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和27日,河北省相继召开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会议和推进京津冀协调发展工作会议,紧锣密鼓部署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措施。
26日出台的《河北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意见》明确,河北决定要结合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进一步优化城市群的空间布局,建立起与世界级城市群相适应的次级中心城市、大城市、中小卫星城为一体的合理层级结构,推进城市群协调发展。其中要求保定、廊坊要充分发挥首都功能疏解及首都核心区生态建设的功能,打造京津保三角核心区;要全面提升石家庄、唐山副中心城市功能,在石家庄构建一岸、两河、三组团的城市发展格局主动承接首都产业转移,建设成为京津冀城市群南部副中心城市,在唐山实施战略重点向曹妃甸港区和京唐港区战略转移,承接北京重化工产业转移,打造首都经济圈产业发展的第二空间;张家口、承德、秦皇岛要分别发挥首都生态涵养地和海滨资源优势,打造首都特色服务区,而与之同时,河北已经确定要将三河、大厂、香河、固安等15个县市打造成为环首都卫星城,以图更好地承接京津城市功能疏解和重点产业转移。
河北省委书记周本顺提出:“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解决‘三农’的重要途径,是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支撑,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关键抓手,我们要抢抓机遇,开拓创新、真抓实干,不断开创河北城镇化发展局面。”
河北虽然是有着环京津、环渤海独特优势的省份,但城市化水平仅为48.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6个百分点。目前,京津冀协同发展可以说是河北最大的机遇,有利于河北承接北京产业转移,构建现代产业转移;有利于接受首都要素外溢,重塑经济增长源泉;有利于在城市群布局调整中改善城市层级结构;有利于借助各方力量,统筹抓好生态环境建设。
京津冀协同发展,促进产业融合是物质基础。河北省委、省政府认为,京津冀作为世界级的城市群,必须以强大和完备的产业体系做支撑。河北与京津协作有着天时地利的独特优势。河北要借助区位优势,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和要素外溢,结合新的发展和科技创新,大力调整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益的传统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构建京津冀区域绿色、低碳、循环性的现代产业体系。河北决定以全省6类40个产业园区为平台,尽快培育出国家级重化工和装备制造基地,在廊坊保定中心区建设新机场临空经济区,打造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在京广和京九沿线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端制造业基地,在张家口、承德、秦皇岛打造文化旅游、高端休闲、健康养老服务基地,促进京津冀产业高地融合,协调发展。
京津冀协同发展,完善交通体系是重要支撑。实施京津冀一体化,疏通首都及周边地区日益加剧的交通压力是当务之急,这对河北推进现代交通网络体系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该省确定在未来几年中,将重点着眼于分流北京过境交通,强化石家庄、秦皇岛、唐山、张家口、承德区域的交通枢纽功能。着眼于提高京津冀区域的交通效率,加快建设京保、承津、京张、京唐、石津客运专线建设,推进北京“大外环”等高速公路路网、配合北京建第二机场,发展省内民用机场建设,扩大河北港口群建设力度,打造新丝绸之路出海口,用轻轨和地铁等公共交通使周边地区形成“半小时生活圈”,形成京津冀最为便捷的交通体系。
河北省全面规划了地下水超采治理、河流生态水网建设和污染治理、湖泊湿地保护、绿色河北攻坚、破坏山体修复、清洁能源代替等六大工程,力求实现全省生态环境根本好转。河北省提出,不利于京津城市功能疏解的项目一个不上,不利于改善京津生态环境的项目一个不能接,对规划禁止开发的地方不搞变通,不越红线。
(责任编辑:杨淼)