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市政府工作报告(2025年1月7日 戴龙成)

2025-02-10 10:24 来源:莆田网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秦宇雯)

莆田市政府工作报告(2025年1月7日 戴龙成)

2025年02月10日 10:24   来源:莆田网   莆田网

  ——2025年1月7日在莆田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莆田市人民政府市长 戴龙成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24年工作回顾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新时代新福建建设10周年,也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擘画木兰溪综合治理25周年。一年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在市委坚强领导下,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深化拓展“三争”行动和“五抓五比五看”活动,俯下身子抓产业、一心一意谋发展,做深做实“一五二三四”各项工作,建设绿色高质量发展先行市迈出坚实步伐。

  初步预计,地区生产总值3400亿元、增长5.5%左右,实际利用外资增长25.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7%,出口总额增长4.8%,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238.6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7.6亿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5%,城镇登记失业率2.7%,居民消费价格基本平稳。

  一年来的主要工作报告如下:

  一、稳字当头,进上发力,经济支撑更有底气。坚持把服务企业摆在优先位置,高规格举办民营经济发展大会、世界莆商大会,亲清惠企平台入选全国城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案例,农发行等金融机构投放贷款规模创新高,民营企业贷款占比全省第一,新登记企业数增长33.2%、全省第一,佳通等7家企业产值超50亿,华峰华锦和中海天然气产值超百亿。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头等大事,全国首创“产业链+行业商会”招商模式,成立国有招商公司,组建专业招商队伍,签约亿元以上产业类项目183个、总投资820亿元。坚持把扩大投资作为主攻方向,争取超长期特别国债11亿元,支持23个“两重”“两新”项目,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56亿元;组织集中开竣工3场,推动164个项目开工、158个项目竣工,330个省市重点项目超额完成年度任务。坚持把促进消费作为重要支撑,开展消费品以旧换新等活动超百场,引进品牌首店25家,限上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增长43%,社消增幅全省第二。坚持把稳住外贸作为有力抓手,启用全省首个AEO企业孵化中心,落地“跨境电商+产业带”项目5个,组织企业参加境外展会56场,对新兴国家出口增长35%,“莆田优品”走进千万家、畅销海内外。

  二、创新驱动,数智赋能,产业发展更富朝气。创新战略向深而耕,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3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33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家,全社会研发投入增长10.3%;发布市人才智慧云平台,新增高层次人才2100人,新选派“科技副总”23人,建成国家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4个、全省第二。传统产业向新而行,推动省里出台支持莆田鞋业高质量发展12条,建成全国鞋业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平台,培育自主品牌企业56家,“仙作”亮相世界品牌大会,百威雪津入选全国“无废企业”典型案例、全省唯一。新兴产业向高而攀,获评全国首批工信领域北斗规模应用试点城市,三棵树蝉联中国品牌价值500强、行业唯一,威诺数控获国产数控机床最高奖春燕奖、全省唯一,全球首座漂浮式风渔融合平台投产、全省首个百兆级渔光互补项目并网发电,五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1.5%。“四大经济”向强而进,“全市一张图”入选全国“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典型案例”,13家数字经济企业入选省“独角兽”“未来独角兽”“瞪羚”企业;大型演艺项目《印象妈祖》《缘起湄洲》火热上演,接待旅游总人次突破3300万;清洁电力装机容量比重达68%,枫亭化工新材料产业园入选全国首批清洁生产创新试点、全省唯一。现代服务业向实而为,举办首届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大会,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6个,新增限上商贸企业320家,蝉联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匠心智造产业新城勃勃生机、欣欣向荣。

  三、敢于探索,持续加力,改革开放更添锐气。坚持改革不停顿,抓实年度38项重点改革任务,产业链改革经验全国推广;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全省首创企业信用修复“一件事”“席位制分散评标”模式,工程建设项目“多测合一”做法全省推广;深化园区改革,盘活闲置土地844亩,新建标准化厂房51万平方米,德濠智造谷等6个小微园开工,莆田高新区入选全国专精特新百强园区;实施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组建全国首家地级市资源循环集团,市属国企资产总额增长10%。坚持开放不止步,出台鼓励台胞畅游妈祖故里政策,世界妈祖文化论坛台胞参与人数创新高,两岸妈祖文化标准共通试点获批立项;与阿根廷伊瓜苏港市、巴黎十三区签订友城意向书,对外交流越来越广;建成石门澳11#等泊位,港口吞吐量增长12.3%、全省第一,通江达海战略港城更加畅连、充满活力。

