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6日在绥化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市长 陈立军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2024年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绥化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的一年。一年来,市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黑龙江期间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按照省委建设“六个龙江”、推进“八个振兴”的总体部署,在市委坚强领导下,紧紧依靠全市人民,全面落实厚植“五个优势”、赋能“三篇文章”、加快“三个提升”、优化“四个环境”的发展思路和“五个争当排头”的努力方向,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各项事业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综合实力持续增强。预计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3%;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固定资产投资下降18.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外贸进出口总额下降12.6%;实际利用内资增长55%;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8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3.4亿元,增长5.1%。
一年来,我们坚持增质效、固根本,现代化大农业建设迈出新步伐。粮食安全“压舱石”地位更加稳固。粮食产量突破241亿斤,增产4.11亿斤,实现“二十一连丰”。落实土地托管面积1724万亩、垦地合作面积144万亩。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738万亩,全省第一。践行大食物观先行地加快打造。生猪出栏、冷水鱼产量、繁育各类鱼苗数量,均居全省第一位。“四个农业”稳步推进。做强科技农业,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71.3%,分别高于全省、全国1个和8.3个百分点。通过审定主要农作物新品种122个,其中水稻新品种审定数量全省第一。海伦大豆被命名为“太空优选蛋白”品种。肇东水肥一体化示范园区玉米亩产全省第一。肇东、海伦、兰西、庆安、绥棱、明水、北林被确定为全国玉米、水稻、大豆单产提升整建制推进县。北林被确定为全国“北斗+智慧农业”支撑玉米大面积单产提升试点。望奎“北薯南种”经验被央视《焦点访谈》报道。做大绿色农业,国家认定绿色有机农产品数量756个,全省第一。做精质量农业,种植业定制面积居全省前列。“农业托管智慧链”经验入选第一批数字中国建设典型案例,全省唯一。绥棱向荣村土地托管模式全省推广。《绥化鲜食玉米全产业链标准体系》成为全国首个以地级市命名的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做优品牌农业,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件,全省第一。庆安大米、海伦大豆、绥化鲜食玉米入选区域品牌(地理标志)百强榜。
一年来,我们坚持转方式、调结构,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取得新成效。围绕全省“4567”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构建具有绥化特色和优势的“4106”现代化产业体系。产业升级步伐加快。玉米加工能力保持全国地级市首位。由我市牵头申报的绥哈大齐生物制造集群晋级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我市在哈绥大齐经济圈发展格局中的作用日益凸显。青冈京粮入选国家级质量标杆。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全省第一。全省农产品精深加工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会议在我市召开。庆安稻米产业被认定为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装备制造业快速增长,天有为电子主板上市获证监会正式批复,将实现我市本土企业主板上市零的突破。医药制造业规上企业数量全省第二。麻纺产能全省第一。园区承载能力显著增强。安达精细化工园区获得全省园区认定和安全等级评定“双第一”,建成全省首个高寒、高纬度安达百万千瓦级光伏新能源基地。市经开区生物化工产业园通过省应急厅安全风险评级复核,获批中国创新创业成果交易会成果转化基地。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137户,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数量增长111%,科技项目资金增长246%。企业上云数量全省第一。工业企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速全省第二。成立省稻米数字营销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全市通过省备案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达到4个。
一年来,我们坚持抓招商、上项目,工业经济质效实现新突破。招商引资实现量质双提升。新签约项目108个,合同资金960亿元,实际利用内资增速全省第一。举办绥化市(北京)招商推介大会,签约额超百亿元。全省三季度招商引资及产业项目建设“擂台赛”在兰西召开。重点项目扎实推进。争取增发国债、“两重”“两新”项目资金分别为59亿元、34亿元。847个重点项目开工率100%,完成投资558亿元、投资完成率105%。安达天楹风光储氢氨醇一体化、青冈东来生物、兰西榆林食品工业园、绥棱供销粮油、庆安唯田微冻食品加工存储等重点项目开工建设。工业企业不断壮大。新增安达博航染料、望奎晨骐农业等规上企业20户,总数达486户。
一年来,我们坚持促消费、激活力,内需发展潜力释放新动能。消费活力有效激发。累计投放政府消费券4410万元,预计拉动社会消费超9亿元。开展“五谷杂粮下江南”等促消费活动,在北京新发地举办五谷杂粮走进京津冀推介会。“寒地黑土”品牌价值超840亿元。明水公益助农直播专场活动销售破亿元。文旅产业更具特色。开展冬季冰雪和夏季避暑两个“百日行动”,组织“心绥所愿?诗化田园”系列文旅活动,举办肇东、安达、海伦冬捕节和北林荷花节、庆安冰雪嘉年华等活动,旅游接待人次、综合收入分别增长130%、134%。明水承办全国夏季“村晚”。兰西八岔沟滑雪度假小镇一期项目投入运营。望奎获评“2024美丽中国特色文化旅游之乡”称号,望奎皮影保护传承发展经验入选《习近平文化思想实践案例选编(2024年)》。现代物流业加快发展。我市被纳入《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规划》。
