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方经济首页 > 人事 > 正文
中经搜索

北京对张丽红、何群、石建华、于立新、胡文顺进行公示(图|简历)

2017年05月03日 08:28   来源:中国经济网综合   

    中国经济网北京5月3日综合报道 北京组工网2日发布1则干部任前公示,具体情况如下:

市委管理干部任前公示通告

  为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进一步扩大民主,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把干部选好、选准,根据《中共北京市委管理干部任前公示办法(试行)》,现将张丽红、何群、石建华、于立新、胡文顺五名同志拟任职情况公示如下:

  张丽红

  现任中共北京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副局级

  拟任中共北京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北京市监察委员会案件审理室主任(试用期一年)

  女,48岁(1968年10月生),汉族,辽宁建平人,1995年12月入党,1990年8月参加工作,中国政法大学法律专业大学毕业,法学硕士,高级政工师。

  曾任共青团北京市委权益部副部长、组织部副部长、权益部部长,海淀区曙光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挂职),市纪委政策法规室副主任(正处级)、案件审理室副主任(正处级)。2013年2月任现职。

  何群

  现任市纪委委员,中共北京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副局级

  拟任中共北京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北京市监察委员会派出纪检监察机构负责人

  男,49岁(1967年12月生),汉族,河北故城人,1992年3月入党,1992年7月参加工作,北京水利电力经济管理学院工业管理工程专业大学毕业,在职研究生(华北电力大学技术经济与管理专业),管理学硕士,高级政工师、讲师。

  曾任华北电力大学(北京)管理系党总支副书记、副主任,华北电力大学(北京)社会科学系党总支副书记、副主任,华北电力大学(北京)教务处副处长,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党委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北京市教委监察处处长,市纪委纠风办副主任(正处级),市纪委副局级、纠风室主任,市卫生局党组成员、纪检组组长,市卫生局党委委员、纪委书记。2013年11月任现职。

  石建华

  现任中共北京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副局级

  拟任市级部门纪检监察组组长

  女,51岁(1965年7月生),汉族,辽宁沈阳人,1991年1月入党,1991年9月参加工作,吉林大学科学技术哲学专业研究生毕业,哲学硕士。

  曾任中共北京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办公厅副处级纪检监察员、第三纪检监察室副处级纪检监察员,中关村管委会纪检组副组长、监察处处长,中共北京市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纪检监察室副主任、第一纪检监察室副主任、第一纪检监察室主任。2015年1月任现职。

  于立新

  现任中共北京市委巡视组巡视专员(副局级)

  拟任市级部门纪检监察组组长

  男,50岁(1966年11月生),汉族,北京人,1985年6月入党,1989年8月参加工作,北京经济学院经济学专业大学毕业,中央党校研究生(中央党校国际政治专业),高级政工师。

  曾任北京市委组织部区县干部处副调研员、知识分子工作办公室副主任、人才工作处副处长、政工职称评定办公室副主任、人才工作处调研员,市对口支援地震灾区指挥部前线分指挥部组织人事部部长、党办主任、临时党委委员、临时纪委书记,市规划委(首规委办)人事处处长。2014年9月任现职。

  胡文顺

  现任中共北京市委巡视组巡视专员(副局级)

  拟任市级部门纪检监察组组长

  男,54岁(1963年1月生),满族,北京人,1988年7月入党,1993年8月参加工作,在职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政法专业)。

  曾任北京市密云县太师屯镇党委宣传委员、党委副书记,密云县大城子乡党委副书记、乡长,密云县大城子镇党委书记、人大主席,密云县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正处级组织员,密云县委经济工委书记,密云县鼓楼街道工委书记,密云县委社会工委书记、县社会办主任,市委巡视组正处级巡视员、巡视专员(正处级)。2014年3月任现职。

  公示时间:2017年5月2日至5月9日。

  公示期间,任何单位和个人均可通过来电、来信、来访等方式向市委组织部反映公示对象在德、能、勤、绩、廉等方面存在的有关问题。

  联系电话:12380转9   63089416(传真)

  联系地址:东城区台基厂大街3号北京市委组织部举报中心(邮编:100743)

  网上举报:北京市委组织部“12380”举报网站(http://www.bj12380.gov.cn)

  反映情况和问题应实事求是,客观公正。为便于核实、反馈有关情况,提倡反映人提供真实姓名、联系方式或工作单位。我们将严格遵守工作纪律,履行保密义务。

  特此公示。

  中共北京市委组织部

  2017年5月2日

更多地方人事报道请见

更多地方人事报道请见

更多中央人事任免请见

更多中央人事任免请见

(责任编辑:庄彧)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