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政府工作报告(2025年1月6日 张永宁)

2025-02-10 10:46 来源:闽东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秦宇雯)

宁德市政府工作报告(2025年1月6日 张永宁)

2025年02月10日 10:46   来源:闽东日报   

  ——2025年1月6日在宁德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宁德市人民政府市长 张永宁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4年工作回顾

  2024年是宁德发展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习近平总书记到福建考察,深情回忆“宁德往事”,给予宁德肯定勉励,让我们倍感温暖、备受鼓舞。一年来,全市上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化拓展“三争”行动,奋力谱写“宁德篇章”,全方位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

  预计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和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增长30.2%、21.3%,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4.2%、6.4%。中国百强城市宁德再进11位、排名第71。福安蝉联全国“百强县”、全省“十强县”,蕉城蝉联全省“十优区”,霞浦、周宁蝉联全省“十佳县”,福鼎上榜全省“十佳县”,东侨蝉联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全国30强、位列第24。

  一年来的主要工作和成效是:

  (一)经济增长积蓄新动能。实施项目建设攻坚行动,全年固投增长5.4%,338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785亿元;新谋划重大项目836个,总投资1928亿元;新签约项目288个、总投资1162亿元,履约率97.5%、开工率83.6%。宁德核电5#6#机组、古田抽蓄等重大项目开工建设;温福高铁可研基本完成,上白石水利枢纽通过可研审查,漳湾铁路专用线启动初设,沈海高速扩容完成工可,京台高速扩容列入国高网,宁古高速六都至大甲段、宁上高速东安至溪尾段贯通。实施“消费促进年”系列活动,累计发放“两新”补贴4.8亿元。出台文旅促消费“10条”,成功举办世界地质公园文化旅游节,全市接待游客超7000万人次、游客旅游总花费超650亿元;新增4A级景区1个、3A级4个,上榜全国热门旅游目的地城市TOP20;周宁获评全国避暑旅游目的地,霞浦获评中国滩涂海鲜美食地标城市。宁德临港物流园等项目建成投用,仓储面积新增11.3万平方米,寄递业务量超2亿件。实施外贸提质工程,国家外经贸提质增效示范项目获批,宁德保税物流中心(B型)获准设立并正式封关运作,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和海关监管中心建成投用。贯彻新时代民营经济强省战略,通过法定形式确定11月1日为“宁德企业家日”,以城市之名礼遇企业家。创新推出“益企宁德”“8条”,帮助企业完成信用修复1071件,落实减税退税降费33.3亿元。新增市场主体7.7万户、总量超55万户,新增“四上”企业422家。

  (二)科技创新迈出新步伐。抓龙头引领,宁德时代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青拓集团荣获国家冶金科学技术一等奖。举办世界储能大会,展示“零碳·科技”城市形象;举办国际不锈钢产业创新发展大会,设立不锈钢标准创新基地。材料基因工程高层论坛在我市举办。抓主体扩面,出台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企业“10条”、制造业梯度培育“5条”,新增省级单项冠军企业3家、专精特新企业33家;规上工业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比41.3%、高出全省25.6个点;全社会研发投入132.8亿元、增长10.8%,研发强度3.5%、全省第1。新增专利授权7925件,PCT国际专利申请数连续5年全省第1,国家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中心宁德分中心获批设立。宁德时代获评中国质量奖提名奖,质量强市迈出坚实步伐。抓平台建设,与厦门大学共建海洋创新研究院,与南京农大共建葡萄产业科技研究院,新增省级企业技术中心5家,宁德时代绿色超算中心、安发科创总部开工建设。抓人才引育,新增“两院”院士合作项目16项,新认定市级以上高层次人才3571人、技能人才1.2万人,连续3年入围中国最具人才吸引力百强城市。宁德时代曾毓群上榜全球最具影响力百位商界领袖。

