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1日在临沂市第二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临沂市市长 张宝亮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同志提出意见。
一、2024年工作回顾
2024年是接续奋斗、干中求成的一年。这一年,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亲临山东视察,并对临沂发展赋予新定位、新使命。我们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坚强领导下,锚定“走在前、进位次、提水平”,大力弘扬沂蒙精神,深入实施现代化强市“八大战略”,经济稳健向好、社会安定有序,高质量发展迈出新的坚实步伐。
一年来,我们统筹推进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经济运行稳中有进、进中提质。经济实力持续提升。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达到66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左右,进出口总额增长2%左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左右。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68.5亿元、增长5.1%。质量效益持续改善。预计高新技术产业投资、产值占比分别达到54%、46.5%,分别提高5.5个、1.8个百分点。发展后劲持续增强。实施省市县重点项目836个,完成投资1800亿元以上。民间投资占比达到77%、提高6.2个百分点。产值过亿元企业达到1655家、增加169家,市场经营主体发展到153.2万户、全省第3。
一年来,我们大抓工业、大抓招商、大抓科创,现代化产业体系更具辨识度。咬定万亿工业不动摇,预计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左右、连续19个月全省前5,新增规上工业企业841家、全省第1,工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传统产业焕新提质。加力推进技术改造、产销对接、两化融合,预计八大传统产业产值增长6%左右、达到7400亿元。实施工业技改项目1450个,预计技改投资增长10%以上,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覆盖率达到90%。潍临日智能农机装备集群入选全国先进制造业集群,木作家居产业集群获评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高端工程装备集群入选省先进制造业集群。战新产业集中突破。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商用车等产业加速崛起,山钢永锋超薄板、国华金泰光伏玻璃、科翰硅源新材料等一批重大项目建成投产,镓数氮化镓单晶衬底、中科煜宸激光增材制造等项目试生产。世界首条纯氢冶金中试线成功运行,“临沂版”DeepWay新能源智能重卡下线。高新区磁电产业获省级战新产业集群发展督查激励。预计全市战新产业完成产值1800亿元以上。招商引资质效提升。举办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招商引资推介会,全年签约项目2250个、新开工项目2100个,分别增长28%、19%,在建项目到位资金1350亿元。当年开工、当年投产项目438个,实现产值93.5亿元。科创氛围日趋浓厚。实施发展“翅膀工程”,启动临沂科技大市场建设,新增省级以上科创平台65个。全社会研发投入146.6亿元,增长13.1%。新认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2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403家、全省第3。金正大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罗欣药业荣获省技术发明一等奖。出台人才公寓免费住、科创园区免费用政策,筹集人才公寓7283套,新认定“人才飞地”9个,入选国家级重点人才22人。临沭获评省科技创新强县。
一年来,我们聚力商城国际化数字化,“四个商城”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加快向现代物流迈进。现代物流城一期建成运营,1653家企业“喜迁新居”,实现成形成势成城的华丽蝶变。物流总额突破万亿,是临沂商贸物流发展史上又一重要里程碑。商城更有国际范。举办第二届国际采购商大会等系列活动,全年接待境外采购商3.1万人。2000余家企业走出国门,到中东、中亚、东南亚等地区开展经贸对接,预计全市对“一带一路”市场出口达到1150亿元。新建海外仓9处,预计跨境电商进出口280亿元、增长30%。数字商城有了新名片。“临沂商城·中国大集”Chinamarket数字商贸综合服务平台、物流大数据平台建成运营,实现线下线上融合发展。“沂链通”平台直连上海票交所、业务规模达到100亿元。新增年交易额过亿元产业互联网平台5家,预计全市网络零售额达到820亿元。邮政快递完成24亿件,成为继北京、郑州之后的北方第3城。我市入选全国物流数据开放试点、全省唯一。链式商城联动全域。发展全域商城,推行“前店后厂”“先店后厂”,新认定地产品园区16处,地产品率达到43%。绿色商城降本增效。中欧班列到发452列,TIR国际公路实现中俄、中-吉-乌“点对点”运输,运输规模全国第5。新开通至韩国首尔全货机航线,临沂港场站集装箱操作量完成7万标箱。新建标准化仓储30万平方米,智能仓储占比40%。
