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州市政府工作报告(2025年1月7日 王玺玮)

2025-02-10 15:15 来源:鄂州市政府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秦宇雯)

鄂州市政府工作报告(2025年1月7日 王玺玮)

2025年02月10日 15:15   来源:鄂州市政府   

  ——2025年1月7日在鄂州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市长 王玺玮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4年工作回顾

  一年来,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坚强领导下,抢抓花湖机场和武汉新城两大战略机遇,加压奋进,各项事业取得新成绩。

  (一)坚持稳中求进,经济增长态势持续向好

  年初计划目标全面实现。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5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4.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2.6%,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7%,服务业增加值增长7.0%,进出口总额增长30%。粮食稳产丰收,产量达5.1亿斤。新增经营主体2.83万户,增长19.5%,总量超17万户。新增“四上”企业178家。高质量完成“五经普”工作。

  项目建设持续加力。签约亿元以上项目330个。推进鄂州电厂四期、拓材科技、科贝激光等585个亿元以上项目建设,完成投资726亿元。中国长飞、博进生物、双创之星产业园等45个项目纳入省级重点。获批“两新”“两重”项目18个,争取中长期特别国债、中央和省预算内资金75.9亿元,创历史新高。增发地方专项债78.4亿元。

  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接续出台“房九条”和“新房九条”,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5.5%。分类施策解决古城春天等6个烂尾楼项目。15个项目纳入“白名单”,放贷11.6亿元,实现“应贷尽贷、能贷快贷”。首个“第四代住房”云隐栖山府上市。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1565套,提供安置房7880套,城南等6个安置小区交付使用,安置房缺口由10090套降至2076套。长投誉府等33个保交楼及保交房项目、1.5万套商品房交付率100%,有力保障购房户权益。

  消费潜力加速释放。服务业发展综合评估全省第2。400家企业参与消费品“以旧换新”,拉动消费10亿元。开展“焕新消费嘉年华”“武昌鱼·梁子湖螃蟹万人品”主题活动,发放消费券3124万元。吴都·乔街火热“出圈”、南浦路激活“夜经济”、梁子岛国庆游客量和营收均增长60%以上。梁子湖凤栖绿洲获评国家4A级景区。建成峒山西岭别院、岳石洪半山抹翠茶坊、伴山伴岛等网红民宿,三舍雅宿获评国家等级民宿。全年接待游客1311.59万人次、游客出游总花费94.03亿元,分别增长13.7%、18.1%。

  (二)坚持扩大开放,花湖机场效应更加显现

  枢纽功能持续增强。引进中外货运航司19家,全年新开通货运航线30条,累计达85条(国内55条、国际30条),通达50个国内城市、34个国际城市。年货邮量全国第5、增速全国第1。全货机起降超3万架次、全国第3。国际货站“开仓即爆仓”,单日货邮量最高达2000吨。光谷前置货站投运,首个企业海外仓落地非洲。鄂州市入选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全球性国际邮政快递枢纽承载城市。

  开放能级全面提升。花湖机场口岸获批开放,正式更名花湖国际机场,获批全国智慧口岸试点,保税物流中心(B型)封关。药品进口通关口岸获批,水果、肉类、食用水生动物、冰鲜水产品、植物种苗和药品“5+1”开放口岸功能齐备。综保区一期建成,仓储物流设施建筑面积达40万平方米。获批保税航油试点。“空空中转”16种运输模式常态化运营。花湖国际贸易数字化平台投用,进出口业务一窗办理。实现“7×24小时”通关,实行快件分拨“分类分区”监管、“机坪直提直装”,通关效率国内领先。成功举办花湖机场开放大会,亮相国家“进博会”和“链博会”。

