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立开放潮头,“试验田”建成“高产田”

2024-06-05 08:20 来源:科技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杨淼)

挺立开放潮头,“试验田”建成“高产田”

2024年06月05日 08:20   来源:科技日报   

  本报记者

  6月3日,青岛华大基因研究院的实验室里,科研人员锐意进取,努力攀登“科创高峰”;而在青岛港前湾港区,舟车穿梭,全自动化码头源源不断输出“中国制造”……

  这是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青岛片区(以下简称“青岛自贸片区”)普通的一天,也是青岛西海岸新区开发开放十年来一幕幕生动的截面。

  2019年8月,国务院批复设立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的实施范围全部位于青岛西海岸新区。挂牌运行近五年来,青岛自贸片区“为国家试制度、为地方谋发展”,改革创新硕果累累,产业发展节节攀升,稳居全国自贸试验区第一梯队。

  促进投资贸易便利化

  当天递交申请材料,当天退税就到账,青岛菲尔斯特国际贸易有限公司财务部负责人江羽直呼“没想到”。

  原来,该公司计划将一批试验平板硫化机从威海港装船,运往青岛港进行中转。“以前,货物从青岛港实际离境后才能办理退税,退税周期一般在25天到30天。”江羽告诉记者,如今情况大不一样。得益于青岛自贸片区协同海关、税务、港口等单位推出的启运港退税政策,出口货物一经确认离开了启运港,即可办理退税手续。

  “这一政策大大缩短了出口企业的退税周期,加速了企业资金周转。”青岛自贸片区航运物流部业务主任刘嘉琪介绍说,启运港退税政策实施一年多来,已有859家出口企业受益,涉及出口货值达136.76亿元。

  青岛西海岸新区工委副书记、青岛自贸片区管委主任高善武表示,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是自贸试验区政策制度体系的核心。挂牌运行近五年来,青岛自贸片区以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推动外贸外资提质增量,实现外贸进出口年均增速21.1%。

  推动创新成果应用

  近日,青岛润生荣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一批总计30.4万美元的橡胶货物,存入了青岛自贸片区大宗商品数字仓库。不久后,经由存货人提出质押申请,一笔质押放款成功落袋。这得益于青岛自贸片区创新推出的动产质押融资业务。

  青岛自贸片区产业促进部国际招商办主任杜威介绍,该片区依托口岸和大宗商品集聚优势,综合运用AI、区块链、物联网等技术,推出基于数字仓库、可信仓单的动产质押融资业务,实现仓储、贸易、金融与监管的协同创新。

  记者在青岛自贸片区大宗商品数字仓库看到,四周的墙壁布设着数个摄像头,上千吨货物整齐有序地码放在数字仓位上。中控室的大屏实时显示仓库画面,随机点击某一货位,其仓单编号、货主单位、产地等基础信息全部清晰地显示出来。

  “数字仓库在保障仓储平安的同时,形成了质押货物全流程监管存证的闭环。”杜威进一步解释道,大宗商品进入数字仓库后,布设的AI摄像头会对货物进行整体扫描,出具最终数量和货物信息,并形成数字仓单。银行在线上核验货物无误后,1个工作日左右就能为客户办理放款,这一流程可为企业降低3%—6%的年化融资成本。

  “试验田”的辛勤耕耘,让一批批制度创新的果实落地生根。青岛自贸片区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隋斌表示,片区坚持“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迄今累计推出302项制度创新成果,其中27项成果已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推广。值得一提的是,“动产质押融资业务模式”获国务院自贸试验区第七批改革试点经验复制推广。

  瞄准高端聚链共赢

  2023年6月,商务部发布《自贸试验区重点工作清单(2023—2025年)》明确指出,青岛自贸片区要推进实施“打造基因技术未来产业新高地”“推进海洋生物基因测序”等重点工作。

  “目前,青岛自贸片区已集聚青岛华大基因研究院、青岛百迈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行业领军企业,正在打造更具影响力的基因科技新平台。”青岛自贸片区管委会副主任、中德生态园管委会常务副主任王莉说。

  作为青岛自贸片区千种海洋生物基因测序项目承接单位,青岛华大基因研究院需要进口生物样本。按照常规的进口流程,生物样本进口一批需申请一次,手续多、时间长,而生物样本在时间、温度、湿度方面都有严格要求,不能在港口长时间滞留。

  “青岛自贸片区首创的生物样本进口‘清单式’监管模式,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青岛华大基因研究院院长范广益告诉记者,生物样本进口由原来的逐批申请调整为按年度集中申请、一次审批、分次核销。此举不仅惠及青岛华大基因研究院,也为整个基因科技行业打通了样本进口快捷通道。

  把“试验田”建成“高产田”,青岛自贸片区从企业痛点、行业堵点、监管难点出发,推动制度创新与优势产业更好结合,瞄准创新链前沿、产业链高端发力,打造特色产业集群。

  “制度创新要服务于区域主导产业,更要赋能主导产业。”高善武表示,片区将围绕现代海洋、先进智造、基因科技等特色产业,不断招大引强,全力构建大开放格局、大产业园区、大创新载体、大辐射中心、大口岸模式、大服务体系,加快打造更高能级开放平台。

  (记者滕继濮 王健高 宋迎迎 实习记者李诏宇)

 

(责任编辑:杨淼)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