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万亿元增发国债落地步伐加快 项目开工建设稳步推进

2024-06-05 08:20 来源:证券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杨淼)

1万亿元增发国债落地步伐加快 项目开工建设稳步推进

2024年06月05日 08:20   来源:证券日报   

  本报记者 张芗逸

  据天津市人民政府网站6月3日消息,截至5月底,天津市125个增发国债项目已全部开工。

  去年四季度,我国增发1万亿元国债,用于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的项目建设。今年2月份,国家发展改革委完成了全部三批共1万亿元增发国债项目清单下达工作,同月,财政部将1万亿元增发国债资金全部提前下达地方。

  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研室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李超日前在国家发展改革委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增发国债项目进展总体顺利,各地正在抓紧推动项目开工建设,截至目前,在已落地的1.5万个项目中,已开工建设的约1.1万个,开工率超过70%。

  增发国债落地显效

  当前,增发国债项目的开工建设正在稳步推进。

  以得到增发国债重点支持的水利领域为例,超过一半增发国债用于防洪排涝等相关水利设施建设,在增发国债投向的具体项目中,有7800多个水利项目。水利部规划计划司副司长张世伟在5月30日召开的新闻通气会上介绍,目前,超过85%的增发国债水利项目已开工实施,总体进展较为顺利。其中,京津冀地区增发国债水利项目进度相对较快,北京88%的项目、天津100%的项目、河北98%的项目已开工实施。

  “增发的1万亿元国债有力推动了各类基础设施项目的开工,有效缓解了资金瓶颈问题。这些资金既保障了重点领域和重大安全能力建设,也促进了经济长远发展。”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除了为相关项目提供资金支持,推动恢复重建工程建设,提升防范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外,增发国债也在扩大有效投资等方面发挥了作用。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至4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2%,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6.0%。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对《证券日报》记者分析称,年初以来,基建投资同比增速继续保持较高增长水平,同时带动整体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达到4.2%,这是由于1万亿元增发国债资金在今年投入使用,为年初以来基建投资提供了关键的资金保障。

  王青表示,增发国债资金在短期内发挥了重要的逆周期调节作用,是今年“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加力”的一个具体体现。

  据财政部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增发国债资金重点投向的城乡社区支出、农林水支出、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同比分别增长12.1%、13.1%、53.4%,均实现了两位数增长。

  确保充分发挥国债资金的效益

  4月中旬,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召开全国2023年增发国债项目实施推进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积极推动增发国债项目于今年6月底前全部开工建设。接下来,如何按时保质推进项目建设,确保充分发挥国债资金的效益?

  国家发展改革委从资金下达、项目推进和过程监督等全链条做出了一系列安排,包括建立项目在线调度机制、组织地方对项目进行自查、进一步压实地方主体责任等。

  与此同时,各地也采取相关措施,力求充分发挥国债资金效益。例如,天津下一步将统筹加大增发国债项目调度力度频次,加快资金支付使用,确保6月底前资金支付率达到30%以上,同时确保将各项工程建成民心工程、优质工程、廉洁工程。

  明明建议,在增发国债项目建设的过程中,要建立健全项目管理和监督机制,确保资金使用透明、规范。同时,针对不同项目实施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预防和化解潜在风险。此外,项目完成后应进行科学的投后评估,评估实际效果和经济效益,总结经验,为未来提供指导和借鉴。

  王青表示,未来,各地可以拿出一些优质项目,积极吸引民间资本参与。这既是优化营商环境的有效措施,也有利于控制政府债务规模,化解地方债务风险。

(责任编辑:杨淼)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