一年来,我们全力推动文旅产业提质赋能,“红色沂蒙·时尚临沂”品牌进一步叫响。成功承办山东省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临沂文旅火力全开,全面刷新城市颜值和外界认知。城区旅游火爆出圈。以水串景、水岸联动,全方位点靓“沂河之夜”,琅琊古城“开城入梦”,《国秀琅琊》好评如潮,“水韵琅琊”成为临沂文旅新IP。打造灯火兰山·新琅琊等网红打卡地30余处,创建国家级、省级夜间消费集聚区9个,“十一”期间临沂成为全国增速最快的十大热门旅游目的地之一。全域旅游出新出彩。开展“请到沂蒙过周末”系列创意营销,推出“十大最具人气文旅消费活动”,临沂文旅登上央视40余次,“临沂炒鸡”“跟着团长打县城”叫响全国,旅游人次、收入分别达到9300万、870亿元。新认定“沂蒙乡愁”民宿60家,获评五星级民宿20家。沂南入选全国文旅赋能乡村振兴“十佳案例”。赛事演艺亮点纷呈。承办国际男排挑战者杯、中美职业篮球精英对抗赛、CBA、WCBA等大型高端赛事50余场,打造临沂马拉松、红色沂蒙“城BA”等自主品牌赛事30余场。举办琅琊云雀、琅琊国潮等大型商演10余场,引爆全城演艺热度。
一年来,我们努力建设人民满意城市,城市品质和群众幸福指数同步提升。城市空间加快拓展。城市规划体系不断健全,市县乡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全面完成。启阳国际机场开通至日本、韩国、新加坡、香港等航线,日兰高铁贯通东西,临临高速建成通车,我们与更多城市互联互通。城市功能不断完善。集中攻坚供热“冬病夏治”行动,提升重点小区1716个,惠及群众53万户。新建供水、供气管网93公里,完成雨污管网分流改造219公里。持续抓好交通治堵,新开通公交助学等特色线路67条,新增公共停车位1.3万个,免费开放政府定价停车场93处,公交出行分担率提高2个百分点。坚持以绿化为载体,推出城市预留地4209亩,中心城区新建口袋公园156处,新开放共享公园绿地169万平方米。城市治理更加精细。纵深推进物业整治,出台物业管理条例,评选“红榜”企业331个。加快充电设施建设,新建公共充电桩7500个、个人充电桩4.1万个。建设便民摊点群235个、“邻里市集”“果蔬小集”261处,城市更具“烟火气”。
一年来,我们积极探索城乡融合发展新路径,乡村振兴塑成新优势。预计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4.5%左右,粮食总产426.5万吨、实现6连增。成功举办全国供销社服务乡村全面振兴经验交流会,我市被中央农办确定为“三农”工作基层联系点,乡村振兴考核连续2年全省第1。片区建设成色更足。深入实施“百千工程”,编制“多规合一”村庄规划365个,建设省级示范片区26个、市级片区167个,覆盖行政村1216个。新改建农村公路1686公里、农业生产路1410公里,完成村庄绿化美化4103亩。费县入选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郯城获评国家级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县。特色产业加快发展。预计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营收分别达到2445家、3530亿元,均居全省首位。打造“四雁融合创富共同体”17个,累计发放“四雁振兴贷”480亿元。培育“双社联合村”100个,国家级、省级合作社分别达到52家和311家。临沭被授予“世界柳编工艺之都”,“蒙阴蜜桃”“莒南花生”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兰陵成功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全国现代设施农业创新引领区。乡村公共服务持续提升。改造提升村卫生室1465处,农村规模化供水覆盖率、自来水入户率分别达到96%、99%,实施农村清洁取暖改造4.6万户。沂水获评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费县、临沭、郯城入选全国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现场推进会在平邑召开。县域经济夯实支撑。坚持“抓两头、带中间”,加快突破西部六乡镇,支持36个边缘薄弱乡镇,做强22个重点镇,规划建设镇域经济产业园,发展飞地经济、小微园区,58个乡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过亿元。6个镇入围全国千强镇,探沂镇进入全国百强;兰山列全国百强区41位,沂水列全国百强县87位。
一年来,我们坚持尊企、爱企、护企,营商环境有了明显提升。坚持一切工作到企业,集成出台推进新型工业化、优化金融服务等八大类惠企政策,兑现各类资金13.4亿元,为市场经营主体减税降费86.8亿元。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在全省率先推行“全产业一链通办”,落地推广企业“一件事”89个,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报装、开办运输企业“一件事”被国办推广。用好“亲清驿站”“亲清会客厅”,加强政企沟通。在30余个行业领域开展信用分级分类监管,扎实开展企业评部门,纵深推进行政执法领域突出问题整治,月均入企检查压减35%以上。
