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2日在吉安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上
市长 王亚联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24年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一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等各项工作,吉安高质量发展迈出积极步伐,红土圣地焕发蓬勃生机。
——当今吉安,接续奋进取得新的成果。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严峻形势,我们砥砺前行、难中求成。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4.3%,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4.4%和6.7%,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吉安连续十一年获评全省综合性考核先进设区市。这份成绩单,凝结了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的辛勤汗水,值得倍加珍惜。
——当今吉安,聚力攻坚实现新的突破。“十大攻坚战”蹄疾步稳,形成一批标志性成效。新引进投资过百亿或预计产值过百亿的“双优”项目17个,入规工业企业超300家、全省第一。井冈灌区列入国家“两重”建设标志性重大水利项目,“井冈山”品牌喜登中国区域农业形象品牌影响力指数百强榜第7位,园区闲置低效用地盘活、产业集群攻坚、产业生态优化等做法入选全国典型案例,“两个免于提交”写入国务院关于“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的指导文件。省政府专门印发实施《赣江中游(吉安)生态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总体规划》。一年来的聚力攻坚,打下了更加坚实的基石,攻出了更加强劲的势能。
——当今吉安,宜居宜业展现新的面貌。全市县级以上城市空气优良率97.9%,PM2.5平均浓度22.7微克/立方米,国省考断面水质排名保持全省第一,污染防治攻坚战考核全省第一、连续五年获评优秀等次。“四融一共”和美乡村加快建设,城市功能和品质持续提升,创业担保贷款完成率、“5+2”就业之家建设数量均列全省第一。亲清连心政企恳谈会制度获评全国工商联十大优秀实践案例,全省优化营商环境、“一表同享”改革均在我市召开现场会。来吉宾朋纷纷表示,庐陵大地青山绿水、重信守诺,选择吉安就会钟情吉安、爱上吉安。
——当今吉安,亮点纷呈彰显新的魅力。圆满承办全国普惠金融改革、跨境电商、油茶产业创新发展,以及全省重大工业项目建设、县域综合医改等会议,举行中国(吉安)电子信息企业融通对接等活动。井冈山市人武部荣获中央军委表彰。首届庐陵文化生态旅游节精彩亮相,农民丰收节、红色文化“三部曲”系列活动波次推进,CBA季前赛、全国跳伞锦标赛、省七健会、庐陵新年最吉安、全明星演唱会、音乐嘉年华热动全城。很多群众评说,吉安的形象更靓了,人气更旺了,城乡更有味了。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主要抓了以下五个方面:
(一)扩大需求稳增长,发展态势更趋稳固。坚定实施项目带动战略,915个重点项目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116%。争取特别国债、专项债、中央预算内投资规模居全省前列,峡江灌区、天玉码头、井冈山大桥重建工程如期开工,祥云大道、大广高速吉安至南康段改扩建、吉安南500千伏输变电工程顺利完工,遂川、永新抽水蓄能电站项目获核准批复。细化落实“两新”政策,市县联动举办4000余场促消费活动,限上新能源汽车、家具零售额分别增长74%和15%。完成改造县城综合服务体13个、乡镇商贸中心120个,培育限上商贸流通企业461家。打好文旅高质量建设高水平运营攻坚战,新增国家4A级景区3家,4A级以上景区累计达30家,后河·梦回庐陵、三湾改编景区拓展提升,全市发放文旅消费券3000余万元,接待游客人次、实现旅游收入分别增长16%和15%。积极开展走进跨国公司总部行动,119家生产型出口企业赴外参展,达成外贸订单超20亿元,新增外贸企业111家,进出口通关时间压缩近七成,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获全国考核“成效较好”等次,万安县成立全省首家县域跨境贸易协会。智慧物流等新业态加快布局培育,江西供销(吉安)冷链物流园立项启动,峡江赣中现代物流园建成投用,全市A级物流企业达64家。
(二)强攻产业提能级,经济支撑更为坚实。落实省“1269”行动计划,打好培育壮大千亿产业集群攻坚战,新增省级产业集群、中小企业特色集群数量均列全省第一。电子信息产业持续壮大,营收达2033亿元、增长12.3%,产业联盟发展会员企业506家,检验检测中心获批省级质检中心,研究院联手10家名校大所落地运营10个板块、获评全省唯一省级工业设计研究院。新材料产业实现营收930亿元、先进装备制造产业790亿元,生物医药、绿色食品、新能源等产业快步提升。出台支持智改数转10条措施,完成深度诊断企业1990家、改造617家,电子电路揭榜建设省级“产业大脑”,吉州区、永丰县、吉水县入选省级产业集群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县。积极打造创新平台,“两飞地一中心”揭牌运营,吉安高新区深圳科创飞地成效初显,全市R&D经费投入强度达1.9%、保持全省前列。打好招才引智人才集聚攻坚战,组建市人才发展集团,“双招双引”全面开展,引进省级以上产业链团队29个、青年人才1.9万人。
(三)深化改革扩开放,内生动力更加强劲。打好重点改革突破攻坚战,深入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行动,重点企业包保和企业特派员等机制有效落实。开发区管理制度改革走在全省前列,9家开发区在全省考核中实现进位、数量全省第一,新干、遂川、万安扩区调区获省批复。新增信用等级AA+国有企业2家,市新庐陵私募基金公司牌照获批。普惠金融、政务服务、集体林权制度、融媒体等重点改革取得积极进展,数据专员制度、吉水“数转险”、新干“箱包贷”等一批改革典型在全国推广。打好水运经济高质量发展攻坚战,赣江水运覆盖全部县区,港口货物吞吐量超300万吨。重大产业项目实现突破,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449个,其中通过基金引进项目21个、总投资118亿元,实际利用省外项目资金、对外直接投资增幅均列全省第二。与赣州23个联动发展事项、东莞56个对口合作事项、深圳南山区19个交流合作事项、新疆阿克陶县9个对口支援事项务实推进,与中东、东南亚等“一带一路”国家经贸文化交往进一步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