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方经济首页 > 人事 > 正文
中经搜索

任晓春任内江代市长 杨松柏辞任市长 黄健、曾云忠职务调整(简历)

2015年07月17日 10:49   来源:中国经济网综合   

  中国经济网内江7月17日综合报道(尹彦宏)据四川内江日报消息,2015年7月16日,根据杨松柏同志因工作变动提出的辞去内江市人民政府市长职务的请求,内江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五次会议决定,接受杨松柏同志辞去内江市人民政府市长职务。

    根据内江市人民政府市长杨松柏的提名,决定免去:黄健的内江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职务。决定任命:任晓春为内江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曾云忠为内江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会议决定内江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任晓春为内江市人民政府代理市长。

    据中国经济网地方党政领导人物库资料显示,杨松柏已升任内江市委书记;任晓春此前担任内江市委副书记;黄健近日已任内江市委常委;曾云忠此前担任威远县委书记。

    任晓春简历 

任晓春拟任内江市委副书记(简历)

    任晓春,男,汉族,南充嘉陵区人,1979年9月参加工作,1983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西南师范大学经济哲学与现代管理专业、省委党校区域经济学专业毕业,在职研究生、省委党校研究生学历。

    1979.09-1981.09南充县积善小学教师;

    1981.09-1983.08南充教育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习;

    1983.08-1984.07南充县白塔中学教师;

    1984.07-1985.11中共南充县委宣传部干事;

    1985.11-1993.01中共南充县委宣传部副部长;

    1993.01-1993.10中共南充县委宣传部长;

    1993.10-1997.02中共南充市高坪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其间:1995.04-1995.05省委第二党校青干班学习);

    1997.02-1999.04中共南充市高坪区委常委、副区长(其间: 1997.06-1997.07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学习;1997.09-1999.07西南师范大学经济哲学与现代管理专业在职研究生学习)、(1995.09-1998.07四川师范学院经济管理专业在职本科学习);

    1999.04-2002.07中共南充市高坪区委副书记、区长(其间:2001.07-2001.12在浙江省温州市辖瑞安市挂任市委副书记);

    2002.07-2004.08中共南充市阆中市委书记(其间:2003.01兼任阆中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2004.08-2006.04中共仪陇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

    2006.04-2006.12中共南充市委常委,中共仪陇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

    2006.12-2008.06中共内江市委常委(2005.09-2008.06省委党校区域经济学专业研究生学习);

    2008.06-2012.10中共内江市委常委、副市长、市政府党组成员,内江行政学院院长(兼)、市政务服务中心主任(兼)、内江军分区陆军预备役防化团第一政委;

    2012.10-2015.07内江市委副书记;

    2015.07 内江市委副书记、代市长。

    省十届人大代表;市第六次党代会代表,市五届、六届人大代表。

    相关:四川各地市(州)书记、市(州)长名单+简历  

    四川近期党政领导人事变动一览 

    杨松柏任内江市委书记 彭宇行已任绵阳市委书记(图|简历) 

更多地方人事报道请见

更多地方人事报道请见

更多中央人事任免请见

更多中央人事任免请见

(责任编辑:伊一)

共(4)页 首 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末 页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