  配套设施日益完善。花马湖特大桥合龙,机场南北通道通车,临空经济区“五横六纵”城市骨干路网成型。鄂州长江大桥、双柳长江大桥均完成总工程量70%以上,机场高速二期、武黄高速改扩建项目分别完成总工程量39.7%、29.7%,机场铁路联络线启动建设。三江港综合码头投运泊位4个,集装箱吞吐量达5.7万标箱。中心医院临空院区、皇冠假日酒店、临空青年体育公园投用,顺丰高端人才生活基地、中医特色重点医院、文化中心竣工,华宜寄宿学校秋季开学。

  临空产业加速发展。规划临空产业“一区四园”25.9平方公里,建成4平方公里。引进临空偏好型项目79个。特斯联人工智能、德玛克半导体、芯创半导体等项目开工。度边电子、佰圣特、中康众盛、明理医疗等项目投产。新科宇航MRO一期竣工。中国物流、中国邮政、东航物流等超80家物流企业入驻。嘉里物流、丝路国际等50家国际货代公司开展业务。深创建、佳裕达、湖北国贸、绿山墙英文图书等跨境贸易企业落户。

  (三)坚持创新驱动,产业技术体系更加完善

  科技创新成效显著。莲花山人工智能研究院开工建设。光谷科创大走廊鄂州功能区12个重点科创项目全部开工,获批省级激光智能装备创新型产业集群、2家省级企校联合创新中心。入驻省科创供应链平台企业1107家。技术合同交易额突破105亿元、增长40%。与武汉高校共建省级创新平台9家,转化落地成果106项。高新技术企业总量达400家。鄂钢、容百锂电、虹润高科入选省百强高企,新增省科创“新物种”企业16家,8家企业荣获省级科学技术奖。华工科技、华工法利莱获得国家重大装备核心技术攻关专项。花湖机场申报知识产权62项,主编、参编民航行业标准4部。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13.96件,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5.57件、全省第3。承办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全国VEX机器人大赛。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光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生命健康等产业产值分别增长45.5%、20.3%、8.8%。圆通湖北总部、彤诺电子二期、泽石科技、亿玛在线、中国供销产业园等项目加快建设。华工法利莱荣获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三维五轴激光切割装备市占率全国第1。杜肯新材料柔性复合风管全球市占率达70%。鄂钢自发电二期并网、三期试运行。小铂生物药品持证文号达35个。新增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5家。引进中建三局云采供应链公司和湖北联投九州医药供应链公司,交投致远公司获评国家最高级5A物流企业。

  数字经济加速起势。5G基站达3058个,在全省率先实现行政村5G村村通,入选全国“千兆城市”。“数公基”全域覆盖。城市综合服务客户端“爱上鄂州”正式上线。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注册量达5.9亿。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四上企业”达79家,营收超450亿元、增速全省第1。鄂州市入选省级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新增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3家,数字孪生工厂2家,无人工厂2家,先进级智能工厂11家,两化融合贯标3A级认定企业2家。

  (四)坚持协同发展,城市空间布局更加集中

  武汉新城建设全面提速。制定《鄂州市战略规划》,编制完成武汉新城《综合交通专项规划》等6个专项规划。开工200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80亿元。武鄂黄黄“三横三纵”鄂州段10个品质提升工程、3个重要节点工程如期完工,光谷葛店无感通过。建成葛店综合交通枢纽。清理批而未供、闲置土地1.3万亩。华夏理工新校区封顶。颁发首张无人驾驶汽车道路测试牌照,开通全国首条跨市自动驾驶公交线路。“新城快线”公交化运营。葛店经开区在全国经济技术开发区排名升至34名。葛店镇上榜全国百强镇,庙岭镇入围全国乡镇500强。新城鄂州片区人口年均增长11.3%。

  城市更新步伐加快。开工城建项目153个,完成投资107亿元,中心城区雨污分流工程完工,新港路雨水泵站投用。中建“葛店之星”高星级酒店开建,希尔顿欢朋、华美达、联投美悦达等酒店开业运营。建成完整社区14个,91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完工,既有住宅加装电梯174部,在全省率先完成燃气管网更新改造。强力拆违1909处14.7万平方米。整治违规广告牌3217块。“智慧停车”系统接入车位6.9万个,新增公共停车位3233个、充电桩3058个、电动自行车充电端口11733个。建成吴都文化广场等“口袋公园”10个,新增绿地面积3万平方米。