  (三)产业发展彰显新韧劲。主导产业加快发展,新型工业化深入推进,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核心区建设提速,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再进3位、排名第76,荣获“中国锂电产业地标”。锂电产业产值2508亿元,福鼎时代5#超级工厂、时代电船等23个项目开工或投产。动力电池产业集群排名中国百强产业集群第16,宁德时代位居世界500强第250位,登顶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榜首。不锈钢产业产值2270亿元,青山钢管总部等15个项目开工或投产,青拓中厚板通过中国船级社工厂认可审核。铜材料产业产值383亿元,东南铜业电解提质增效项目建成投产。上汽宁德基地第100万台整车下线。“三大产品”加快培育,电动船舶累计销售540艘、在建200艘,在全国率先破解小型电动渔业养殖船舶入籍登记问题;青拓矿卡二期试产,产销突破1500辆;按摩器全产业链产值超220亿元。全省县域重点产业链发展现场会在我市召开,柘荣荣获“中国刀剪产业高地”。“数实融合”加快推进,新增省级“瞪羚”企业23家、数字化标杆企业5家、智能制造优秀场景5个,巨龙电机入选工信部5G工厂名录,东侨入选省级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集聚区。宁德时代大数据研究院、数智宁德研究院成立。优势农业提质增效,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持续开展“我在宁德有亩田”活动,建成高标农田4.1万亩,完成粮播面积136万亩,粮食总产量48.4万吨。深入实施“八个一”工程,“8+1”特色产业全产业链产值达2500亿元,全国践行大食物观现场会在我市召开。市农业生物种质资源库开工建设,新增国审水产新品种2个。新增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5个、“两品一标”113个,霞浦、福鼎、古田上榜全国地理标志百强县。深入推进“国鱼计划”和“三茶”统筹、食用菌等专项,大黄鱼产业宣传推广周、银耳产业发展大会等活动成功举办。蕉城入选全国渔业绿色循环发展试点县,福鼎入选国家渔港经济区试点,福安、柘荣、福鼎获评全国“三茶”统筹发展县域、茶业高质量发展县域、茶业践行新质生产力县域,寿宁入选全国小白茶特色产区,古田入选全国农业生产示范县并被授予袋装银耳发源地。

  (四)改革开放收获新成果。重点领域改革持续深化,传承弘扬“四下基层”的创新实践等一批改革经验或典型案例在全国全省推广。完成市县党政机构和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实施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经营管理、资本运作能力进一步提升。深化国家级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融资担保放大倍数7.14倍、全省第1,农村生产要素流转平台累计融资192.5亿元,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增长15.8%。实施数字赋能“131”工程,“城市大脑”启动建设,“梦想小镇”落地运营;全市汇聚数据超65亿条,新增数字应用场景典型案例66个,实现“数据最多采一次”事项98个、“高效办成一件事”13个。开放步伐持续加快,漳湾18-20#、湾坞8#等8个泊位建成投用,全市港口货物吞吐量达8327万吨,集装箱吞吐量达22.2万标箱。举办首届世界宁籍华侨华人社团联谊大会。拓展国际友城交流合作,接待外宾团组45批696人次。积极融入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举办陈靖姑文化、甘国宝武术文化、海洋诗歌文化、畲族“三月三”等两岸交流活动90多场次,霞浦获批设立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蕉城获评海峡两岸少数民族交流与合作基地。

  (五)城乡面貌焕发新颜值。扎实推进城市品质提升,市县国土空间规划获批实施,金垂、财校等片区完成城市设计。金漳路、天山路三期、和畅路北段等路段建成通车,宁德一中旧校区等地下停车场和青少年宫立体停车楼建成使用。全市完成老旧小区改造2954户,新改建公园绿地90公顷、福道125公里,实施中心城区“十个十”民生工程121个。市循环产业园开工建设,新改建污水管网177公里、雨水管网70公里、供水管网63公里、输变电工程18个、5G基站1835个。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上线运行,市政、园林、环卫、执法等实现“一网统管”。海西天然气管网二期通气投产,估算每年可为居民和企业节省用气成本2.5亿元以上。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分类晋级,新增“五个美丽”省级示范点2142个,标准版和提升版村庄覆盖率分别达83%、42%;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提升治理项目63个,柘荣获评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建成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3个、农村供水保障工程36个,29万人安全饮水问题得到改善。新改建国省干道315公里、农村公路350公里;古田、周宁入选“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寿宁在全国现场会作典型交流。扎实推进生态环境治理,新改建安全生态水系26公里,整治入河入海排污口872个,清退海上超规划养殖网箱509公顷,三都澳海域水质优良比例提高21.3个点。完成闽江流域古田段网箱养殖清退。植树造林11.9万亩,治理水土流失22.8万亩,古田西朝钼矿入选全国矿山生态修复典型案例;修复生态湿地8213亩,宁德获得全国首批红树林造林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奖励。零碳湾区新能源产业集群、“三库+碳库”绿色生态理念坚定践行者黄振芳入选全国绿色低碳典型案例,屏南时代、时代一汽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

(责任编辑:秦宇雯)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