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春市政府工作报告(2025年1月4日 苑芳江)

2025-02-07 14:36 来源:伊春市政府办公室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秦宇雯)

伊春市政府工作报告(2025年1月4日 苑芳江)

2025年02月07日 14:36   来源:伊春市政府办公室   

  ——2025年1月4日在伊春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伊春市人民政府市长 苑芳江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2024年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与全市人民一道,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聚焦答好新时代新征程“林区三问”新答卷,全力以赴保生态、稳增长、防风险、惠民生,高质量转型发展取得新成效,中国式现代化伊春实践迈出坚实步伐。预计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8%,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9.6%,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高于经济增长。

  一是绿色发展优势持续巩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伊春实践案例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讨会、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作交流。呼兰河铁力段入选全国幸福河湖优秀案例。我市被确定为全省首批绿色龙江先行区建设城市、东北地区首个地市级国家环境健康管理试点地区。创新建立“生态总长”工作模式,成立全省首家生态环境仲裁院,完成森林湿地保护修复16.9万亩,森林湿地资源保护管理效能全面提升。推动生态产品价值转化,铁力市、嘉荫县、金林区森林资源特许经营权转让项目到位资金16亿元。大力发展氧吧经济、碳汇经济,打造全域“中国天然氧吧”典型案例纳入全国首部气象经济蓝皮书,荣获中国气象旅游指数定标城市,伊春森工集团成功入股海南国际碳排放权交易中心。

  二是特色生态旅游蓬勃发展。深入实施夏季避暑、冬季冰雪旅游两个“百日行动”,全年接待游客突破20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突破200亿元,分别增长53%、76%。“十一”黄金周旅游火爆出圈,被交通部、文旅部等评为热门小众城市第4名。持续加强旅游要素保障和基础设施建设,哈伊高铁、鹤伊高速、铁科高速等旅游“大通道”项目加快推进。开通4条旅游串飞航线,林都机场年旅客吞吐量突破20万人次,创造了开航15年的历史。“伊春号”“林都号”高品质旅游列车影响力不断提升,成为亚冬会保障专列,“林都号”被评为“全国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示范案例”。率先出台《以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激发冰雪经济活力行动方案》,率先设立“伊春冰雪日”,成立伊春冰壶学院,高质量承办中国冰壶联赛,“跟着赛事去旅游”的格局加快形成。建立“1+5”大护游机制,全力打造“最宠客城市”,“旅游诚信市”建设获国家发改委表扬。持续叫响“林都伊春·森林里的家”旅游品牌,伊春旅游话题新媒体阅读量超10亿次,被央视《新闻联播》《新闻直播间》等报道55次。丰林县、大箐山县、南岔县获中国最美休闲度假旅游名县、中国最美生态文化旅游名县、气候康养旅居地。

  三是现代化生态产业体系加快构建。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振兴,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22家、高新技术企业5家。建龙西钢“数智化高速棒材”项目获省科技成果转化二等奖,北方水泥获评省级“绿色工厂”。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桦树汁采收量达到3.3万吨,产值增长60%以上,67款产品入选“九珍十八品”名录,“伊春蓝莓”“伊春黑木耳”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北药种植抚育面积达到82万亩,规模以上制药企业增至9家,友好成钧中药等5个生物经济项目竣工投产。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五星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加快推进,铁力年丰风电项目装机并网。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扎实推进,新签约项目57个、总签约额51.9亿元,实施省市重点项目145个,实现投资87.1亿元,投资完成率105.4%。

  四是乡村林场“双振兴”实现新突破。健全土地保护制度,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超额完成省定大豆种植任务,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5.3万亩,粮食生产实现“二十一连丰”,铁力市、嘉荫县成功入选全国绿色高产高效行动示范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户均增收1895元,人均年纯收入超过1.7万元、增长9.8%。深入实施“660600”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林场示范创建,推进14个村场民宿试点建设,“岭尚十年”民宿获评全国甲级民宿,3家民宿获评全省五星级民宿、占总数的50%,嘉荫县燎原村、雪水温村获评“中国最美休闲乡村”,朝阳镇获全国六个边境小城镇建设试点之一。

  五是林区发展活力持续释放。深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落地见效。扎实开展市县财政体制改革,入选中央财政支持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区,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增速位居全省第一。被确定为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城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高效办成一件事”审批时限压减到当日办结,政务服务事项限时办结率和满意率实现“双一百”,12345热线入选全国数字政府创新实践案例。深化对俄交流合作,嘉荫进境粮食指定监管口岸完成终验,边民互市贸易加快发展,嘉荫县获评“优秀跨境电商示范城市”。拓展与茂名市交流合作,互派交流考察团,签约额达8.6亿元。我市代表团出访俄罗斯、韩国、阿塞拜疆等国家,国际“朋友圈”越扩越大。

  六是民生保障扎实有力。财政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4.3%。多措并举促进重点群体就业,城镇新增就业1.2万人,超额完成年度计划。在全省率先完成基本医保参保扩面攻坚任务,全市二级以下定点医疗机构全部纳入DIP结算。城乡低保实现“十八连增”。获批全国救助管理区域性中心试点。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出台《伊春市贯彻落实<教育强国规划纲要2024-2035>实施方案》,与省教育厅开展首个地市战略合作,义务教育加快向优质均衡迈进,高考物理类、历史类平均分双列全省第一,伊春职业学院针灸推拿专业获教育部批设。推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全部组建县域医共体。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复审。扎实推进城市更新,改造老旧小区14个、供水供热管网48.5公里,建设口袋公园15处。全面打赢森防战役,连续21年未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双下降”。食品安全考核获全省A级等次。扎实推进信访问题化解“百日会战”,信访法治化水平显著提升。

  七是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委工作要求。加强法治政府建设,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社会及舆论监督。深化能力作风建设,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传统,主动服务群众和市场主体,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取得实效。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巩固主题教育成果,坚决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政治生态持续向上向好。

  此外,国防动员、退役军人事务、民族宗教、外事侨务、新闻广电、统计审计等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事业实现新进展。

  各位代表!成绩的取得,是市委科学决策、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团结一心、拼搏奋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各界人士,向驻伊部队官兵、公安干警、消防救援指战员和所有关心支持伊春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感谢并致以崇高敬意!

  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存在的问题和短板:消费需求不足,部分企业经营发展困难,县域经济和民营经济偏弱,生态产业尚未形成强力支撑,历史遗留问题有待解决,民生领域还有欠账,财政压力较大,政府系统有的干部思想不够解放、能力作风仍需加强。我们将以积极有效的措施破解难题,以“钢牙啃硬骨头”的精神逐步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用实干实绩回馈全市人民。

(责任编辑:秦宇雯)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