  乡村振兴扎实推进。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2.85万亩。鄂州武昌鱼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泛亚香料获评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中新开维高楼养猪增产达效,生猪存栏量达25.6万头。杜山镇获评全国农业产业强镇。沼山镇入选省“一村一品”示范村镇。新增“二品一标”农产品13个,省“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考核获“优秀”等次。中央支持梁子湖区乡村振兴人居环境整治项目顺利实施,建成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6个。完成建改户厕8399座。村湾垃圾无害化处理、垃圾收集转运处置体系全覆盖。全面完成村级寄递物流网点升级改造。开展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专项整治。新改建农村公路156.68公里。华容区农村供水入选县域统管全国典型案例。

  (五)坚持深化改革,发展动能释放更加充分

  重点改革多点突破。推进大财政体系建设,盘活资产103.51亿元,推行零基预算改革,压缩一般性建设项目32个,压减费用性支出3.43亿元,净偿还各类债务及利息34.45亿元,债务率降至170%、实现“退橙转黄”。公物仓国家级标准化试点稳步推进。省内率先建成“区块链+住房公积金”改革平台。住房资金管理改革试点、公积金住房贷款“不见面”办理试点经验全省推广。细王冲花岗岩“采矿权+土地使用权”组合供应成为国家级试点。

  营商环境稳居前列。获评省中小企业发展环境A类地区,市场环境评估全省第1。获评全省金融信用市、中央财政支持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区,鄂城区获评省金融信用示范县。兑现惠企资金4.3亿元、惠及企业800余户。减免不动产登记费惠及302家企业。政策性融资担保支持市场主体超18亿元。推出优化营商环境改革事项148项。“一业一证”改革拓展至40个行业。在全省率先实现“评定分离”定标环节电子化。“获得电力”指标连续三年居全省前列。

  要素保障更加有力。高效供地13100亩,“标准地”出让1800亩,处置闲置土地3054亩。实施全域国土综合整治和耕地占补平衡项目43个,新增占补平衡指标3193亩、增减挂钩指标1243亩,创造价值约8.5亿元。汀祖项目入选省级全域国土综合整治典型案例。全市年末贷款余额1190亿元,增长9.8%。临空集团获亚投行4亿美元贷款。城控集团发行中期票据15.5亿元,票面利率低至2.9%。昌达集团获评AA+主体信用等级,发行首支基金债5亿元。承办第二届湖北人才周活动。7个人才(团队)入选湖北“楚天英才计划”项目。发布“新鄂州人”政策,引人聚才5000余人,人才总量达22.9万人。

  (六)坚持绿色发展,生态安全屏障更加坚实

  流域综合治理积极推进。修编完成洋澜湖、南迹湖流域综合治理规划,实施鄂城区长港河、华容区灯塘港、梁子湖区全域小流域综合治理试点。临空经济区、长港河、红莲湖3个EOD项目开工建设。编制完成《鄂州市现代水网规划》。持续推进梁子湖、梧桐湖、红莲湖等水系连通和花马湖流域综合治理工程。石桥水库获批省级水利风景区。

  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整改完成中省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31个。PM2.5达到国家二级标准,重污染天数完成省定考核目标。整治入河排污口518个,长江干流鄂州段水质保持在Ⅱ类以上。国、省控考核断面水质优良率均为100%,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5个湖泊水质达到Ⅲ类标准,29个湖泊水质提升。

  绿色低碳转型步伐坚实。公交车新能源化率达95%。新能源中重型货车保有量占营运货车比重达15.9%。完成排污权核定企业126家。梁子湖退捕渔民安置经验入选农业农村部典型案例。“水草+”产业产值超亿元。鄂钢被授予“第七届湖北省环境保护政府奖”。南都新能源、容百锂电、欧冶链金入选省级“绿色工厂”。程潮铁矿入选省级绿色矿山名录,推荐纳入国家级名录。提前完成“十四五”能耗强度考核目标。《鄂州市建筑垃圾管理条例》公布施行。

