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我的世界,我是今天的领路人——解说员桃子。”上海兴业太古汇二楼,记者存放好随身物品,手拿一根盲杖,跟随盲人咖啡师桃子(本名张之雯)进入一家“看不见”的咖啡店。
从策划、设计到引导、制作咖啡,这家店的多个经营环节由6名视障人士完成。最特别的是,这家店尝试吸引健全人用不同的方式体验世界,店铺的主题就是“在黑暗中享用一杯咖啡”。
“顺着我声音的方向,慢慢来,不着急。”桃子的声音温柔坚定,在她的鼓励引导下,4名顾客一起在店铺中穿行。
店内虽然一片漆黑,但设计者在声音元素上下足了功夫。耳边时不时传来风吹树叶的声音,海浪拍打岩石的声音,还有雷鸣暴雨的声音,仿佛时而穿梭热带雨林,时而漫步海边。
“到座位了。”在桃子的声音引导和盲杖的帮助下,顾客终于坐下,等待品尝咖啡。不一会儿,由盲人咖啡师殷天保制作的咖啡便被端上了桌,咖啡和甜点的香气扑鼻而来。
“今天我们为大家准备了两款特调咖啡,一冷一热,主题是‘上海的童年回忆’,大家可以猜一猜有哪些味道。”桃子说完,客人们便摸索着端起咖啡,打开直饮口,平时习以为常的动作,当下每一步都小心翼翼、充满期待。
“冷的这杯有股盐汽水的味道,让人想起童年的夏天。”“热的这杯好像大白兔奶糖的味道。”顾客们互相讨论着,由一杯咖啡畅聊起童年的故事。顾客尤曼玉说:“今天第一次注意到冰块碰撞以及咖啡从喉咙滑落的声音,特别美妙。”
在试营业时,店员发现,有顾客容易把咖啡洒出来,团队随即作出调整,替换上更易操作的杯盖,在服务流程中也加强了引导和提醒。店员还会随身携带纸巾和吸管,有客人提出要求时,可以立即提供。为了将店铺设计得更合理,设计人陈思颖前期用手摸清场地的每一处细节,接着在头脑中构思了2个多月,才形成了如今的布局。“有许多细节,我们反复打磨才定下。”陈思颖说,“比如场地中,咖啡师传递咖啡时要用手拉着推车走,而不是推着推车走,这样推车就不会撞到顾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