一年来,我们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民生保障得到有效改善。20项民生实事顺利完成,民生支出占比保持80%以上。“12345·临沂首发”成为群众首选。构建“首发+网格+调解”治理体系,建立一口通办、沾边就办、专项深办等“八办”机制,努力让群众的每一种声音、每一个诉求都会被听见、都会被尊重。全年受理诉求502.6万件,问题解决率、群众满意率分别提升至96%、95%,全国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创新发展工作推进会在我市召开。社会事业不断改善。城镇新增就业10.6万人,城乡公益性岗位新安置1.6万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8.7亿元,连续3年全省第1。新建改扩建中小学23处,增加学位2.3万个,其中高中学位1万个;临沭县被评为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新增医疗床位5731张,县域就诊率达到91.2%,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稳步推进。提高9类困难群众救助保障标准,保障困难群众46.1万人次。慈善系统募捐款物5.1亿元,增长27.8%。举办第二届“沂河之夜”小戏小剧展演月,李翔美术馆开馆,大型纪录片《新沂蒙》精彩亮相,电影《大突围》全国上映。跋山遗址群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改善4.3%,完成水环境标本兼治工程18个,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保持100%。沂蒙山区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基本完成,“世界地球日”国家主场活动在我市举办。新增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装机67万千瓦、达到912万千瓦,占全社会总装机61%。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保交房年度任务超额完成,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化解信访积案成效明显,食品药品全链条风险防控机制更加健全,打击非法集资专项行动有力有效,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全面加强。
一年来,我们旗帜鲜明讲政治,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一体推进党纪学习教育,做到学纪、知纪、明纪、守纪。积极推动学习型政府建设,开展“点题式”培训82期,干部队伍专业素养不断提升。自觉接受各方面监督,按时办复市人大代表议案建议382件、政协委员提案456件,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地方性法规3件。召开新闻发布会146场,政府工作更加透明。
同时,国防动员、退役军人、双拥共建、民族宗教、审计统计、政务公开、档案史志、地震气象水文、外事侨务、台港澳、广播电视等工作扎实推进,老龄、工会、青少年、妇女儿童、残疾人、红十字会、志愿服务、关心下一代等事业成效明显,对口支援、东西部协作进展顺利。
各位代表!回望过去的一年,我们迎风逐浪、满弓发力,用拼搏和实干书写了新的答卷!71项改革被国家部委宣传推广,第三届全国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现场经验交流会等19次国家级、省级会议活动在我市举办,临沂的知名度、美誉度、影响力显著提升!成绩来之不易,根本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得益于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同时也饱含着各位代表、各位委员和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的智慧和汗水。在此,我谨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向各位老领导、老同志,向中央、省驻临单位和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公安干警、消防应急救援队伍,向沂蒙旅、临沂舰、沂蒙山舰广大指战员,向所有关心支持临沂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致以崇高敬意和衷心感谢!
2024年是临沂撤地设市30周年。三十年来,党中央始终牵挂老区人民、关心老区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临沂视察,并多次就临沂发展作出重要指示,成为激励全市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的最大精神动力。千万沂蒙儿女励精图治、奋发图强,临沂由一个传统的农业市,迈入全省第一方阵,走到了全国革命老区最前列;由“四塞之崮、舟车不通”,变成“买卖全球、货通天下”的中国物流之都;由全国18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之一,率先整体脱贫、全面进入小康,展现了民富村美的新画卷;由名不见经传的小城市,崛起为时尚繁荣的现代化大城市。临沂奋力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革命老区现代化建设之路,我们有底气为老区三十年发展而自豪!有自信为老区三十年巨变而喝彩!
需要向代表说明的是,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有效需求不足、社会预期偏弱,去年部分指标增速不及预期,但实物量指标和先行指标运行良好、支撑有力,全市经济回升向好的态势不断巩固。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临沂的经济体量与区域中心城市定位还有一定差距;产业体系现代化水平不高,科技创新能力薄弱;部分企业生产经营面临不少困难;房地产市场下行对经济影响较大;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还比较突出;基层“三保”压力大,民生保障存在不少短板;金融、化债、安全等一些领域的风险隐患仍需高度重视;干部作风能力还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我们必须直面问题,全力加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