一四五”工作法:即遵循一套流程:“策划—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管理”全流程体系;抓住四大要素:产业筑基、文化铸魂、风貌塑形、功能强村;做好五项工作:做强基层党建、做优生态环境、做细群众工作、做好人才支撑、做实保障措施。
14.“信”字号公用品牌:以标准体系为基础依据、评价体系为主要支撑、监管体系为重要保障,构建“两标一码一证一单”品控溯源体系,打造具有茂名属性、代表诚信品质的城市公用品牌,全链条提升农产品和加工食品知名度、美誉度和市场认可度。
15.“七个一”标准:指一个美丽乡镇入口通道、一条美丽示范主街、一片房屋外立面提升样板、一处美丽圩镇客厅、一个干净整洁农贸市场、一条美丽河道、一个绿美生态小公园。
16.农房管控“二十四字”工作机制:指“一户一宅、建新拆旧、带图审批、现场办公、管好工匠、管住材料”。
17.“双百行动”:指百校联百县行动。
18.“一环八纵十横”、“一环八射”:“一环”指“海丝大道—包茂高速分界连接线—复兴大道—省道S283改线—国道G325改线—西部快线—海洋大道—滨海旅游公路”快速交通环状路网。“八纵”指环市西路—西部快线、红旗路—工业大道、西粤路—中德大道—工业大道南、茂名大道、东环大道、潘州大道、包茂高速—包茂大道、迎宾大道。“十横”指复兴大道、油城路—茂东快线及其东延线、茂化快线—站北路、茂南大道及其东延线、国道G325改线、袂花江大道、百越大道、市民大道、东中快线(原国道G228改线)、国道G228。“八射”指规划建设辐射高州的省道S280(茂高快线)快速化改造、潘州大道北延线和红旗路北延线三条通道,规划建设辐射化州的茂化快线快速化改造、复兴大道西延线和国道G325改线三条通道,规划建设辐射滨海新区的博贺湾大道西和广东滨海旅游公路茂名段两条通道。
19.“三横三纵”:指横向的奥体大道、太和大道、曙光路,纵向的好心大道、大同路、大德路。
20.“一横四纵”:指横向的百越大道,纵向的东环大道二期(云开大道)、李乡路、橘乡路、良德路。
21.“两平台六体系”:“两平台”指跨境电商线上综合服务平台和线下产业园区平台;“六体系”包括信息共享、金融服务、智能物流、电商信用、统计监测和风险防控体系。
22.“四旁”“五边”:“四旁”为村旁、宅旁、路旁、水旁;“五边”为山边、水边、路边、镇村边、景区边。
23.法治建设“四级同创”:指创建省级以上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和省级以上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省级守法普法示范县(市、区)、省级综合行政执法规范化示范乡镇(街道)、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
24.AED:即“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的缩写,指自动体外除颤器,是一种紧急救护设备,通常用于心脏骤停的紧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