  四、融合发展,一体推进,城市风貌更显大气。城市功能持续优化,绶溪片区建设稳步推进,木兰溪南岸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全国推广,新开工老旧小区改造47个,完成棚户区改造2.9万套、全省第一。城市品质持续提升,紫霄大道二期、灵华线实现通车,水上巴士玉湖航线开通,泗华郊野公园建成,新增福道33公里、公共停车泊位3000个,新建改造雨污管网105公里,完成1700栋50年以上一般安全隐患老旧房屋整治。乡村振兴持续发力,全面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恢复耕地1.9万亩,粮食产量19.3万吨,新增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8个、绿色食品33个,南日镇获评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创建镇,村财超20万元的村数增长14.5%,“农”墨重彩的和美乡村画卷徐徐铺展。

  五、综合保护,系统治理,生态环境更具灵气。坚定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理木兰溪、保护好湄洲岛的重要指示精神,举办木兰溪治理25周年系列活动,木兰溪治理经验在全国生态日活动推介展示,木兰溪、延寿溪分别入选全国幸福河湖首批优秀案例和建设项目;湄洲岛“零碳岛屿”案例再次亮相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湄洲岛及其周边海域入选全省首批“美丽海湾”优秀案例,生态文明的莆田样本更加璀璨、更加瞩目。坚持厚植底色,深化木兰溪流域治理提升、城乡污水处理基础设施提升三年行动,木兰溪流域国省控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保持100%,萩芦溪干流国省控断面水质首次全部达到Ⅱ类,近岸海域国省控点位优良水质面积比例95.6%、全省第二,强化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空气质量达标率97.8%;持续推进生态保护修复,退养还滩复滩7320亩,造林绿化5.8万亩。山水诗画生态韵城泼墨添彩、绿意醉人。

  六、用心用情,为民造福,民生事业更接地气。就业政策持续加力,城镇新增就业完成率全省第一,职业技能培训2万人次,全力以赴为高校毕业生铺好就业路的做法全国推广。社会保障用情用力,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达98%、95.7%,全省率先实施特殊困难群体社保费全免,发放各类社会救助6.9亿元,惠及困难群众19.5万人次。社会事业协同发力,“书香校园、智慧阅读”案例全国推广,新增省级义务教育管理标准化学校30所,北大附中莆田学校开学,莆田一中新校区全面启用,莆田学院新增硕士点10个、全省第一;省协和医院妈祖院区竣工验收并核发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省级区域医疗中心主体封顶,改造薄弱乡镇卫生院17家;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修缮经验全国推广,“妈祖巡安莆田”入选全国优秀网络公益项目、全省唯一,《文脉春秋》《山水间的家》等36个央视专栏满屏莆田元素,获评年度美好文化城市、全省唯一,妈祖故里文化名城光彩夺目、魅力彰显;成功举办全国射击锦标赛、海峡两岸大学生篮球赛、莆田马拉松等赛事,莆籍健儿勇夺巴黎奥运会铜牌。社会治理有力有效,深入实施“党建引领、夯基惠民”工程,“数字赋能基层新路径”做法获国务院大督查通报表扬,并在《人民日报》刊载,信访总量下降17.2%,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双下降”,刑事、电诈、盗窃立案数“三下降”。国防动员、退役军人、民族宗教、侨务、档案、工青妇、残疾人和红十字等事业取得新成效。

  七、忠诚勤勉,实干担当,干事创业更扬正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坚决抓好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国务院大督查等反馈问题整改。坚持民生为要,办好为民办实事项目,12345热线获全国政务热线“服务创新优秀单位”。坚持尊法崇法,提请审议地方性法规2部,办好市人大代表建议390件、市政协提案226件。坚持清正廉洁,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大力整治形式主义,政治生态风清气正。

  各位代表!今天的莆田,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更亮、支撑更强、动力更足,“甜”味更浓了。此时此刻,我们更加深刻体会到,这些成绩的取得,根本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是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关心厚爱的结果,是市委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奋力拼搏、苦干实干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全市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莆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官兵、公安干警和消防救援队伍,向所有关心支持莆田发展的台港澳同胞、海外乡亲和国际友人,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加深;园区承载力还不够强,要素保障还不够有力;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科技创新能力偏弱;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还有短板;作风建设还需加强,干部敢于担当、善于创新、勇于破题的精气神还有待提升,等等。我们要正视困难、迎难而上,遇难则刚、遇险则进,闯出个绿色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责任编辑:秦宇雯)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