一年来,我们坚持强改革、促开放,高质量发展迸发新活力。重点领域改革扎实推进。农村、金融、教育、医药卫生等领域改革全面落实,城市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成效明显。新争取国家级改革试点7个、省级改革试点6个。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打造“高效办成一件事”100项,办事超1.2万件,全省第一。落实包联服务企业(项目)制度,221个问题诉求全部办结。营商环境创新案例177项。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评比进入全国同类城市前十。全国城市信用综合排名进入前30、创历史新高。数字政府加快建设,汇聚数据超135亿条。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入围全省民营企业百强14户、制造业百强18户,全省第二。县域经济实力不断增强。肇东成为全省唯一入选东北地区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十强的县(市)。对外开放步伐加快。对外出口额增长21.5%,对俄贸易增长211%。
一年来,我们坚持办实事、惠民生,人民生活品质实现新跃升。全面落实新时代幸福龙江建设20件民生实事,全市33件民生实事落地见效。城乡面貌持续改善。绥大高速、市传染病医院、市滑冰馆投入使用。绥化民用机场进展顺利。新建改造供排水管网239公里、燃气供热管网76公里,市本级西三路、海城街等6条路实现通车。改造升级市本级四个出城口道路35公里。我市被评为全国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运用“千万工程”经验,10个省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精品村巩固提升,村庄规划管理实现全覆盖。投资7亿元,建设农村公路590公里、改造危桥22座。维修养护农村饮水工程434处。改造农村危房1515户。生态环境治理有效。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年度整改任务全部完成。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84%,地表水优良水体比例70%。河湖库“清四乱”工作全省领先。我市全国首批、全省首个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顺利通过国家绩效考核,其中兰西黑臭水体治理被评为全国典型案例。绥棱入选全国6个生态环境质量“明显变好”县域。北林成功签约零碳产业园项目。海伦长庆村被评为全省唯一的国家级零碳村镇。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就业更加充分,城镇新增就业4.1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脱贫人口就业5.8万人,超额完成年度任务。青冈“探索实践鲜食玉米帮扶产业四条路径促农增收”做法获党中央、国务院通报表扬。全省以工代赈现场会在绥棱召开。社会保障体系更加有力,居民养老保险、基本医保、城乡低保持续提标扩面。在全省率先打造“领取养老金人员待遇资格认证”政务集成系统。市红十字会被评为“全国红十字系统先进集体”。公共服务水平持续提高,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实现全覆盖。北林入选全国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试验区,北林英俊小学和市第二中学分别入选全国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校、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民生支出500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90%。社会大局安全稳定。“保交楼”任务全部完成。安全生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下降38%、41%。全面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信访总量下降45%。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平安绥化、法治绥化建设水平不断提高,百姓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
一年来,我们坚持转作风、提效能,政府自身建设得到新加强。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黑龙江期间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严格执行“第一议题”制度。高质量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168件,政协提案178件。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深化能力作风建设,落实“四下基层”制度。运用“四个体系”闭环工作落实机制推进工作。集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建立“校园餐”经费保障制度,出台“4+2+7”殡葬惠民政策,聚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在全省率先出台《行政处罚裁量因素积分制规则》,打造了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新标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不断增强。
同时,国防动员、民族宗教、外事侨务、贸易促进、广播电视、统计审计、公积金、档案史志、地震气象、供销合作、妇女儿童、老龄双拥、慈善残联、防灾减灾、援疆援藏等各项工作都取得新业绩。
各位代表!回顾过去一年的发展历程,全市上下承压前行、奋发有为,取得的成绩难能可贵、殊为不易。我们能够战胜风险挑战,推动各项事业取得新进步,最根本的是习近平总书记领航掌舵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得益于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市人大、市政协和社会各界的监督与支持,更得益于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的不懈追求和团结奋斗。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各族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绥部队、公安民警、武警官兵,致以崇高的敬意!向所有关心、支持和参与绥化高质量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存在的差距和不足。一是经济总量不够大,增长速度不够快,运行质量不够高,发展要素集聚能力不够强,发展潜力还没有得到充分释放;二是产业结构不够优,三次产业结构中二产占比还比较低,3个县(市)的二产占比低于10%;三是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面临销售疲软、经营效益下滑等风险挑战;四是财政增收乏力,收支矛盾依然十分突出;五是县域之间、城乡之间发展不均衡、不充分,还没有形成整体区域竞争优势;六是民生领域和基础设施仍有短板欠账,房地产、政府债务、金融等领域风险化解需要加力;七是政府系统少数干部干事能力、担当意识、法治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我们将正视问题、直面矛盾,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