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水、陆、空一体化多元物流 "重庆造"出海提速

2014年03月21日 09:37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吴陆牧

  经济日报重庆3月21日讯(记者吴陆牧)重庆铁路口岸于近日正式启动运行,这是重庆市继寸滩水港、江北国际机场之后,第三个获得国家批准对外开放的一类口岸,也是我国西部内陆地区唯一对外开放的铁路口岸。至此,重庆形成了水运、航空和铁路全面开放的口岸格局。

  与“水陆空”口岸格局相呼应的,是重庆日渐完善的“水陆空”立体物流体系。2月28日,位于重庆沙坪坝团结村的重庆铁路集装箱中心站一派繁忙景象,这里就是重庆铁路口岸的所在地。工作人员们争分夺秒地抢卸货物,海关、检验检疫等口岸联检部门正在为出口企业办理现场通关的转关、查验、放行等综合业务。当天,一批“重庆造”的电子产品从这里出发,通过“渝新欧”国际货运班列奔向欧洲市场。

  重庆市近年推进内陆开放,通过构建国际物流大通道,缩短与世界的距离。重庆市外经贸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重庆目前已形成通过长江经上海出海的江海联运通道,通过“渝深”铁路至深圳出海的铁海联运通道以及直通欧洲的“渝新欧”国际铁路通道,加上众多国际货运航线,构成了水、陆、空一体化的多元物流格局。未来,重庆还将开辟经云南、广西至东盟的出海通道。

  以“渝新欧”为例。“渝新欧”是重庆至欧洲的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线路起于重庆团结村,从新疆阿拉山口出境,经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抵达德国杜伊斯堡,全程11179公里,运行时间约16天,比从东部沿海海运欧洲节省约20天时间。重庆海关发布的数据显示,“渝新欧”班列2013年进出口物品价值约有11亿美元。

  以口岸为核心的国际物流体系,让“重庆造”的笔记本电脑零件、摩托车、汽车等产品加速奔向全球市场。2013年,重庆便携式电脑出口了4868.3万台,价值198.1亿美元。重庆市政府口岸办综合处处长张正华告诉记者,对出口企业而言,通过口岸进行进出口贸易既可减少通关环节,缩短通关时间,还能降低物流成本。记者从重庆海关了解到,围绕通关便利化,重庆不断强化口岸的国际、国内区域合作,推行“属地申报,口岸验放”通关模式。重庆海关目前已和上海、昆山、深圳等多个口岸海关签订了合作协议,重庆出发的货物实行“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的内陆直通式通关。

  据了解,重庆市目前正在建设全市最大公路基地——35平方公里的巴南南彭公路物流基地,并以该基地为起点,布局重庆—东盟国际公路物流大通道。同时,重庆还在建设铁路东环线,把团结村铁路口岸与两路寸滩保税港区、果园港、南彭公路物流基地相互连通,最终实现铁水空公物流联运。

(责任编辑:彭博)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