  (七)坚持人民至上,民生保障水平更加有力

  基本民生保障高水准夯实。民生支出132.4亿元,占财政支出超70%。完成十大民生实事65项具体任务。城镇新增就业1.76万人,帮助失业和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93万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4.71亿元,带动就业3702人,开展补贴性技能培训1.53万人次。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人均待遇达236元/月、全省第2。发放社会救助资金2.13亿元、生育津贴3269万元。殡葬服务基本费用全免。

  公共服务提质增效。全面落实“教育十条”,实现高考、中考数质双升,“一本线”人数增长20.5%,入围清北“强基计划”5人,中考优秀率提高18.5%。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10所,新增学位8685个。整合31所100人以下乡村小学,4个教联体获评首批省级示范,段店中学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建成国家临床重点建设专科、重点中医专(学)科7个。成功申报国家级家庭健康促进项目3个。37家医疗机构实现“线上+线下”查验结果互认。鄂城区、华容区成功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区。数智化病理服务体系投用。新建乡镇养老服务综合体3个,新增养老床位509张,建成幸福食堂85家。市博物馆获评国家一级博物馆。武昌鱼制作技艺等5个项目入选第七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承办6个省级以上赛事活动。鄂州大剧院完成升级改造。开展文化惠民活动383场次。

  社会治理安定有序。民生案件破案率全省第2,刑事发案连续3年下降,连续8年未发生较大及以上交通事故。承办全国公安专项现场会,市公安局经侦支队获全国“猎狐”追逃工作先进集体。《社区邻里生活场景设置导则》省级地方标准获批立项。完成67个共同缔造试点扩面任务,全域开展“清洁家园”行动。实施地质灾害治理项目16个,完成隐患点治理19处。789台电梯装上智能阻车系统。建成全省首家校园食品安全“共享快检室”,实现“互联网+明厨亮灶”智慧监管全覆盖。12315效能评价全省第1。

  (八)坚持自我革新,行政作风效能更加提升

  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引导政府系统党员干部学纪、知纪、明纪、守纪。大力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着力纠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办理案件563个。全面落实政府系统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坚持政府执行会制度,对党委工作部署每周调度,提高政府落实力。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79件,政协提案200件,满意率100%。提请人大常委会审议法规案2件,清理规章13部、规范性文件215件,废止、失效、修改规章、规范性文件84件。建成三级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体系,集中评查行政执法案卷395卷。行政负责人出庭应诉率100%。推进作风转变,倡导事必躬亲。获省级以上表彰206个,纳入省级以上试点项目75个,承办省级以上现场会36场。市场监管局获本系统全国先进集体。

  此外,工会、共青团、妇联、文联、社科联、科协、侨联、工商联、残联、红十字会等群团组织作用充分发挥,编制、档案、民族宗教、国防动员、消防、供销、海关、边检、邮政、气象、通信等工作都取得新突破。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挑战众多。每一道难关的跨越、每一项成绩的取得,根本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掌舵领航,在于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是市委团结带领全市上下勠力同心、团结拼搏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有效监督、鼎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百万鄂州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向驻鄂州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和消防救援队伍指战员,向所有关心支持鄂州发展的中省企业、海内外朋友,致以崇高敬意和衷心感谢!

  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发展中还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经济稳中向好的基础还不牢固,市场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部分指标增速不及预期,县域经济增长乏力;财政支出刚性而可用财力不足,资金使用中跑冒滴漏仍有发生;传统行业经营困难,创新能力不强;公共服务与群众期盼还有差距;少数干部抓发展的本领、抓落实的精神状态仍需提升,政府效能须进一步提高。对此,我们将直面问题,认真解决。

(责任编辑:秦宇雯)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